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民黨這兩位悍將,才是解放軍真正的敵手,薛嶽、張靈甫都靠邊站

2024-04-09歷史

國民黨這兩位悍將,才是解放軍真正的敵手,薛嶽、張靈甫都靠邊站

在解放戰爭中,我軍湧現了許多出色的悍將,成就了許多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的開國將帥傳奇。

但在解放戰爭中,作為對手的國民黨軍隊,其實也是悍將輩出,比如讓我軍吞下慘勝猶敗的孟良崮一戰的張靈甫,比如在抗戰期間屢建奇功,後任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的薛嶽。

不過,在我軍將領看來,國民黨軍中真正能打的悍將,卻是另外兩個人,甚至在這兩個人面前,連薛嶽和張靈甫都要靠邊站。

那麽,我軍眼中真正的國民黨悍將究竟是誰?跟薛嶽和張靈甫相比,這二人又有什麽過人之處?而這兩位悍將,在戰爭期間又指揮了哪些驚天動地的戰役?

今天,老閆給大家講講,國民黨軍中,真正被我軍看得起的兩位悍將,都有誰。

傅作義

在被我軍真正視為對手的兩位國軍悍將中,首推傅作義。

傅作義無論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在解放戰爭中,既沒有什麽非常亮眼的經典戰例,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傲人戰績,傅作義給外人的印象好像就是一個只會守城的無能將軍。

可如果從當今的眼光看待當年的傅作義,會發現傅作義其實是個很難纏的對手,至於他為何會被我軍將領視為真正的對手,原因也在這裏。

在中國眾多開國將帥中,若要論對傅作義最為了解與熟悉的,當屬開國十大元帥中的聶榮臻元帥。

聶帥自1937年11月起,被八路軍總部任命為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晉察冀軍區相當於一個獨立在敵占區的八路軍軍分區,而聶帥正是這個軍分區的一把手。

之所以在敵軍占領區安插晉察冀軍分區這麽一手,第一個目的,是為了避免活動在山西地區的八路軍115師等部隊,與遠在太行山區的八路軍總部失去聯系,因此楔入了晉察冀軍區這麽一個走廊式的武裝地帶。

既能作為一個連同總部與在外活動的主力部隊的樞紐,也能作為保障八路軍總部側翼安全的屏障,必要時可以緩沖和阻滯日軍的進犯。

而第二個目的,則是防了一手國民黨,盡管在國共一致對外抗日的大背景下,但是站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轉折點上,我們多麽慎重的考量都不為過。

相信國民黨方面也是這麽想的,我們和國民黨軍之間,遲早要發生一場大戰。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考量,中央軍委「無心插柳」的在山西邊境楔入了晉察冀軍區,目的正是要看住同在附近地區活動的國民黨第二戰區。

而此時的傅作義,就在第二戰區任職副司令,此後長達十年時間裏,他都在華北這一塊深耕建設。

傅作義在1937年時任第二戰區副司令,抗日戰爭結束後進入解放戰爭,傅作義在1946年10月被委任為察哈爾省主席,次年又任「華北剿總」。

而聶帥也「陪著」傅作義,一起在華北山區紮根十年,與傅作義也算是常打交道的老對手。

曾經監視傅作義,並與之鬥爭十多年的聶帥,對於傅作義的部隊評價非常中肯而客觀:傅作義的部隊,作戰風格很像解放軍,戰術特點很像解放軍,就連他們的軍紀行為,也有一點點解放軍的意思。

確實,傅作義麾下的部隊,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都很像我們解放軍。

縱觀這支部隊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他們在1947年左右,戰鬥力達到最強。

但是同樣可以發現的是,這支軍隊在抗戰之初,戰鬥力並不強,甚至可以說很弱,弱到蔣介石不放心傅作義擔任要職,不放心他的部隊守衛要地,因此把傅作義放到當時的內蒙古地區,他的部隊也只當個二線部隊使用。

那麽傅系軍隊後來又是如何變成強軍的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抄作業,抄解放軍的作業。

我軍在八路軍時期,與傅作義曾經有過一段攜手抗日的經歷,那個時候,我們八路軍善於敵後作戰,而傅作義的部隊是二線部隊,因此才有了多次合作機會。

在多次的協同作戰過程中,善於觀察的傅作義發現,我們八路軍的裝備雖然破破爛爛,比他們差,但是我們的戰鬥力卻是很猛,戰鬥時個個奮勇爭先,而且部隊內部也是鐵板一塊,團結一心。

傅作義雖然很費解,但是並沒有問出聲,而是持續不斷地觀察,最後他發現,我們的部隊之所以會有如此表現,就是因為我們有著鐵的紀律,鋼的意誌,這種鋼鐵紀律,是維系我們八路軍部隊戰鬥力的根本。

然後,我們八路軍管理部隊的這一套辦法,就被愛「抄作業」的傅作義,給抄走了。

而且被傅作義抄走的,不止有我們的紀律,還有我們的作戰戰術。

當時我們的八路軍,雖然戰鬥力不弱,不過比起背後站著國民政府的國軍,以及更先進強大的日軍,我們就顯得窮得叮當響。

因此,我們八路軍的作戰方式,就是推崇「小、快、靈」的機動靈活戰法,打仗的時候,我們部隊的指揮官個個都是精打細算的行家,計算怎樣以最小的犧牲,得到最大的勝利。

於是,傅作義把我們的戰術戰略也給抄走了,用來改造自己的部隊。

靠著抄八路軍的作業,傅作義的部隊一改二線弱旅的頹唐,實作了從內到外的蛻變,變成了一支實力較強的軍隊,這支部隊裏裏外外,都透露著一股與周圍國軍部隊與眾不同的氣息。

正是因為抄了我軍的作業,所以傅作義的部隊變得比較強,也因此,在解放戰爭中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但是隨著1948年末,解放軍三大戰役的結束,長江以北再無國民黨軍,再加上蔣介石的猜忌,與國民黨內部的內鬥,讓傅作義看不到希望,於是,為了民族大義,同時為了保全北平這座千年古都,傅作義率軍投誠。

1949年1月12日,北平糊平解放。

而傅作義之所以能被我軍將領稱之為對手,除了他善於透過觀察,取長補短來增強戰鬥力這一點以外,他在大局觀上的清醒,不也值得我們認可嗎?

衛立煌

在國軍中值得我軍將領欣賞、認可的將領,衛立煌也是其中一號。

衛立煌是安徽省合肥縣人。

他的政治起點很高,因為他曾經在孫中山的軍營中擔任警衛,北伐結束後就擔任了營連長,這一點,與中國共產黨我軍頗為相似,我軍中很多高級將領,最初在紅軍中不過就是連排班長。

在國民黨軍垮台之前,衛立煌最高的軍銜是陸軍二級上將,並且,他是蔣介石親口欽點的國軍「五虎上將」之一,含金量非常高。

與偏安一隅,只善於守城,並且守到最後無城可守的傅作義不同的是,衛立煌「名將」的名頭,可是他自己實打實打出來的。

雖然蔣介石將衛立煌視為心腹委以重任,有一些感激衛立煌當年擊敗石友三解圍南京的感情因素在裏邊,但衛立煌個人的能力,還是很有一些的。

抗戰初期,衛立煌擔任第二戰區司令,第14集團軍總司令。

在對日策略上,衛立煌是國軍中少有的清醒派,也是反抗日軍的堅定派。

抗戰初期,日軍依仗比中國軍隊強大一代半的軍事上優勢,企圖把對華北、華中一口氣吃掉,並因此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

1937年9月,為了力保山西不失,國共聯軍決定要在忻口紮一個大口袋,來給日軍「包個餃子」。

忻口戰役由衛立煌指揮,國共聯軍一體配合。

戰役從10月1日發起,中國軍隊在忻口戰役跟日軍死磕了一個多月,殲敵2萬余人。

戰後,在總結本次戰役的得失之時,我軍將領亦認為,這一仗之所以能夠打好,打贏,除了我們八路軍在敵後和側翼,做了大量的牽制、襲擾行動,配合了國軍的正面作戰以外,衛立煌的用兵智慧和毅力也不可小覷,這一點,不得不佩服。

此外,衛立煌也頗有大局觀,在國共抗日統一戰線上,衛立煌是比較開明的一派,他認為,在徹底打退日軍侵略者以前,國軍千萬別與我軍其嫌隙,不然只能仇者快,親者痛。

但是,這樣的將領,是頑固的蔣介石所不喜的,1941年,衛立煌被蔣介石連帶本職和兼任一起,一擼再擼,擼了個幹幹凈凈,而後在家賦閑,無事一身輕。

但是1943年,在家賦閑兩年的衛立煌並未頹廢,反而在復出之後擔任中國遠征軍司令官,並帶兵在中緬邊界,和駐印日軍打了一場大仗。

而衛立煌之所以能夠得到我軍將領的極高評價,除了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麾下部隊每每總能在大仗中打出威風,打出勝勢以外,他最令我軍將士和高層佩服的一點,就在於他審時度勢的能力。

1947年到1948年間進行的遼沈戰役,讓敵我雙方無論是總兵力,還是政治態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

但是這種扭轉是一點一點地發生的,也是蔣介石一點一點把它,從看不清的局勢,變成「看得清」的明朗局勢。

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對國軍部隊的種種「微操」,是時至今日都被稱作笑柄的荒誕行為。

他本來就不知兵懂兵,更不曉得如何打仗,所以往往站在「全域、戰略」的高度,越過底下的將領,把部隊一通瞎指揮,然後把本該可以維持住的良好局面,給一點點作完。

整個國軍中,名將其實還是不少的,但要說整個遼沈戰役,誰最看得懂局勢,那麽首推的,當屬衛立煌。

整個遼沈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就一直在痛罵衛立煌,說他「該動不動」,說他「貽誤戰機」,說他「為了一點點個人計較,葬送了整個國軍在東北之大好局面」。

確實,由於衛立煌的部隊一直龜縮在沈陽城中,不管是被圍後向他求救的,還是被圍後,由蔣介石親自電令,讓他解救的,衛立煌統統不管,就是抱定了堅守不出的念頭。

也因此,我軍才能先後完成收復錦州、津西、長春的戰役,把沈陽變成一個孤城。

但是蔣介石卻不知道,衛立煌始終龜縮的原因,恰恰是他看清了東北戰場的局勢。

衛立煌很明白,解放戰爭中我軍的目的,就是要瓦解一切反抗的國民黨軍隊,徹底掌控政權。

衛立煌明白,為了這個目的,不管是身在沈陽的他的衛立煌兵團,還是困守長春的鄭洞國兵團,抑或是遠在錦州的範漢傑兵團,都一定是中國共產黨要「清理」的物件。

也因此,衛立煌很清楚,我軍會不惜一切代價地打殲滅戰,把所有國軍殲滅在關外。

甚至他都能想到,我軍所有的軍事行動,唯一的指導思想不是怎樣減輕攻城壓力,而是如何把所有敵軍全部留下,全部吃掉。

的確,衛立煌的猜測是正確的,在戰役初期,我軍東野大軍在林帥的指揮下,把敵軍分割在錦州、沈陽、長春三座孤城,並且分別圍困,明明占據優勢,明明能夠很快在任意一城發起戰役,卻為何遲遲不行動?

正是因為當時的林帥跟中央軍委,在先打誰的問題上,出了一點分歧,中央的態度是明確的,那就是「打一個,看一個,吃一個」,也就是大連續不斷的殲滅戰,不管是圍點之敵,還是馳援之敵,甚至是在路上的潛在援兵之敵,都算進去了,要統統吃掉。

而林帥遲遲不下定決心的原因,就是他擔心攻擊不順,打援不力,然後自己被包了餃子,用林帥當時的原話說就是,「我擺了一桌飯,卻來了兩個客人,我先請哪個後請哪個嘛?」

而林帥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一定不能讓敵人有一兵一卒逃進關內,而要統統的、全部的就地殲滅。

可以說,衛立煌對我軍的戰略態勢看得非常清晰,這也是他無論蔣介石如何叫罵,都堅守不出的原因,他很清楚,他就算去救了,也會被林帥堅決地一口吃掉。

正因為有這樣清晰的認知,所以最終由他把守的沈陽,才變成了蔣介石在東北境內幸存的最後一支部隊。

而也正因為他這種審時度勢,「拎得清」的戰略眼光,所以他才會給我軍解放東北制造了麻煩,要不然,解放東北也許還能再提前幾個月的。

也因此,衛立煌成了為數不多的,受我軍將領欣賞,認為其配做對手的國軍將領。

張靈甫、薛嶽差在哪裏

與傅作義、衛立煌等相比,無論是張靈甫還是薛嶽,就都不夠看了。

畢竟,張靈甫之所以強,孟良崮之戰之所以艱難,並不是因為張靈甫個人的強大,而是其手裏掌握的軍事裝備更強大,才導致張靈甫的部隊面板戰鬥力更強大,從而致使孟良崮戰役變得很艱難。

至於說薛嶽,雖說其在抗日戰場上屢建奇功,被稱為「戰神」,但其在解放戰場上被我軍打得三戰連敗,喪師百萬,因此被蔣介石冷落,打發他去守海南,就可見他的強大,在我軍面前其實也就那樣,徒有其表罷了。

而透過本篇文章的分析,大家也可以知道,真正有實力的將領,他的實力從來都不應該只體現在他個人身上,而應該讓他的部隊每個人,都變得和他一樣強大。

就像知軍善治的傅作義,善審時勢的衛立煌,以及戰術靈活的胡璉,雖然在我軍的攻勢,和國家的大勢面前,逃的逃,降得降,但都可稱得上是我軍一合之將。

至於解放戰爭中另一個難纏的將領黃百韜,他的部隊雖然也很強大,但由於他自己本人對蔣介石是孤忠但愚忠的,所以他也頂多只被我軍視為一個帶兵的,而不是合格的對手。

黃百韜,在國家和個人命運之間,成了一個悲劇,但其部隊的戰鬥力是確鑿無疑的,否則也不可能被國民黨軍視為五大主力之一,被蔣介石倚為左膀右臂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