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如今不僅有厚厚的棉衣和羽絨服,北方的冬天還有暖氣,抵禦寒冷實在是輕而易舉。
但是時間往前推幾十年,我們的父母和長輩有不少都有過受凍之苦,這還是棉花已經普及的情況下。要知道後者是明朝才開始被大規模推廣種植的,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棉花是何物。
那麽,在宋朝及之前的朝代裏,普通老百姓是如何禦寒的?傳聞中唐宋兩朝流行穿紙衣和蓋紙被是否確有其事?這樣的衣物真的會有優秀的保暖效果嗎?
穿紙衣
最原始的禦寒手段
可以肯定的是,古人的禦寒能力和如今相比確實是有比較大差距的。在現代社會,被凍死已經是極低概率的事件,幾乎不可能發生。而在古代,每次寒潮襲來,「路有凍死骨」都是很平常的事。
當然,當時大部份老百姓還是能挨過寒冬的,雖然沒有棉花,但是他們有其他的禦寒方式。
事實上,棉衣未必就是最保暖的,它只是綜合效果最好,其他材料制作的衣物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比如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祖先就已經知道使用各種材料來制作衣服。而當時主流的選擇就是各種雜草和皮革。前者多用來制作輕薄的衣物,而後者則是冬天禦寒時最好的手段。
古代衣服
實事求是的說,單從禦寒的效果來看,動物的皮毛其實比棉花還出色很多。
這一點即使放在當下也未曾改變,羽絨服使用的就是禽類的羽毛來進行填充,而它的禦寒效果就遠遠勝過棉衣。
到了春秋時期,動物皮毛制作的衣物已經風靡天下,當時它還被稱為「裘」。當然,不同類別的動物皮毛價格不一樣,適用的人群也不同。
普通人使用的多是劣質的羊皮或者是狗皮;而貴族和有錢人則會使用上等的羔羊皮和狐貍的裘皮。
麻布
可惜的是,受到縫紉技術的限制,即便是普通的皮衣,價格也並不便宜。所以很多貧民家庭往往只有一兩件皮衣。
在寒冬的時候,當家人或者需要出去勞作的人才能使用皮衣。其他人只能穿著透過麻布制作的衣服,後者雖然不能徹底抵禦冬日的嚴寒,但也可以起到擋風保暖的效果。
條件較差的家庭,婦女和兒童因為只能穿麻衣,所以在冬天的時候會盡量少出門。
當然,這樣的做法會受到很多限制,所以古代人很少去寒涼的地方定居,比如當時的東北地區根本看不到漢人。酷寒的草原和西北地區也是以遊牧民族為主,後者能輕松獲得大量皮毛,不懼冬日嚴寒。
這個局面一直到隋唐時期才逐漸轉變,因為伴隨著紙質衣物的出現,貧民百姓的禦寒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穿紙衣
紙質衣物的流行
需要註意的是,隋唐時期開始流行的所謂「紙衣」和很多人想象的並不一樣。
它使用的並不是大家熟悉的紙張,而是利用樹皮制作的一種特殊的紙,具備了很好的柔韌性和包裹性。
在進入原始社會後,古人就已經開始嘗試用樹皮、樹葉等植物纖維來制作衣物。只是最開始的技術不夠發達,使用的原材料也有問題,這些植物纖維制作的「紙衣」效果並不好。
隨著時代的進步,衣物制作的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聰明的手藝人也從眾多的植物纖維中準確地找到了褚樹皮,利用它制作的紙衣不僅柔韌挺闊不易變形,而且非常耐用,很適合普通老百姓。
樹皮衣服
相對於棉麻的衣物,紙衣有很多缺點,比如它的穿著舒適性並不好,貼身的話很容易對皮膚造成損傷;而且它的保暖能力也比較有限。但是,紙衣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它造價低廉且結實耐用,很適合貧苦百姓,所以一出現就流行起來。
而且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在經過多年使用後,逐漸找到了解決紙衣問題的辦法。比如穿起來不舒服,那就把它當做外套,貼身的裏衣選擇其他材料,有錢人選絲綢衣服,普通人穿粗布麻衣。
至於紙衣保暖能力不足的問題也伴隨著生產工藝的精進而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壓制技術進步後,新生產出來的紙衣具備了夾層功能,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其進行填充。所以,它可以看做是如今羽絨服的雛形,畢竟原理是一樣的。
穿紙衣
想要最好的保暖效果,可以在紙衣中填充動物的毛發或者是禽類的羽毛,比如羊毛或者是鴨絨。
如果家中比較拮據,也可以去野外采集蘆絮或者柳絮來進行填充,雖然效果差了些,但只要多填充一些,一樣能提供「暖暖的幸福」。
和紙衣類似,當時睡覺蓋的被子也可以使用褚樹皮來制作,相對於衣物,被子可以使用的填充材料更加豐富,因此保暖效果也會更好。在沒有棉花之前,這些紙衣紙被絕對是老百姓的保暖利器。
而且隨著制作工藝和印染技術的進步,到了宋朝的時候,紙衣在美觀度上也有了明顯地提升。不僅普通老百姓會穿它,一些士大夫和貴族也對品質優秀的紙衣產生了濃厚興趣。
穿紙衣
多重禦寒手段
當然,相對於後世流行的棉花,紙衣還是存在很大不足的,首先就是不夠輕便,為了起到保暖的效果,老百姓往往會填充很多材料,這樣的衣服穿起來會很笨重。
其次,即便是填充了動物的毛發,紙衣的保暖效果終究還是不如棉衣,只是在防風遮擋方面比較突出。
好在除了紙衣和紙被,古人還開發了多種多樣的禦寒手段。
比如精巧細致的暖爐在唐宋時期就非常流行,它可以很隨身攜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能起到暖手暖身的作用,和紙衣搭配起來禦寒。
當然,在寒潮來臨時,僅僅依靠紙衣和暖爐是不夠的,必須要搭配皮毛衣服才能在極寒天氣下外出。好在古代大部份人都是以種地為生,冬天的時候本來就不怎麽出門,只要能保證家裏的溫度,就可以很好地抵禦嚴寒天氣。
在這方面,古人做得還是很不錯的,他們想出了很多取暖的好辦法。比如一些地方在蓋房子的時候,會在靠近火爐的地方修築一道空心的墻。這樣在火爐運作的時候,它升騰出的熱量就會進入墻體中,整個屋子都會變得暖烘烘的。
這個做法和曾經被普遍使用的暖氣片非常類似,只要勤快點照顧火爐,屋子裏就會一直很暖和。火墻取暖的效果確實很不錯,但是它會造成熱量的流失,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柴火或者煤炭。
因此,這種取暖方法更多用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在貴族府邸和宮廷之中尤為常見。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是「火墻取暖」的縮水版,即很多人熟悉的火炕。
這種取暖方式把炕和竈台聯系在一起,在做飯的同時就可以給火炕提供熱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正是有了這些效果出色的取暖方式,古人才能度過寒冷的冬天,在冰天雪地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火炕
古今的氣候差異
需要註意的是,紙衣和紙被能夠在唐宋時期獲得流行,和當時的氣候也是密不可分的。
它相對較弱的保暖效果恰好契合了當時的暖冬天氣,一下子就得到了普通百姓和士大夫的喜愛。
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國古代的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前後經歷過四個階段的冷暖轉換。夏商周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暖和的年份,老百姓基本上不需要擔心過冬,所以這也是中國文明高速發展的時期。
而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國就進入了長達四百年的寒冷期。在這個過程中,北方的大片領土被放棄,很多人選擇遷徙到南方生活,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北人南遷。
而隋朝建立後,中國的氣候又進入了溫暖期,北方的很多地區重新興盛起來,擁有了大量的人煙。在這個時候,只要不是苦寒的地方,以當時的保暖手段完全能應付。
寒冬
到了元末明初的時候,中國氣候正式進入了小冰河期,冬天氣溫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紙衣已經完全無法滿足老百姓禦寒的需求。
幸運的是,此時棉花已經傳入了中國,而且黃道婆革新了紡織技術後,對它的利用率也大大提升。只是因為民間還沒有大規模種植棉花,所以它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家庭根本用不起。
為了改變這個局面,朱元璋親自下令,讓各個地方大力推廣棉花的種植。為了提升老百姓種棉花的積極性,朱元璋還給種植棉花的農民提供了賦稅減免的優待。
這個政策一出,瞬間就吸引了北方的很多地主與農民,棉花的種植面積開始大振幅提升,產量也水漲船高。很快,北方民眾就穿上了輕便暖和的棉衣,棉布也成為大明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
朱元璋
結語
如此看來,「紙衣」「紙被」的出現和流行不僅僅是因為它超高的性價比和優秀的防風禦寒效果,更受到了當時氣候條件的影響。
這也能解釋為什麽棉花早就傳入中國,卻遲遲不受重視,其中一個原因唐宋的「冷」是被削弱過的,與後世有很大不同。
這不禁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博大精深,他們開發出的各種保暖手段延續至今,讓後人獲益無窮。
相信即便沒有棉花的橫空出世,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也一定能找到適合的取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