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誌願軍愛上北韓姑娘,選擇放棄中國國籍,後來怎麽樣?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勝利的呼聲在北韓的每個角落回蕩,中方留下了數批誌願軍,協助北韓百姓開始重建家園。
五年後,誌願軍收到了返回祖國的通知,參與北韓戰後重建的戰士們將分批回國。這個訊息讓戰士們熱淚盈眶,渴望著能盡快回到自己的家園。
然而,有一位戰士卻是個例外,他就是王興復。
原來,隨著與北韓人民的深入交往,誌願軍戰士王興復結識了一位善良可愛的女孩,名叫吳玉實。兩人在日夜相處中已然陷入了深深的愛河。
當然,除了回國,兩人面臨更大的困難:我軍嚴令禁止與北韓人結婚,讓王興復深陷困惑之中。
「這法規是為誌願軍設立的,如果想結婚,只有……」王興復的上級言下之意讓他深思熟慮。
面對這無法兼得的境地,王興復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一、火光中的愛誌願軍士兵王興復雖未親身投身抗美援朝戰場,但他在後方的工作同樣不可忽視:指揮軍隊交通、補給物資,接待各級領導和誌願軍等,他的工作繁忙而重要。
附近的北韓人民也積極參與誌願軍與他們共同重建家園,不時攜帶當地特色美食邀請誌願軍品嘗,協助運送物資和疏散傷員。誌願軍也在北韓人農忙時協助收割糧食,照顧村裏的弱勢群體,為他們安排生活。在北韓人心中,誌願軍是親如兄弟的存在,是他們的恩人。
原本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雖生活不富裕但幸福。然而戰爭突襲,摧毀了這個平靜美好的家庭。兩個兒子被迫赴戰場,最終犧牲,只留下柔弱的女孩吳玉實和年老體弱的母親。
北韓戰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這個北韓家庭一老一小,生活異常艱難。王興復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帶來一線曙光,他毅然承擔起照顧老人和女孩的責任。面對破碎的房屋和荒廢的院子,他毫不猶豫地投身其中。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小女孩對王興復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崇拜之情。在她眼中,王興復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能修房蓋房,還懂農活,不僅有知識涵養,還親自照顧年邁的母親。他甚至教會小女孩說中國話和認字,吳玉實對他充滿依賴。
而王興復這位小夥子也從心底裏喜歡上了這位妹妹。最初他把這個黃毛丫頭當作親妹妹,但隨著時間推移,小女孩一年比一年長大,亭亭玉立。不知何時開始,王興復也不再把她當妹妹,兩人之間的感情開始發芽生根。
二、困擾的選擇1958年,王興復收到了回國的通知,然而他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高興。吳玉實的母親同樣喜歡王興復,兩人早已有著私定終身的打算。然而,軍隊中的鐵律讓作為軍人的王興復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他們不能違背部隊的規定。
「這法規是專門為誌願軍設定的,你看……」王興復的上級反復思考後說出這番話,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解決之道,即復員。
王興復陷入兩難境地。20歲時,他來到北韓從事戰後重建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報效祖國。如今正值壯年,放棄這一機會讓他不甘心。深思熟慮後,他決定征求戀人的意見。
「如果我留下不走,你會願意嫁給我嗎?」王興復小心翼翼地問。
「是的,如果你想留在這裏,我願意嫁給你。」女孩滿臉紅暈,笑容如同晨曦明媚。
王興復不願留下遺憾,也必須對這段感情負責。最終,他向組織遞交了復員申請,申請需要透過北韓外務省、人事局等多個部門審批,歷經波折,最終得到了中朝相關部門的批準。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中方留下的誌願軍協助北韓百姓重建家園。5年後,誌願軍收到了返回祖國的通知,戰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渴望早日回到家園。
然而,有一位戰士卻是特例,他就是王興復。在與北韓人民深入接觸的過程中,他與善良可愛的吳玉實相識,兩人陷入了愛河。
根據當時規定,華僑在北韓結婚後必須加入北韓國籍。得知這一規定後,王興復再次做出了犧牲,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北韓國籍。他的結婚申請在1962年獲得北韓當局親自批準。
婚後,他們過著恩愛的生活,共同照顧老母親,家中井然有序。他成為一所華僑小學的校長,教導孩子們母語和漢字,傳承中國歷史,弘揚誌願軍的恩情。
然而,王興復心中一直有個心結,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中國人,渴望回到祖國。他告訴妻子,決定恢復中國國籍並回到祖國生活。
面對丈夫的思鄉之情,吳玉實理解並鼓勵他回國。她說:「母親已經去世,我們在北韓生活很久了,我陪你回到故鄉吧。」王興復激動地擁抱了她。
然而,由於中國戶籍制度的完善,重新修改國籍變得困難。吳玉實不放棄,不斷找政府咨詢手續,補辦證明,直到70年代末,他們向中國駐北韓大使館遞交回國定居材料,終於獲得批準,吳玉實也重新加入了中國國籍。
1981年,老戰士王興復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祖國。援朝英雄已是飽經滄桑的老人,當媒體報道他們的愛情故事時,兩位老人低調平糊,默默融入了簡樸平淡的生活。
曾經,他意氣風發,面對祖國的召喚,毫不猶豫地肩負起責任,奮勇向前。祖國安定後,他不負良人,投身教育事業,上得起國家之責,下得起妻兒之情。
王興復在故鄉辛勤工作,直至60歲榮幸地退休,與妻子共享美好晚年。盡管經歷了千辛萬苦,但他展現了中國軍人堅韌不拔的精神。他為兩片土地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生動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