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除八路軍和新四軍之外,中國共產黨還握有一支抗日武裝,兵力可達11個軍

2024-04-25歷史

1937年7月7日晚,宛平城外,此起彼伏的槍聲顯得格外的刺耳。

這天晚上,大批的日軍在未經中國軍隊允許的情況下,在宛平縣城外搞起了所謂的軍事演習,望著不遠處上躥下跳的日本軍隊,城內的中國官兵面面相覷,搞不清楚這群日本人又在耍什麽花樣,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一場驚天陰謀正在醞釀。

深夜時分,演習結束的日軍指揮官突然向城內守軍喊話,聲稱他們的一名士兵突然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這個無理且荒謬的要求自然得到了中國軍隊的嚴詞拒絕。

話音剛落,城樓下狂風暴雨般的子彈便呼嘯而至,數門早已蓄勢待發的大炮迫不及待的向縣城與盧溝橋發起了攻擊,震耳欲聾的炮火劃破了黑暗的夜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吹響了中國全面抗戰的號角,全民族各階級都奮不顧身的投入到了抗日救亡中,遠在陜北的紅軍和南方多個省份的遊擊隊也順應抗日需求改編部隊,這就是八路軍和新四軍。

提起八路軍和新四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不為人知的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之外,中國共產黨還擁有過一支抗日武裝, 兵力一度達到了11個軍,那麽,這支部隊叫什麽名字?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一聲槍響,驚醒了四萬萬中華兒女,古老的中華民族由此在腥風血雨中走上了一條救亡之路。

在遙遠的邊城延安,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正在為這場生死存亡之戰,做著最積極的準備。

西安事變以後,高舉抗日大旗的紅軍與一心想要剿共的國民政府再度達成了共識,按照兩黨談判的約定,紅軍隊伍必須為適應抗日進行改編。

在陜北的紅軍三大主力按要求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轄三個師,人數約4.5萬人。而南方八個省份的遊擊隊則是合編為一個軍,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人數約1萬人,這就是人所眾知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不管是在宣傳中還是在影視作品裏,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熱度始終經久不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過於這兩支部隊都是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主力,在對敵作戰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在陜北和華北的八路軍與南方的新四軍之外,中國共產黨還握有一支抗日武裝,兵力達到了11個軍,那就是活躍於東北白山黑水間的抗聯部隊。

從兵力上來看,東北抗聯擁有11個軍,似乎遠超最初的八路軍與新四軍,然而,他卻沒能像八路軍一樣成為抗戰的主力,甚至知名度也有所不及,這樣的結果不能不令人疑惑。

僅僅只就軍隊編制而言,東北抗聯的11個軍聽起來確實不少,但實際上,這11個軍巔峰時期總共也只有3萬人, 只比最初的新四軍多一些,連改編之初的八路軍都無法相比,更不要說八路軍發展起來之後了。

一般來說,按照軍隊的序列,「軍」是要高於「師」的,八路軍三個師,一個師約1.5萬人,而東北抗聯的11個軍,人數最多時總共才3萬人,一個軍不過數千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師」比「軍」多的情況,與東北抗聯當時所面臨的處境有莫大的關系。

東北抗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後,在當時東北軍放棄抵抗,日軍單刀直入的情況下,東北各界出現了一批自發組建的抗日遊擊隊,例如東北義勇軍,人數最多時,達到了三十萬人。

然而,由於成分復雜且缺乏統一的領導,再加上他們的對手是以精銳著稱的日本關東軍,東北義勇軍在成立不過兩年的時間裏便土崩瓦解。

基於這個教訓,當時中共滿洲省委提出了建立黨的抗日武裝的方針,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組織上派遣了大量的幹部赴東北工作,他們或是深入農村聯系農民,或是在城市中聯合工人與知識分子,又或者聯系一些抗日義勇軍余部,最終組建了東北抗聯的前身,即東北人民革命軍。

這支部隊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革命隊伍,裏面的許多人都是後來鼎鼎有名的抗日英雄,比如楊靖宇、趙尚誌、馮仲雲、李兆麟等,這些人不僅是受中國共產黨派遣,久經考驗的中共黨員,還是後來抗聯的中堅人物。

因為此時還是工農紅軍時期,因此,黨所建立的武裝也就參照中央蘇區的慣例,一律采用軍一級的級別,不過,有些部隊在人數上,卻遠遠達不到軍的要求,比如東北人民革命軍就是這樣。

雖然稱之為「軍」,但人數最多時,東北人民革命軍也不過只有六千余人,造成這種結果,一是因為東北的鬥爭環境極端惡劣。

革命者們的對手是數十萬日本關東軍,除了人數上遠遠高於我軍之外,關東軍作為日軍最精銳的部隊,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面對敵我實力的懸殊,我軍只能采用遊擊戰的打法,在深山密林中與敵人周旋,如此一來,就勢必要面臨第二個大問題,那就是極端寒冷的氣候。

另一個讓東北抗日武裝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就是受黨的領導不夠。盡管從1921年建黨後,中共就派遣了不少黨員進入東北,建立革命組織,後來更是組建了中共滿洲省委負責領導東北的革命鬥爭,但是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東北歷史地位的特殊性,相比於關內,黨對東北地區的領導還是有所不及。

而就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對東北人民革命軍雪上加霜的大事,那就是1934年紅軍的長征。

1934年,中央紅軍離開蘇區後,中共滿洲省委和東北的革命武裝便失去了與中共中央的聯絡,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接受蘇聯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領導。

1936年2月,在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命令下,東北人民革命軍相繼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在軍隊序列上仍舊延續工農紅軍的慣例,前後共組建了11個軍,人數最多時達到了3萬人。

這一時期是東北抗聯的巔峰時期,不僅在軍隊人數上達到了高峰,軍中更是名將如雲,比如抗聯第一軍的軍長楊靖宇,第三軍的軍長趙尚誌,第五軍的軍長周保中,以及我們所熟知的趙一曼,她就曾在趙尚誌的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中擔任政委。

然而,隨著局勢的發展,東北抗聯的命運很快急轉直下,11個軍的兵力也隨之走向瓦解。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壯士們!精誠奮鬥橫掃嫩江原」。 這首膾炙人口的【露營之歌】是曾任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的李兆麟所作,他向我們生動的表達了那個年代抗聯戰士們所處的惡劣環境以及火一樣的抗戰熱情。

李兆麟創作這首歌時是1938年,此時的東北抗聯已經由兩年前的意氣風發轉變為了岌岌可危,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除了關東軍對抗聯的圍剿力度加大外,也與黨的領導有關。

前面已經說過,東北抗聯因為紅軍長征失去了與黨中央的聯絡,只能接受蘇聯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領導,許多人看到這裏可能會誤以為抗聯這時是受蘇聯領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所謂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仍是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裏面的主要領導人是王明和康生。

但是,隨著1937年年底,王明與康生的回國,抗聯從此便徹底失去了與上級黨組織的聯絡,由此成為了孤懸在東北地區的一支中共抗日武裝。

而此時,日本關東軍又無限加大了對抗聯的圍剿力度,搞起了「集家並村」的政策。

所謂的「集家並村」就是將一定範圍內的老百姓都趕到據點中居住,在據點之外的地方則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不許人居住。

這種政策對本就缺衣少糧的東北抗聯傷害極大,因為抗聯的主要作戰方法是遊擊戰,而遊擊戰法又極為依靠群眾和根據地,如果把抗聯比喻成魚,那麽根據地就是水,日軍的這種竭澤而漁,釜底抽薪的做法正好擊中了抗聯的要害。

失去了黨中央的領導,又加上日軍淪陷性的掃蕩政策,如此一來,原本3萬人、11個軍的抗聯迅速萎縮。

到1940年時,抗聯的11個軍長裏已經犧牲了4位元,其中就包括了楊靖宇將軍,第八軍的軍長謝文東和第九軍軍長李華堂,因為受不了艱苦環境竟然選擇了叛變投敵,四年前3萬人的隊伍此時只剩下了千余人。

為了保存實力,從1940年開始,抗聯的剩余部隊開始陸陸續續的越過邊境,撤往蘇聯的遠東地區, 但即便如此,到1942年時,抗聯又犧牲了3位軍長,三軍軍長趙尚誌就是其中之一。

1942年8月,抗聯幸存的一千余名成員被改編為蘇聯遠東軍蘇聯遠東軍獨立步兵第88旅,也叫國際旅,由幸存的抗聯第五軍軍長周保中擔任旅長,李兆麟任政委,全旅上下與蘇聯紅軍享受同等待遇。

直到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發起八月風暴行動,88國際旅作為先頭部隊參戰,與蘇聯紅軍一起解放了東北。

值得我們註意的一點是,盡管在十四年的抗戰中,東北抗聯有相當一段時間與黨中央失去聯絡,後來又被改編為蘇聯遠東軍的一部份,但這卻並不意味著抗聯不是黨領導的軍隊。

實際上,在抗聯與黨中央失去聯絡後,孤懸於關外的他們依然以黨的宗旨和原則為最高指示,以黨的標準作為行動的指南,此前所建立的各級黨組織仍然在發揮著作用,一刻也沒有被取締過。

哪怕是改編進了蘇聯紅軍中,東北抗聯所執行的也仍然是中共的政治路線,而不是蘇共,除了聘請蘇聯人擔任教官之外,88國際旅內部的一切行政和組織工作都由抗聯自己人負責,原有的中共組織關系並未得到改變。

也就是說,東北抗聯從始至終都是受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指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部隊。

也正因如此,在之後的解放戰爭中,88國際旅才能遵照黨中央指示,無比順利的編入了東北民主聯軍,即後來的東北野戰軍中,加入了解放東北的百萬大軍。

如今提起抗聯,人們所想到的都是其在抗日戰爭中的那種「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的頑強精神,但在對黨的忠誠上,抗聯也真正做到了前無古人,而這才是支持著他們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看完中國共產黨的另一支抗日武裝東北抗聯的故事,螢幕前的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早期活動與抗日遊擊隊的建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白山黑水間寫下不朽史詩——東北抗聯精神述評】——光明網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