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領先千年後:中國為何輸給了西方?

2024-01-02歷史

文知非的第257篇原創文章-每周更1

為什麽中國領先了幾千年之後,卻輸給了歐洲呢?

換種說法就是,為什麽起初土地肥沃且技術先進的中國會被原本落後的歐洲趕上呢?

在公元前8500年到公元1450年之間,當時任何專家學者都不會想到歐洲最後會脫穎而出,因為在那近1萬年間,歐洲一直是舊大陸中最落後的地區 。

賈雷德·戴蒙德的名著【槍炮、病菌與鋼鐵】從地理環境差異這一獨特視角出發,分析了這兩個地區的近因後,透過不斷往下深挖,層層剝洋蔥的過程意義,最終引出了上述問題的終極因。—「中國落後與後起之秀的歐洲?」

「找出近因後,自然引出終極因的問題:為什麽槍炮、與工業革命站在歐洲這一邊,而不是中國?

歐洲從什麽時候超越中國了?其實一切在終極因那裏早已埋下了伏筆。

先說答案,細細分析之間的因果關系,包括近因和終極因。

近因概況起來:

1、中國的海岸線相比歐洲較平直,除西南部青藏高原外少有難以逾越的高山,因此形成了更穩定的大一統政權。

2、中國的地理條件最後讓古代中國付出了代價——只要統治者一個決定,就能阻滯創新,這樣的事史不絕書。

中國在經濟生產、航海技術上本處於優勢地位,但遠航活動不斷受到內部政治權力鬥爭的攔阻,過於強大的中央集權體制使得中國的航海活動過於輕易地徹底被中斷。

3、同時,中國與歐亞大陸上其他文明國家之間距離較遠,相對孤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發展。

因此,中國在現代史上喪失了政治與技術的優越地位,讓後起之秀的歐洲超越了,追根究底必須從 古代中國長期統一與歐洲長期分裂 的歷史下手。

作者指出終極因是:

1、就是各大陸地理環境的差異,最終導致了現代世界各個國家間巨大的發展差異

2、地理便利對技術的演進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長期而言,地理便利程度中等的地區,可能技術發展的速度最快,這一速度是地理便利程度高或低的地區都比不上的。

簡而言之,越中等的地理地區,反而技術發展最快。因為過去1000年中國地理便利程度都是領先,那麽技術發展相對而言不如歐洲發展快。

過去1000年,技術在中國、歐洲以及(可能)南亞次大陸發展的軌跡,分別代表地理便利程度的高、中、低.

近因和終極因是什麽?

歷史科學研究的是近因與終極因的因果過程。

近因是指與歷史事件直接關聯的因素(直接原因),而終極因則是指影響或決定世界大歷史的模式,「歷史科學研究的是近因與終極因的因果過程」。

食物生產及社會間的競爭與兼並,都是終極因,政服的各種近因(病菌、文字、技術、集權政治組織)都是從終極因發展出來的,其間的因果鏈在細節上各不相同,但是全部涉及起初的地理條件問題。

而這一地理環境終極因導致的近因比較:

1、歐洲興起的近因

歐洲興起的近因:歐洲發展出了商人階級、資本主義、保護發明的專利制度,沒有發展出絕對專制體制和壓垮平民的稅負,希臘-猶太-基督教又有實證研究的傳統。

究竟是哪些終極因促成了那些近因?為什麽這些近因在歐洲出現,而不是出現在中國?

2、1000年前的中國曾經是世界領袖-中國起初占盡了優勢

起先中國無疑占盡了優勢:

幾乎與肥沃新月地帶同時發展出食物生產業;生態復雜,從華北到華南,從海岸到青藏高原,生物資源豐富,因此發展出許多種類的農作物、牲口、技術;幅員遼闊、生產力雄厚,供養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①環境強韌,不似肥沃新月地帶那樣脆弱,經過了1萬年的耕作,仍能支持密集農作(雖然今日中國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多,比西歐還嚴重)。

②唐宋時代是技術大國

這些條件使中國先馳得點,於唐宋之間成為技術大國,領先世界。中國有一長串的「技術第一」頭銜,例如鑄鐵、羅盤、造紙、印刷等。在政治實力、航海、海權等方面,中國也曾經是世界領袖。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歐洲地理發現前世界最大規模的海上探險活動,七次輝煌的浩蕩的豪華的海上航行壯舉,並沒有為中國帶來更大的發展呢?

15世紀初期,中國的船隊就數度遠航,出航人員共2.8萬人,船只達數百艘,每艘可達400英尺長,他們渡過印度洋,最遠到達非洲東部海岸。

那時哥倫布還沒出生,更別提載著他「發現」美洲的3艘船有多簡陋了。

為什麽中國船隊沒有繞過好望角西進,殖民歐洲,反而是葡萄牙人達Gamma率領3艘小船繞過好望角東行,開啟了歐洲人向東亞拓殖的時代?

3、歐洲的分裂和中國的統一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為什麽中國豪華先進的船只沒有東渡太平洋,登陸美洲西岸?

中國朝廷決定擱置的不只是遠洋航行:比如,14世紀時放棄發展一種精巧的水力紡織機,硬生生地從工業革命的邊緣退了回來;

中國的機械鐘制造一度世界領先,卻在15世紀晚期之後放棄了制造,不再發展機械與技術。權力集中造成發展停擺,在現代也有類似的事例。

因此,中國在現代史上喪失了政治與技術的優越地位,讓後起之秀的歐洲超越了,追根究底必須從古代中國長期統一與歐洲長期分裂的歷史下手。

1、中國的例子有一點不同,因為中國是個統一的國家,只要一個決定,就可以使全中國的船隊停擺。

1405年至1433年,中國船隊七下西洋。後來朝中大臣與太監鬥爭,大臣占了上風後,就不再維持船隊,最後船塢荒廢,朝廷甚至頒布禁海令。

還有許多國家開倒車的例子,不勝列舉,全都是國內政治鬥爭的結果。

2、事實上,正因為歐洲是分裂的,哥倫布才有機會在四次失敗的嘗試後,最終說服幾百位君主中的一位來資助他出海。

3、西班牙投身殖民美洲的大業後,其他國家眼見財富流入西班牙,立刻群起效尤,至少有六國加入了行列。

大炮、電燈、印刷術、小型火器以及不計其數的其他發明,都經過同樣的過程才在歐洲流傳開來:剛開始,都在某個國家因為某種特殊理由而受到忽視、冷落;一旦有某個國家采納,其他各地即爭相仿效。

4.造成歐洲分裂和中國統一狀態是—地理環境。

中國享有的地理條件(地理通達、內部障礙小)使中國擁有先發優勢。華北、華南、海邊、內陸各有各的農作物、牲口、技術、文化特征,最後融合成大一統的國家。

但是,中國的地理條件最後讓古代中國付出了代價——只要統治者一個決定,就能阻滯創新,這樣的事史不絕書。

歐洲的情況完全不同,地理的障礙促成許多互相競爭的獨立小國。

每個小國都是一個創新中心。要是一國沒有接受的創新被另一國采納,鄰國也就不得不跟進,否則就會落伍或被淘汰。

歐洲的地理障礙足以妨礙統一,又不至於妨礙技術與觀念的流通。在歐洲從未出現過像中國一樣,能夠決定全歐洲命運的統治者.

具體對比地理條件:(有耐心的可以看看具體對比)

①、海岸線對比:

歐洲海岸線比較曲折,有五大半島,每個都接近孤立的島嶼,所以每個半島上都發展出了獨立的語言、族裔、政府。

中國的海岸線相對平滑了許多,海岸線附近只有北韓半島可視為獨立的要角。

②、島嶼比較:

歐洲有兩個島嶼面積足夠大,能維持政治獨立,保持自己的語言和族群;其中不列顛群島面積很大,距歐洲又很近,能夠發展出歐洲大國。

反觀中國的兩座大島:台灣島與海南島,每一個面積都不大,從未成為獨立的政治體。日本因地理位置而保持獨立和孤立,直到近代在亞洲大陸的影響力都不大。

③、山脈河流比較:

歐洲被高山分隔成語言、族群、政治的獨立單位,而中國在青藏高原以東並無足以隔絕交通的崇山峻嶺。

中國的腹地被兩條東西向的大河(黃河、長江)聯系在一起,兩岸有沖積河谷,兩河之間又有水系聯絡,所以東西、南北的交通都便利。結果,中國自古便有兩個生產力很高的核心地區,而且兩地並不疏離,最後統一成一個核心區。

歐洲的兩條大河(萊因河與多瑙河)就小多了,流域也不廣。與中國不一樣,歐洲包括許多分散的小型核心地區,沒有一個大到足以長期控制其他地區,所以每個核心區都能保持獨立。

中國被視為大陸上的孤島-阻礙了技術發展

中亞騎馬的遊牧民對肥沃新月地帶、中國、歐洲的威脅程度是不同的。例如,遊牧民中的蒙古人摧毀了伊朗、伊拉克的古代灌溉系統,但是亞洲的遊牧民從未在匈牙利平原以西的西歐森林地帶立足。

肥沃新月地帶的地理位置,控制了從中國、印度到歐洲的貿易路線;中國與歐亞大陸上其他文明社會相距太遠,因此中國可以被視為大陸上的孤島。中國相對孤立的地位,同技術的接納與拒絕有比較密切的關系 。

資訊時代,最早的食物生產中心依然主導世界

雖然現在互聯網和國際快遞使得觀念和技術流通不再有障礙,但是世界上最早的兩個食物生產中心——肥沃新月地帶和中國,仍然主導著現代世界。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土著、澳洲土著、美洲土著支配世界的遠景頗為黯淡。公元前8000年的歷史仍然緊抓著我們不放。

【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中作者李錄提到:

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到世界經濟貿易體系的核心,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二三十年,且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達到全球GDP的15%。

1、未來中國要謹防主動或被迫地退回到閉關鎖國的狀態,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能自給自足,但是時間一長,小的市場最終會被大的市場超越和壓制,相對於大的市場的積極向上迴圈,中國經濟會持續萎縮下。

2、國內經濟方面,要更加開放,讓經濟更加市場化、國際化,逐漸改革國企,從「管資產」到「管資本」,讓國企真正市場化,迅速擴大內需,讓中國市場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利益,以免導致像鄭和下西洋的慘淡結局。

更多關聯文章:

2024必讀:暢銷26年、含金量極高的科普歷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