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中,誌願軍180師全軍覆沒,原因是什麽?

2024-01-04歷史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中,誌願軍第三兵團第六十軍的180師在戰役中被敵軍包圍後損失慘重,整個180師差不多全軍覆沒,關於這場戰役失利外界有種種說法,本文就給大家來還原一下這場戰役的真實情況,相信大家就有了自己的看法了。

誌願軍在北韓戰場上戰術

抗美援朝中誌願軍部隊的武器裝備很是落後,武器面對強大的美軍,誌願軍部隊采用「輕步兵戰術」。因為美軍部隊機械化程度比較高,所以要依靠公路等交通要道,但是當時北韓的公路比較少,特別是能夠走坦克與卡車的公路就更少了,所以美軍只能集中的公路沿線。

誌願軍部隊利用美軍這一弱點,采用誌願軍戰士只攜帶個人武器與個人口糧進行急行軍進行包抄,因為步兵的行動不受地形的限制,所以短時間的行軍速度很快,能夠趕到美軍前方,對美軍進行前後夾擊,然後分割包圍美軍進行圍殲。

誌願軍當時一線步兵攜帶個人口糧是3天,師一級軍糧儲備是4天,也就是誌願軍一線部隊實際只有7天的糧食儲備,也就是誌願軍的進攻只能維持7天,然後會因為糧食不足必須後撤。

第五次戰役的目的

第五次戰役前誌願軍部隊已經積集在北韓「三八線」以北,目的是突破「三八線」對敵軍進行殲滅。戰役前,彭德懷元帥致電毛主席:「這次戰役是極為重要的,是一場大惡戰。即使付出五六萬人的代價,也要消滅敵人幾個師」。

第五次戰役的參加部隊

第五次戰役參戰部隊包括:誌願軍第3兵團,誌願軍第19兵團,誌願軍第9兵團,北韓人民軍第1軍團,北韓人民軍第3軍團,北韓人民軍第5軍團,

誌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陳賡,副司令員:王近山,下轄:第12軍(軍長:曾紹山),第15軍(軍長:秦基偉),第60軍(軍長:韋傑)

誌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下轄:第20軍(軍長:張翼翔),第26軍(軍長:張仁初),第27軍(軍長:彭德清)

誌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誌,下轄:第63軍(軍長:傅崇碧),第64軍(軍長:曾思玉),第65軍(軍長:邱蔚)

誌願軍第3兵團的第12軍與第15軍原來隸屬第二野戰軍,而第60軍屬於華北野戰軍,其實誌願軍第3兵團都是原來八路軍129師的部隊,第12軍是八路軍129師385旅的老底子,王近山是第12軍的老軍長,第15軍是八路軍129師386旅的老底子,陳賡的老部隊,第60軍是原來386旅留下太嶽軍區的部隊改編的,後來歸華北軍區序列。因為誌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陳賡大將忙於哈軍工的組建工作,所以誌願軍第3兵團實際由副司令王近山指揮。

第五次戰役的經過

第五次戰役時,由於誌願軍第3兵團與誌願軍第19兵團是剛進入北韓,所以誌願軍第3兵團作為主力正面突擊,誌願軍第19兵團與北韓人民軍第1軍團負責右翼,誌願軍第9兵團與北韓人民軍第2軍團,第5軍團負責左翼,誌願軍的三個兵團是靠在一起的,北韓人民軍的部隊在外線。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戰役正式開打,中朝軍隊全線發起反擊,美軍部隊全線潰敗,誌願軍各部隊均沒有受到太大的抵抗,很快誌願軍就越過漢江,勝利在望。

第五次戰役真相

根據後來美軍公開的資料,美軍其實給誌願軍設了一個大圈套。因為誌願軍的糧食只能支持7天,所以美軍故意放誌願軍進來。因為誌願軍沒有制空權,所以只能選擇夜戰。美軍一線部隊保持與誌願軍進行接觸,但是每天晚上部隊向後方撤30公裏,這也是誌願軍步兵行軍的攻擊距離。美軍始終保持與誌願軍十幾公裏的距離,這樣可以避免與誌願軍正面接觸,同時也防止誌願軍全線撤退。如此反復整整一個禮拜,夜幕中的誌願軍一直都在攻城略地,不斷擊潰美軍,節節勝利。

第五次戰役中由於美軍潰退迅速,各部隊進展太快,戰線被拉長,後勤補給壓力太大,同時誌願軍的糧食武器也供應不上,所以誌願軍部隊決定5月23日全軍後撤。

美軍發現誌願軍部隊要後撤,知道誌願軍後勤補給困難,決定全面出擊準備包圍並殲滅全部的誌願軍部隊。也就是5月23日美軍決定反攻。

美10軍派遣裝甲部隊穿插到麟蹄,準備切斷第9兵團的退路,

美9軍派遣裝甲部隊穿插到華川,準備切斷中線第3兵團的退路,

美1軍派遣裝甲部隊穿插至鐵原,準備切斷所有誌願軍的退路。

由於美軍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推進,所以按部就班準備撤退誌願軍根本沒有防備,僅僅一天,戰線就被沖開了許多豁口。美1軍,美9軍,美10軍三個軍的機械化部隊直撲目標,根本不管半路的阻擊部隊,準備全殲誌願軍所有的部隊。

5月23日,美1軍突破北韓人民軍第1軍團的防線向鐵原地區快速推進,誌願軍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傅崇碧在沒有得到誌願軍司令部和兵團部命令情況下後撤去鐵原方向堵截美1軍。

5月24日,美10軍突破到麟蹄附近,第9兵團可能會被包圍,第9兵團的第27軍原本已經後撤了,第27軍軍長彭德清擅作主張回到麟蹄地區堵著口子,這樣才讓第9兵團躺過了被包圍的命運。

5月23日,美9軍準備攻入華川準備切斷中線第3兵團的退路,由於種種問題誌願軍第三兵團第六十軍180師被美軍截斷包圍最終全軍覆沒。

誌願軍第三兵團第60軍的問題

第60軍是386旅留下太嶽軍區的部隊改編而成的部隊,第60軍的首任軍長是王新亭,王新亭原本是太嶽軍區政委,政工幹部出身,第60軍的主要軍事方面是由副軍長兼參謀長張祖諒,後來張祖諒升任第60軍軍長。但是1951年3月,60軍作為第二批部隊入朝參戰,張祖諒調任川西軍區司令員,60軍軍長由原61軍軍長韋傑擔任,直至4月22日,韋傑擔任60軍不到2個月。

第五次戰役時,第60軍下轄三個師:179師,180師,181師,第三兵團的實際指揮官王近山將179師配屬給第12軍,181師配屬給第15軍,180師劃歸第3兵團直屬。這一操作可能是因為韋傑剛到第60軍,王近山不放心讓韋傑獨立指揮戰鬥,所以第60軍軍長韋傑其實是個光桿司令。

第三兵團5月21日電令 :第60軍3個師歸建,並擔負掩護全兵團向後轉移的任務。

第三兵團5月23日電令: 由於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12軍5000名傷員全部未運;15軍除已運走外,現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動之傷員;60軍也有1000余傷員。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收,並於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阻擊敵人,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收。望各軍以此精神布置並告我們。

根據誌願軍司令部原定計劃誌願軍各部隊在5月23日開始撤離,所以原來第180師的右翼第63軍的撤離本來就是計劃中,由於此時因為第63軍要去堵美1軍,所以撤得太快讓第180師沒反應過來。

5月23日當天,第三兵團兵團部在撤退中遭敵機轟炸,第三兵團的電台被炸毀,直至26日兵團部的電台才恢復聯絡,第三兵團與各軍三天中斷了聯系。

第180師在63軍撤離開召開軍事會議,副師長段龍章與參謀長王振邦提議:主力迅速渡江,留部份部隊進行阻擊。但是這一方案被師長鄭其貴否決,因為他根據早上第三兵團電令,有大批傷員要運走。沒有上級命令,第180師絕對不能撤退。因為180的師長鄭其貴原來是180師政委,因為180師師長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所以鄭其貴由180師政委轉任180師師長,因為鄭其貴長期擔任政工幹部,所以服從命令的原則性很強。

5月24日下午,第60軍軍長韋傑在沒有第三兵團訊息的情況下,命令180師迅速渡江,同時命令179師迅速向180師靠攏,準備在馬坪裏地區匯合組成一個縱深阻擊陣地。

5月26日,第60軍收到失聯已經三天的第三兵團的命令要求第180師停止向179師靠攏,原地進行阻擊。隨後左翼的美7師攻占了馬坪裏;右翼美24四師占領了松亭裏、甘灘裏;正面的南韓軍第6師則占領雞冠山。第180師被包圍。

5月27日,第60軍發現第180師被包圍,命令179師,181師兩個師快速向180師靠攏接應第180師突圍。

5月28日淩晨,第180師師長鄭其貴命令砸爛電台,燒毀密本,全師分散突圍,最終180師全軍覆沒。

第180師的全軍覆沒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的問題,第五次戰役後期撤退,面對美軍的突襲,其實整個戰線都已經崩潰了,當然不能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撤退。第63軍軍長傅崇碧與第27軍軍長彭德清都根據戰場的突然變化,回防鐵原與麟蹄避免了第9兵團與第19兵團被包圍的危險。

此時的第60軍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快速後撤回防華川,因為這是第3兵團的後路,但是60軍此時沒有部隊下轄的三個師都不歸軍長韋傑指揮。當然第三兵團電台失聯純粹是個意外,後期讓第180師停止向179師靠攏原地進行阻擊,其實也是為了保證華川的安全。

至於第180師的問題主要是師長鄭其貴的問題,鄭其貴作為長期的政工幹部對於軍事指揮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掩護傷員的問題

第三兵團的電令是針對全軍的,並不是要求第180師要負責掩護全軍的傷員,因為撤退命令發出時美軍還沒有行動,電令的意思是說現在有不少傷員,各部隊不要搞撤的太快。相信第63軍也收到了類似的電文。

第二:分散突圍的問題

第180師被包圍後,鄭其貴選擇了分散突圍,鄭其貴根據自己當政委的經驗砸爛電台,防止美軍測向發現自己。但是此時180師雖然被包圍,但是179師與181師已經過來營救,鄭其貴砸爛電台讓自己消失,179師與181師也失去了營救方向。

第三:戰場臨場指揮的問題

美軍的反擊純粹是戰場上突發情況,美軍的機械化部隊行軍速度太快,如果慢慢請示匯報再執行命令,那麽命令沒下來,仗自己打完了。第63軍與第27軍發現戰場變化,馬上知道後撤去堵美軍機械化部隊,因為美軍機械化部隊是前鋒部隊,並沒有打算跟阻擊部隊纏結。美9軍的攻擊目標根本不是180師,而是整個第3兵團,180師一直守著漢江以南,並沒有發現美軍的真實意圖,對方是要快速穿插到華川,作為第三兵團的預備隊居然沒有動作。

180師的失利可以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痛的損失,但這也是上上下下許多錯覺和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而造成。雖然我們現在可以透過上帝視角來發現其中的問題,但我們不能體會到當事人在當時那個場景下的想法。

鄭其貴作為180師的最高軍事長官,嚴格執行上級命令當然沒有任何錯,也不應該被指責。但是作為一線指揮官多少應該有點靈活性會更好一些。

不知道各位讀者,對於180師的戰場失利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