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正德二年,一個嬰兒在湖北安陸興王府降生,他便是未來的朱厚熜。
那時,無人能預見這位男嬰與紫禁城的龍椅有何關聯。在朱元璋的時代,親王回京登基,還是個未曾破曉的神話,朱棣的篡位雖是特例,但朱厚熜的崛起卻將打破常規。
直至正德十六年,明武宗的意外離世,讓歷史的車輪轉向。
朱厚熜的名字被刻上了皇位的候選名單,他的母親蔣氏與張太後、楊廷和聯手,憑借【皇明祖訓】中的"兄終弟及"原則,決定開啟這段不平凡的繼位之路。
從此,一個少年的名字,朱厚熜,與大明王朝的未來緊緊相連。
世宗畫像中的故事揭示了一個歷史謎團:武宗無嗣,皇位歸屬牽涉到憲宗的血脈。
作為孝宗的弟弟,朱厚熜本應繼承,但楊廷和卻主張遵循"兄終弟及"的傳統,要求他認孝宗為父。
這場圍繞著朱厚熜生日——萬壽聖節的權力較量,實則是皇帝與大臣間關於孝道與繼位法則的深刻辯論,即"大禮議之爭"。
在正德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因武宗駕崩,世宗下令在聖節期間禁止慶賀,這是新帝首年慣例。讓我們透過這個特殊的生日,探索這段歷史沖突與智慧的較量。
朱厚熜此刻心系大事,而非個人生日。他積極尋求楊廷和的支持,試圖為興獻王爭得應有地位。然而,楊廷和的堅決態度令他明白,生日慶典只是次要的。
禮部的提議如同針刺,暗示他不宜在孝慈高皇後忌辰時慶祝。身為繼位的小王,他深知自己的位置,除了順從,別無選擇。
於是,在尊重孝心的前提下,他同意了提前一天的生日安排。—【明世宗紀事】卷五
在馬皇後的歷史篇章裏,嘉靖元年的禮制之爭,象征著權力的微妙轉折。初九日的變通,預示著世宗掌控全域的決心。
進入嘉靖二年,他憑借穩固地位,大膽挑戰傳統,主張將兩儀式合而為一,即祭祀與朝賀同日進行。
這一革新,從此打破孝慈皇後的忌辰束縛,每年八月的盛事,無礙世宗在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敬意。
而後的沖突與妥協,更揭示了權力鬥爭的激烈與復雜,左順門事件則成為歷史的警示。
當年七月,世宗在協和門(即今故宮)的舉措,將獻皇帝的神主安置於崇先殿(原觀德殿),緊接著九月,他賦予孝宗皇伯考之位,獻皇帝升格為皇考。
然而,這位生父的神主地位提升之路並非坦途,引發了長達十余年的朝堂之爭。
直至嘉靖十五年,世宗出人意料地將欽安殿更名為玄極寶殿,專事齋醮,這一舉動背後深意待解。
兩年後,豐方通判的提議揭示了真意——以孝為本,主張恢復明堂,尊奉皇考獻帝為宗。令人意外的是,連阿諛之臣嚴嵩也對這一提議表示反對。
然而,在世宗的壓力下,嚴嵩的異議消退,九月,太宗廟號改為成祖,獻帝廟號晉升為睿宗。
這場變革的實質,是強調朱棣繼位的特殊性,以及玄極寶殿與朱棣對玄天上帝的聯系。
朱厚熜的用心,昭然若揭,他傾力於讓父親神主配享祭祀。
從嘉靖十八年起,萬壽聖節慶典,世宗的行禮程式,先是玄極寶殿告天,然後才是群臣的朝賀,足見他對這一目標的執著追求。
在故宮欽安殿的深沈氛圍中,每位朝臣都洞察著嘉靖皇帝的心思,壓抑已久的憤怒在二十年後的某一夜(公元1541年四月初五)如火山噴發,太廟的大火吞噬了成祖與仁宗的神位。
令人疑惑的是,緊鄰的獻皇帝廟卻奇跡般地安然無恙。這場火災被視為天譴,加劇了群臣對世宗的質疑,尤其是太宗廟號更叠不久後。
為了對抗輿論,世宗做出了驚人之舉——決定在萬壽聖節那天以「青衣禦門」的形式示人。這在古代意味著帝王降尊,臣子們明白,這是給皇帝一個下台階的機會。
八月初八,世宗的頭號敵人,他的伯母、孝宗皇後、武宗生母張氏駕崩,這位曾對他母子態度惡劣的太後離世,盡管內心並無過多悲痛,世宗仍不得不表示:「朕生日,百官無需祝賀。」
這天,連青衣都不能再穿,只能身披孝服,哀悼之情盡顯。
在公元1542年的嘉靖二十一年,孝康敬皇後的小祥之日,世宗僅象征性地停朝一天,旋即在萬壽聖節盛裝出席,接受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者朝賀。
這一反常舉動,無疑揭示了他對孝康敬皇後的輕視態度。
這一年,壬寅宮變震動京華,宮女楊金英等人策劃深夜行刺,關鍵時刻,皇後方氏挺身而出,救下了世宗,但她借此機會大肆清洗,連帶處決了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
從此,世宗深居西苑,潛心修煉,對朝政敬而遠之。
面對第二年萬壽聖節的再三邀請,他堅決拒絕,表示天意難違,去年的大變故讓他深知上天庇佑,未來慶賀的日子自然有其時。
【明世宗實錄】對此有詳細記載。
每年的萬壽聖節,盡管百官只需象征性地五拜三叩,但世宗的猜忌心並未因此減弱。
1546年8月9日,明世宗釋出詔令,要求文武百官次日親自朝拜,嚴明「違者必罰」。
然而次日秘密點名時,包括皇親周大經在內的38人竟未出席,這觸怒了世宗,他處罰了周大經八個月的俸祿,自此官員們愈發謹慎,不敢再有缺席。
1549年,十四歲的皇太子朱載壑去世,被追封為莊敬,這一變故深深觸動了世宗,他深信術士陶仲文的「二龍不相見」理論。
決定不立新太子,連親王子嗣裕王朱載坖和景王朱載圳也拒不見面。
朝廷內外人心惶惶,群臣期待皇帝能打破僵局,如禮部在1554年提出讓王子們在聖節進宮祝賀,以示團結。
然而,世宗的精明使其始終拒絕,借口服制問題,使「二龍不相見」的禁令依然如鐵。
在1559年的嘉靖三十八年,大臣們再次嘗試爭取讓兩位王室成員參與萬壽聖節的慶典,但遺憾地遭到了世宗的堅決拒絕。
轉眼到了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日,成國公朱希忠和駙馬都尉謝詔如常履行祭祀天神的重任,他們在玄極寶殿和內殿的代祭行動得到了世宗的認可。
他鑒於他們的長期盡責,特賜予朱希忠增加百石祿米,並晉升謝駙馬為太子太保。
然而,令人嘆息的是,整整二十三年間,世宗從未在萬壽聖節這一天接納百官的朝賀,他的帝王之路充滿了與文武百官的較量,連生日慶典也變得波折不斷。
作為繼位的小宗皇帝,明世宗的皇位之路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