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她是冀魯豫邊區的大美女,丈夫是有名的副總理,5個子女事業有成

2024-07-19歷史

邊濤女生是當年冀魯豫邊的「三濤」名人之一,她和萬裏的故事被記載傳頌,斯人已逝,那些美麗的故事永遠流傳。

1920年,邊濤出生在山東長清的一個普通農戶家裏,原名邊其馨,「馨」字有美好的香氣的釋義。

雖然家境貧寒,但父親仍把6歲的邊濤送進學校,當年的教育氛圍,能把女孩送到學校,可見家裏對她的重視。

12歲時,邊濤考進長清縣立中學簡易師範班,這個班不收學費,每個月還發生活費兩塊,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上學還能減輕家庭負擔。

在師範班學習期間,邊濤一直非常刻苦,從不缺課,她的書法繪畫都學得很好。

閑余時間,邊濤喜歡閱讀書籍,最喜歡的作者是魯迅,從書中她接觸到進步思想,整個人的見識都不一樣了。

從師範班畢業後,邊濤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當時她才16歲。從學校到社會,邊濤一直積極從事社會活動。

她到集市上宣講募捐,所得財物都捐獻給縣城裏聚集的難民;她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邊濤的家鄉不可避免受到沖擊,她全心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

日本軍隊占領長清縣城,邊濤只得和同事一起轉移到縣南大峰山區,不久參加抗日部隊,

長清縣委為動員更多婦女參加抗日運動,1939年將邊濤和另外幾名女同誌組織成抗日工作隊,深入當地鄉村,宣傳抗日事跡,發展抗日隊伍,由此培養一批堅定的抗日骨幹,為後期組建婦救會打下基礎。

邊濤在這一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到冀魯豫邊區做婦聯工作,和萬裏有了工作交集。

在長期的合作中,兩人逐漸由革命同誌產生感情,一個是冀魯豫邊區的大美女,一個是冀魯豫邊區三大才子之一,他們的結合一時傳為美談。

兩人結婚後,就要面對邊區越來越嚴峻的反掃蕩,邊濤此時便是萬裏最好的助理,兩人一起面對風雨。

抗戰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在接下來的解放戰爭時期,邊濤繼續留在冀魯豫邊區開展工作。

萬裏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土地改革和前線支援,邊濤常常在基層調研,走訪群眾,為萬裏的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兩人通力合作,為解放戰爭的勝利貢獻頗多。

他們兩人在最艱苦的十年裏,攜手並進,感情更為深厚,先後育有5個孩子。

新中國成立,萬裏任職國務院副總理,邊濤也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她一邊工作,一邊悉心照顧萬裏,始終做萬裏堅實的後盾,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支持著萬裏。

正是因為有邊濤的支持,萬裏才能心無旁騖工作,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他們的5個孩子在夫妻倆的熏陶下,雖生活艱難,但不墜誌向。

大兒子萬伯翺長期在體育宣傳界工作,業余時間創作出諸多文藝作品,成為作協一員,先後擔任國家體委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主任,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長。三兒子萬季飛擔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

其余三個孩子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不給父母丟人。

邊濤老年患有阿爾茨海默癥,萬裏將她照顧得很好,對邊濤來說,可能忘了所有的一切,也不會忘記身邊這個攜手幾十年,風雨同舟的伴侶。

2003年,邊濤因急病在北京逝世,萬裏悲痛不已,兩位攜手大半個世紀的佳侶從此陰陽兩隔。

邊濤的一生,都在輔助萬裏為解救中國,建設中國做貢獻,給人間留下佳話,也留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