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原之戰老蔣被數千騎兵包圍,是怎樣逃脫的?一人獻計一人救援

2024-04-10歷史

1930年5月,中原之戰突然爆發,在初期的戰鬥中,馮玉祥領導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率領的晉綏軍等部隊的聯合進攻使得蔣介石的軍隊接連遭遇挫敗。在這緊要關頭,蔣介石緊急向楊傑發送了九份電報,力邀他前來協助,隨時提供戰略建議。

楊傑,並非出自黃埔軍校,也不是江浙籍貫,而是最初作為滇軍的一員。他之所以能夠獲得蔣介石的極度重視,原因在於他的確是當時廣為人知的傑出將領,軍事學術權威,與蔣百裏、白崇禧、劉斐並列,共同被譽為「三個半參謀長」。

楊傑出生於1889年,是雲南大理的人,早期在雲南陸軍預備學校受教育,隨後考入了保定軍官學校。1907年,保定軍官學校挑選了一批傑出學生赴日本深造,楊傑便是其中之一。

在日本,楊傑最初作為預備生在陸軍士官學校接受教育,學成之後,正式進入炮兵科學習。在此期間,楊傑加入了同盟會,與多位後來成為國民黨高級官員的人士結識,蔣介石就是其中之一。

武昌起義爆發後,楊傑返回國內,加入了蔡鍔領導的滇軍。在蔡鍔派唐繼堯帶領二千人駐守貴州時,楊傑被任命為參謀。面對楊柏舟指揮的一萬多人部隊的阻擊,唐繼堯面對兵力懸殊,求策於楊傑,楊傑建議用誘敵深入的策略,成功地將楊柏舟部隊誘入伏擊圈。經過兩日激戰,楊柏舟部隊敗退至湖南。

這場戰役使楊傑聲名鵲起,蔡鍔對他的軍事才能給予高度評價,滇軍內外都認為他是一位傑出的將領。

1916年,楊傑擔任「護國軍」第四軍的參謀長兼第1梯團團長,這支軍隊原本戰鬥力弱,士氣低落,但在楊傑的領導下,經過幾個月的整訓,部隊煥然一新。

那時四川大軍閥楊森,作為第四軍的中校參謀,在楊傑的眼中因怠慢軍務和吸食鴉片被公開懲戒。楊森深感羞恥,並在憤怒之下戒掉鴉片。盡管當時極為不滿,但在後來成為國民黨的重要人物後,楊森回憶起這段往事,對楊傑充滿了感激之情。

到了1921年,已經被北洋政府授予陸軍中將頭銜的楊傑,感到自己的軍事知識仍有欠缺,便決定前往日本陸軍大學深造。因為日本陸軍大學的報考條件限制軍銜在中尉至中校之間,楊傑主動辭去了中將職務和兼職,前往日本學習。

1924年,楊傑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歸國後,他先是加入了馮玉祥的國民軍第三軍擔任參謀長,隨後應程潛之邀,轉至第6軍任總參議。

北伐期間,楊傑的軍事才華受到蔣介石的重視,隨著四個集團軍的成立(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各自為總司令),蔣特別邀請楊傑擔任第一集團軍的參謀長。

二次北伐中,楊傑向蔣介石提供了許多有效的軍事建議,大多數都被采納。這一時期,蔣與楊的關系非常密切,蔣對他越發重視。

中原大戰期間,楊傑的聲望達到頂峰。

蔣介石第一次被迫離職後,何應欽以及桂系的白崇禧、李宗仁控制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大權。當何應欽任命親信為揚州稅監時,楊傑聞訊大怒,親自找到何應欽面前,直言不諱地批評:「你奪走這一稅收機構,我的官兵將吃什麽,我拒絕服從。」

火爆的楊傑,在何應欽拒絕撤銷任命時,憤然辭職並尋找蔣介石。蔣在下野前,曾將第二路軍交給楊傑指揮,目的是讓他掌管一支強大的軍隊。

當蔣介石得知楊傑因一時沖動失去了部隊指揮權,雖然表達了不滿,但對於楊傑主動投奔自己,他感到十分滿意。因此,在不久後復職時,蔣立即任命楊傑為參謀長。

蔣介石在1930年初擔任「陸海空軍總司令」後不久,楊傑便升為「陸海空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這一時期,楊傑在蔣軍中的地位十分崇高,遠超當時的陳誠、胡宗南等人。

中原大戰爆發之際,因楊傑未能及時歸隊,蔣介石頻繁發電催促他回到身邊參與戰略部署,每天一電報,直至楊傑趕回,第九封電報也隨即發出,反映了蔣介石的急迫心情。

楊傑抵達後,蔣介石即向他咨詢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打算讓部隊撤退,縮減防線。楊傑立刻反對,指出戰局已陷入僵持,一旦撤退,必將引發連鎖效應,導致全線崩潰。蔣介石聽後認同楊傑的觀點,命令所有部隊,要麽堅守要麽反攻,未經命令,不得隨意撤退。

8月,馮玉祥親自指揮,西北軍發起了規模空前的「八月攻勢」。在一次戰鬥中,西北軍將領鄭大章率領的數千騎兵突然襲擊蔣介石的臨時指揮所。

蔣介石的臨時指揮所設在柳河車站,面對鄭大章的突襲,由於大部份部隊已被調往前線,暫時無法得到支援。

蔣介石身邊僅有的一個衛隊營在此情況下顯得極為寶貴,楊傑沒有多做解釋,立即指示讓車站的列車安裝兩個車頭。

蔣介石雖不明所以,但立刻執行了命令。當西北軍騎兵即將接近時,楊傑命令列車向北行駛二十多裏,隨後又指示列車返回南行。經過一段追趕後,騎兵因疲憊而放棄追擊。

在那個時刻,鄭大章並未意識到蔣介石的指揮中心正位於柳河車站附近。被局勢逼迫,他決定將大多數騎兵派往攻擊附近的飛機場。當騎兵部隊離開後,蔣介石的警衛營感受到的壓力明顯減輕,盡管他們依舊面臨威脅。此時,負責守護歸德的馬鴻逵部下團長韓練成聽聞火車站方向傳來的槍聲,便迅速率軍前來支援,與警衛營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成功驅散了剩余的騎兵。

蔣介石之所以能夠安然脫險,首先是因為楊傑在緊急關頭保持鎮定,透過策略誤導了鄭大章的騎兵,將他們大部份吸引走;其次是韓練成及時帶兵趕來,粉碎了余下騎兵的抵抗。

經過一番驚魂未定,蔣介石逃出生天後,召見了韓練成詢問:「你是黃埔哪一期的畢業生?」

得知韓練成並非黃埔軍校出身,而是馬鴻逵部下的一名團長後,蔣介石立即下令:「六十四師獨立團團長韓圭璋(韓練成原名),因應危機表現忠誠勇敢,特此認定其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生,相關人員應知悉。」

因此,韓練成因此次「救蔣」功績獲得了黃埔三期生的身份,這讓許多渴望與黃埔建立聯系的蔣軍官員感到羨慕。

韓練成離開後,蔣介石對楊傑表示感激,說:「耿光(楊傑的字),這次真是多虧了你,否則後果難以想象。」

中原大戰後,楊傑的妻子趙丕欣重病,楊傑因公忙碌無法探望。當他接到妻子去世的訊息時,深感悲痛。後來,在上海為亡妻舉行的追悼會上,蔣介石和宋美齡也前來哀悼。

隨後,楊傑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任軍事委員會參謀副長兼陸軍大學教育長,參與國民黨的軍事決策。

分歧日深

楊傑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楊傑堅持主張堅決抵抗日本侵略。他在陸軍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我曾在日本學習多年,對其國情了如指掌。日本國記憶體在軍閥與財閥、陸軍與海軍、少壯派與老成派之間的鬥爭,掌握軍權者大多目光短淺。我們應當趁早開戰,早打勝過晚打,否則一旦讓

日本侵占東北,主戰派在日本國內占據上風,局勢將更為復雜。」

楊傑向蔣介石提出建議,主張立即動員,越早開戰越有利。然而,蔣介石批評楊傑輕舉妄動,兩人關系惡化。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後,楊傑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參謀長兼華北第八軍團總指揮。當熱河失守,北平軍分會代理主任張學良辭職後,蔣介石派何應欽赴北平主持軍事行動。

何應欽采取守勢,未接受楊傑的建議。戰爭結束後,由於不滿何應欽與日本梅津美治郎簽訂的協定,楊傑憤而辭職。蔣介石隨後派他出國「考察」,自此兩人的關系陷入僵局。

除了對日政策不滿,楊傑與蔣介石關系惡化的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洞察到國民黨內部的腐敗本質。

楊傑考察歸來後,曾短暫擔任過城防組長和防空委員會主任,在飛機采購和城防建設中,他的正直不阿觸犯了孔、宋兩大家族的利益。在孔、宋的共同操作下,楊傑被迫辭去職務,他與蔣介石的分歧已不可調和。

有次,楊傑在幾位黃埔軍校將領面前指出:「你們的蔣校長並不適合共事,個人私心太重。看看黃埔生中,江浙籍與非江浙籍的差別,更不用說黃埔與非黃埔的區別了。」

隨著楊傑不再被蔣介石利用,他被邊緣化,並受到特務的秘密監視。楊傑一直厭惡使用特務手段對付人,他憤怒地對朋友說:「我將來一定要成為王者之師的領袖,絕不為亡者之臣。我不會再為蔣介石效力,即使他請求,我也不會答應。」

作為國民黨的重要成員和將領,楊傑與蔣介石曾經關系密切,但最終兩人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揚鑣。楊傑是一位愛國的將領,他不願意與腐敗同流合汙,寧願犧牲個人前途,也不願屈服。

1949年9月19日,楊傑在香港的臨時住所被特務暗殺,盡管他已經準備前往北京參加政協會議,但卻悲劇地在黎明前逝世,這實在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