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醫生能識破裝病的普通人嗎?

2024-07-02健康

相信點開這篇文章的你,從小到大,多多少少都曾經裝過病。

不過你不一定知道的是,一些人裝病,背後的原因可能匪夷所思?

有些人裝病,可能是 為了一些基本無害的便利。

wikiHow 上有一整套裝病的指南,鼓勵網友用來順利翹課、逃脫練習,或者「避免出席讓人提心吊膽的晚宴」。

這套指南,主要是教你怎樣偽造體溫計讀數;比如,用手指摩擦體溫計頂端生熱:

圖源 wikiHow

或者在測口腔溫度前,先吃一些溫熱的食物:

圖源 wikiHow

想要滿足好奇心的朋友,可以,了解更多(不建議學習)。

有些人裝病,是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碰瓷的、騙保的……而醫生最常遇見的一類裝病的人,是 試圖透過裝病,獲取某些管制藥物 (比如一些止痛藥)。

還有些人裝病,只是因為 喜歡被治療、照顧的感覺 ——而這居然是一種真實的疾病,名為 「孟喬森症候群」 (Munchausen Syndrome,MS)。

他們會透過描述、幻想疾病等,來假裝自己有病;嚴重的還會篡改醫療記錄,甚至直接自殘。

不過在距今 50 多年前,還有這樣一群人,刻意偽裝成病人,甚至「騙」過了醫生、如願以償住進了精神病院,這又是為了什麽?

1972 年,美國的精神病院,先後收治了 8 位特殊的「精神病人」;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有心理學家、研究生、兒科醫生、畫家,還有一名家庭主婦。

當時正值越戰,美國的許多年輕人,紛紛假裝患有精神疾病,試圖逃避服役。

不過這 8 位心智正常的「病人」,卻不是為了這個;而是出於某個共同的原因,試圖混進精神病院。

動圖來源 SOOGIF

他們 事先經過詳細的訓練和周密的安排 ,在診療中統一向醫生自稱,有人在自己耳邊發出「砰砰」的聲音,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癥狀。

而當這 8 位「病人」先後被醫生診斷為「需要住院治療」後,他們卻又改口,稱自己的幻聽癥狀消失了,且感覺很好。

但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被精神病院收治、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治療」。

聖伊莉莎伯精神病院中心大樓|User:Tom, CC BY-SA 2.5

在住院過程中,這群「假病人」需要每天用紙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

起初,他們生怕工作人員發現自己是混進來的、都是偷偷摸摸記錄;後來發現自己並沒有被註意。

而他們即使被工作人員看到在寫些什麽,對方也只會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所以他們後來幹脆「明目張膽」地記錄。

動圖來源 SOOGIF

而略顯「諷刺」的是,在住院過程中, 院中的病人卻能看出,他們不是真的病人 ——他們甚至一把搶過「假病人」的筆記,質問他們是不是記者,或者別的什麽人派來的。

最後,這 8 人少則一周、多則 52 天, 平均在精神病院待了 19 天才出院 ;且出院的理由大多是「病情暫時好轉」。

後來,「假病人」中的一員,同時也是這次行動的發起人——史丹福大學教授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於 1973 年,在【科學】( Science )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在瘋人院保持理智】的論文。

當時的「精神病院」對患者並不友好;他透過這次行動,對當時精神病診斷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質疑。

這次行動也被稱為 「羅森漢恩實驗」 (Rosenhan experiment),並在後來掀起了軒然大波。

順帶一提,後來有精神病院對羅森漢恩提出了挑戰,希望他能再做一次這樣的實驗;而這一次院方會把所有「假病人」揪出來。

在羅森漢恩接受了這個挑戰的 3 個月後,院方表示已經發現了 41 名假病人、42 名疑似假病人;而羅森漢恩卻表示, 自己這段時間從來沒派任何人去過。

動圖來源 SOOGIF

——看到這裏,一些朋友可能也會懷疑:

包括精神疾病在內,醫生真能看出一個人在裝病嗎?

一條無用且不建議學習的知識: 如果你裝病裝到了醫院,一般輕微且常見的癥狀相對好裝。

比如頭暈、肚子疼這類偏主觀的癥狀,醫生通常會帶著疑惑,問診查體。

不過,對於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來說,一些相對比較復雜的疾病和癥狀並不好裝。

而你會不會被識破,主要取決於你能在各種檢驗、檢查(抽血化驗、影像學檢查等)中撐到哪一步,以及醫生想不想拆穿。

當然你可能會說,在「羅森漢恩實驗」中的精神科醫生,就沒有發現他們是裝病的啊?

這是因為,故事開頭 8 人統一「幻聽」到的「砰砰聲」, 本身並非臨床真實存在,而是編造出來的 ;當時的精神疾病相關診療指南中,也沒有收錄對應的條目。

而發起人羅森漢恩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

一方面,一位專攻心理分析的精神病醫生斯皮策(Robert Spitzer),用 30 多頁的兩篇論文指出:這項實驗不僅不符合規範、也有邏輯漏洞,且參與者對醫護人員並不誠實。

當然另一方面,「羅森漢恩實驗」也確實引發了對「精神病人標簽化」的討論,和相關標準、制度的改革,使相關診療、定位變得更人性化。

而即使到了現在,雖然一些精神疾病,透過生化檢驗能夠測出一些器質性變化,但還有不少情況,需要透過量表輔助主觀認定。

當時對精神疾病的診斷,主要基於 【診斷與統計手冊:精神障礙】 (簡稱 DSM,初版 1952 年發行)的第二版。

此後,斯皮策與同事也投身於 DSM-3 的制定,後續 DSM 也不斷在更新換代。

回過頭來,就像其他病癥一樣,對精神疾病的診療,離不開醫患雙方的積極溝通與努力。

畢竟一般來說,院方更願意相信,前來的都是真正需要治療的患者。

不斷叠代的 DSM

當然了,說到這裏,一些朋友可能會擔心,自己「被確診」為精神疾病。

正規的精神病醫院的診療過程,都是公開透明、合理合法的;而中國也在不斷完善著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

根據 2013 年出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規定, 對於不存在危險或傷人行為的個體,在非自願的情況下,精神病院不能收入治療。

如果個體被懷疑患有精神分裂癥、而被送進精神病院,也會先有為期一周的留院觀察。

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一些人的內心掙紮與求救,常常可能被忽視。

抑郁癥患者並不會一直愁眉苦臉, 一些看起來很「快樂」的人,也許正在承受抑郁癥的折磨。

看起來,他們有完成各類工作的能力、社會功能也比較正常、遇到開心的事也會開懷大笑,在他人看來,和「正常人」並沒有什麽區別。

但是,他們隱藏在外表下的抑郁,卻難以被旁人發現,甚至自己也不一定能察覺。

這時,作為最常接觸他們的人,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應重視他們的求救,並積極就醫診療。

最後,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對精神疾病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能有越來越多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被成功治愈、回歸健康平穩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