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山東:齊河縣城

2024-01-17歷史

百年城垣圖誌

齊河縣,春秋稱祝柯,又名督楊。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設郡置縣,改為祝柯縣。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祝柯縣改稱祝阿縣。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祝阿縣為禹城縣;乾元二年(759年),遷城於遷善村,即今禹城市區。原縣城稱耿濟鎮。

齊河舊城初名耿濟鎮,又稱耿濟渡,東臨濟水(大清河)。因東漢初年大將耿弇討張步由朝陽橋渡濟水,首拔祝阿以定國基而得名。 宋,改耿濟鎮為濟河鎮,繼稱齊河鎮。金天會八年(1130年),撤鎮改縣,稱齊河縣,隸濟南府。 五十年前,老齊河縣城蜷縮在臨黃堤下,城東門距離黃河大堤僅465米。黃河水自西南翻滾而下,繞城半周,河水高懸,地處險要。

1972年齊河縣城航拍圖

現衛星圖

1971年,為了修建黃河北岸展寬工程,徹底根治黃河水災,決定將齊河縣城搬遷到離舊址約15公裏左右、京滬鐵路沿線、已發展的有了一定規模的晏城鎮。1973年,國務院批準齊河縣城遷往晏城。

1973年齊河老縣城(即現祝阿鎮)搬遷時原城區面積2平方公裏,城區人口9896人,國務院批準齊河縣城遷往向北11公裏的晏城後,老縣城祝阿鎮被稱為「老齊河」,因新縣城搬入晏城的緣故,齊河多了一個名字「晏城」。所以大家經常聽到有人叫晏城,也有人叫齊河的緣故。

與齊河舊衛星圖同一圖上的當時的宴城鎮

現衛星圖

齊河縣,1130年(金天會八年)升鎮為縣始築土城。城周長五裏三十步,高一丈三尺,頂寬一丈,根闊二丈二尺。城門樓四座,鐵裹門八扇,東門名「臨濟」,南門名「瞻岱」,西門名「康城」,北門名「拱極」。角樓四座,墩台八個。城外設隍塹,周長六裏。

日軍入侵齊河老城景象

老齊河縣城舊城角樓

「瞻岱」的意思是站在齊河可瞻望泰山。 「臨濟」是指齊河緊鄰濟水,黃河改道之前,齊河位於濟水(又名大清河)以北。 「拱極」也就是拱辰,意思是拱衛北極星。語本【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後因以喻拱衛君王或四裔歸附。 「康城」意為陽光明媚的繁榮之城。

乾隆三十年(1765 年)欽頒諭旨,撥銀 48500 兩,將齊河天會年間始築的土城改建成磚城。周圍計長 809 丈 3 尺,高 2 丈,頂寬 1丈 4 尺,底寬 2 丈 4 尺,炮台 8 座,城樓 4 座,馬道 4 座,陴墻有垛墻 1428 個。城外護城河周長 6 華裏,陡坡高 1 丈 2 尺,壕溝 2 丈。於乾隆三十一年十月開工,三十三年八月竣工。東門曰朝陽,西門曰阜城,南門曰迎薰,北門曰拱極。此舉加強了齊河城廓建設和外圍防務。以上資料摘自於【齊河舊城拾遺】和姜仲華【乾隆皇帝與齊河】)

乾隆39年齊河縣結構布局示意圖

齊河城歷經兵災戰亂,至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城垣四周諸多坍塌,雉堞、譙樓傾危不整。1933年曾予修復。時城內有東街、西街、南街、北街、縣治西、晏城驛街、南門內東、舊教場、城內西北隅、後倉街、城內東北隅、馬場胡同、西門內北等不規則街道,設東關、西關、南關、北關4集市,城區面積1平方公裏。

1938年齊河縣城平面示意圖

1937年11月16日,齊河城被日軍侵占,城內建築物多遭破壞,四城門時常緊閉。日軍投降後,國民黨軍隊搶占齊河城,並將西、北城門諸死設防。

1948年9月17日,人民軍隊解放齊河城,即開西門,復修城內建築物。是年底,齊禹縣民主政府定駐於此。

齊河縣舊縣城圖

1950年,齊河縣人民政府定駐。之後,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工廠、商店、文化教育設施相繼興建,城墻漸被拆除。1954年初,城內分東南街、東北街、西關街、西北街、西南街、北關街等6個行政單位,計754戶、3013人。

抗日戰爭時期齊河城墻與角樓

抗日戰爭時期齊河縣城門與街道

齊河置縣築城時,大清河繞城而過,河上一橋飛架,貫通南北,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九省通衢之咽喉大清橋,該橋始建於1548 年(明嘉靖二十七年)。元明清時期,由北京去往江南、山東有兩條交通要道,一條是走水路京杭大運河,另一條則是走陸路過河北,進山東,走江蘇、安徽到浙江,處於該路段上的齊河就有了「官道要沖,九省通衢」之說,濟水(大清河)之上的大清橋更有「通衢咽喉」之稱。

當時,朝廷命山東巡撫沈應龍征九縣夫役,委濟南同知王應乾督修。發帑金17000兩,歷八年竣工,實耗銀23萬兩。橋九孔飛跨,勢若長虹。邊置狻猊欄柱,東西橋頭建坊,一額書「大清橋」,一額書「濟水朝宗」,名聞遐邇。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改道奪大清河入海,大清橋毀於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