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這是一種由手術導致的常見骨髓炎:醫源性骨髓炎

2024-04-01健康

骨髓炎是一種發於骨髓,卻又不局限於骨髓的惡性炎癥性疾病。是病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革蘭氏陽性菌等)感染骨髓、骨皮質、骨膜等骨骼組成部份後對我們身體局部如各個關節、長骨(脛腓骨)的一種持續性破壞。

早期時會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癥狀,若未經治療或治療方式不對,感染就會進一步發展,從骨髓穿透骨質,侵入軟組織層,以「骨髓→內骨膜→骨質→外骨膜→韌帶→肌肉→皮膚」的過程依次突破或形成暗行竇道,內部膿腫突破皮膚後形成潰口,膿液沿潰口流出,然而這只是中後期。

再進一步發展到後期或晚期時,就會出現患處皮膚變硬發黑、死骨(也就是壞死的骨頭)、病理性骨折、關節強直癌變、骨骼畸形等癥狀。

醫學術語解釋:

1、竇道:就是膿液在皮膚下面流動,就像地下河一樣。

2、潰口:指的是膿液從皮膚中流出的開口,也就是爛開的口子,通常口子周邊的肉會腐爛。

3、病理性骨折:骨骼的強度和穩定性下降,在無外力或輕微外力作用下發生骨折。

對於骨髓炎的治療在西醫盛行的時代背景下,又或許是大部份醫生接觸的現代醫學知識有限,以做手術的方式治療骨髓炎成了主流,無論是早期、中期,還是晚期,醫生一旦確定是骨髓炎後,第一時間會想到先做手術,如清創、刮骨、植骨,甚至是截肢等。

但從醫學數據和大家的評價來看,手術治療方法飽受詬病,倒不是說其不能治,而是奇高的復發率,二次感染的嚴重性不得不讓人三思,以至於很多資歷較深的醫生一般不會建議手術治療骨髓炎。

—脛骨骨髓炎手術處理—

因為在現代醫學中,由於手術引發的骨髓炎實在太多,便對該類骨髓炎定義了一個專屬的名字——醫源性骨髓炎。

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甚至是一些患者也不知情。醫源性骨髓炎屬於廣義上的創傷性骨髓炎,由於人工義肢、內固定架、骨水泥等的套用越來越廣,植入義肢削弱了人體正常的防禦機制,或在做手術時無菌操作不嚴格而引起。

現在的很多骨科手術中,由於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濫用,醫務人員的過分依賴而放松無菌操作,彼時的患者在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讓致病菌趁虛而入。且復雜大手術的實施,一般會完全開啟患處,使患部有機會接觸細菌。

在2023年,我院就曾接診過一位「醫源性骨髓炎」患者,該患者的發病部位在膝蓋,來院之前在北京某大型醫院做了膝關節部份骨頭的置換,在置換後不到兩個月,膝關節位置開始出現發炎、腫痛、發熱的癥狀,隨即再次進行手術治療,發現效果甚微(這也是醫源性骨髓炎的最大缺點,二次手術治療基本無效),於是出院後開始四處尋醫。

在我院中醫外科門診診斷時,其膝關節處已經出現流膿的情況,膝關節內部也已經形成了空腔。

在骨髓炎的治療上,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存在,尤其是晚期的嚴重骨髓炎患者,認為截肢就能一勞永逸,而從近代的醫學數據來看,並不是,截肢的風險極大,且在一定程度上仍會復發。

事實上,在我們的傳統醫學裏面,對於骨髓炎早有認識,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稱之為「骨蝕」,在其病因上也進行了細分:「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

隋代的【諸病源候論】裏則稱之為「附骨癰」「附骨疽」並一直沿用至今。關於附骨疽的記載:「附骨疽者,由當風入骨解,風與熱相搏,復遇冷濕,或秋夏露臥,為冷所折,風熱伏結奎遏,附骨成疽;喜著大節解間。」

這裏僅說一下中醫對於骨髓炎的記載和認識。在骨髓炎的治療上,聽過最多的應該是這八個字「提膿拔毒,去腐生肌」。

我們要知道在骨髓炎中,有一種叫做「血源性骨髓炎」的疾病,占比高達51%,也就是說骨髓炎的感染可以透過血液傳播,換句話說,發病的局部只是一個視窗,這也是為什麽手術局部處理復發率高——感染源沒有清理幹凈。

「提膿拔毒」就是將感染源(病原體)從身體各處匯集到這一處潰口位置,一起將其拔除,有效地降低了復發風險或基本不會復發,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去腐生肌」則是以中藥來催動、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機制和再生功能,將腐敗(爛)的組織自然去除,避免了直接機械式的手術切除帶來的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