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透過系列文字梳理了八路軍的發展。
活躍在蘇皖浙滬的新四軍也沒閑著,尤其是蘇南支隊,在陳毅和粟裕的率領下,幾經波折最終在長江南、北岸建立了水上安全通道;同時將勢力發展到蘇中的揚州、泰州、南通和鹽城一帶。
這期間發生的保衛吳橋、郭村保衛戰、陳毅三進泰州城、黃橋決戰等一系列戰役戰鬥,明顯兼具政治與軍事相結合的特征,非常有研究價值,向我們展現了當時復雜多變的形勢,以及敵、偽、頑、友與我同台共舞的奇觀。
在此過程中,陳毅元帥充分展示了縱橫捭闔的政治斡旋能力,粟裕大將則初步展現出名將風範!
為策應新四軍經略蘇中、蘇北的戰略目標,劉少奇同誌統籌八路軍南下支隊及四、五支隊向南進攻接應新四軍陳粟部。他在動員令中說這次決戰「有偉大的決定的意義」,激勵八路軍一定達成與新四軍勝利會師!
新四軍於1940年10月7日下午占領海安。
與此同時,南下八路軍推進順利!
劉少奇於10月8日電報延安:「在敵寇漢奸與頑固派的夾擊中,中國共產黨在華中工作已取得決定的勝利,開啟了蘇皖廣大敵後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局面。」
10月10日,南下增援的八路軍與新四軍勝利會師於鹽城以南白駒鎮北的橋頭。
陳毅同誌面對此情此景,既有對勝利的喜悅,又想起犧牲的戰友們,當即詩興大發,就八路軍、新四軍會師賦予一首:
十年征戰幾人回,
又見同儕並馬歸;
江淮河漢今屬誰,
紅旗十月滿天飛。
隨後,根據中原局少奇同誌提議,中央同意由陳毅統一指揮蘇中、蘇北的新四軍和八路軍。
一時我軍氣勢大盛,拿下國民黨省府所在地江蘇興化基本如探囊取物!
陳毅根據中央、中原局的指示,繼續向興化保持壓力,同時向韓德勤提出5項意見:撤除對皖南等地新四軍的包圍;新四軍停攻興化;韓放棄反共方針,分區抗敵;改善政治;召開各方合作會議。
陳毅向中共中央發去【關於蘇北統戰工作的經過與主要經驗】報告,系統總結了自1939年挺進蘇北與兩李等中間勢力既聯合又鬥爭的整個過程。
毛、朱、王向全軍轉發了此報告,並附上按語說:「中央及軍委完全同意陳毅同誌的統戰方針及統戰工作,為使各部隊團以上幹部深切研究統戰策略,破除其狹隘而不開展,顧小利而忘大義,稱英雄而少辦法的觀點,特將陳毅報告轉告你們作具體教育材料。」
11月初,劉少奇報中央:提議中央任命陳毅為新四軍、八路軍在華中各部總指揮,並參加中共中原局為委員。葉挺到華中後,由葉挺任總指揮,陳毅為副總指揮。
中央復電,同意葉挺過江後任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的總指揮,陳毅為副總指揮;葉挺未過江前,由陳毅代總指揮。同時決定胡服任政治委員,葉、陳、胡統一指揮所有隴海路以南之新四軍、八路軍。
11月7日,華中總指揮部在東台成立。23日,移駐鹽城。
隨著皖南國軍包圍新四軍軍部後,長江以北的國軍也沒閑著。李仙洲、湯恩伯、李品仙率部對華中、山東新四軍、八路軍逐步形成包圍圈。
中央號召所有華中與山東的黨與軍隊必須動員起來,其中特別強調:「軍事指揮在總指揮(葉挺)未到江北以前,統一於副總指揮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的指揮之下……各部須完全服從他們的命令,不得違誤。山東分局劃歸中原局管轄,中原局統一領導山東與華中……」。
1941年1月11日,華中總指揮部收到葉挺將軍電報,電報雲:「本軍5晝夜不停與五、六倍之敵激戰於重圍,計劃又告失望。現將士疲勞過度,只好固守一拼,惟士氣尚高……今事已至此,只好拼一死以贖其過。」
陳毅與劉少奇緊急商定救援之策,主要意見報中央:「…請求朱(瑞)陳(光)羅(榮桓)準備包圍沈鴻烈(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我們準備包圍韓德勤,以與國民黨交換。」
1月13日,中央回電:「限10天內準備完畢,待命攻擊。山東由朱、陳、羅負責,蘇北由劉、陳負責,以答復蔣介石對我皖南1萬人之聚殲計劃。如皖南部隊被蔣介石消滅,我應堅決徹底幹凈全部地消滅韓德勤、沈鴻烈,徹底解決華中問題。」
中央下了最大決心,只要國軍敢拿新四軍軍軍部開刀,我們就以蘇、魯兩省府祭旗!
可惜時間不等人,江北我各部剛剛準備好,15日就傳來皖南失敗的訊息。蘇北新四軍多人在會上失聲痛哭。
劉、陳認為,抗日大前提下,皖南既已失守,我們暫時在軍事上仍宜采取守勢,現在必須加緊準備應付更大事變,解決好部隊人員的急躁沖動和悲觀失望情緒。
華中總指揮部針對國民黨誣蔑新四軍為「叛軍」、取消番號、將葉挺交付軍事法庭審判的舉措,於17日電報中央:「軍部問題發生後,我們已開過幹部會,註意悲觀泄氣情緒之克服。」 「擬在蘇北成立新四軍軍部,並以陳毅代軍長。」
中央於1月20日通電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同時強烈譴責國民黨中親日派的罪行。
總指揮部和中原局於1月25日下午在鹽城「遊藝園」舉行新四軍重建大會。
1月26日(新年除夕夜),陳毅、劉少奇向中央報告新四軍整編方案:新四軍編為7個師和1個獨立旅,軍部直屬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及特務團共計9萬余人;明確各師具體任務為:一、三師堅持蘇北,建設根據地,以便主力機動作戰;二、四師分別在淮河南北,鞏固津浦路東,堅持津浦路西,加強對西防禦;五師堅持鄂豫皖陣地,並以一部沿江而下打通與七師聯系;第七師發展皖中,堅持皖南敵後遊擊戰爭,積極打通與二、五、六師聯系;第六師堅持在蘇南,阻止反共軍北渡。
中央3月27日命令:中原局(後於5月改為華中局)由劉少奇、饒漱石、曾山、陳毅4人組成;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由劉少奇、陳毅、鄧子恢、賴傳珠、饒漱石5人組成。
至此,新四軍從組織上、指揮上統一起來,新四軍完成了由遊擊兵團向正規兵團的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