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女生讀【史記】3:原來歷史也這麽好看

2024-07-26歷史

大家熟悉的堯、舜、禹,在司馬遷【史記】中都有詳盡的記錄。

講過五帝的後兩位堯和舜後,再來說說治水的禹。

舜,善良的品德獲得大家的稱贊。

他是位頗具影響力的領導人,學習能力很強的他幹一行精通一行。

無論他在哪裏,都 能憑借一己之力感染一整片土地上的人,讓他們彼此謙讓、誠實守信,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舜,樂觀豁達,智慧超群,從不用權力壓制強迫任何人,而是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帶動和影響人們。

經過一系列堯的考驗,舜成為了新帝的準候選人。

堯去世三年,舜繼位。但是這之中並沒有那麽簡單,舜沒有直接繼位而是將帝位讓給了堯的兒子丹朱。

經過一段時間各諸侯的擁戴,舜才順應眾望繼承了帝位。

繼位後,治水仍為頭等大事。

我們知道,鯀,治水九年未成功。

鯀,是禹的父親,治水失敗,這次又要派誰能去治水呢?

經過了大臣們的推舉,禹,被任命為司空,掌管天下的水利、土木。

同時,也在大臣們的舉薦中:

棄,主管務農;

契,主管教育;

臯陶,負責刑罰;

垂,負責工藝;

益,負責山澤;

伯夷,負責祭祀;

夔,負責音樂;

龍,負責進言。

以上,相當於是組建了一個初級的「內閣」,以管理範疇來劃分職責。

【史記】所記載的黃金時代就是第一篇五帝本紀,接下來的夏本紀則記錄了整個夏王朝。

當然,夏本紀中篇幅最多的還是夏最著名的人物,也是夏的創始人,第一位天子——大禹。

禹為鯀之子,黃帝之玄孫,顓頊帝之孫子,他是名副其實的天子血脈。

父親因治水未成,被流放至羽山,後死在了羽山。

作為兒子禹,成年後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舜將治水的重責交給了禹。

禹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無奈地接下了這項任務。

禹,是位實幹派,他事嚴謹,一絲不茍,天下民眾願意奉他為楷模。

治水十三年的禹,經過家門三次都不敢進去,期間,他開九洲、陂九澤、通九道、度九山,重民生、集物產。

大禹對華夏的貢獻不僅僅是治水。他對於全國地理、空間所進行的探索和規劃也是一大壯舉。

禹,透過自己的腳步,為我們丈量出了清晰的空間脈絡,並加以改造,同時加大了中央集權。

以國都向外劃分了「五服」,區分了管理強度。國都向外依次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

禹在成功治水後大獲人心,征討三苗中成功獲取了兵權,這就意味著,帝舜在位時,禹就有了行政權和挺不錯權。

天下人以禹公布的度量和音律為準則,奉他為「山川神主」,舜,也因此順應了天下人將禹定為了繼承人。

所以,舜的禪讓是自願還是被迫不得而知。

但是,禹的影響力太大了,威望之大是當時的君王舜,也無法控制的。

舜去世三年後,禹繼位。

依照前例,禹也將帝位讓給了舜的兒子商均,自己躲到了陽城。

結果是諸侯拜見的都是禹,故後,禹,就這樣繼承了天子之位,即成立了國號為夏後,姓姒氏。

這就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夏朝。

禹與前幾位天子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並未對下一任繼承人做考驗,而是直接定了臯陶為繼承人。

這個臯陶就是被後人尊稱為「司法的鼻祖」之人,他和堯舜禹並稱為「上古四聖」。

然,臯陶死於禹先,禹又選了益為繼承人。

但是,當禹去世三年後,益學習前任讓賢,讓禹的兒子啟繼位,這次,眾諸侯並沒有依前朝那樣朝拜益,而是擁護禹的兒子啟。

最終,啟成功繼成天子之位,這就是夏後帝啟。

回顧禹,其實他在治水的13年中,已有了牢固的根基,成為了繼承人17年,後為天子,順應民意。

禪讓制被世襲制取代,夏王朝便正式翻開了世襲傳承的篇章,一代又一代地統治著九州大地。

歷經16位元帝王更叠,延續數百年的輝煌,夏桀最終讓夏王朝走向了隕落。

我們站在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夏王朝永遠都是那個不可磨滅的起點。

至於夏朝百年,是如何滅亡的,就要我們仔細讀一讀【史記】。

輕松知歷史,收看【史記·華夏風雲】,快速掌握中華大地的風雲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