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家居

來,座 · 坐!別有風味!就在這個熱鬧的地方

2024-02-17家居

還記得小編春節前提到的虹橋樞紐裏突然多了50把椅子嗎?

「座·坐 SEAT & SIT創意座椅展是虹橋天地聯合約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公共設計研究室&材料套用與創新實驗室共同打造,集結近50件的別具一格的座椅藝術作品。這些富有藝術創新的椅子讓人停一停、看一看、坐一坐,在團聚的歸途中感受上海溫度。

3凳 創作者陸思雨

該凳子采用矽膠鍋墊作為主要坐面材料,透過魔術貼進行連線,底部結合弧形的金屬支架,打破人們對於凳子穩固卻較為死板的印象。試圖憑借可彈性形變的坐面增加人與物的互動,同時渲染「坐」時的包容氛圍,給其使用過程增添更多趣味。

托托凳 創作者楊彥彬

凳子由IKEA HANDSKALADS 木手、松木凳面、木棍和ABS連線件組成。將手的托舉和支撐動作移植到凳子的設計中,坐下後凳面不可見,好似懸浮空中有許多手在托舉,並保持重心不穩狀態可隨意搖晃或旋轉。

坐具 創作者曾浩然

拐杖作為臨時性的醫療用具,在短暫的使用後就被閑置,拐杖所具有的輕量和高強度的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作品探究延長拐杖材料生命周期的可能性,將拐杖運用到需要相同材料特點的凳子上,在設計上突出了輕盈、現代、不對稱,趣味的設計語言,配上相符性質的松木作為座面,完成了一個醫療工具到一個坐具的轉化。

扭扭凳 創作者董子璇

扭扭凳是一款利用充氣pvc球為坐面提供互動性的一款椅子。同時,榫卯的連線方式和扁平的零件外觀使得扭扭凳方便組裝且易於運輸。非固定的連線方式使椅子擁有了多種使用方法。

馬利安納 創作者吳依辰

與傳統意義上的凳子不同,這凳子透過腰下方與大腿根部的受⼒,讓久坐受壓的尾骨與盆骨放松下來。這是⼀款為女性打造的尾骨關愛凳,或是一款優雅的久坐緩解凳,或是當你褲子後口袋裏的手機不想被壓著的時候想要的凳子。

扭動凳 創作者黃佳捷

為「多動」人群設計了一款可以扭動的凳子。凳子關鍵部位為五金萬向輪件,可以自由轉動。凳子全身由旋轉體構成,中間填放橡膠小球以達到一定緩沖效果。可以透過旋轉萬向輪件調整凳面高低從而改變凳面扭動振幅。嘗試者可坐在上面任意扭動以滿足既驚險又有趣的「坐體驗」。

球凳 創作者梁策

球凳是用膠合板制作,橡膠球為該作品的點睛之筆。橡膠球不僅被用作支撐結構,同時產生輕微的彈力,讓人在坐下時獲得舒適而有趣的體驗。凳子側面形態來源於分杈的樹幹,球和板的組合讓家具更具趣味。

以「延展」為概念,讓設計盡量純粹,使用凳子在有限空間產生無限延展的可能性。在制作中嘗試碳纖維和鋼管支撐結構,整個凳子沒有一處的鋼結構可以被省略,凸透鏡凳面效果出眾,讓整個凳子妙趣橫生。

設計初衷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借助凳子爬高站不穩的問題。作品從起重機支腳獲得靈感,使用連桿與齒輪機構實作了凳面高度和支撐面積大小的變換。當使用凳子爬高時,提起座面,支腳會展開,擡高座面的同時提供更穩支撐。再次提起座面,支腳收束恢復原狀。

線面凳 創作者王興洲

借鑒經典懸拉索結構,使作品呈現一種中間懸空的特殊效果,在繩索的拉力作用下也實作了一種「緩沖」效果,呈現一種有趣且不一樣的坐凳體驗。

歧鹿 創作者周大維

「歧鹿」高凳造型靈感來源於鹿,穩重而空靈的姿態,擁有馬的坐騎內容還兼有輕盈的靈性。離開地面的一條腿更是畫龍點睛之筆,賦予凳子運動的姿態。在簡化造型的同時保留了脛骨與趾骨之間的關節外形,栩栩如生。

花鼓凳 創作者莫嬌

花鼓新傳系列桌凳同源中式五足家具,以更具變化的環形曲面,借拱形的支撐強度,呈現抽象幹練的造型,以突出座面數碼生成裝飾風格的千變萬化,超以象外,得之環中。

展覽持續至2月25日

有人來到虹橋樞紐

也有人從虹橋樞紐離開

歡迎大家來「座·坐」

記者:毛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