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回顧太河慘案:兩百戰士、多名高級幹部犧牲,讓毛主席無比震怒

2023-12-22歷史

悲痛的太河慘案:兩百余名戰士、多名高級幹部犧牲,讓毛主席無比震怒

「寧亡於日,不亡於共」。

「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

這是時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在1939年喊出的口號。

與蔣介石在西安事變之前堅持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如出一轍。

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但是扭轉不了,蔣介石對共產黨根深蒂固地仇視。

此時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蔣介石又開始將剿共提上了議程。

除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黨殘害共產黨的事件屢有發生。

在反共頑固分子沈鴻烈,管轄的山東省,就發生過一件悲痛的太河慘案。

兩百余名戰士和多名高級幹部犧牲,太河慘案直接讓毛主席無比震怒。

慘案震驚全國

1939年,國民黨軍委會別動隊第5縱隊,駐紮在山東省博山縣。

司令員是秦啟榮,指揮部的指揮是王尚誌,兩人均畢業於黃埔軍校。

用這個陣容鎮守博山縣,足可見博山縣的重要性。

這裏是通往膠東、清河和魯中的必經之地,古來兵家必爭。

不過太河慘案的發生,並不是因為共產黨軍隊要和國民黨爭奪這個地方。

同年3月,指揮王尚誌收到訊息。

共產黨一支200余人的部隊,即將路過博山縣的太河鎮。

這是一支即將前往魯南山東軍政幹部學校和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的隊伍。

包括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政治部主任鮑輝、特務團團長潘建軍在內,高級幹部一共62人。

當時日軍的特務也非常地瘋狂,為了保證人員的安全,我軍還派出了兩個連的兵力護送。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支我軍重點培養的軍事人才,沒有「栽」在日軍手裏,反而犧牲在了國民黨的手裏。

為了表示對國民黨的尊重,也為了避免產生誤會,我軍提前派人和王尚誌取得了聯系。

王尚誌很快回復,同意共產黨軍隊透過太河鎮。

可是在給共產黨答復後,他立刻向司令員秦啟榮報告了此事。

這兩個臭味相投的反共分子一商議,就在太河鎮設下了埋伏。

不明真相的共產黨軍隊,按照計劃行軍,3月30日,我軍一行270余人即將抵達太河鎮。

還沒進到鎮子,就看到了幾個騎馬的國民黨士兵,自稱是王尚誌的聯絡員。

不過他們並沒有表現出迎接共產黨軍隊的熱情,而是讓他們停在原地待命。

時間過去了兩個小時,才有人再次傳話,讓我軍從太河鎮西圍墻透過。

對於此安排,我軍也沒有多想,畢竟之前已經互通了訊息。

剛靠近鎮子,就有「熱心」的老鄉讓軍隊歇歇再走。

軍民魚水情深,我軍從不提防老百姓。

於是戰士都把槍扛在了肩上,高唱著抗日歌曲準備透過此處。

當我軍走到一處狹窄的河灘上時,城墻上竟然響起了槍聲。

行走在部隊前面的呂乙亭營長和其他幾名戰士直接犧牲了。

此處位於城墻和淄河之間,沒有任何的遮蔽物,我軍全部暴露在了國民黨的視線中。

從事後看,這件事就是王尚誌和秦啟榮故意而為之,目的就是為了一舉消滅我軍這支中堅力量。

可是在當時,鮑輝和潘建軍都沒有意識到這是敵人設下的圈套,還以為是發生了誤會。

雖然國民黨一直心懷不軌,可我軍一直謹記外敵當前,不可內耗的原則。

即便已經有人犧牲,我軍的命令依舊是「不要還槍」。

「中國人不打中國!」——面對我軍正義的呼喊,敵人充耳不聞,反而是繼續開槍。

與此同時,從太河鎮的西門湧出了大批的國民黨士兵,與埋伏在周邊山上的國民黨士兵裏應外合,共同向我軍發起了瘋狂的圍剿。

我軍此時才明白,國民黨這是來要命的,於是奮起抵抗。

奈何寡不敵眾,國民黨又占據地理優勢,我軍傷亡慘重。

東南方向突圍的士兵只有38人脫險,走在部隊最後面的人員向北突圍,有20多人成功脫險。

除了這60多人,其余200余人全部犧牲或被俘。

國民黨也知道這支隊伍中有多名我軍的高級幹部,為了獲取更多的機密資訊,國民黨對被俘的我軍士兵進行了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

支隊政治部主任鮑輝、特務團長潘建軍、宣傳科長鄧甫晨、四連指導員張林、七連指導員陳大學等人寧死不屈,最後全部罹難太河鎮。

外敵當前,我軍兩百余名戰士、多名高級幹部犧牲在了國民黨的槍口之下,實在是國之殤。

主席震怒無比

【大眾日報】專刊報道了太河慘案,訊息一出人神共憤。

鮑輝、潘建軍等多名高級幹部的犧牲是中國共產黨的巨大損失。

太河慘案性質惡劣、犧牲慘重,毛主席聽聞後無比震怒,在今後的講話和文章中多次痛斥了太河慘案中國民黨的倒行逆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共中央總結和吸取了太河慘案的沈痛教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939年9月,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屢次制造的慘案和摩擦,毛主席提出了這一原則。

在1940年2月發表的文章【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毛主席再一次提起了太河慘案。

不僅全黨上下對太河慘案的發生痛心疾首,就連當地的百姓和愛國人士也十分地憤怒。

周邊地區的愛國人士共同為在太河慘案中罹難的戰士舉行了追悼會。

聲討、抗議、請願、譴責,這些來自群眾的呼聲,蔣介石和沈鴻烈視若無睹。

蔣介石、沈鴻烈、秦啟榮、王尚誌,原本就是一丘之貉。

王尚誌和秦啟榮也沒有受到南京國民政府的制裁。

國民黨內部在慶祝「太河戰鬥大捷」,對外卻高喊著:「團結是生路,分裂是死路」。

國民黨反共分子「假抗日、真反共」的醜惡嘴臉猶如司馬昭之心。

造成太河慘案的原因,國民黨的「亡共之心不死」是一方面的原因。

另外的一個原因,則是山東黨組織缺乏鬥爭經驗,缺少對國民黨反共頑固分子的高度警惕。

沈鴻烈從1938年主政山東後,就一直幹擾和破壞國共合作。

我軍對此其實已經有所察覺,但是低估了此事的嚴重性,並且對沈鴻烈還心存不切實際的認知。

我軍在和王尚誌取得聯系後,不僅表明了要借道太河鎮,還詳細說明了人數和武器裝備情況。

由此可見我軍對王尚誌的信任,不過王尚誌的部署也不是完全沒有破綻。

親歷者回憶走到太河鎮附近時,就有人察覺到了國民黨的詭異之處。

但是並沒有引起重視,甚至在王尚誌的部隊已經開槍後,我軍也沒有立刻開槍反擊。

還有一個客觀的偶然因素,執行護送任務的八路軍第三支隊第十團和王尚誌的部隊本就有過節。

這個團曾經隸屬於王尚誌的部隊,因為不滿王尚誌的反共主張和對百姓的剝削,而轉投八路軍。

轉投八路軍之前,不僅搗毀了王尚誌設在臨淄的指揮部,還扣押過王尚誌。

王尚誌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所以在得知這個團要經過太河鎮的時候,自然不會輕易地放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在太河慘案發生後,國民黨大肆地營造輿論,說這次事件是解決「叛軍」。

可以證實這一點的是,在我局遭到伏擊時,王尚誌刻意強調,「更不能放過第十團」。

國民黨中央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沈鴻烈堅持一貫的反共主張,這是太河慘案的大環境和背景。

而秦啟榮支持王尚誌故意制造流血事件,是太河慘案的直接原因。

結果是我軍兩百多名戰士和多名高級幹部犧牲!

兇手罪有應得

國民政府無動於衷,不代表秦啟榮和王尚誌兩個罪魁禍首就可以逃避罪責。

1939年的4月,我軍制定了反擊王尚誌部隊的作戰計劃。

太河慘案激發了我軍的昂揚鬥誌,王尚誌的部隊不堪一擊,最後王尚誌率領殘部慌忙逃竄。

王尚誌自知共產黨不會放過他,為了自保竟然投靠了日軍,成了臭名昭著的漢奸。

日軍投降後,王尚誌茍延殘喘了兩年,於1947年病死。

另外一位劊子手秦啟榮的下場,也大快人心。

太河慘案發生後,蔣介石不顧社會的譴責表揚了秦啟榮,秦啟榮還以為自己立了大功,殊不知他已經敲響了自己的喪鐘。

我軍擊潰了王尚誌的部隊,收復了太河鎮,秦啟榮卻不以為然,繼續堅持他的反共主張。

之後的雪野事件、淄河事件都是他一手策劃的。

加上太河慘案在內,犧牲在秦啟榮手下的中國共產黨戰士共有七八百名,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然而在國民黨內部,秦啟榮的職務卻一路升遷,蔣介石還給他親筆題詞——「民族英雄」。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軍一直找機會手刃秦啟榮。

得意忘形的秦啟榮,竟然在1943年7月主動出擊,這無疑是自尋死路。

八路軍魯中軍區一聽是秦啟榮帶隊,立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誓死也要為戰友報仇雪恨。

一個反包圍的作戰計劃直接打得秦啟榮顧頭不顧尾,秦啟榮見必敗無疑就腳底抹油——溜了。

我軍對秦啟榮個個恨之入骨,怎麽可能讓他輕易逃脫,於是戰士窮追不舍。

最終當場擊斃了秦啟榮。

秦啟榮做出的種種行為其實都正中蔣介石的下懷,所以深得蔣介石的喜歡。

聽聞秦啟榮被共產黨軍隊當場擊斃,蔣介石是敢怒而不敢言。

因為我軍也效仿國民黨的行徑,稱擊斃秦啟榮是「誤傷」。

至於沈鴻烈,他也因為在山東的種種行徑,犯了眾怒而早早丟掉了手中實權。

1939年1月,我軍發出了【致國民黨山東省黨部的一封信】。

主旨核心是號召國共兩黨在山東加強合作,一致抗日。

沈鴻烈一副毫不在乎的敷衍態度。

【山東地方防止異黨活動辦法】,這是沈鴻烈稽核釋出的。

「見人就捉,見槍就下,見幹部就殺」,這是沈鴻烈提出的。

沈鴻烈主政山東的時候不僅殘害共產黨和進步人士,還大肆地搜刮民脂民膏。

皖南事變之後,國民黨幾乎已經把「反共」二字寫在了旗幟上,沈鴻烈在山東的反共行動也更加的猖獗。

1939年6月到12月,僅僅半年的時間,山東地區的國民黨發起了九十多次的迫害行動,導致1300余名軍民犧牲,近1000人被扣押。

沈鴻烈的種種行為已經激起了民憤,蔣介石為了穩定山東的民心和統治,將沈鴻烈調到陪都重慶負責農業工作。

此後沈鴻烈的工作也有過幾次變動,但是再也沒有掌握軍政大權。

內戰打響之後,沈鴻烈這個頑固的反共分子再一次得到蔣介石的青睞。

在他的指揮下,浙東革命根據地遭到了圍剿,導致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被害。

1949年1月,沈鴻烈跟隨蔣介石一道辭職,之後又一起逃到了台灣。

逃到台灣後,沈鴻烈成了一枚棄子,最後以撰稿為業。

1946年6月,蔣介石擅自撕毀「雙十協定」,拉開了內戰的序幕。

看似突然的事件,其實背後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不是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蔣介石不會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作戰方針。

因為是被逼抗日,所以蔣介石的心底始終沒有放棄過剿共的念頭。

即便是在國共聯合抗日的時候,國民黨也伺機制造事端。

悲痛的太河慘案,即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生的。

我軍兩百余名戰士、多名高級幹部犧牲,讓毛主席無比震怒。

從此中央也吸取了教訓,對於敢於迫害共產黨人的國民黨軍隊也同樣奮起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