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餓餓更健康?一天只吃一頓飯壽命延長28%,斷食延壽切忌激進

2024-08-30健康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文案丨健康科普王醫生

編輯丨健康科普王醫生

每天只吃一頓飯就能讓壽命延長28%?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裏的情節,卻是真實存在的科研成果。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老鼠在嚴格控制飲食的情況下,壽命竟然延長了近三成。

這一發現讓人不禁思考:人類是否也能透過控制飲食來實作延年益壽的夢想?

這項研究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研團隊完成,研究結果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研究人員對一群老鼠進行了為期四年的飲食實驗。實驗組的老鼠每天只允許進食一次,而且食量嚴格控制在正常攝入量的30%左右。

結果顯示, 這種極端的飲食方式確實讓老鼠的壽命顯著延長。

人們可能會問:老鼠的實驗結果真的能套用到人類身上嗎?畢竟人類和老鼠在生理結構和代謝機制上存在很大差異。

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已開始在人類誌願者身上進行類似的研究。雖然還沒有直接證明斷食可以延長人類壽命,但已經發現了一些積極的健康效果。

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持續數月的間歇性斷食可以降低人體的炎癥水平,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甚至改善認知功能。這些變化都與長壽密切相關。

另一項發表在【細胞代謝】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每天將進食時間限制在10小時內的人群,其代謝指標明顯改善,體重也有所下降。

斷食似乎確實能帶來一些健康益處。可是,這種看似簡單的飲食方式背後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科學原理呢?

科學家們認為,斷食的核心機制在於啟用了細胞的「自噬」過程。自噬是細胞內部的一種「大掃除」機制,可以清除受損的胞器和蛋白質,從而維持細胞的健康狀態。

當人體處於饑餓狀態時,自噬過程會被顯著啟用,幫助清理體內積累的有害物質,減緩衰老行程。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發現自噬機制而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的研究為斷食延壽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支持。

大隅良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適度的斷食確實可能對健康有益,但他同時也警告說,過度的斷食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斷食雖然有潛在的健康益處,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適合這種飲食方式。 專家們提醒,某些人群在嘗試斷食時需要格外謹慎。

孕婦和哺乳期女性需要充足的營養來支持胎兒發育和乳汁分泌,不宜采用斷食。

糖尿病患者如果貿然斷食,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劇烈波動,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同樣,有進食障礙史的人也不適合嘗試斷食,因為這可能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甚至引發舊病復發。

對於普通健康人群來說,如果想嘗試斷食,最好先咨詢醫生的意見。醫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健康目標,制定一個合適的斷食計劃。

在斷食期間要密切關註身體的反應,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心悸等不適癥狀,應該立即停止斷食並及時就醫。

斷食並不等同於節食或挨餓。合理的斷食方案應該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前提下,調整進食的時間和頻率。 常見的斷食方式包括間歇性斷食、5:2斷食法和限時進食等。

間歇性斷食是指在一周內安排1-2天的低熱量飲食日,其余時間正常飲食。這種方式相對溫和,易於堅持。

5:2斷食法則是在一周內有5天正常飲食,2天限制熱量攝入在500-600卡路裏左右。

限時進食是將每天的進食時間限制在8-12小時內,比如早上8點到晚上8點之間進食,其余時間只喝水。

無論選擇哪種斷食方式,都應該循序漸進,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突然從三餐制轉為一日一餐,很可能會引起身體的強烈不適。建議可以先從縮短每天的進食時間開始,逐步增加斷食的時長和頻率。

在實踐斷食的過程中,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至關重要。雖然限制了食物的攝入,但水分不應該被忽視。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毒素,維持新陳代謝,減輕饑餓感。

斷食期間的飲食內容同樣需要重視。在進食的時間段內, 應該選擇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這些食物可以提供持久的飽腹感,同時確保身體獲得必需的營養物質。

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隨後急劇下降,加重饑餓感。

雖然斷食可能帶來健康益處,但它並不是實作健康長壽的唯一途徑。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有效的壓力管理等,都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

過分追求某一種飲食方式,而忽視了整體的生活方式,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不同文化中都存在著與斷食相關的傳統。伊斯蘭教的齋月、基督教的大齋期、佛教的過午不食等,都包含了不同程度的斷食行為。

這些宗教傳統可能源於古人對斷食益處的樸素認知,也反映了斷食在人類文明中的深遠影響。

現代社會中,「飲食革命」正在悄然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註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嘗試各種新的飲食方式。斷食作為其中一種選擇,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每個人的體質和生活狀況都不盡相同,盲目跟風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理性和科學的態度尤為重要。斷食雖然有潛在的益處,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即使決定嘗試斷食,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密切關註身體的反應。

健康的生活方式應該是全面的、可持續的,而不是依賴於單一的「神奇」方法。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人類是否也能透過控制飲食來實作延年益壽的夢想? 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對待斷食,而不是盲目追求極端的飲食方式。

真正的健康來自於對身體的尊重和科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簡單的「少吃多活」。

面對紛繁復雜的健康建議,人們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辨別資訊的真偽,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斷食也好,其他飲食方式也罷,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種能夠長期堅持、讓自己感到舒適的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美好願望。科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時也提醒我們要謹慎行事。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保持好奇心和開放態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學精神和理性判斷。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健康資訊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實作健康長壽的夢想。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資料:

[1]羅欣悅.【代謝自噬:透過間歇性禁食以及阻力訓練增肌延壽】(第二章和第三章)轉譯實踐報告[D].四川外國語大學,2021.DOI:10.27348/d.cnki.gscwc.2021.00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