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再三提醒:腸息肉不想變腸癌,3種東西盡量少吃,再饞也要忍住

2024-02-05健康

「這也太恐怖了,怎麽會有200多個腸息肉?」

張大哥今年37歲,5個月前 出現了腹痛的癥狀,還一直拉肚子, 但當時他沒太當回事,在藥店買了點藥就應付過去了。但隨著時間發展,癥狀不但沒有好轉,還越來越嚴重。

意識到不對勁的張大哥去了醫院做了胃腸鏡,結果發現結腸上有 200多個大大小小的息肉。 檢查過後,醫生建議張大哥立刻開始準備手術,避免進一步發展。

一、從腸息肉發展成腸癌,需要多久?

近年來,隨著體檢的普及和內鏡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人在體檢報告單上發現了腸息肉病變。由於腸道息肉性病變種類繁多,大家可能對這方面了解不足。 雖然大多數時候發現息肉無關大礙, 但有些情況卻要引起重視,防止其癌變。

大腸是息肉高發的部位,由於很少引起明顯癥狀,很少會出血或梗阻,因此往往難以察覺,通常在體檢或其他疾病檢查中才會被發現。

而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出現的隆起性病變,換句話說,就是 腸管內長出的小肉疙瘩。

隨著年齡增長,息肉的發生更為常見,從大腸息肉到大腸癌的過程 通常需要5-10年, 目前已知至少80-95%的大腸癌起源於腸息肉, 經歷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最終發展為浸潤性癌。

這個過程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進展迅速。舉例來說, 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的患者可能在很年輕的時候腸道就充滿了各種大小的息肉,癌變風險更大。

有人可能會問,那腸息肉一定會癌變嗎?其實,並非所有的息肉都會癌變。雖然絕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源於腸息肉, 但炎癥性息肉通常不會發展成癌癥。

我們更應關註的是 腺瘤性息肉, 它們被公認為是潛在的癌前病變, 需要積極處理。

二、超過80%的腸癌由息肉而來!這4個癥狀要留意

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外科首席專家蘭平教授 指出,對於一般人群,建議在45歲時開始進行腸鏡檢查,然後在無特殊情況的情況下,每5-10年進行一次例行檢查。而對於高危人群,則需要提前進行腸鏡檢查。

另外,腸息肉一般沒有特異性癥狀,但當出現下面4個癥狀時,可能是息肉癌變發出的訊號。

1.大便帶血

腸癌的早期典型癥狀之一是便血。當息肉演變成癌癥時,患者可能出現 鮮紅或暗紅色的便血,血量不一, 初期容易與痔瘡混淆。

2.大便帶粘液

這是因為癌細胞表面的黏膜受到破壞,引發繼發性感染, 導致組織壞死和癌細胞釋放大量滲出性體液, 進而帶上粘液。

3.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如果平時的 排便習慣變得不規律, 如排便次數增多或減少,存在排便不盡感、便秘和腹瀉交替進行,這可能是大腸癌的警示訊號。

4.腹痛

腹痛是早期腸癌的癥狀之一。 在疾病初期,由於腫瘤較小,疼痛位置不確定,可能僅表現為腹部隱痛或脹痛。

隨著腫瘤的增大,疼痛的性質會發生變化,可能 演變為持續性疼痛, 位置較為固定。當腫瘤引起腸梗阻時,患者可能經歷陣發性的劇痛,伴隨惡心和嘔吐等癥狀。

三、腸息肉不想變腸癌,3類食物要少吃

一旦發現腸息肉,有些可能需要直接切除,而有些則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療,但平時需要密切關註相關護理和復查。飲食方面,建議避免以下3類食物,以減少對腸道的刺激,降低癌變風險。

1.辛辣刺激的食物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消化科主任趙君寧 提醒,平時應 避免食用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 尤其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這有利於防止腸息肉的進一步發展,同時有助於減少對胃部的刺激。另外,應避免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2.紅肉及加工肉制品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伯軍 表示,減少紅肉(豬、牛、羊肉等)的攝入,因為其含有亞鐵血紅素、亞硝酸鹽以及高溫烹飪產生的致病成分,可能刺激腸息肉和大腸癌的發生。

但要知道的是,白肉(雞、鴨、魚等)也含有這些成分,只是相對較少。

3.腌制食品

腌制和熏制的食品含鹽量較高,高鹽會抑制有益菌的生長,增加致病菌的數量,從而可能 損傷腸黏膜。 因此,建議限制腌制食品的攝入,以維護腸道健康。

總的來說,發現腸息肉後需要根據情況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定期進行腸鏡檢查是預防和及早發現腸道問題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更不能忽視。

參考資料:

[1]【腸息肉到腸癌需要多久?】.四川省婦幼保健院.2022-05-26

[2]【95%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轉變而來…腸息肉該怎麽辦?】.邵逸夫醫院.2021-08-26

[3]【長了息肉、結節……醫生提醒:少吃這幾類食物!】.科普中國.2023-10-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