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在中醫學中,造成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2024-08-15健康

病名溯源

骨折,即為骨的斷裂。

早在漢代,中醫學對骨折概念就有初步認識,【帛書醫經】中提及「折骨絕筋、折骨裂膚」,東漢蔡邕釋【禮記】時指出「骨曰折、骨肉皆絕曰斷」。

唐朝時期,【外台秘要】中最早出現「骨折」這一病名,並詳細記載了骨折相關療法,如「【救急方】療骨折……取鈷銅錯取末……」。

然而,骨質疏松性骨折不同於一般外傷骨折,骨折的發生僅為外在表現,究其根本在於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西醫疾病,中醫學沒有這一病名記載。

現代醫家根據疾該病因和發病規律,追根溯源將其歸納到中醫學「骨痹」、「骨痿」、「腰痛」等疾病範疇,但以「骨痿」這一病名與骨質疏松癥的概念最為符合,並逐漸成為業內學者中的共識。

早在【黃帝內經】中,便明確提出了「骨痿」這一詞,論其屬於痿證之一,主要由於腎精虛損,髓虛骨枯而致。

如【素問·痿論篇】曰:「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病因病機

(1)腎虧為根

中醫理論系統中,腎精、骨髓、骨骼三者之間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均密切相關。

【黃帝內經·素問】中便有腎為封藏之本,精之處,腎主骨,生骨髓等相關論述。

【醫經精義】中便記載:「蓋髓者,腎精所生……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

進一步明確了髓由腎精所化生,藏於骨腔,具有充養骨骼的作用。

腎與骨緊密聯系,骨骼的強健取決於腎精的充沛和髓腔的滿實,所謂「腎充-髓實-骨強」。

此外,腎為先天之本,與骨骼生長發育密切相關。

骨質疏松癥常見於絕經後女性和老年男性,從中醫的角度論述,根本原因是由腎精的虧虛所導致。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論及男女由於年齡增加,腎氣隨之變化,天癸由初至到衰竭,機體功能由盛壯逐漸衰退。

不難理解,老年人群腎之精氣已經由盛轉衰,精的不足使氣血和骨髓生化乏源,精不生髓導致骨失所養,骨髓空虛,骨骼肌肉失去氣血的滋養則形體皆極,進而導致骨質疏松甚至骨折。

現代中醫學研究提出「腎虛」便是生殖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衰減,腎虛患者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上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衰退,進一步指出「骨枯髓空」是骨質疏松癥發生的根本病因。

而臨床上的相關研究也逐漸印證了這一觀點。

(2)肝衰為要

腎藏精,主閉藏,肝藏血,司疏泄。

肝腎兩臟藏泄互用,二者與人體生長發育及生殖功能至關重要。

中醫學理論中,便有女子是以「肝為先天」,男子是以「腎為先天」的相關闡述,天癸的至竭正是二者相互協調的體現。

骨質疏松癥常見於中老年人群,臨床患者更是以絕經後女性居多,肝衰亦為骨質疏松的核心病機之一。

正如【景嶽全書】論述:「筋有緩急之病,骨有痿弱之病,總由精血敗傷而然。」且肝與腎密切聯系,腎藏精,肝藏血,精血之間互生互化,息息相關,腎精肝血榮則俱榮,損則皆損,密不可分。

因此,腎精生髓強骨的作用離不開肝血滋養。

而當肝處於病理狀態,其藏血的功能受到影響,肝血不足以滋養腎精,腎精肝血逐漸敗傷,骨骼逐漸痿弱,日久可發為骨痿。

此外,肝在體合筋,可連線關節與肌肉,主司肢體運動,這對維持骨骼強健尤為重要。

【證治準繩】曰:「肝虛無以養筋,故機關不利。」絕經後女性及老年男性逐漸年老體虛,肝腎虧損,精血不足以濡養髓竅,進一步加劇骨質疏松,筋骨關節活動失利,運動失衡從而提高骨折風險。

現今學者發現肝臟疾病常常並行骨質疏松,提出肝衰為骨質疏松的促進因素,肝臟損傷後可以導致骨形成減少或骨吸收增加,進而提升骨折風險,這主要與糖代謝紊亂、性激素失衡、膽紅素增加、IGF-1、RANKL/OPG及IL-6等細胞因子、維生素D的不足等多種綜合因素有關。

(3)脾虛為重

脾主運化,生化氣血。

脾氣化谷為精充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以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故有「後天之本」之說。

腎作為「先天之本」,亦依賴於脾所化精微不斷充養和培育,脾與腎與骨密切關聯。

【素問·五臟生成】曰:「腎之合骨也,其榮在發,其主脾也。」直接說明了腎及骨骼的生長發育深受脾胃功能影響。

而當脾臟功能失調,脾的運化作用受損,生化乏源,精、氣、血津液虧虛,可致疾病,即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脾病與骨質疏松的發生有關,如【脾胃論】雲:「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

此外,脾在體合肉,主四肢,具有主潤宗筋,束骨而利機關的生理特性。

脾病則肢體肌肉逐漸痿廢不用,筋骨關節滑利失衡,則進一步加重病情。

黃宏興教授團隊從現代生物學中的線粒體功能出發,提出脾腎-肌骨-線粒體理論,進一步印證骨質疏松與脾腎、線粒體、肌骨關系密切,為骨質疏松癥的防治提供實驗研究和臨床套用新思路。

(4)血瘀貫穿始終

骨質疏松癥患者早期常見軀體疼痛,病深日久影響活動,出現肢體痿廢甚至骨折。

中醫學中疼痛的發生與「不榮」「不通」直接相關。

根據上文歷代醫家闡述,我們不難理解,骨質疏松癥及其骨折的發生根本原因就在於腎、肝、脾等臟腑虛損,筋脈骨骼失養。

而氣血執行通暢,也是筋骨強健、關節正常活動的基礎。

正所謂:「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因此,骨質疏松患者呈現多虛、多瘀的疾病特征。

瘀血是氣血陰陽失衡常見的病理產物,又是疾病加劇的再生病因,體虛,無力推動氣血正常執行及周澤全身,進而「因虛致瘀」;另一方面病程日久易生瘀滯,或發生骨折後,血液溢位脈道,可在筋骨關節處形成瘀血,瘀血的留滯會影響新血的生成及執行輸布,使機體血虛進一步發展,從而「因瘀致虛」,並且對骨折恢復產生惡性影響,更深一步加重病情。

現代中醫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瘀血導致微迴圈障礙,血液無法為骨組織及神經提供正常的營養支持,從而影響骨骼正常發育,加重骨量流失;加之炎性介質、疼痛因子等代謝障礙停留局部所產生軀體疼痛,影響活動進而加重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