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肺結節是肺癌的前兆麽?別讓它變成心結

2024-04-21健康

2024年4月15日-21日是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宣傳主題是「

綜合施策 科學防癌

」。

為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癌癥防控意識,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癌癥防治工作,營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圍,提升群眾防癌抗癌知識水平,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指導下,我院聯合廣東省精準醫學套用學會舉行多學科「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健康科普系列講座」活動。

你有肺結節嗎?

近年來,隨著防癌CT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在體檢中查出肺結節,進而陷入恐慌——

肺結節是啥?會變成肺癌嗎?

不要慌,大多數肺結節都是良性的,醫生也會想方設法在千千萬萬個肺結節當中,找到那個可能會發展成癌的「嫌犯」。

3-4mm肺結節都會發展成肺癌嗎?

需要多久?

我院胸外科鄭於臻副主任醫師告訴大家,他在門診碰到很多這樣的案例,但絕超過99%的3-4mm肺結節都會長期相安無事下去。

即便極少數處於進展期的病竈,也會因為緩慢的進展速度,給我們充分的幹預空間:

一位44歲女性,無吸煙史,父母無癌癥史,哥哥前幾年切除1.1cm肺結節,病理為原位癌。

她的健康防癌體檢意識非常好,2018年就開始做CT體檢了。

2019年的CT發現,左上肺舌段磨玻璃結節,4mm。

2020年的CT提示病竈擴大,5mm。

2021年的CT提示病竈繼續擴大,7mm。

2022年的CT提示病竈在純磨玻璃基礎上,逐漸發展出實性成分,最終切下來是一個浸潤性腺癌。

這個病竈的肺結節,從4mm開始始終處於活躍狀態,持續進展發展成肺癌,用了3年。

即便最終出現了實性成分,切下來依然是一個微浸潤肺腺癌,手術以後不會復發、也不影響自然壽命。

所以即便是比較活躍的肺部小結節,我們也不用擔心,這些結節總體上是惰性的,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有充足的思考和幹預時間。

所以,

3-4毫米的肺結節,沒有任何擔心的必要。

第一,這個結節可能是炎癥,下次隨訪就消失了。

第二,結節不一定會發展,可能一輩子就跟著你,穩定不變。

第三,就算會發展,速度也很慢,我們有充分的思考和幹預時間。

第四,即便等結節發展起來再做手術,也是安全的。

當然,盡管很安全,但請不要忽略它們的存在,大家仍需要密切隨訪。

肺結節可以預防嗎?

說實話,很難預防。

因為我們的肺部是跟大氣相通的,大氣中有很多粉塵,它們會自然而然地沈積在我們的肺部,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很多肺部小結節。

在鄭於臻看來,只要肺部有免疫反應,只要肺部有粉塵沈積,就一定會有肺部小結節,「肺結節就是肺部在這個世界存在的痕跡,就跟輪胎在路面留下的劃痕一樣」。

那麽,

我們拿肺結節毫無辦法了嗎?

鄭於臻副主任醫師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環境汙染。

環境中的汙染物,往往是以細顆粒物存在的,在國際上統稱為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

在這些細顆粒物質中,只有那些直徑<2.5微米的顆粒物,才能有效深入人體的遠端氣道,沈積在肺泡區域,從而最終對人體呼吸系統造成明顯的損害。

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PM2.5。

研究發現,長期過量的PM2.5暴露會引發諸多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甚至肺癌。

室外PM2.5我們無法控制,但有辦法降低個人所在環境的室內PM2.5水平。

室內PM2.5主要有兩個來源:室外PM2.5可以透過滲入建築物進入住宅內,室內油煙和抽煙行為。

研究發現,伴侶抽煙帶來的二手煙將顯著增加室內PM2.5水平。

在吸煙發生後的幾分鐘內,室內PM2.5可以短暫地升高到400–1000µg/m3;

吸煙者臥室的 PM2.5濃度顯著高於非吸煙者臥室(61.2±24.4µg/m3 vs 11.0±6.9µg/m3)。

要想降低室內PM2.5,我們可以在工作、起居空間,購置可以有效過濾PM2.5的空氣凈化器。

吃藥消除肺結節,靠譜嗎?

為什麽要消除肺結節?

臨床上,一小部份的肺小結節,是可以發展成為肺癌的。

面對這樣的小概率事件,每個人免不了憂心忡忡,擔心自己中招,甚至想服用一些藥物。

伴隨恐慌而生的,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市場。

我們隨便在網絡上搜尋肺部小結節消除藥,都可以看到很多產品,都宣傳效果很好。

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市面上所謂的消除肺結節的神藥,化療都搞不定的惡性肺結節,這些神藥更搞不定。

但確實有一部份患者吃了這些藥以後,肺結節確實消失了,這是怎麽回事?

背後的原因是,很多肺結節,不用處理,也會自行消失。

鄭於臻就見過很多這樣的案例,他們在沒有任何幹預的狀態下,一個月後再復查CT,肺部結節就完全消失了。

但實際上,在缺乏病理診斷的前提下,現有消結節藥物的數據是存在一定水分的。

本文指導專家

胸外科 鄭於臻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腫瘤學博士,羊城青年好醫生,首屆十大南方健康科普達人,第二屆CSCO「35 under 35」年度最具潛力青年腫瘤醫生。

學術任職:

中國抗癌協會縱隔腫瘤整合康復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協會胸部腫瘤及肺結節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會食管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

擅長領域:

擅長肺癌、肺結節、食道癌、食管良性腫瘤、縱隔腫瘤、肺大泡、手汗癥等常見胸部良惡性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二上午

責任編輯:張婷婷

初審:戴希安

稽核:簡文楊、樂虞瑩

終審:李文敏

審定釋出:李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