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密八路軍、新四軍軍裝中的冷門趣聞

2024-07-26歷史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雖然常常提到的國軍多指國民黨控制的軍隊,但廣義上,包括八路軍和新四軍在內的國民革命軍也屬於國軍的範疇。這裏的分別在於,「國軍」這一稱呼的套用範圍與語境有關。

關於為何這兩支部隊會歸入國民革命軍的序列,關鍵在於它們擁有正式的番號。以往稱作紅軍,那是我們自創的番號,而並入國民革命軍後,被賦予了八路軍(即第十八集團軍)及其下屬的115、120、129三個師和新四軍等正式番號,意味著它們得到了國民政府的官方認可和組織編制,這相當於正式身份的確認。

這解釋了為何這兩支部隊需要佩戴帽徽。雖然後期由於生產限制和人數激增,很多人選擇不佩戴帽徽,但如1944年美軍觀察團拍攝的120師照片所示,部份部隊仍佩戴帽徽,尤其是人數較少、老兵較多的部隊。

至於臂章問題,八路軍即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來轉為第十八集團軍,這兩個番號的變化只是時間先後的區別。由於八路軍名聲大噪,這個名字一直被沿用。但實際上,路軍是臨時的軍事組織,後來在全軍整編時取消了路軍的設定。

八路軍的臂章有多種樣式,各地戴法也不同,例如山東軍區曾使用過罕見的三角形臂章,上面還印有「山縱」字樣,表示山東縱隊。臂章背面通常會標明部隊番號、職務、姓名和編號等資訊。

新四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這是一個軍級單位,比第十八集團軍級別稍低,從編制上看與國軍的新一軍、新六軍等相當。新四軍的臂章也有明確的胸章,上面清楚地標有番號。

新四軍早期的「抗敵」臂章則采用鬥笠設計,反映了其起源於南方的遊擊隊。從早期照片中可以看到新四軍制服上的胸章,如陳老總少將支隊長所佩戴的那種。

關於領章的問題,大部份八路軍並無領章,但晉綏軍區和延安的部隊除外,那裏的老兵較多。例如,有的照片拍攝於1944年晉綏軍區和1939年的冀中軍區,從照片中可見領章。

此外,紅軍時期的軍服就已經有領章的設計,可以從1937年的陜北紅軍軍服中看出。因此,見到八路軍有領章的情況時,應考慮具體的歷史背景。

至於軍裝問題,其實不需要過度爭論。早期的軍裝設計基本類似,幹部和戰士的上衣都是四個兜的設計。建國後的65式軍裝才有區分,所以有關幹部和戰士兜數的討論應放在更晚的時期。

八路軍的標準軍裝顏色是灰色,但由於條件限制,實際上有各種顏色的軍服。例如,八路軍總部使用的是標準的灰色,而386旅則能搞到黃色軍服。由於戰時需求,八路軍還使用了草綠色和草黃色的布料制作夏裝和冬裝。

各地軍區的軍裝顏色也有所不同,例如陜甘寧邊區多為深藍色和灰色,晉察冀則多用土黃色,山東地區則是前文提到的草色。

新四軍的軍裝與八路軍相似,但由於活動在華東地區,其軍裝顏色多為灰色,盡管條件同樣艱苦。軍裝的質素問題也是一個挑戰,當時的軍服經常出現質素問題,但隨著大生產運動的推進,情況有所改善。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被服配發標準是夏季一年兩套,冬季一年一套,排以上級別的官兵還配有棉大衣。所有衣服的標準長度為二尺五,幹部的褲子是西式褲,戰士則為改良的中長褲。當時我軍還設立了大量的被服廠,基本實作了軍裝的自給自足,雖然條件艱苦,但至少能保證基本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