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9年汪東興公開與鄧公唱反調,劉少奇的材料是起因,鄧公十字反問

2024-04-24歷史

1979年,在黨中央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汪東興和鄧小平罕見的起了爭執。二人就如何處理劉少奇問題的材料意見不一,結果鄧小平僅用10個字便把汪東興問得啞口無言。劉少奇的材料究竟為何會讓他們二人起了爭執?鄧小平的十字反問又說了什麽?

為革命鬥爭不止,成主席忠誠衛士

作為一名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汪東興對國家和黨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在特殊時期的一些做法卻也引發了不少爭議,使得他本人受到了不少批判和誤解。在鄧小平執政時期,汪東興就曾多次公開和鄧公「唱反調」,讓鄧公頗有些無奈。

就比如我們開頭提到的那次會議,會上大家都看了關於劉少奇的材料,然後討論是否應該重新對劉少奇進行評價。鄧小平認為,當下社會還未完全穩定,急需要為劉少奇這樣的重要人物平反,以此來安穩人心。

但汪東興卻不這麽認為,他覺得這件事還不到時候,還是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再處理為好。汪東興作為中央重要領導,他的想法自然有一定道理,但這種不成熟且保守的想法卻引起了鄧公的反感。

其實如果我們深入了解汪東興這個人,就會發現他的做法無關立場,只是坦誠的說出他個人的一些看法罷了。

汪東興曾是毛主席的忠誠衛士,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之一,長期負責毛主席的警衛工作。毛主席曾這樣評價汪東興: 「有他在我身邊,我特別踏實。」 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足可看出汪東興的能力和地位。

1916年,汪東興出生在江西弋陽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家祖上三代都靠種地為生,平凡的生活似乎一眼就能望到盡頭。等到汪東興稍微年長一些的時候,他不甘一輩子窩在家鄉當農民,便發奮苦讀,進而接觸到了許多先進思想。

13歲那年,汪東興就參加了土地革命,他恨透了那些壓榨農民的大地主,凡是有鬥爭的地方便能發現他的身影。後來紅軍執行任務的時候路過汪東興的家鄉,他便自告奮勇加入了共產黨,那時的他年僅16歲。

別看汪東興年紀小,鬥爭經驗卻十分豐富。而且他出身底層,看待許多問題都十分透徹,很快就受到了部隊領導的重用。後來汪東興隨紅軍開始了漫長的長征,艱苦的鬥爭環境讓他成長迅速,等到中共七大召開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名候補代表了。

提到他和主席之間的故事,土地革命時期兩人便相識。但若要討論他和主席之間的深厚感情,還得從解放戰爭開始說起。1947年初,汪東興正式被派到主席身邊工作,主要負責警衛工作。

同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根據地展開了大規模圍剿。與此同時,胡宗南率領20萬大軍直逼延安,大有將革命隊伍一網打盡的意思。當時黨中央領導機關就位於延安,然而眼看著大軍壓境,毛主席卻沒有絲毫害怕的意思。

直到胡宗南的部隊抵達了10公裏開外,毛主席依然沒打算撤退,反而表示要看到敵人才願意走。毛主席膽大心細,但中央其他領導卻不能讓他冒這個險,可是一時之間誰也說服不了主席。

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周恩來總理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表示可以留下一個人替主席看著敵人過來。毛主席聽到這話才答應下來,隨即向汪東興詢問道:

「你願意留下來替我等著敵人嗎?」

「這有何不敢,只要主席下令,哪怕是直接跟他們幹都行!」

得到汪東興的承諾後,主席這才同意提前撤走。最終汪東興也是沒有食言,他親眼看到敵人出現在了遠方,這才開始撤退,臨走前還朝著敵人的方向開了一槍。

這件事過後,毛主席對汪東興愈發信任,無論走到哪裏都帶著汪東興。當然汪東興也沒有辜負主席的信任,在他擔任主席警衛員的這段時間裏,主席的安全從來沒有受到過任何威脅。

建國後屢受重任,解危機出奇制勝

新中國成立後,汪東興一如既往受到 毛主席的重用 兼任中央書記處副處長和警衛處處長 ,此外他還是總參警衛局的局長,負責全權保衛主席的安全。1955年,中央軍委舉行了「全軍大授銜」儀式, 汪東興被授予少將軍銜

之後的許多年,汪東興的職務一直處在變動之中,但有一項任務始終沒有改變——保衛中南海以及毛主席的安全。而且不光是在國內,就連主席出訪蘇聯,也都由汪東興一路陪同護送。

除了負責毛主席的安全之外,汪東興有時還充當毛主席的秘書,可以說整個中南海最了解毛主席動向的人就是汪東興。然而好景不長,一場肉眼可見的政治風暴席卷全國,身居要職的汪東興也一度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1970年,黨中央在廬山召開了中共九屆二中全會 ,黨內四號人物陳伯達在會上發表了一些極具爭議性的言論。毛主席嚴厲批評了陳伯達的言論,但汪東興卻罕見的和主席唱起了反調,公開支持陳伯達的觀點。

廬山會議之後,陳伯達被開除黨籍 ,繼而遭到了拘押,但汪東興卻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僅當眾朗讀了他作出的書面檢討。這件事發生在別人身上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汪東興卻能安然無恙,因為毛主席對他實在太過了解。

「東興從革命時期就跟著我,他這個人我是放心的,別人用起來反倒叫我提心吊膽。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心細,但是不怎麽愛動腦子,說話也有些急躁。」

透過毛主席對汪東興的評價,我們不難看出,他這個人本質是不壞的,但理論水平比較差,這就使得他經常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但他後來用實際行動證明,主席沒有看錯人。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此後「四人小組」竟然妄圖奪取國家最高領導權。好在他們的野心早已被華國鋒、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察覺,這才有充足的時間去做準備,好一舉粉碎幾人的陰謀。

在這個過程中,汪東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央辦公廳主任兼中央警衛局局長,汪東興的立場至關重要,所以葉劍英第一時間便找汪東興談話,詢問他對於「四人小組」的看法。

讓葉劍英意外的是,汪東興立刻就表現出了對江青等人的不滿,並且表示將遵從毛主席生前的遺願,配合中央對「四人小組」進行處理。得到汪東興的肯定後,兩人立刻制定了具體的抓捕計劃,並且取得了時任國家主席華國鋒的支持。

10月3日,汪東興和葉劍英分別前往東交民巷華國鋒的住處進行密談,確定了抓捕計劃的所有細節。3天後,抓捕行動正式開始,在汪東興的精心布置下,中央兵不血刃便將「四人小組」的成員全部控制起來。

事後汪東興不無感慨的說: 「如果這次行動失敗,後果不堪設想,也許我們都不會落得一個好下場。」

和鄧小平起爭執,顧大局主動請辭

在1977年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汪東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中央副主席,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當時鄧小平尚未接管中央,汪東興本該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多貢獻,但他卻有些「飄飄然」。

「四人小組」倒台後,中國社會發展重回正軌,但依然有一些不良思想阻礙著社會的進步。而汪東興作為毛主席的忠誠衛士,思想難免有些老舊,這就使得他在一些大是大非上沒有一個很清醒的認識。

我們開頭所提到的那件事就是比較明顯的一個體現,汪東興當眾反對重新對劉少奇進行評價,這讓一心開展改革的鄧小平感到有些傷腦筋。看著眼前十分嚴肅的汪東興,鄧小平忍不住問道: 「你為什麽總有不同看法?」

這十個字頓時讓汪東興啞口無言,他知道鄧小平是在給他面子,否則可能直接在會場就對他進行點名批評了。這已經不是汪東興第一次和鄧小平「唱反調」了,之前鄧小平提議恢復高考制度的時候,也遭到了汪東興的反對和阻撓。

那段特殊時期讓國家元氣大傷,急需透過一系列改革讓國家重回發展正軌,但汪東興的思想卻依然停留在過去那個時代,這使得他腦子裏形成了很多錯誤的觀點。

被鄧小平這麽一問,汪東興也意識到他的思想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已經不再適合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所以他不久後便主動請辭。

隨著鄧小平重新執掌國家大權,社會有了顯著變化,國民經濟也在不斷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汪東興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感到十分欣慰,但卻無法克制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點,所以他才會選擇隱退,這也是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一種體現。

然而鄧小平並沒有立刻同意汪東興的隱退請求,在他看來,汪東興並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只是他耿直的性格導致他出現了一些失誤。但這些失誤都沒有帶來什麽危害,因此汪東興還是黨和國家的一名好幹部。

拋開國家事務不談,鄧小平糊汪東興之間其實還有著不錯的交情。當年鄧小平被雪藏下放江西的時候,汪東興曾多次前去探望,給予了鄧小平糊他家人許多生活上的幫助。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在人生的那段低谷時期,鄧小平看到了汪東興的直率與真誠,所以他才會一直對汪東興有所包容。汪東興也正是感受到了鄧小平的良苦用心,這才主動提出了辭職的請求。

1980年2月,在第十一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正式透過了汪東興的辭職申請 。他不再擔任中央副主席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但依然時刻關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依然在幕後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

2015年,汪東興因病逝世於北京,享年100歲。晚年他的政治生涯飽受質疑,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偉大,他和鄧小平一樣,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

汪東興和鄧小平之間的爭論和分歧無關立場也無關原則,只是為了表達各自心中的想法,他們都是新中國的功臣,他們的功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