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楊娉婷:疑難病癥的診治先鋒|見證追光者

2024-06-27健康

醫學界有這樣一個說法:風濕免疫,是內科的疑難病癥高地。

在多數人並不了解的風濕免疫科,其實「掌管」了多個曾被稱為「不死癌癥」的疾病。與其他專科不同,風濕性疾病的觸角伸向了人體的每一個角落:從關節疼痛、皮膚異常紅斑再到從血液系統紊亂,從心肺功能衰退,再到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無不在其影響範圍之內。「這也就要求,風濕免疫科醫生具備全面知識和技能來確保正確診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楊娉婷說。

然而,面對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領域,公眾認知往往存在誤區,使得很多患者在診治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

「一損俱損」造成多器官損害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其病程和預後因人而異。」楊娉婷解釋道,「有的患者可能只需服用羥氯喹等藥物控制病情,另一些患者則可能需要更為積極的治療措施,包括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維持治療的時間也因個體差異而異。」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多樣,可累及多個器官系統,是風濕免疫系統中結締組織病( CTD )的最具代表性疾病。而風濕免疫性疾病涵蓋了廣泛疾病譜系,還包括退行性疾病如骨關節炎,代謝性疾病如痛風等。這是一個全新學科,在全國也只有30多年歷史。盡管公眾對風濕免疫疾病的認識逐漸加深,但往往僅限於皮膚紅斑和關節疼痛,而對其全身多器官損害的了解卻相對匱乏。隨著病程延長,大多數風濕免疫病會表現出全身性癥狀,並可能導致多個系統及器官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肺部是風濕免疫疾病常見的受累部位之一。」楊娉婷說。

其中,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 ( CTD-ILD) 是CTD的重要關節外表現,也是CT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據統計,大約40%的炎性肌病、30%~40%的系統性硬化癥、40%的幹燥症候群、1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和12%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並行間質性肺疾病(ILD)2。

尋找真相與時間賽跑

診斷CTD-ILD,更像是一場揪著蛛絲馬跡尋找真相的過程。

一天,一個年過50歲,長期飽受皮肌炎折磨的患者,帶著久治未愈的病痛前來尋求幫助。

「您最近有沒有咳嗽?」楊娉婷詢問。在楊娉婷豐富的醫療經驗中,咳嗽往往是ILD潛伏的紅色警報,其危險性遠超皮膚損傷。得知患者存在日益加重的咳嗽癥狀後,楊娉婷迅速為其安排肺部CT檢查和抗體檢測。最終,患者被確診為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

一般而言,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會表現出噬肺性,容易導致嚴重肺損傷。數據顯示,約90%的患者合並ILD,其中又有約30%患者進展為快速進展型間質性肺病3。幸運的是,這位患者尚未走到那一步,但其病情進展速度依然比其他患者要快。楊娉婷果斷啟用免疫抑制劑並輔以抗纖維化藥物方案,終於使肺纖維化行程得到控制,肺功能得以維持。

「對於此類合並患者,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提供雙重達標治療,其病情可能會繼續惡化。」楊娉婷提到,由於患者屬於易感宿主,任何一次感染都可能成為疾病惡化的催化劑。早期幹預可以阻斷這一連鎖反應,讓病情保持穩定。

遺憾的是,還有許多CTD-ILD患者並未能在早期得到正確診斷和治療。據楊娉婷估計,至少有一半以上患者沒有經過系統篩查,對於ILD的存在、進展速度以及嚴重程度缺乏準確評估和規範治療。「一旦患者出現持續進展的肺間質纖維化,其5年生存率將大幅下降,可能只有50%或更低。」楊娉婷補充道。

在CTD-ILD的診治中,仍有諸多謎題等待解答。盡管抗纖維化治療可以延緩患者肺功能下降,但有些疾病進展快速,難以被完全控制,一些患者最終不得不選擇肺移植這條道路。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成為臨床工作中的黃金準則。

探索未知發出中國聲音‍

歷經發展,風濕免疫學科猶如一顆耀眼的新星,其光芒照亮了那些諸如CTD-ILD等曾被迷霧所籠罩的病痛之地。「風濕免疫科的潛力在於,能幫助內科醫生更好地理解疾病本質和全貌。」楊娉婷說。

這其中,免疫學的理念開啟了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的大門;而藥物的進步,如靶向藥物的出現,不僅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更重塑了疾病預後。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的不斷探索與成長,更是對疑難內科疾病的挑戰和回應。作為國內第一批成立的風濕免疫專科,該科室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專案,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狼瘡腦病分子機制重點實驗室。據介紹,該科室多年來持續開展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機制、診治和轉化研究,贏得了廣泛認可。

在楊娉婷眼中,風濕免疫學科的未來更是一片光明。她期望,在數代人汗水的滋養下,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幹燥症候群、CTD-ILD等亞專業領域,都能湧現出引領醫學前沿的先行者。她深知,要讓世界聆聽中國的聲音,就必須展示出令人信服的醫學成果。這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但她相信,只要方向正確,信念堅定,這個學科就會綻放出絢爛的光彩。

述(最多18字

追逐光明,意味著不斷超越,意味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傳承。「為了所愛的事業,我們需要勇氣和付出,只有如此,才能不斷突破自我。」楊娉婷期望著這個在中國走過了30多年的風濕免疫科,能夠不斷成長,邁向更高峰。

參考文獻

1. 陳誌磊,張奉春.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必須重視的疾病[J].協和醫學雜誌,2018,9(03):193-196.

2. Fischer A, Strek ME, Cottin V,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ssociation of Physician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Summit: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add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rthritis Rheumatol, 2019, 71(2): 182-195.

3. 徐淩霄,談文峰.抗MDA5抗體陽性皮肌炎合並快速進展型間質性肺病的早期辨識[J].臨床內科雜誌,2023,40(03):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