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聯的克格勃特工到底有多厲害?

2024-02-29歷史

形成與組建

1917年12月,費利克斯·艾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創立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別委員會(契卡)。1918年,改名為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打擊投機及權力濫用特別委員會)。1922年,契卡劃歸內務人民委員部,改制為國家政治保衛局,首字母縮寫ГПУ。1923年7月,升格為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格別烏),歸蘇聯政府直接領導。

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了用以政治大清洗的工具。1934年7月,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劃歸內務人民委員部,更名為內務人民委員部國家安全總局。1941年2月,升格為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為蘇聯政府部委級機關。

1941年7月,蘇德戰爭爆發後,降格為國家安全總局,歸內務人民委員部領導。1943年4月,復設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1946年3月,蘇聯政府改革後,改組為蘇聯國家安全部。1947年10月-1951年11月間,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劃歸情報委員會管轄。

1953年史太林死後,蘇聯黨和政府對克格勃的進行重大重組和裁員,以謀求改變史太林化的社會和國家。1953年3月,蘇聯政府宣布,撤銷蘇聯國家安全部,所屬機構與人員劃入蘇聯內務部。至1954年,克格勃人員數量相比1950年已減少了50%以上。共有3500多個市(區)級克格勃單位被撤銷或合並。

1954年3月,單設並升格為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1955年,克格勃進一步減少超過7.5萬名職員。約8000名克格勃軍官轉業到地方工作,成為行政機關人員。

克格勃戰績

1943年,美國戰爭事務部軍事情報部門特種分部的負責人卡特·克拉克上校出於對史太林的不信任,下令組織一小隊人馬專門研究蘇聯的加密外交電報,它本來是為了洞悉蘇德之間是否存在秘密的和平談判,以防止納粹德國同蘇聯達成協定後將全部火力集中對付英美。

破譯工作的第一份成果誕生時已是1946年,二戰早已結束。被破譯的電文對初衷並無幫助,電報顯示,史太林沒有單方面講和的傾向。然而,它們揭露的內容令美國人大吃一驚——所有電報無一涉及外交事務,全都是不折不扣的間諜情報。第一批破譯電文裏,有一封1944年自紐約發出,稱蘇聯間諜已成功滲透到美國最絕密的原子彈專案中。

隨著維諾那計劃破譯成果的增加,蘇聯間諜滲透的嚴重程度也逐漸浮出水面:不僅有大批原子彈開發資料被拱手送給蘇聯,幫助他們在1949年就成功爆破原子彈;從槍炮炸彈到噴射式飛機林林總總的常規武器資料也被交給了蘇聯人。

韓戰初期,蘇聯制造的米格-15戰鬥機不僅大大強於美國的螺旋槳式戰鬥機,其效能甚至超出美國研制的第一代噴射式戰鬥機,直到美國手忙腳亂地研制出Sabre F86戰鬥機,才得以在技術上同米格抗衡。

蘇聯對美國政府的滲透力度同樣驚人。在美國的多個機要部門——白宮、國務院、財政部、中情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裏都有部份中高層官員實際是蘇聯間諜,後來他們還發現連維諾那計劃的參與者中都有一個蘇聯間諜。

身居高位的間諜,有羅斯福總統的親信及私人助理洛赫林·柯裏,財政部第二號實權人物哈裏·懷特,戰略情報局負責人的高級助理鄧肯·李,國務卿特別政治事務助理阿爾傑·希斯,國務院「美洲共和國部」負責人勞倫斯·達根。

到此為止,蘇聯人的諜報影響力也發揮到了巔峰。此後,西方社會對類似滲透愈發防範,引動了包括麥卡錫在內的許多反蘇浪潮。蘇聯間諜的黃金年代才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