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跟隨偉人多年的王愛梅,曾第1次見他發火,警衛員:跟賀子珍有關

2024-09-08歷史

在中國的革命生涯之中,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雖然大多以男性將領為主,但是,女性革命者在這其中所作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

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隊伍為了保存剩余的革命力量而踏上了長征的旅途。

在這場艱難萬險的旅途中,最開始參與進來的女紅軍總共只有32位元,其中,毛主席的伴侶賀子珍便在其中。

一、毛主席與賀子珍

最開始,兩人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相識,在長期的相處過程中二人逐漸相愛,並很快與1928年結了婚。

從1928年到1937年,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婚姻關系維持了整整十年之久,在這十年之間,二人經歷了政治上的起起伏伏,彼此相互支撐,度過十年的風風雨雨。

在這十年間,中國的革命事業不斷發展,毛主席也逐漸進入了革命的漩渦中心,每日事務繁忙,無暇他顧。

而賀子珍則在革命的途中遭受了許多的痛苦,在革命期間,二人總共生育了十個孩子,可是,這些孩子都為了不影響革命的大業而多數被送到了老鄉家中照顧,但是,隨時時間日久,這些孩子死的死、丟的丟,對於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這些孩子的賀子珍來說,這就是一樁接著一樁的難以讓人忍受的痛苦。

不僅僅是失去了眾多的孩子,在這個期間,賀子珍還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兄弟,接踵而來的種種悲痛之下,再強悍的女子也會心灰意冷。

在這種最需要人關懷的時候,自己的丈夫在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夙夜在公,沒連心力對她進行仔細的呵護和照顧,革命期間的種種戰事也是源源不斷,讓人筋疲力盡。

最終,在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壓迫之下,賀子珍不堪重負,同毛主席大吵一架之後,離開了他的身邊,前往上海治病修養。

「有一位漂亮的外國女記者,采訪我,我們相談甚歡,開了很多玩笑,看見這個,她就突然生了氣,不僅罵了人家,還動了手,完全不顧國際上的影響,我就為這件事批評了她,說她不懂事,她不服氣,我們兩個人就大吵了一架」,毛主席同人聊天的時候,也曾談起過他同賀子珍的這次吵架,也不是說就是因為這件小事,賀子珍才選擇離開,但是,時間久了,二人之間的種種矛盾也在不斷地加深,總有爆發的時候。

事後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毛主席的心中也是帶著惋惜的,並且在賀子珍負氣出走之後,自己還專門派勤務兵去上海尋過她,想要勸她回到延安。

「從此訣別」,這是賀子珍在手帕上寫到的幾個字,毛主席派出的勤務兵並沒有成功地將賀子珍帶回延安,帶回來的只是一張寫滿了訣別之意的手帕。

「八一三事變」爆發之後,上海成為了抗日的戰場,在戰火的硝煙之中,賀子珍自然不能留在當地休養,便和眾多由中共中央派去蘇聯進行學習的將士們,一起搭上了前往蘇聯的飛機。

在到達蘇聯之後,賀子珍發現自己懷了孕,便在蘇聯生下了同毛主席的又一個孩子,並起了一個俄文名字—廖瓦,從此隱姓埋名的生活。

然而,在蘇聯的生活也不是容易的,1938年,僅僅十個月大的小廖瓦不幸染上了肺炎而夭折。

「賀子珍傷心至極,天天在孩子的墓前哭,毛主席也很少寫信給他,即使寫了信,也只有三言兩語,賀子珍又是個很傲氣的人,始終也不願意主動給毛主席寫信。」,跟賀子珍一同在蘇聯學習過的張聞天的夫人劉英回憶起了賀子珍在蘇聯的生活,不免也為這個遠在異國他鄉,獨自一人默默生活的女子感到惋惜。

1939年9月,痛失愛子已經一年的賀子珍再次受到了一次打擊,一封來自毛主席的書信,讓這個飽受痛苦的女子愈加沈入到了苦難的深淵,「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學習,在政治上進步,以後我們就是同誌了。」

本來對於毛主席另娶他人的訊息將信將疑,這封他本人的書信徹底做做實了這個訊息,賀子珍與毛主席的這段長達十幾年之久的婚姻關系在此時算是徹底的結束。

連番的打擊之下,賀子珍不堪重負,精神上逐漸出了問題,即使毛主席因為憐惜而把他們二人的小女兒李敏送到她的身邊,也無法真正的解決賀子珍心中的苦悶,最終,賀子珍被強制送到了精神病院。

直到1947年8月,才在王稼祥夫婦的幫助下,成功從精神病院脫離出來,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回國之後,在家人朋友的悉心照顧之下,不管是身體狀態還是精神狀態都有了很大的好轉。

二、時隔多年,再度重逢

1959年7月9日,賀子珍被帶到了一間別墅的屋子裏面,擡眼往裏面看去,驚訝地發現,裏面坐著的竟然是多年未見的毛主席。

毛主席見賀子珍來了,便微笑著站起身,親自為她倒了杯茶,並招呼她坐下。

賀子珍沒有想到時隔這麽多年,還能見到毛主席,突然見到故人,眼中的淚水止也止不住地便冒了出來,「我們見了面,你也不說話,只是哭,以後見不到面了,又會後悔現在沒說上什麽話,別哭了」,毛主席輕輕的安慰道。

看到賀子珍的情緒逐漸緩和下來之後,毛主席又嘆了口氣,接著說道:「你當初為什麽一定要走呢?」

「當初是我不好,我太不懂事了」,經過這麽多年的經歷,賀子珍身上的傲氣和火爆脾氣也已經所剩無幾,留下的只有對過去的追憶和惋惜。

這一次的見面,二人聊了很久,聊彼此分開的這段時間的經歷,各自的發展和想法,話說開之後,二人之間也就沒有什麽矛盾了,只是,這一次時隔22年的見面,也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三、列車員王愛梅眼中的毛主席

毛主席作為國家的領導人,畢竟還是事務繁忙,這種見面是極為難得的,主席本人的生活也很不容易,常常要乘坐專門的列車去全國各地進行視察,一次外出視察的時間可能就要長達幾個月,日常的吃用都要在列車上完成。

1959年,在一次外出視察的時候,警衛員封耀松扶著毛主席慢慢地向列車走去,可是,在即將登上列車的時候,毛主席突然將封耀松的手甩開,自己便要上去。

毛主席此時已經有一定的年紀,列車旁邊也沒有扶手,很是危險,就在毛主席怒氣沖沖地準備自己上去的時候,列車上的一位列車員連忙扶住了他,並說道:「小心些,您可千萬別松手,不然咱倆都要掉下去了。」

聽到列車員的話,毛主席的心情才緩和了一些,因為常年都要在外出視察,列車上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固定的,這位名叫王愛梅的列車員也是常年在列車上陪伴毛主席的,彼此之間都很熟悉。

不過,即便是已經陪伴了毛主席很多年,列車員王愛梅也是第一次看到毛主席當眾便發了這麽大的脾氣,在隨後跟警衛員封耀松的閑聊中,才得知背後的原因,原來就在不久之前,毛主席剛剛跟賀子珍通了電話,想要安排時間地點再見一面,卻沒有成形,這才發了這麽大的火。

王愛梅不禁感嘆命運弄人,即便是毛主席也會有自己的遺憾和脾氣,回想起自己當初跟毛主席的相處,不由得便對這位待人親和友善的國家領導人產生憐惜的情緒。

1956年的時候,王愛梅被正式調到了鐵道部專用處工作,並在毛澤東號列車上服務,這個時候她才20出頭的年紀,便要參與到國家領導人的乘車事宜上,心中非常緊張。

列車長也常常囑托道:「我們工作的事情,不需要跟任何人提起,也不要去探聽列車服務的物件、列車執行的方向和目的地這些東西,千言萬語就是一句話,不要打聽不該打聽的事情。」

在緊張和勤奮的工作中,王愛梅終於迎來了自己要服務的物件,「今天要仔細一點,來的人是毛主席」,王愛梅的師傅劉悅芳說道。

雖然早就知道自己會見到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但是,這個時刻真正來臨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會有所緊張,王愛梅的這份緊張在列車員們中間很是明顯。

「你是新來的吧,叫什麽名字啊?」看出這位新人的緊張,毛主席主動搭話問詢。

「主席您好,我叫王愛梅,北京人,最近剛調來這裏工作」,王愛梅略帶拘謹地回答道。

「別緊張,咱們還是老鄉呢」,毛主席笑著說道。

聽聞這話的王愛梅楞了一會,毛主席的老家大家都是知道的,是在湖南,王愛梅剛剛又介紹了自己是北京人,兩人怎麽會是老鄉呢。

看到這個新人列車員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毛主席最終笑著給出了答案:「你姓王,王字下邊再加上一個撇,不就是毛了嘛。」

聽到這話,王愛梅不禁笑出了聲,心中的緊張也被毛主席的幽默沖散了很多。

在一陣寒暄過後,毛主席便獨自一人接著處理公務,而王愛梅則去準備餐飲,到了飯點,王愛梅便將飯菜端上了毛主席的餐桌。

菜上完之後,毛主席便對王愛梅說:「坐下來一起吃吧。」

「這,這不太好吧,我不敢。」

站在一邊的警衛員封耀松看到王愛梅這樣一副緊張小心的樣子,便笑著打趣道:「怎麽就不敢了,你可是跟毛主席是老鄉啊!」

毛主席也笑著附和,叫王愛梅快快坐下一起吃,見實在推辭不過,王愛梅就坐了下來。

飯吃到一半,毛主席夾起了一根辣椒,問王愛梅:「孩子,你敢吃辣椒嗎?」

跟主席吃過一會飯之後,王愛梅的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有什麽不敢的」,話剛說完,她便將一根辣椒放到了嘴裏。辣味瞬間就在嘴裏炸開,直沖大腦,讓人難以忍受,王愛梅趕忙端起了手中的米飯,大口大口地扒了兩口。

「對對對,飯就是要大口大口吃才香嘛」,毛主席坐在對面開懷大笑。

經過這一頓飯,在王愛梅心中,毛主席的形象逐漸立了起來,毛主席的和藹可親讓人的心中倍感溫暖。

因為往往一次視察便要花費數月的時間,毛主席也要在列車上度過很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主席通常都會把大部份的時間放到公務上面,桌案上常常會有數不清的資料等著處理。

而這個時候,同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聊聊天便成為了主席難得放松的時候,王愛梅就這樣在這個毛主席專列上工作了幾十年,與主席見過許多面,說過許多次話,也越來越多的了解到這位國家領導人的偉大。

有一天主席望著列車窗外的景色問道:「小王啊,你叫王愛梅,你真的喜歡梅花嗎?」

「當然喜歡了,梅花多漂亮啊」,王愛梅與毛主席相處時間久了之後,聊起天來越來越放松。

「梅花最可貴的可不是漂亮,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這梅花最可貴的可是它這一身不屈不撓的傲骨。」

王愛梅此時年紀已經不小了,不再是以往膽怯的小姑娘,對於毛主席話語中的含義,自然是明白的,「主席,我聽明白了,我們做人也要跟梅花一樣,不能丟了自己的這一身傲骨,什麽時候都不能害怕困難。」

看著站在窗邊,正在眺望外面景色的毛主席的背影,王愛梅心中覺得,這個背影挺拔傲立,經久風霜,不墜不搖,風骨十足,完全不遜梅花半分。

不過,也如同梅花一樣,毛主席同樣經受了許多風雪霜寒的折磨,因為之前在戰場上的豐富經歷,毛主席入睡艱難,甚至吃好幾粒安眠藥都不能成功入睡。

即使現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時刻緊繃著謹慎,然而,在繁雜的國家事務面前,作為一國主席,很難真正地放下心來。

「別人家都是一家老小全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只有主席,整年整月的在外邊開會,親人、子女都很難見得上面」,王愛梅心中對於主席的辛勞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卻也無能為力,只能每次在主席身邊的時候,努力跟主席聊天,逗主席開心。

從1956年到1967年的11年間,王愛梅一直都在列車上工作,看著主席為了國家事務忙碌,看著主席的喜怒哀樂和偶爾流露出來的孤獨,不由得感嘆主席的不易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