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胃腸鏡報告解讀——腸化

2024-10-17健康

胃腸鏡報告解讀

腸化

-定期體檢-

腸化=癌癥?!

隨著胃鏡技術的普及,接受胃鏡檢查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我們有時會在胃鏡病理報告中看到:輕度(或中度)腸化/腸化(+)這樣的描述。

但......

「胃裏怎麽有腸啊,我是不是得了什麽大病?」

那麽......

「腸化」究竟是什麽呢,它到底嚴不嚴重,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什麽是腸化?

腸化 其實是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簡稱,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及其腺體在病理情況下被腸黏膜上皮及腺體取代了,是一種胃粘膜的常見病變,多見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多種慢性胃炎。

胃竇部大彎的平坦型腸上皮化生

A:常規內鏡觀察缺乏凹凸和色調變化,病變不明顯。B:噴灑0.1%亞甲藍後,著色的腸上皮化生變得明顯。C:對著色部進行放大觀察,田壟樣絨毛的表面結構。D:NBI放大觀察,與著色的吸收上皮一致,可以觀察到與刷狀緣相對應的LBC。

簡單說來

就是胃粘膜中出現了類似小腸和大腸粘膜的上皮細胞,本來不應該長這裏的卻長了。

癥狀比較輕的人可以看見少數腸上皮細胞存在,癥狀比較嚴重的則可以看見腸絨毛形成。

腸化為什麽會產生?

目前對腸化產生的原因並不完全明確,但根據前面的定義可知,能夠引起胃黏膜細胞損傷的因素基本都有導致腸化產生的可能。如:

01

有胃癌家族史;

02

反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

03

長期吸煙、飲酒導致的胃膽汁反流;

04

長期服用傷胃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

05

自身免疫性疾病;

06

暴飲暴食、生活不規律,喜腌制、煙熏、辛辣食物等。

腸化是癌嗎?會發展成癌嗎?

腸化不是癌癥,也不一定會發生癌變

根據胃鏡檢查活檢病理結果統計,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發生率在10%~23.6%之間,而腸化發生癌變的概率則低於3-5%。

總的來看,腸上皮化生離胃癌還是有一段很漫長的距離,並非一蹴而就。

得了腸化一定會有什麽癥狀嗎?

腸化一般不會在良性胃病的基礎上出現特別明顯的癥狀。

將胃部鈍痛、脹痛、絞痛、反酸、噯氣、食欲不振等都懷疑為腸化引起的想法是錯誤的,也可能是普通胃病所致。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及時就醫,透過胃鏡檢查明確病因,再行診斷治療。

發現腸化飲食生活如何調理?

發現腸化,不要緊張。要有良好的心態。要註意飲食的控制和調攝。不要過饑,更不要過飽。要定時進食。不食辛辣、油炸的食品。不酗酒,不抽煙。要適當的鍛煉。

要明白合理的飲食、良好的心態、適當的鍛煉、及時的就診在慢性胃炎伴腸化、增生的治療中是非常重要的。

腸化後應如何復查胃鏡?

通常,胃部無明顯不適者,可以定期2-3年做一次胃鏡檢查;而當「腸化」伴有以下情況時,建議每1年復查一次胃鏡。

(1)胃竇、胃體、賁門等多部位「腸化」,即中度以上萎縮性胃炎;

(2)伴異型增生(如果內鏡下有明確的病竈,警惕早期胃癌的可能,可進行放大染色精查內鏡檢查以明確下一步治療方案);

(3)伴有幽門螺桿菌陽性;

(4)測定血胃蛋白酶原I和II有下降趨勢;

(5)反復中上腹不適對癥治療不好轉;

(6)直系親屬中有消化道腫瘤病史。

總的來看,腸化並不可怕。若大家在檢查報告中看到它,可到消化內鏡專病門診,請醫生做出專業解讀;同時根據醫生的診斷,進行定期檢查或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