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2年毛主席到黃河視察,訪水農家,農婦問:史太林為何不同行?

2024-01-05歷史

1952年毛主席到黃河視察,訪水農家,農婦問:史太林為何不同行?

「北國的美景,千裏冰封,無邊的雪花飄舞,眺望著長城的內外,只見一片遼闊;大河奔流,上下波濤洶湧……」

1936年2月,毛澤東在率領軍隊東渡黃河、投身抗日前線的途中,穿越黃河時感慨萬分,創作了【沁園春·雪】這首千古傳世之詩。

毛主席曾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治理好黃河是百利而無一害。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輕視任何事物,唯獨不能輕視黃河。輕視黃河就是輕視我們的民族!」

新中國建立後,為了保護母親河,毛主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巡視黃河

1952年10月,毛主席利用休假時間,親臨他深愛的黃河展開巡視。

這個時候的毛主席已經邁入六旬之年,黃河流域水情復雜,一些地方水災嚴重,身邊的人擔心他的身體負擔太重,建議他休息。

「正因為問題嚴峻,所以我才要前往。早在很久以前,我就表示要親自視察黃河。現在正好有時間,我要辦這件事情。」主席堅定地說。

在經過深入研究後,毛主席最終決定從山東濟南啟程,沿途途經徐州,然後向南穿越河南,經過蘭封縣和考城縣,抵達開封、鄭州、安陽,最後返回北京。

主席選擇的這條路線都是黃河水災相對嚴重的地方,引起了大家對艱難行程的擔憂。毛主席仍然強調:「正是因為情況嚴峻才需要親自前往,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不能容許這條孕育百姓的河流淪為危害百姓的河流。」

在此次巡視中,毛主席的隨行人員包括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公安部長羅瑞卿、警衛處處長葉子龍等。

到達第一個目的地山東濟南的黃河大壩時,是在10月27日。主席受到了許世友和山東省公安廳廳長李世英的熱烈歡迎。

站在黃河大壩上,毛主席凝視著黃河的流水,一言不發。

"主席,您在思考什麽呢?"許世友好奇地問道。

"我在來的路上發現,濟南這裏的黃河底要比濟南城高,這樣太危險了。」主席說。

"是的,這裏的黃河底比濟南城高出6米到7米的距離。」許世友回應道。

"你們必須把這裏的大壩修得堅固可靠,要是黃河水一旦蔓延下來,這附近的百姓可就都要受害了。」

接著,主席又來到山東的濼口大壩。突然,他提問:「你們知道這裏為什麽叫濼口大壩嗎?」

在場的人面面相覷,沒有人回答上來。許世友說:「主席,我們讀書少,確實不知道為什麽叫濼口大壩。」

毛主席解釋道:「濼口又叫洛口,兩者同音,意指湖水。濼口位於黃河南岸,北面是濟南城,濟南城裏的濼水從這裏註入黃河,因此被稱為濼口。」

「主席您的博學多才,這件小事您都記得如此清楚。」

主席接著詢問了一些關於黃河大壩修建和附近百姓情況的問題,前來接待的人員依然無法回答。

主席看到這情況,便吩咐身邊的工作人員:「每到一個地方,必須有水利專家在場。」

10月30日清晨,毛主席的專列抵達蘭封車站,河南省政府主席吳芝圃、省委書記張璽以及河南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前來迎接。

蘭封縣是黃河水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毛主席最為擔憂的地方之一。見到王化雲的瞬間,毛主席異常高興。

「在來之前就聽說了你的名字,王化雲這個名字好啊,陰雨時間長了,雨水就要化為白雲,天氣就會晴朗;幹旱時間長了,水蒸氣就會化雲下雨,有你在,一定會風調雨順的。」毛主席說。

「不敢當,不敢當,謝謝主席的誇獎。」王化雲笑著回答。

王化雲的專業能力著實令人信服。他於1908年誕生在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38年參與革命,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了水利部副部長兼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

隨後,一行人乘車前往黃河南岸的東壩頭堤段。面對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毛主席向王主任詢問:「王主任,您在這深耕多年,對於黃河的治理,未來有何規劃?」

「主席,為改善黃河泛濫對周邊群眾的影響,我們正在研究修建大水庫的計劃。」

「很好,修建水庫既能解決黃河泛濫成災的問題,還可用於發電,是個不錯的主意。」

接著,主席又追問:「目前我們的大壩修建到了什麽程度?」

王化雲回答:「全河修建河堤長達1800公裏,石壩總數為5000。」

主席滿意地點點頭,對同行的人說:「出發,我們去村子裏看看。」

心懷百姓

在駕車前往村莊的途中,主席註視著路旁剛冒出的矮小而翠綠的小麥,內心欣慰。他對身旁的葉子龍說:「你看,這些小麥生長得多好,這可是百姓生計的基礎,莊稼豐收了,百姓才能得以充饑,而百姓的滿腹則是中國更好的基石。」

過了一會兒,主席又補充說:「這裏黃河水泛濫,鹽堿地多,一旦洪水來襲,百姓半年的心血就付之東流,所以黃河水務必得加以控制。」

車輛停下後,毛主席步履匆匆地朝著村莊走去,臉上洋溢著笑容。楊尚昆評論道:「主席一見到農民伯伯就特別激動,簡直如見到親人一般。」

主席漫步間發現了一片正在進行打谷的場地,人們正在整理今年秋收的玉米。主席上前詢問:「老伯,今年的收成如何,打得糧食夠吃嗎?」

老伯聽到聲音,擡頭一瞧,竟是毛主席。

老伯激動地回答:「是毛主席,是毛主席啊,多虧了黨和國家的關照,建國後我們的收成越來越好了。」

「每年收獲的糧食足夠家裏食用嗎?」

「沒有洪水的年份,勉強夠家人吃的。」

在拜訪了幾家農田後,主席發現這裏的主要問題仍然是洪水和鹽堿地。盡管農民的生活水平相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所提高,但要讓全體中國人吃飽仍然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在主席與當地居民交流時,葉子龍在一旁「哢嚓哢嚓」地拍下了幾張照片,留下了這一溫馨瞬間。

片刻後,毛主席打破沈默:「我有些口渴了,我們到前方農戶家裏去借點水喝吧。」

說著,一行人走到了一戶農家門前。

此刻時已是傍晚5、6點鐘,太陽即將西沈,遠處的天邊披上了一層金色。

一位老婦人正坐在門口,面前放著一筐玉米,她正用手脫粒。王化雲認識這家人,上前說:「邢大娘,我們過來借點水喝。」

邢大娘擡頭一看,一群人黑壓壓一片,天色漸暗,她沒看清這些人是誰,便讓他們先進屋,自己起身去端水。

「兩碗就夠了,邢大娘!」王化雲說。

水端來後,邢大娘直接遞給了王化雲,然後回到屋前開始脫玉米。

毛主席一邊喝水一邊問:「大娘,家裏就您一個人嗎?」

大娘此時還沒認出眼前的是毛主席,低著頭脫著玉米說:「兒子當兵去了,老伴去趕集了,還沒回來。」

「家裏的糧食夠吃嗎?」主席又問。

大娘嘆了口氣:「勉強夠,我們家的地大多是鹽堿地,莊稼難以生長。」

交流了幾句後,毛主席站起身說:「大娘,我們就此告別。」

大娘從頭到尾都未意識到坐在她旁邊的是毛主席,只是應了一聲:「好的。」

一行人走出一段距離,邢大娘的老伴回來了。王化雲說:「大爺,趕集回來了啊。」

「是的,正準備回家呢,進屋坐坐吧。」

大爺定睛一看,喜出望外:「毛主席來了啊,快請進屋坐坐。」

「不用了,剛才已經麻煩你們了,天色晚了,我們得走了。」主席說。

聽到毛主席三個字,邢大娘連忙從屋裏沖了出來:「是毛主席嗎?剛才沒看到,史太林呢,怎麽沒和您一起來?」

這一問讓主席和身邊的人都笑了。邢大娘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字,但常常看到毛主席和史太林站在一張照片上,以為他們是親密的朋友。

羅瑞卿笑道:「這位老太太,您真是見多識廣。」

這次黃河考察後,毛主席發現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是黃河的水浸,水浸嚴重影響農民的種植,使原本肥沃的土地變成了鹽堿地。而鹽堿地的增多導致莊稼收成不好,進而影響到百姓的口糧。

11月2日,毛主席從安陽啟程前往北京,在離開前,他囑托王化雲:「黃河流域修建水庫的任務交給你們了,務必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同時也要確保百姓辛勤耕種的莊稼有個好收成。」

為何黃河會發生泛濫呢?

黃河流域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見證了夏、商文明的璀璨歷史,因此,我們將其尊稱為母親河。然而,在黃河中下遊地區,河水為何如此容易泛濫呢?

我們了解到,黃河的北源地位於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脈,南源地在卡日曲,而西源地則在約古宗列曲。途經青海、四川、甘肅和寧夏,最終註入渤海。

四川、寧夏地區坐落在黃土高原,植被疏松,土地松軟,因此,當黃河流經這些地區時,會攜帶大量泥沙。

中國地勢自西向東遞降,東部多為平原地區。由於這一地勢特點,黃河自西向東流淌時,會帶走大量泥沙。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流經的東部平原地勢逐漸升高,有可能超過人們居住的區域。如果不修建河堤,河水極易泛濫成災。

歷史記載顯示,黃河每三年就會發生兩次規模較大的決堤事件,每一次都幾乎是不可挽回的。這導致百姓的房屋和莊稼被淹沒,無家可歸,嚴重影響生計。災民四處逃散,成為無助的荒民。

黃河決堤不僅可能引發傳染性疾病,而且從荒山野嶺流下的水源中帶有大量蟲類和細菌。這些微生物一旦大規模接觸人體,就會導致傳染病,如瘧疾等。

古代人們通常透過修堤建壩或將黃河水引入大海來解決這種情況。盡管這些方法在平時是行之有效的,但一旦持續不斷的降雨來臨,百姓就可能面臨決堤的危險。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從根本上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黃土高原上大量種植植被和樹木,釘選土地,減少泥土的流失。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利用衛星來預測天氣變化,並修建堅固的堤壩和水庫。

盡管我們能夠預測天氣的變化,但無法改變天氣本身。有時候,即使我們有所準備,暴雨仍可能發生,導致水浸災害。

中華民族一直在挑戰中不斷進步,在矛盾中不斷發展。

1952年,毛主席視察完黃河後一直牽掛著那裏的百姓,關心他們的鹽堿地是否得到改善,擔心黃河的河床是否再次上升。1953年,毛主席再次會見王化雲,詢問黃河的狀況。王化雲表示:「我們修建水庫計劃已初步實施,並建成了幾個堤壩。」

此後的每一年,主席都會詢問黃河水庫和當地百姓的情況。

1959年9月,毛主席再次來到濼口大壩,欣賞著已建成的水庫和茁壯的農田,心中充滿了欣喜。

主席說:「中國的大江大河我基本上都遊遍了,唯獨沒有在黃河裏遊過泳,希望明年夏天有機會能來黃河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