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國雄主:明成祖朱棣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2024-04-15歷史

影視形象

下西洋船隊,有官兵27800余名,來自首都南京周邊地區的衛所,以及沿海地區的水師。令人費解的是,有相當多的將士來自大明的錦衣衛——錦衣衛又稱天子親軍,是朝廷最特殊的軍隊,也是搜集軍政情報的機構,直接向皇帝負責,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可以逮捕包括皇親國戚在內的任何人,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錦衣衛的出現,讓大明船隊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歷史規律往往歸於總結,歷史事件則往往源於偶然。大明王朝第一次皇權交接一波三折,在這場非秩序競爭中,官場哀鴻遍野,也產生了一代雄主朱棣。

任何一種競爭都很難經受道德的評判,但競爭永遠都是個好東西。

朱棣(1360-1424),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呢? 明初著名的相士袁忠徹是這樣描述的:「王乃龍生鳳相,身長六尺,面大腰圓,能步開三尺。」

朱棣是個中等身材的胖子,跟馬和的長相頗為相似,這也可能是朱棣對馬和刮目相看、心生好感的原因。但朱棣要比馬和矮一頭,出生時又有先天不足,左腳內傾,走起路來步子一大一小,有點「唐老鴨」的藝術風格。

兒子都是自己的好,皇帝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對哪個兒子都不虧待。洪武三年(1370),十歲的朱棣受封燕王。洪武九年(1376),朱棣按照父皇的旨意,到老家鳳陽「插隊落戶」三年多,朱棣「民間細事,無不究知」,在鄉親之間贏得了口碑,也使自己得到了磨礪。

生理上的這點缺陷,絲毫不影響朱棣成為出色的統帥。朱棣的老丈人,是名將徐達。朱元璋的江山,差不多有一半是徐達打下來的。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貨真價實的軍事家。老丈人教女婿,徐達毫無保留,朱棣擁有卓越的統帥才能。

洪武十三年(1380),二十歲的朱棣到藩地獨當一面。朱棣雖說年輕,卻政績頻出:他多次受命參與了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招降了蒙古乃兒不花,生擒了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出色的功績,朱棣為朱元璋日加器重。

但是,朱元璋再器重,朱棣也不能成為接班人,因為他不是長子,太子只能是朱標。

洪武二十五年(1393),太子朱標病故。朱家的江山要千秋萬代,皇帝之位應該傳給何人?一生不守規矩的朱元璋,這件事他必須遵守規矩。嫡長子制的大位傳承規則固定了千年,皇族與社會一並納於秩序之下,最終為的就是帝王世代相傳,而不為他人覬覦。但朱標的長子也已夭折,次子朱允炆不過年方十五,弱小的肩膀能否扛得起天下的重任?朱元璋猶豫了,覺得有必要作一次冒險,動動規則,將帝位傳給兒子。

但傳給哪個兒子呢?按理應該是次子朱樉,但朱樉的品性有些問題。三子朱㭎,顯得太斯文,剛性不足。最滿意的是四子朱棣,德才兼備,又有威望!

朱元璋將這個想法數次暗示群臣,希望他們主動提出,但誰都不願開口。朱元璋忍不住了,明確提出讓朱棣接班,還是沒有人明確表態。大臣們擔心,明太祖反復無常,倘若匆忙表態,哪天「他說的」變成了「你說的」,那風險就大了。

最後,朱元璋信任的老臣劉三吾出來說話,他提醒朱元璋:立了燕王,排在前面的秦王、晉王怎麽辦?

皇帝家裏的事擺不平,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但事情的變化,還有朱元璋、劉三吾都無法預料的變數。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李贄(zhì)說:「中國家二百余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成祖文皇帝就是朱棣,姚少師就是姚廣孝。朱棣帝王之路的死局,姚廣孝執意要將其變成活棋。

姚廣孝(1335-1418),字斯道,法名道衍(yǎn),長洲人。

姚廣孝熟(shú)讀佛、道、儒、兵之書,將嚴重沖突的各種理論融為一爐,是比戰國時蘇秦更狠的角色。但姚廣孝不像蘇秦那樣四處謀差,而是出家當了和尚。明太祖為藩王統一配備僧人,姚廣孝便隨侍燕王朱棣。

明成祖畫像

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初十,朱元璋病逝。閏五月十六, 朱元璋下葬,朱允炆即皇帝位。在即位的第一個月裏,朱允炆做了三件大事:辦了爺爺的喪事,辦了自己的喜事,辦了叔叔的倒黴事——最先倒黴的,是朱允炆的叔叔周王朱橚(sù),朱橚被自己的兒子朱有爋(xūn)舉報,朱允炆便將周王朱橚逮捕。

這就叫「削藩」,就是皇帝收回藩王的主要權力。

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建文帝的削藩,選擇實力最弱的周王朱橚動手。藩王對皇權的威脅是一種客觀存在,朱允炆在準備接班時就曾問過近臣黃子澄:諸叔藩王皆擁重兵,如有變端,怎麽辦?黃子澄的回答是:不聽話的,當然是打啊!

皇帝與藩王,是不在一個「重量級」上的拳擊手,鬥狠有著明顯的優勢。

黃子澄與齊泰,是朱允炆智囊團中的兩個核心人物,但理論與實踐上都欠火候。在明初談削藩,面臨著非常棘手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難題。

明太祖的思路,是要做大做強各個藩王,「一家人」共同出力輔佐帝王,並將這一「理論」寫入【皇明祖訓】,令後世子孫一字不得更改。朱允炆一上台就反其道而行之,如何實作這一「理論」上的突破?即便有了「理論」上的重大突破,還有一個實踐層面上的具體問題。

但建文帝朱允炆選擇的是迅雷不及掩耳:以私印鈔票之名,滅了湘王朱柏;以生活作風問題,滅了代王朱桂;以後人至今都搞不清的問題,廢了齊王朱榑(fú);還有更奇的,沒有找到問題,但根據邏輯推理,岷王朱楩(pián)也應該有問題,所以也廢掉。按照建文帝的說法,這幾個藩王都是「自取滅亡」,不拿爺爺的「祖訓」當回事。

周王、湘王、代王、齊王、岷王相繼獲罪,燕王朱棣就無法鎮定了。但是,姚廣孝卻開心起來,認為這是朱棣實作宏圖大誌的天賜良機。

什麽宏圖大誌?說白了就是三個字:當皇帝!

朱棣心底沒譜,說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麽辦?

姚廣孝回答: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朝廷沒有閑著,朱棣已點燃了雄心。當帶著詔書的官兵包圍燕王府時,朱棣果斷起兵。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以遵「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之名,誓師出征。

八月和十二月,朱棣給朝廷發去兩封公函,也給全體官民發出文告,義正辭嚴地指責皇帝受齊泰、黃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誘惑,迫害諸皇子,禍害國家。根據【皇明祖訓】,自己有責任、有義務作出擔當,懲戒「奸臣」。

【皇明祖訓】的原文是:「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現在的問題是,「天子密詔」明明是捕獲燕王朱棣,燕王朱棣如何「統領鎮兵討平之」呢?這只能說,是各人對原著的解讀有爭議,朝廷與燕王,雙方誰都不占全理。

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長處,這樣的軍事較量,最終會是一個什麽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