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答應我!不管胖哪裏,都不要胖這裏

2024-03-17健康

有一種會在人群中流行的疾病。

它不僅會損傷心血管系統,進一步引起 高血壓、中風、心臟病 ;還可能引起 腦部萎縮 ,影響大腦資訊處理的能力;甚至與 十多種癌癥 扯上了關系,讓它們的發病風險同時飆升。

這種疾病在世界範圍內四處分布

而它的確診方法非常簡單。

如果……你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那麽請點選下方空白,進行自我診斷

祝大家好運 🙏

👇 點選空白開始自測 👇



而你患上的這種可怕「流行病」,就是——

點選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腹型肥胖

(別滑走,答應我一定往下看)

說真的,同樣是胖,肚子胖——真的很害人!

肚子越大命越短

肥胖,分為很多種。

有人全身胖,有人胖大腿,有人胖屁股,還有一種人,就愛胖肚子。

而這種胖肚子的現象,就是「腹型肥胖」,也叫「向心形肥胖」。

研究人員在 1980 年代開始關註腹部肥胖,拉開了研究的序幕之後,令人後怕的發現就一個一個地跳了出來。

首先,肚子越大,心臟越差[1]。

美國心臟協會發表在【迴圈】上的一份科學聲明顯示:腹部肥胖或身體中段、器官周圍有多余脂肪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即便他們並不胖(BMI 在正常範圍內)。

而除了心臟問題,腹部肥胖還與肝臟周圍的脂肪堆積有關,這往往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其次,肚子越大,腦子也會變小[2]。

一項超 9000 人的大規模人群成像研究發現:肥胖與大腦萎縮存在正相關性。

BMI 越高,大灰質(大腦資訊處理中心)部份越小

數據來源:參考文獻[2]

而如果肥胖的同時還肚子大,腦中灰質部份就會更加萎縮。這也意味著……肚子越大,腦子越小!


數據來源:參考文獻[2]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現在,請左滑下圖,看看肚子大帶來的另一種連鎖反應。


是的,肚子越大,越容易患癌。腰圍每增加 10 厘米,14 種癌癥的發病風險都會相應增加。

實可謂—— 肚子越大,命越短。

明明都是脂肪,

怎麽肚子上的這麽可怕?

健康狀態下,脂肪多堆積於皮膚之下,內臟周圍其實並不多。

但由於遺傳因素、生活方式等的作用,有些人發胖之後,很大一部份脂肪會出現在內臟四周,呈現在外部就是——肚子變大了。

而這些分布在內臟周圍的脂肪,是身體裏真正的「恐怖分子」。

圖片來源:紀錄片【解剖肥胖】[5]

研究表明,脂肪細胞,尤其是內臟脂肪細胞——其實具有生物活性,它們會分泌激素和很多其他物質,影響體內的激素平衡,進而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比如,它們會排出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 6,而這些都會讓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也有另一種理論認為, 過量內臟脂肪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 ——它們位於門靜脈附近(門靜脈負責將血液從腸道區域輸送到肝臟)。

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它們把代謝產物(如遊離脂肪酸)釋放入肝臟提供了極大便利,進而 使肝臟內遊離脂肪酸增多,引發體內的蝴蝶效應——血脂生成異常

臨床觀察也證實了這一點:內臟脂肪不僅與較高的總膽固醇和 LDL膽固醇(一種對身體有害的膽固醇)直接相關,也與較低水平的 HDL 膽固醇(對身體有益的膽固醇)和胰島素拮抗直接相聯。[3][4]

聽我的,這麽做就對了

雖然腹部脂肪非常兇險,但好在——減重,尤其是減小腰圍,就可以降低疾病風險。

比如:一項對 58667 位女性長達 12 年的研究發現:與體重穩定的女性相比,有意減肥的女性與肥胖相關的癌癥風險較低,尤其是子宮內膜癌[6]。

當刻意減肥使腰圍縮小時

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最低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而更好的訊息是——只要是能幫助減脂的辦法,也都適用於腹部脂肪。

作為一種「傳染病」,請首先遠離那些不必要的應酬,拒絕高脂高熱量的飲食,就能很大程度降低「患病風險」。

誘人的小龍蝦少來兩口,酷爽的可樂少喝一瓶,就能離癌癥等危險更遠一些。

另外,由於身體運動過程會分泌兒茶酚胺,而它具有脂肪分解的作用。因此,運動也可以有效幫助減少內臟脂肪,讓大肚子 🤺 退 🤺 退 🤺 退 🤺 退 🤺 退[7]。

有學者深入研究之後,甚至還找到了讓我們預防 / 治療腹型肥胖的「運動療法」:建議男性進行中等強度的長期身體活動(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女性進行長時間的步行或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7]。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 ‍♀️⛹️‍♀️ 💃 🏊 ‍♀️ 🤺 🛹 🎿 🥊 ⚽️……有趣的運動實在太多,不知道大家打算選哪一個呢~


但無論計劃用哪種運動抗擊腹部脂肪,都請答應我們:一定不要這樣 👇


數據來源:海報新聞

親自動起來,和大肚 say byebye,OK?

本文稽核專家

參考文獻

[1]Tiffany M. Powell-Wiley et al,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973

[2]Hamer M, Batty GD.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brain structure: UK Biobank study. Neurology. 2019 Feb 5;92(6):e594-e600.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6879. Epub 2019 Jan 9. PMID: 30626649; PMCID: PMC8093082.

[3]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abdominal-fat-and-what-to-do-about-it

[4]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abdominal-obesity-and-your-health

[5]https://www.nnyy6.top/dianying/51537.html

[6]Luo J, Hendryx M, Manson JE, et al. Intentional Weight Loss and Obesity-Related Cancer Risk. JNCI Cancer Spectr. 2019;3(4):pkz054. Published 2019 Aug 9. doi:10.1093/jncics/pkz054

[7]Pitanga FJG, Pitanga CPS, Beck CC (2018)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Prevention of Abdominal Obesity: Typ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t J Sports Exerc Med 4:106. doi.org/10.23937/2469-5718/1510106

[8] 丁香醫生, 有些人看起來很瘦,腰圍其實已經超標了

[9] 丁香醫生, 腰越粗,越容易患癌!快看看你的風險高嗎?

[10] 丁香醫生,13 種癌癥都愛的 1 個字,一定要遠離

策劃制作

作者:栗子阿孫 | 策劃:塔蓋 | 監制:Feidi

制圖及封面圖來源:hantu
(部份插圖整理自搞錯餃子舊文)

最近微信改版,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