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寧波鎮海發掘一處史前遺址

2023-12-23歷史

日前,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公布了年度考古發現—— 鎮海汶溪遺址。 該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面積約7000平方米, 是首次在錢塘江以南地區大規模揭露的河姆渡文化晚期前段遺存。

汶溪遺址堆積深厚,年代跨度大,距地表以下文化層最深處達3.6米。在位於考古專案現場T0301探方的南壁上,考古人員對橫截剖面各時期堆積的地層做了明確標記,由下至上依次包含了河姆渡早期、中期、錢山漾文化和商周時期,遺存面貌清晰。其間發現的多層淤泥質自然層揭露了史前時期這一帶曾數次發生海侵。

「這個自然層表明,那個時候生活在這裏的人類處於遇到海侵後遷移,水退了以後人又再來的海進人退、海退人進、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河姆渡人經常遭遇水災,還能連續一千多年在這裏生存,足見這個區域的文化韌性。」汶溪遺址考古專案負責人雷少介紹說。

考古顯示,汶溪遺址發現的史前時期文化遺存分為五個階段,最早可追溯至距今6600至63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往後依次為河姆渡文化中期、晚期,良渚文化晚期,錢山漾文化早期。 發掘表明,汶溪遺址是繼魚山、應家遺址之後,在寧紹平原瀕海地帶發現的又一處典型遺址,大大充實了河姆渡文化中、晚期序列之間的內涵,距今約5800至5500年,為河姆渡文化譜系和轉型發展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

「以前的考古在距今5800到5500年的時段有一個缺環,汶溪遺址可以把這個缺環補起來。」 雷少表示,這樣一來,河姆渡文化2000年的連續發展就能講明白了。

據了解,汶溪遺址發掘分為兩期,到2023年5月已完成第一期發掘,第二期發掘工作正在進行,發掘面積共計4400平方米。目前,共發現古代遺跡單位200余處,包括房址、墓葬、水井等,出土了陶、瓷、石、銅、木質各類小件標本共計600余件。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曾毅 通訊員周芳 唐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