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睡覺時喜歡「輾轉騰挪」就是沒睡好?專家:不一定

2024-03-17健康

睡眠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一直備受大家關註,我們一天中大約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而今天來討論一個大家十分關註的睡眠話題:睡覺時喜歡翻身、頻繁切換睡姿和睡覺時基本一動不動、保持穩定姿勢,到底哪一種更健康?

睡覺時總翻身、動來動去,

就一定代表睡得不好嗎?

先說答案:

不一定,需要分情況看。

身體在睡著時出現肢體活動是一種正常現象,從人群數據上看,身體平均每晚的活動次數(包括翻身)可以達到40~50次。

如何判斷「喜歡翻身、動來動去」是否正常呢?最簡單的方法是看白天狀態。

如果白天多數時候能維持比較好的覺醒水平,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響(當然,是在不喝咖啡的情況下),那就說明睡得還行,晚上的動靜也就不用幹預。

如果白天感覺狀態不滿意,那就提示你晚上沒睡好,需要進一步評估晚上「多動」的原因。

睡覺時基本一動不動

就一定睡得好嗎?

先說答案:睡覺時,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姿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的確可能代表著睡得更安穩、更好。

但如果睡覺時,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那麽和床面接觸的皮膚(尤其是骨頭凸起處的)是容易受傷的,這種傷叫做「壓力性損傷」。

如果一個人在睡眠時真的可以做到持續整晚不翻身、一動不動,那麽第二天早上起來時,大概率上也會發生「周身酸痛」這類難受癥狀。

睡覺時經常翻身 VS 基本一動不動

到底哪個更健康?

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

對於睡覺時經常翻身的人,睡得好不好主要看白天的狀態。只要白天的狀態不受影響,那就不需要過多擔心。

對於睡得很死,基本一動不動的人來說,通常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幾乎沒有人會睡覺時真的一動不動,只是睡姿相對安穩,翻身較少而已。這種情況下,是不大可能出現壓力性損傷的。

想睡得好,該怎麽營造合適的環境

臥室環境:

適宜的室溫是睡眠的必要條件,天氣過冷或過熱都會妨礙人入睡。研究發現,室溫高於24℃及低於18℃時,睡眠會變淺,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和醒來的次數也會增多。

因此,睡眠專家建議,室溫在20℃左右為宜,濕度在60%左右為宜。當然,臥室溫度對睡眠的影響程度是因人而異的,人們在身體和精神都非常舒適的時候,睡眠也最好。

床品環境:

床墊: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一般席夢思床墊和棕櫚床墊為宜。

床寬:以肩寬的2.5-3倍為宜,太寬易產生不安心理。

枕頭: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以自己一拳到一拳半的高度為宜,其長度與肩寬基本相等,頭涼足熱是最舒暢的睡眠方法之一。

床具:床單適宜用棉質的,被子根據氣候選擇,宜保暖輕柔的。

人體自身內環境:

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想雜事,學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逐步放松肌肉緊張度,幫助緩解壓力和焦慮。

盡量於睡前兩小時內不過度思考復雜工作或問題,不使用電子器材,尤其是藍光螢幕,以免幹擾褪黑素分泌影響睡眠,如有必要可以佩戴防藍光眼鏡。

睡前避免大量進食,尤其是辛辣、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盡量避免茶、咖啡和可樂等含有刺激性物質的飲品;避免夜間飲酒,飲酒可能導致睡眠深度下降。

轉載來源:陜西百姓健康丨微信公眾號

本站編輯:吳曉嬌(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