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彜良末代女土司盧雲仙,一夜間全家其余人神秘死亡,臨終叮囑…

2024-02-17歷史

彜良末代女土司盧雲仙,一夜間全家其余人口神秘死亡,臨終叮囑龍誌楨:龍安火燒壩地產一畝也不留給家人和近戚遠親,務必用於……

惜盧雲仙的墓碑現在是這個樣子,讓人心酸……

盧雲仙(1898年—1932年),彜族,清末秀才盧盛田之女,龍安火燒壩土司,招婿國民黨初級軍官盧秉銓,1930年,她在病故前,將遺產捐送給昭通十屬女子聯合中學,用這些田地產的收入作為女子中學的常年辦學經費。

彜良末代女土司盧雲仙臨終囑托:捐助昭通女子中學

夏吟

彜良龍安火燒壩的盧氏別墅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了夕陽枯草襯托下的殘垣斷壁。

但是從留下來的石柱石凳來看,過去這裏有過匠心獨運的建築,建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也體現了漢文化和彜族文化的交融,登上附近鄉民說的搖搖欲墜的繡花樓建築,放眼望去,可一覽眾山小,近處是花香鳥語,亭台樓閣,嘉木珍卉,遠處是群山環繞,良田萬頃,雲飛霞映。

彜良龍安火燒壩的盧氏別墅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了夕陽枯草襯托下的殘垣斷壁。

曾經住在龍安鄉瘦石山上盧氏別墅的小姐名叫盧雲仙,他的父親就是別墅的主人盧永豐,字盛田,號遠裕。

盧永豐自幼勤學好問,聰敏過人,飽讀詩書。平時習武練武,臂力過人,刀法熟練,能挾矢操弓,百步穿楊。

彜良常遭匪劫,少年時的陸永豐,就率眾鄉親擒賊捉寇,嶄露頭角。長大成人後,被推為團首,辦團保地方安寧。

瘦石山石刻

每遇盜匪,盧永豐總是沖鋒陷陣在前,屢擒匪首要犯送官府法辦。匪盜畏怯,不敢犯,四方得保安寧。

後盧永豐經地方官推薦,授六品銜。

盧永豐在地方善事義舉頗多,諸如建橋修路,疏通河渠,捐資辦學,救濟貧困等。後在縣任軍事長官職,力保彜良縣城。

盧永豐在縣署任職期間,遇上級檢查官員龍玉成,並結為深交,經龍玉成引薦入京,委以司馬官職,分發貴州。

陸永豐到貴陽待令任職,然清末官多職少,沒有空缺,陸永豐等了半年,仍無任期,於是他告假回鄉。

陸永豐回鄉後,平時與詩書為伍,以酒為樂,耕牧山野,吟詩弄文,勒石留字。

瘦石山

盧盛田熱愛漢文化,中年以後廣結文人鄉紳,附庸風雅,樂於與四方文人交往,凡有文人墨客從附近路過都會熱情接待。

瘦石山

他建設的宅院中的匾額門聯都很有風雅,他還在別墅後面的瘦石山上將同僚、詩友和自己的詩、畫和題詞、題言刊刻於山中石頭上,這些石刻依山石的自然形態刻鑿,字跡古樸、清新,刊刻精細,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現命名為「龍安瘦石山摩崖」 ,現為昭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瘦石山石刻

盧盛田火燒壩的別墅和瘦石山成為了四方文人的聚會之處,他和文人們常常在此喝酒賞花,掃雪烹茶,圍爐夜話,在「曲水流觴」中詩詞唱和,每日對酒當歌、吟詩作對,聚友高談。

遠近官紳同僚、文人聞名來訪者絡繹不絕。

盧雲仙為盧盛田的獨生女兒,她在家庭濃厚的崇尚文化的氛圍中成長,盧雲仙自小在父親的親自指導下,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盧雲仙也常常和父親一起接待各方來客。

盧雲仙落落大方,在賓客們的濡染之下,盧雲仙對漢文化非常熱愛,自身也有了相當的漢文化基礎。

據當地人說,盧雲仙小姐也能寫會畫,常常給附近喜愛繡花的女子們繪制新的繡花底樣,特別善於做詩填詞,但是,我未能找到盧雲仙留下的文字,非常的遺憾。

據當地的傳說:盧家本來也是人丁興旺的一大家子人,在一年的冬天,這一家人,包括仆人田傭都染病暴死了,僅僅留下了盧雲仙一個孤女。

關於暴死的原因,有說是遭遇了瘟疫的,有說是被人下了毒,也有說遭遇了仇家的血洗……,總之傳說紛紛。

盧盛田1910年在重慶去世後,靈柩回歸彜良龍安埋葬。盧家有厚產,卻無兒子繼承,欲爭奪她的家產的人蜂起鬧事,讓盧雲仙感到非常悲涼,感覺人心險惡。

父親去世後,1912年昭通女子中學剛成立後,盧雲仙先是在女子中學做學生,後來就在女子中學教書,這一期間,她最要好的閨蜜是龍誌楨。

風華之年的盧雲仙,早已經和龍雨蒼的副官長盧秉銓完婚,盧雲仙和盧秉銓情投意合,也在瘦石山上飲酒做詩,繪畫繡花。

盧秉銓以副官的身份帶兵到通海參與戰事,二人遠距離詩文應答,1927年,盧雲仙的書信到達通海,回信卻是他人所寫,信中被告知盧秉銓已經在作戰中身亡。噩耗傳來,盧雲仙悲痛欲絕,萬念俱灰,染病成疾。

盧雲仙就此一病不起,在盧雲仙生命垂危之際,感到自己無依無靠,而家族中遠親近戚不僅不關心她,而是再次為了她的巨額財產起了紛爭,甚至鬧到在盧雲仙的病榻前爭吵,在她的繡花樓附近格鬥的程度,讓盧雲仙心憂如焚。

而她在女子學校的老師、同事和同學們卻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望她,閨蜜龍誌楨前來照料她,為她解憂排難。

盧雲仙自己對漢文化非常熱愛向往,對昭通的女子教育事業非常關心,她非常渴望家鄉的女子們有更多的人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盧雲仙思來想去,毅然托付龍誌楨,請龍誌楨務必在她死後,主持將父親留下的全部遺產捐送給昭通十屬女子聯合中學,用這些田地產的收入作為女子中學的常年辦學經費。

在龍誌楨的幫助下,她得以在生前將立下的遺囑呈請雲南教育廳立案。一方面造福昭通教育,同時也避免了親戚前來爭奪,挑起事端,卷入打冤家的怪圈,使當地不得安寧。

盧雲仙捐火燒壩產業給昭通女子中學

1930年,盧雲仙在病故前,她將家產捐助給了女子中學,捐助的遺產不下數萬元,每年可以收租幾百擔,成為昭通女子中學教育經費的重要支撐。當時的校長李立藩於校內建立紀念碑,用示褒揚。為紀念盧雲仙捐家財地產辦學,昭通女子中學在火燒壩利用盧永豐的房舍開設了一所附屬小學,命名為永豐小學,就是今天的龍安小學的前身。

盧雲仙的這筆財產女子中學一直使用到民國37年,雲南省主席批準教育廳的請求,將盧雲仙捐的全部家財地產撥還彜良,用於彜良縣的教育經費。

盧雲仙知道她捐助的財產一直為昭通女子教育和家鄉彜良的教育事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定會含笑九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