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女生去醫院做CT檢查,醫生都能看到啥?真被「看光」了嗎?來聽分析

2024-10-16健康

小玲這幾天有些肚子痛,自己吃了挺多藥也不見好,去醫院檢查醫生給開了B超檢查,但折騰半天醫生並沒有發現什麽問題。醫生建議小玲做一個加強CT,以進一步檢查,看看身體裏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小玲也是頭一次做CT掃描,躺在檢查床上小玲剛要像之前做B超那樣把衣服掀開,醫生連忙攔住了她,「不用脫,你躺著就行。」

「這隔著衣服能看清嗎?我做B超就沒做出來什麽問題。」

「沒事,我們這啥都能看見,脫不脫都一樣。」

CT做完,醫生根據片子裏有些炎癥反應的膽囊開了藥,囑咐了小玲要註意飲食;小玲臨走前還是沒忍住問了醫生「醫生,這個CT真的是啥都能看見嗎?那這不都讓醫生看光了?」

小玲說這話醫生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你別擔心,CT確實看的比較全面但卻不是你理解的那樣……」

做「CT」會被醫生看光光?

現代社會CT的普遍程度逐漸升高,各大醫院每天所需要做的CT量也在逐漸增加,不同科室都可能用到CT了,可謂是「供求大戶」,有的人可能有些疑惑,CT既然什麽都能看,那不是無論男女都被看光了?

其實,這還真不是大家常規理解的「看光了」。

首先,從CT的成像過程就能看出此「看光」非彼「看光」。 CT主要利用X線穿透人體組織,從而使放射性呈現出不同的衰減程度,進而透過電腦一系列模擬程式合成影像。

其利用的就是人體密度不同的各組織對X線的不同反饋訊號所呈現的影像,最終呈現出的影像也是人體各個結構在同一平面的不同訊號表現, 像我們所擔心的能看到皮膚表面在影像呈現上可能就是個灰白色的圈。

其次,CT所要檢查的不是皮膚表面而是斷層。

CT利用X線透過人體的水平面、矢狀面、冠狀面等方向進入人體。

通俗點講,CT最後在電腦上呈現出來的影像更像是橫向、豎向的切片;簡單來說,CT之所以能夠成像,是因為將我們按照類似於「紙張堆積」的方式給處理而成,皮膚表面所占的比例甚少,也就沒有暴露私密這一說了。

最後,多點信任還是很重要的。

大家就診的話,很多人的第一選擇都是公立醫院,醫生所收到的約束不少,並且,醫生一般都是「5+3」年起步的,在學校可能不止學到如何看病,如果保護患者的健康和私密也是一個重點!

在醫院,醫生開CT的目的只是為了治病,從更專業、更直觀的方式及時發現病竈,找到病源,絕大多數醫生有其所專註的方面,而不是窺探患者的私密。

臨床套用中和CT類似的還有核磁共振,而且老百姓們都流傳著:核磁共振更清楚,而且還沒有輻射,那為何還是有很多醫生在某些疾病診斷中還是會首選CT呢?

對於這些疾病的診斷,CT更有優勢

1、顱內急性出血,CT診斷更加快

腦血管疾病近些年來的發病率越來越頻繁。這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約占80%,出血性腦血管病僅為20%,但是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卻包攬了整個腦血管患者的一半死亡率,足見其兇險。無論是內、外傷出血,早期的診斷、治療是減少死亡率的關鍵。

急性顱內出血的首選檢查就是CT掃描。

核磁共振反饋的訊號是建立在血紅蛋白和鐵的動態變化之上,而這些變化在出血急性期可能變化並不明顯。相對而來,CT對於顱內出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以更清晰呈現出出血的性質、部位、病竈進展程度等。

且CT掃描隨時可進行,操作簡單,時間短,為出血急性期搶救6小時爭取了不少時間。CT可重復多次掃描,對於緊急手術後的各種復查、隨訪都很便捷。

2、隨時能要命的肺栓塞,加急CT為急救爭取時間。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肺栓塞在中國屬於少見疾病,但隨著如今生活水平的不斷升高,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促斑塊形成的疾病也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國肺栓塞的發病率也不斷提升。

肺栓塞是內源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從而導致肺迴圈障礙症候群,可從毫無癥狀到突發咯血、猝死,發病十分兇險,搶救率極低。

現代國際上共識認為CT肺動脈造影是診斷肺栓塞的首選。 CT肺動脈造影可緊急判斷並鑒別急、慢性肺栓塞,還能明確栓塞位置、與管壁的密合程度、肺梗死的面積、肺組織灌註情況等,以及心臟中有無血栓。這些都是臨床指導溶栓治療的佐證。

3、 「一站式」 CT,幫助很快發現意外事故中隱藏傷害。

意外事故例如車禍、高空墜傷等近些年來也一直是排在致死率的首位,這些暴力傷害常常都會導致多部位的復合傷。除明顯的骨折外,腹部、盆腔等內臟器受到暴力沖撞後容易導致實質臟器的破裂出血,這些內臟出血可能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外部體征,但如果不及時救治,因此喪命的不在少數。

多部位復合傷的患者也不易進行過多搬動, 因而臨床更加推崇的CT「一站式」檢查的評估,是目前C明確診斷復合性外傷的首推。

對於各種外傷、內傷的部位、程度,性質等都能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輔助判斷資訊,既能診斷肢體骨折,又能發現體內實質臟器的破裂,其強大的後處理功能為臨床提供了更為直觀的影像資料。

而再「優秀」的診療手段也有弊端,因其利用X線的診療技術,對於孕婦、X線過敏人群、發育中的兒童都不會首推CT檢查,但除了上述人群,臨床中還有一些人CT檢查對他們也並不適用。

哪些人不適合做CT?

1、憋不住氣的患者

「吸氣……憋住……呼吸」這是我們在CT檢查中常聽到的指令。

這個憋氣時間大約持續在15-25秒左右,憋氣可以讓肺泡充盈、肺部的視野更加清晰,這個看似很簡單的指令對於一些患者來說卻很難。

一些重癥肺部疾患,例如肺氣腫、肺心病的患者,很可能這些簡單的憋氣行為都堅持不住,這樣產出的肺部影像會帶有一部份呼吸運動偽影,從而影響最終的診斷。

2、煩躁不安的患者

CT透過X線對人體掃描並采集數據,後利用電腦模擬影像。

在掃描的過程中,病人自主活動會影響影像采集效果。造成采集不全或者重疊,從而電腦模擬重構的影像也就不完整。

因此一些腦部、精神類疾病的患者無法保持安靜狀態下的掃描,最終可能都會影響結果的判讀。

3、急腹癥患者

腹部CT掃描前都會要求患者空腹,避免影響胃腸道中的食物影響視野。但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腸梗阻等急腹癥患者因為反射性腸郁張等可使胃腸道積氣增多,幹擾肝、脾等其它組織結構的顯示,容易導致漏診、誤診, 所以一般急診的急腹癥患者都優先選用超聲或者X線檢查。

總之,CT的發明,確實是醫學史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其成像模式提高臨床影像診斷正確率,推動了臨床醫學前進的腳步。但是,同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臨床上,除了CT,核磁、超聲等也是臨床常用影像學檢查工具,根據實際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才最有意義。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嗎?

參考文獻

[1]夏巴海提·伊明.顱腦CT與MRI檢查如何選擇[J].人人健康,2024,(16):94.

[2]韓亞,張政,於亞亮,等.CT對腦出血患者出血體積的評估價值及腦出血體積與病情進展的關系[J].中國衛生工程學,2024,23(04):535-536+539.

[3]任露,徐海俠,張亞林,等.CT對腹盆部外傷的診斷價值[J].實用休克雜誌(中英文),2023,7(04):222-225.

[4]周璀.CT檢查的這些註意事項,您都了解嗎[N].山西科技報,2024-08-15(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