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傅作義的女兒請求入朝參戰,安子文勸陳賡:這事兒應該再考慮考慮

2024-04-13歷史

電影【大決戰】、【建國大業】,電視劇【大決戰】都用了很大篇幅的筆墨來講述傅作義起義前的心態變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決戰】,【大決戰】三部曲,如果說遼沈戰役、淮海戰役主要講的是軍事上的事兒,那麽平津戰役則主要是著墨於雙方之間的博弈。

這其中還有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人物——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也因為傅冬菊在北平糊平解放過程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也把她稱為「和平女神」

不過很奇怪的是,到新中國成立以後,傅冬菊就好像是銷聲匿跡了一樣,似乎沒有人知道她的情況,以至於還流傳出來不少胡侃的故事,經過抽絲剝繭的分析,證實這些說法都是謠傳。

傅冬菊是傅作義的大女兒。

很少有人知道,傅作義有兩個妻子,請註意,這裏不是兩任妻子,而是兩個妻子。

傅作義的結發妻子是張金強,1912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兩人成婚,婚後十年才有了第一個孩子,即長女傅冬菊(1924年12月30日出生),此後陸續又育有一女(次女)傅西菊、兒子傅瑞元。

傅作義的第二個妻子是劉蕓生,兩人成婚是在1927年涿州戰役後,當時傅作義並未離婚,傅作義與劉蕓生婚後育有二子四女,分別是長子傅恒、次子傅立和女兒傅克莊、傅克誠、傅克謹、傅克莉。

值得一提的是,傅作義的兩位妻子都很高壽,都活過了百歲,可見好人還是有福報。

傅冬菊是傅作義子女中最大的一個,不少文章弄不清楚邏輯,甚至張冠李戴,把傅冬菊說成是劉蕓生的孩子,這裏簡短的做一個勘誤。

不過回到傅作義與傅冬菊父女身上,父女兩人的關系一開始談不上有多好。

傅作義與張金強婚後十多年,才有了一個女兒,可見他們奉父母之命成婚,其實談不上有多麽深厚的夫妻情分,而且傅作義後來參軍,夫妻兩人基本上是聚少離多。

傅冬菊出生時,傅作義還只是晉綏軍一個營長,同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傅作義率部擔任警衛任務,深得晉軍前線指揮張培梅的嘉許,因而升任第4旅第8團團長。

至此,傅作義迎來了他人生中最快發展的階段,對家裏的照顧就更少了。

傅冬菊小時候並不常見到父親,特別是父親又新娶了妻子後,對這個父親的感情就更淡漠了許多,她總是覺得父親不該這樣不負責任,拋下他們母女。

不過話又說回來,傅作義對傅冬菊這個女兒卻很喜愛,也有意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

傅冬菊小時候長得眉清目秀,很討父母親喜愛,傅作義親自為女兒取名「冬菊」,是希望女兒能像冬天的菊花一樣,雖然不好看,但很耐寒。

從某種程度來說,傅冬菊確實如父親對她的期許一般,性格勇敢堅強。

抗戰爆發後,傅作義率部堅守綏遠,而傅冬菊則是和母親於1941年遷居重慶,在重慶南開中學讀書。

傅作義本身兩袖清風,傅冬菊和母親以及兄弟姐妹日子過得也很是清苦,不過生性要強的傅冬菊從來不給父親寫信要生活費,而是撰寫一些文章發表在報刊上,賺取一些微薄的稿費補貼家用。

也就是在重慶生活期間,傅冬菊也由此接觸到了一些左翼人士,除了更加堅定抗日救亡思想外,還認識到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傅冬菊讀中學時,就參加了中共南方局領導下的進步組織「號角社」吸收

一次,中共南方局領導人周恩來接見這些學生,當他知道傅冬菊是傅作義的女兒時,還鼓勵她:

「你父親是抗日英雄,有你這麽個愛國進步的女兒,十分光榮。希望你們不失時機,學好學業,父親抗日救國,將來國家建設就靠你們了。」

1942年,傅冬菊考入在昆明的西南聯大,攻讀英文專業,當時昆明的政治生態在龍雲的領導下很寬松,允許中國共產黨與其他各民主黨派活動,傅冬菊也由此接觸到了許多中共黨員,思想日趨進步,並且她還加入了中共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盟」

也就是在「號角社」期間,傅冬菊結識了未來的丈夫、華僑周毅之。

周總理那時顯然不知道,傅冬菊其實有很多年都沒見過父親的面了。

傅作義人雖然在前線,但要說他不記掛自己的兒女那是不可能的,傅冬菊考上了西南聯大訊息早就傳到他耳中,要知道西南聯大是清華、北大等幾所高校聯合建立,其權威性毋庸置疑,傅作義很為女兒高興。

也許是人老多情,傅作義想彌補與女兒的關系。

一次傅作義到重慶開會,特意派人把女兒從昆明接來,父女兩人小住了幾天。

從西南聯大畢業後,傅冬菊也沒有回到父親身邊,而是被派到了天津【大公報】擔任記者,事實上一直到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傅冬菊都沒在父親身邊。

隨著年齡的增長,傅冬菊對父親怨憎的情緒少了不少,但隨之而來的痛苦也來到,這個父親正在華北與我軍開戰。

作為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傅冬菊在天津時,常有闊少追求,傅冬菊本人又很討厭這種感覺,於是她申請從記者轉為編輯,一方面能避免騷擾,而另外一方面,則方便她以化名在【大公報】副刊上發表一些別人不敢發表的進步文章。

時間一長,就連傅作義也不能不過問。

對女兒在天津的情況,傅作義是很關註的,他看了不少【大公報】的文章,覺得女兒可能受到中共的影響,就計劃把女兒叫回來。

考慮到女兒發展,傅作義有意讓女兒出國讀書,他還專門為此托胡適辦了一張去美國的護照,不過卻被傅冬菊幹脆利索的拒絕了,傅冬菊後來回憶起這件事,還很有感觸地說:

「留在國內,我可以為國家做許多事情。」

傅作義當然不可能違逆女兒的意思,此事只好作罷。

1947年11月15日,傅冬菊在天津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那時起,傅冬菊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到張家口看望父親,她註意到,父親的思想有所動搖,她曾親眼見到,父親把毛主席的文章【論聯合政府】翻來覆去的讀,並在上面標註,顯然是在審時度勢。

不過,傅冬菊後來回到父親身邊,那是1948年11月份的事兒。

早在1948年年初,中共中央就開始籌劃爭取北平糊平解放的工作,但要爭取北平糊平解放,關鍵還是在傅作義身上,他不是蔣介石的嫡系,為蔣賣命的情緒並不強烈,在中國共產黨看來,傅作義是有很大爭取的空間的。

這麽一來,傅冬菊的作用將無人能替代。

傅冬菊接到這一命令時,也認為自己責無旁貸,於是她搬回北平,住進了父親所在的中南海寓所。

不少文章中稱,傅冬菊曾負責傳遞國民黨軍在華北方面的軍事情報,更離譜的是,還有個故事說傅冬菊以幾塊巧克力,騙同父異母的弟弟去偷父親的保險櫃鑰匙,以便於她獲取軍事機密。

事實上,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傅冬菊的任務從一開始就是負責把傅作義的思想變化,情緒起伏傳遞給地下黨組織,從來也沒有負責過刺探軍事機密的情報。而且當時傅作義身邊,有的是中國共產黨潛伏的地下黨員,傅作義的秘書閻又文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軍事情報完全不需要透過傅冬菊來傳遞。

至於傅冬菊以幾塊巧克力騙弟弟偷鑰匙的說法,也純屬無稽之談。

傅冬菊的異母弟弟有兩個,其中傅恒在1948年時已經19歲,似乎不會因為幾塊巧克力就去偷鑰匙,而年幼的小弟傅立出生於1946年,那時才兩歲多,就算是想去偷鑰匙也沒法幹。

據聶榮臻晚年回憶:

「他們(指北平地下黨組織)利用各種關系,獲取了大量的情報,源源不斷地供給平津戰役指揮部,使我們對敵情基本上做到了一清二楚。他們甚至透過傅作義的女兒、我地下黨員傅冬同誌(即傅冬菊)了解掌握傅作義將軍的各方面動態,勸她父親不要跟蔣介石走。」

因此傅冬菊主要的任務就只有兩個:

一、把父親的思想動態傳達給地下黨組織;

二、勸說父親不要跟著蔣介石走。

傅作義縱橫江湖多年,雖然他不知道女兒已經是中共黨員,但從女兒平素思想動態來看,不難猜出女兒和中共黨組織有聯系,只是沒點破。

傅冬菊後來也承認這一點:

「我在天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父親不知道。全國解放以後,父親從別人口中得知我是共產黨員,但他始終沒有當面問過我此事。」

為了北平糊平解放,傅冬菊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當然,傅冬菊本身並沒有從事地下工作的經驗,事實上中國共產黨賦予傅冬菊的工作,從來也不是有關地下黨的工作。

傅冬菊為人很低調,事實上為了避免麻煩,傅冬菊在建國後改名為「傅冬」,就是為了避免引人註意,她和她的丈夫周毅之都很低調,一生兢兢業業,為祖國建設做貢獻。

周毅之作為越南華僑,曾在陳賡大將赴越擔任軍事顧問期間擔任轉譯,傅冬菊當然也很渴望到一線去工作。

1951年,陳賡出任誌願軍副司令員,原定計劃是帶著周毅之一起去擔任轉譯,傅冬菊聽說這件事後,也向上級申請要入朝參戰。

陳賡很高興,本來還打算同意,但時任中組部部長的安子文、副部長帥孟奇聽說後,親自出面勸說陳賡:

「這件事應該再考慮一下。」

安子文、帥孟奇主要考慮到傅冬菊的身份不一般,那時北韓戰場環境很不安全,我軍又沒有制空權,萬一出了什麽意外,不好交代。

陳賡立刻意識到不妥,於是傅冬菊和周毅之後來沒能到北韓戰場,而是留在國內。

作為國家功臣,傅冬菊晚年一直受到很好的照顧,並不是像某些文章說的那樣。

2007年7月2日,傅冬菊在北京病逝,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