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世紀晚期英格蘭雇工「反常」的反抗,薪金勞動者「自願失業」

2023-12-10歷史

文/小楚

傳統觀點認為 ,前工業時代的雇工滿足於基本生活需求,不求改變 ,薪金上漲只會滋生其懶惰情緒 ,而不會帶來收入的最大化 。

這種敘事模式既源於中世紀以來 社會精英對勞動者的偏見 ,也與 17 世紀重商主義評論家的進 一 步闡發密切相關 。

然而,在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 ,雇工面對高薪金做出的選擇難以用上述觀點來解釋 。

雇工不僅大多兼有多重身份,為增加收入,一年中從事多種不同工作,而且追求消費標準的提升和個人財富的積累 ,甚至還參與公共生活 ,著力改變自己的經濟社會地位 。

可見 ,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雇工既不懶惰,也不是 「 揮霍者」,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層面均有追求,「 從上往下看 」 的傳統敘事模式有待改變。

問題的提出

從 13 世紀初現存最早的薪金支付記錄出現到 18 世 紀中葉「 工業革命 」 發生 ,英格蘭曾經歷過兩個 高薪金 時期 ,即中世紀晚期 (1350— 1520 年)、17 世紀下半葉到 18 世紀初 。

面對利好 ,前工業時代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是否得到了有效刺激 ,他們是否願意在工作上投入更 多的時間以提高產出 ,從而盡可能增加收入?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勞動 者的需求 、興趣 、態度 、價值觀等主觀因素 。

其中 ,勞動者看待工作和閑 暇的態度對勞動力市場供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尤其是在薪金率上升時, 勞動者的偏好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

因此 ,百余年來 ,前述問題受到不 少研究者的關註 。

一種長期流行的觀點認為 ,前工業時代的雇工熱衷休閑, 沒有積極投身工作的意識 。

早在 20 世紀初 ,馬克斯 · 韋伯就曾指出這一點 。

為了保證收獲工作的進行 ,雇主不斷嘗試提高勞動者的計件工價但勞動者並不領情 ,不會幹更多的活來獲得超額的收入 ,而只是完成能夠保證獲得之前收入的工作量 。

也就是說 , 勞動者並非天生希望多多地掙錢 , 只是希望像其已經習慣的那樣生活 ,獲得滿足此需求的收入即告停工 。

因 此 ,在高度贊賞資本主義精神的韋伯看來 ,透過 提高薪金 來刺激勞動者 「 獲利本能 」 的方法不能奏效 。

這是前資本主義勞動的一個重要特征。

此 後 ,韋伯的觀點得到不少研究者的支持 。

例如 ,在研究 17 世紀英格蘭的勞動問題時 ,經濟史家 D. C. 高文 發現 ,造成就業不足現象存在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薪金勞動者 「自願失業」。

這主要源於對休閑而非高收入的偏好 ,在高薪金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

高文認為 ,就業不足現象是前工業時代落後經濟的重要特征, 其致因包括: 供需兩側都沒有促使雇工增加收入的經濟刺激。

勞動者熱衷於參與各種各樣的宗教節日的慶祝活動 ,與其說是虔誠的表現 ,不如說是 「 酒館更有吸重力」,

都鐸和斯圖亞特時期的勞動缺乏現代經濟要求的規律性 、持續性和強度 等。

在強調前工業時代經濟的落後性上 ,社會史 家基斯 ·杜文 走得更遠 ,他甚至嘗試用人類學家發現的 原始社會人群的「 任務導向 」 ) 行為來解釋前工業時代勞 動者的勞動心理 。

他認為 ,原始社會的勞動與休閑沒有明確界限 ,勞動 帶有娛樂功能 ,人們並無現代勞動的 「 時間意識 」 。

這種特征在中世紀的歐洲多有展現 ,如勞動的不持續性和季節性 、大量宗 教節日穿插於全年的生產活動之中等 。

自然 ,中世紀人們的勞動目的也不 是經濟性的 ,所謂的「 勞動倫理 」或「 職業道德 」 是工業時 代的產物。

上述研究都試圖證實 ,前工業時代( 尤其是中世紀) 的雇工缺少職業 精神 ,總是規避正規或長期的工作 ,盡可能地縮短其勞動時間 。

同時 ,雇工 對可以得到的報酬的期望值很低 ,他們勞動只是為了得到生活必需品( 主要 是食物),在滿足此要求之後便停止被他們視為繁重 、低階 、枯燥的工作。

初看上去 ,不夠勤勉能夠完美解釋中世紀晚期英格蘭面臨的 勞動力問題。

有利的勞動力市場地位讓 雇工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工作 ,或者接受何種工作 。

多數情況是 ,雇工不再工作 ,而是去享受休閑娛樂 。

雇工工作時間的減少讓勞動力供需矛盾更加尖 銳 。

在議會頒布【勞工法令】 前的討論中 ,議 們抱怨連連:

身體健全的人寧可四處流浪 ,靠乞討為生 ,也不願意接受雇提供的工作 ,他們是貪婪的窮人; 勞動者們沈溺於飲酒 、遊戲 、運動等 ,而不是投身於勞動之中 。

如此一來 ,議會首先想到的應對辦法自然就是強制雇工接受工作 ,透過限制他們的流動以壓低其薪金水平。

然而 ,上述看似合理的傳統敘事模式不乏可疑之處 。

例如 ,在高薪金時 期 ,休閑娛樂的消費相當高昂 ,瘟疫的幸存者為何沈迷於此 ,而不去抓住良機改變悲慘的命運?

針對雇工不願意增加收入並提升生活標準的判斷 ,伊 恩 ·布蘭查德 曾指出 ,在 1400— 1600 年的英格蘭礦業中, 占主導地位的礦工雖 然都想用最少的勞動時間實作自己的 「 收入期望值 」, 但這個「值 」並不低 。

礦工不僅謀求高質素的物質生活 , 而且 在事實上 ,他們過得也比同時代的許多人都要好。

在【勞工法 令】 的執行記錄中 ,我們看到 ,被訴至法庭的雇工往往擁有 多重身份 ,為追 求收入最大化 , 雇工在一年之中可能從事多種工作 ,而且還會帶上 家庭成員 一起打工。

同時, 【限奢法案】 和考古證據顯示 ,雇 工往往追求更高的消費標準 ,而不是僅僅滿足於基本生活需求。

有鑒於此 ,透過研讀相關法律文獻並參考最新研究成果,,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的高薪金 並非助長了雇工的好逸惡勞之風 ,而是激勵了他們增加勞動時間 ,以實作收入最大化 、消費標準提升和社會地位改善 。

在此基礎上 ,我們 還須對主要源於中世紀以來人們對勞動者偏見的傳統敘事模式加以反思

雇 工追求收入最大化

面對高薪金 ,雇工沒有實作收入最大化的願望嗎?

大量來自法庭案卷的證據顯示 ,中世紀晚期的雇工並 沒有滿足 於僅可 保證基本生活 的收入 ,而是 積極利用其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 透過多種方式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 。

( 一)雇工有多重身份 ,每年從事多種工作

在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 ,大多數雇工的身份不定 ,常常在許多工作之間 進行季節性轉移 ,亦工亦農 。

農忙期間 ,他們從事收割 、脫粒等工作 ,到了 農閑時期 ,他們可能就會從事 一 些非農業活動 ,成為建築工匠的輔助工或采礦行業中的礦工

因此 ,我們看到 ,1388 年頒布 的【劍橋法令】規定 ,一個工匠在農忙期間必須參與谷物收獲 ,除非其手藝是社會不可或缺的。

同樣 ,在 1390 年漢普郡的 治安法庭上 ,一名皮匠 、一名制革匠和一名織工亦被控離開他們所屬的百戶 區 ,去外面幹一些收獲工作。

雇工所兼身份比我們想象得更為復雜 。

在法庭案卷中 ,因違反令而遭 到處罰的人往往有 多個稱謂 。

例如 ,在 14 世紀 70 年代的埃塞克斯郡 ,一個 名叫 約 翰 尼 斯 · 阿 林 的 「 雇 工 、犁 把 式 、車 把 式 」聲稱只有得到 20 先令的高薪金 ,他才願 意工作。

同時 ,農場賬簿也提供了類似的資訊 。

據統計 ,在 15 世紀末 16 世紀初的杜倫小修院的地產上 ,有 138 人曾連續工作過 5 ~ 6 年時間 ,其 中有 52 人 (37. 7% ) 從事過 2 種及以上數量的工作 、農業勞動和非農業工 作往往交叉進行 。

如約翰 ·伍德茅斯 在 1494— 1497 年 從事過 5 種工作 ,甚至還有 一個叫約翰 · 古比翁 (的人在 1497— 1519 年幹了 79 種不同的工作 ,平均每年 3 種。

實際上 ,中世紀晚 期的高薪金並沒有削弱雇工持續工作的積極性 。

例如 ,1362 年 ,在伍斯特 郡的 黑 爾 斯 歐 文 , 一 個 名 叫 大 衛 · 勒 · 沃 什 曼 ( 的人在某個磨坊工地上挖水坑 ,報酬是 20 先令 ,他和助手們合 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活幹完 ,然後緊接著去做下一份工作。

( 二)雇工青睞短期工作 ,不斷索取高薪金

隨著日薪金的增長 ,短期受雇的工作模式受到追捧 ,以穩定性著稱的勞動契約( 以年度或季度為單位) 不再受歡迎 。

例如 ,在 1361 年的約克 郡 ,莊尼 斯 · 迪 爾 松 曼 不 願 按 年 或 半 年 受雇 ,而要按天獲取報酬。

在1377 年的考文 垂 ,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女孩被送上法庭 ,因為她不願意再按年 、半年或季 度接受長期工作 ,而堅持要按周 ( per septimana) 勞動取酬。

有人統計 ,在莎孚克、諾福克 和埃塞克斯)等東部三郡 ,涉嫌違反法令「最高工 資條款」 的案件在全部勞工案中的占比分別高達 78. 6% 、97. 4% 和 93. 2% 。

雇工們如果得不到想要的薪金 ,就選擇四處流浪尋找機會 ,甚至有人即便失業 ,也 願 意 「 屈 就 」。

無獨有偶 ,在 1396— 1397 年 的威爾特郡 ,雇工里察被起訴的理由是 ,他在秋季每天獲得 4 便士以及食 物 ,其他時間則是 2 便士和食物 ,並且拒絕接受低於這一標準的薪金。

至 於被送上法庭的索取高薪的雇工到底有多少 ,盡管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 肯定的是 ,還有 不 少 人 在 「 偷 偷 」 地 享 受 著 此 類 工 資 談 判 帶 來 的 勝 利 果實。

三)雇工的家庭成員也外出打工

在中世紀晚期 ,婦女參與僱用勞動已經不是新鮮事 。

黑死病暴發之後, 女性勞動力不僅就業機會增加 ,而且薪金水平水漲船高 ,甚至出現了男女同 酬的案例,其中多有丈夫帶著妻子一起打工的情況 。

例如 ,1363 年 ,在約 克郡東雷丁的波克林頓 ( Pocklington) 召開的法庭上 ,有兩對夫婦因在秋天 一起打工被訴 ,那時他們每天的收入是 4 便士加食物 。

同一時間 ,基於同樣 原因出現在法庭上的還有基爾內克 ( Kilnwick) 的脫粒工杜文 · 赫盧伊 和妻子阿格尼絲 。

1377 年 ,諾福克郡的約翰 ·德 ·安內姆 和妻子瑪格麗特也因為在秋天一起工作被起訴 ,那時他 們每天各自得到 8 便士和食物。

很可能 ,上述夫妻在一起收獲時有明確分工 ,丈夫管收割 ,妻子則將谷物打捆準備裝車 。還有的人帶著全家出動 ,

如如果不是為了獲得更多收入 ,雇工為什麽會選擇拖 家帶口外出務工呢?

按照傳統習俗 ,雇工的兒女在年幼時也會到別人家中做工既可以學習謀生技藝 ,也可以減輕家庭負擔 ,乃至於為家庭增加收入。

這些收入受到家長的重視 ,不按約定支付報酬的雇主會被仆從的父母告上法庭 。

值得註意的是 ,雇工及其家庭成員對收入最大化的追求還帶來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

在溫徹斯特主教地產上 ,每個羊倌在黑死病暴發之前只能照料 300 只羊 ,到了 14 世紀 80 年代 ,這個數碼提高到 380 只

在格拉斯頓伯裏 修院 ,1340 年時 7 個羊倌可看 1181 只羊 ,到了 1420 年 ,8 個羊倌可照看 多達 2535 只羊 。

同時 ,在技術 變革不大的情況下 ,雇工的 高勞動生產率 勞動時間 延長還助推了 工業領域 的一些成就 。

例如 ,康沃爾的錫礦區盡管面臨勞動力短缺的窘境 ,但錫產量在 14 世紀 80—90 年代幾乎重新達到了 14 世紀初的高水平。

在英格蘭東北 部煤礦區 ,15 世紀末每名礦工的日產量已經達到 1. 2 ~ 2 噸 ,甚至可以和 19 世紀中後期每名礦工 1. 3 ~ 1. 65 噸的日產量做比較。

農業領域 ,據美國 經濟史家格裏高利 ·克拉克 ( Gregory Clark) 計算 ,英格蘭單個農業雇工的 產出在 1450 年幾乎與 1850 年一樣高。

雇 工追求消費標準的提高

面對高薪金 ,雇工僅僅滿足於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嗎?

有證據表明 ,隨著 收入的增加和薪金購買力的增強 ,雇工努力提升自己的消費標準 ,甚至還在 飲食 、穿衣等方面模仿社會上層的消費方式 ,嘗試跨越階層去做一些改變。

( 一)雇工追求飲食質素的提升

黑死病暴發之後 ,在雇主管飯的地方 ,雇工往往要求雇主提供更好 飲食 。

如在 1353 年的林肯郡 ,一個名叫威廉 ·德 ·卡伯恩 的雇工要求雇主提供的食物只能是鮮肉 , 不接受腌肉, 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

因此 ,14 世紀晚期的著名 文學作 品 【 農 夫 皮 爾 斯 】 曾 提 及 ,這 些 「 揮 霍 者 們 」 不願意吃過夜的蔬菜和熏豬肉 ,只有炸好或烤好的鮮肉或鮮魚才 合其胃口。

為了保證勞動力供應 ,雇工的要求通常都會得到滿足 ,這 他們的飲食標準明顯提升 。

以收獲工人 為例 ,在涵蓋英 格蘭東部 、西部 、南部等 8 個郡的 17 個莊園上,領主向他們提供的飲食在黑死病暴發前後呈現出以下變化:

( 1 ) 在食物構成方面 ,谷物麪包的 比例降低 , 肉魚蛋奶等高營養食品的比例提高.

( 2 ) 在食物質素方面 ,小麥 麪包( 白麪包) 逐漸取代大麥麪包 ,鮮肉 、鮮魚( 而不是腌肉 、腌魚) 等開始出現在雇工的餐桌上;

( 3 ) 在飲料方面 ,最明顯的一 點是啤酒供應更加充足。

長期在自營地上受雇的莊仆 的飲食同樣獲得顯著改善 。

首先 ,莊仆的谷物報酬已經以小麥為主( 或全部是小麥),這意味著莊 仆一家全年都可以吃到足夠的白麪包。

1367 年 ,西敏修院地產的審 計人員發現 ,金斯本莊園 的莊仆獲得的谷物報酬質素甚至比 預留給領主的還要高。

其次 ,在雇主提供給莊仆的正餐中已經有了充足的 高質素食物 。

他們還眼光瞄向了社會上層 ,開始模仿鄉紳和貴族的習慣 ,逐漸將高消費變成一種日常行為 ,每天都要吃到大量的魚肉並喝超過 1 加侖的啤酒 ,甚至使用香料 。

戴爾曾將建築工人和收獲工人與社會上層人群的飲 食結構進行比較 ,結果表明 ,部份雇工的飲食標準已經上升到可以和一些鄉 紳貴族的飲食標準一較高下的程度,這堪稱質的突破。

( 二)雇工追求衣著質素的提升

在強大購買力的支撐下 ,雇工還著力提升其衣著質素 。

例如 ,在 14 世紀晚期 ,貴族階層中風靡一 時的緊身短裝亦流行於其他社會階層 。

在萊 斯特郡科爾禾頓的一個 15 世紀的煤礦遺址裏 ,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件殘存的衣物 。

這件由毛呢裁制的束腰外衣很可能是一位礦工穿過的 ,盡管不知道是「 二手貨 」還是「 新行頭」,但值得註意的是 ,其下端被有意裁成了條狀 ,以模仿緊身短裝的樣式 。

不僅如此 ,雇工階層還購買裝飾品 ,如鐵 扣環 、胸針 、皮帶等 。

手工藝人盡可能地利用雇工不斷上升的購買力來盈利 ,城市的作坊也瞄準包括雇工在內的消費者市場 ,大量生產價格低廉的飾品。

在對飾品的消費中 ,雇工階層中的婦女受益最多 ,她們在頭飾方面模仿上層婦女 ,從只戴面紗逐漸變成戴輕紗 ,並搭配角狀或 「 蝴蝶狀 」 的飾品。

衣服的面料 、樣式和顏色一度是社會地位的象征 ,雇工的模仿則大有 打破這種符號界限之勢 ,自然引起社會上層不滿 。

在當時的英格蘭人看來, 他們身處一個「 奢侈和怪癖 」流行的時代 ,奢侈消費導致其國內的 貨幣流通量日益減少 而熱衷於模仿的雇工們正是罪魁禍首。

因此 ,英格蘭議 會多次頒布 【 限奢法案】 ,試圖對雇工的崇奢之風進行壓制 。

其中 ,1363 年的法案規定 ,禁止領主的仆從過度吃喝( 每天只能吃一頓肉和魚)、穿 著絲織品或佩戴金銀首飾( 全身衣服的價值不能超過 2 馬克),仆從的妻 子和孩子也應該如此 ,每件衣服的價值不能超過 12 便士 。

雇工和其他資產 不超過 40 先令的人 ,按照自己所屬的階層 ,只能穿著樸素的羊毛衣物( 每 件的價值不超過 1 先令)、佩戴亞麻腰帶 ,如果違反規定 ,超出限額的部份 將以罰金的形式歸國王所有。

1483 年的法案規定 ,禁止普通雇工在其日 常基本衣物之外 ,穿著或佩戴其他價值超過 2 先令的衣服或飾品 ,雇工每 雙長襪的價值不能超過 18 便士 。

雇工的妻子的穿戴也不能過分 ,如其所戴 頭巾的價值不能超過 20 便士 。

違反上述法令的人每次都會被處以 3 先令 4 便士的罰金。

這些法令條文以準確的數碼從側面證實了中世紀晚期雇工穿 衣的標準之高。

( 三)雇工追求居住條件的改善

雇工對高消費標準的追求還體現在住房上 。

在中世紀晚期 ,英格蘭鄉 村興起了一股房屋重建潮流 ,其中建房的主力軍就包括龐大的雇工階層。

來自米德蘭茲 () 的百余份房屋考古證據顯示 ,農民們在新址或 原有茅舍的舊址上建起房子 ,成本達 2 英鎊 ,有的甚至是 6 ~ 7 英鎊 。

由於工程質素高 ,不少房屋一直保留到現在 ,證實了雇工階層居住條件的改善 。

例如 ,沃歷克郡的一處茅舍 , 按照建材年輪可追溯至 15 世 紀 80 年代 ,它以石頭為基 ,長寬分別為 12 米和 2 米 ,有上下兩層 ,包含 內屋 、大廳 、廚房 等 空 間 。

盡 管 不 能 確 知 最 初 建 房 的 茅 舍 農 為何人 ,但據 16 世紀居住在此的後 繼 佃 農 的 資 產 ( 2. 5 英 畝 土 地) 推斷 ,建房者應是主要以打工來維持生計的雇工。

至於雇工住房內 的生活 、生產用品 ,來自 1391 — 1423 年伍斯特郡的 5 份茅舍農財產清單 ( inventories) 顯示 ,這些人的家具和常用器皿與富裕農民並無太大不同, 都有桌子 、凳子 、椅子和櫃子 ,以及烹飪用的銅鍋 、銅盤 、盆 、桶 ,甚至 還有床上用品 。

此外 ,清單中還列出了不少雇工外出謀生( 如釀酒 、紡織 等) 用的工具 。

看起來 ,過上如富裕農民一樣的生活已經是雇工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

( 四)雇工追求休閑生活質素的提升

休閑生活是雇工精神生活的一部份 ,其質素提升的基礎是收入增加和物 質上的富足 。

與黑死病暴發之前相比 ,中世紀晚期雇工的休閑生活出現了不 少變化 。

首先 ,休閑方式增多 。

許多專屬於社會上層的休閑活動( 如網球、 足球等)逐漸向下層傳播 ,受到雇工群體追捧 。

例如 ,由於啤酒產量增加 ,啤酒屋成為雇工們經常光顧的場所 ,在那裏不僅 可以飲酒 ,而且可以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如擲骰子)。

正是從中世紀晚期開 始 ,啤酒屋逐漸成為雇工社交活動的中心。

從這一角度而言 ,盡管雇工的 休閑時間主要集中於宗教節日( 包括周日),但其享受休閑生活的機會和自由度無疑增加 。

實際上 ,雇工並不能輕易拒絕休息 ,因為星期日和重要的 宗教節日的規定需要格外謹慎地遵守。

1403 年的一項法令甚至重申 ,禁止 雇工在宗教節日或節日前禮拜的午後受雇於他人。

在節假日裏村莊共同體舉辦的宴飲 、運動 、遊行 、戲劇表演等活動來進行慶祝 ,熱鬧場 景令研究 者 印 象 深 刻 ,「 快 樂 的 英 格 蘭 」 (的 景 象 並 非 虛構。

雇工追求經濟社會地位的改變

面對高薪金 ,雇工只會浪費掉增加的收入嗎?

我們掌握的證據顯示 , 雇 工並非揮霍成性 ,他們在利用增加的收入提升消費標準的同時還有更高的追 求 ,即他們並不固守於自己的原生階層 ,而是努力累積土地 、財富 ,並積極 參與公共生活 ,試圖實作經濟社會地位的改變。

( 一)雇工努力累積土地財富

在中世紀晚期 ,土地仍然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財富 ,也是雇工最後的 生活保障 。

土地使雇工可以減輕對薪金的依賴 ,也能減少由於市場和物價波 動受到的影響 。

不論高薪金能帶來多少好處 ,只要雇工生病 、殘疾或變老, 就都會失去掙取薪金的機會 ,到那時只能靠自己持有的那塊土地謀生。

因 此 ,在土地價格較低 、獲得土地機會較多的情況下 ,不少雇工還是願意持有土地 。

在薩塞克斯郡 ,很少有人滿足於僅擁有茅舍和小塊菜園 ,而是選擇持 有 7 ~ 8 英畝甚至更多的土地 。

這樣一來 ,家庭成員在從事薪金勞動的同時, 也可種植谷物和飼養一些牲畜 ,甚至還有可能將剩余產品拿到市場上出售以 獲得收 益。

在 埃 塞 克 斯 郡 ,來 自 泰 克 利 的 雇 工 詹 姆 斯 · 埃 特 · 福 特雖曾因索取高薪金而於 1378 年被處罰 ,但他在 兩年之後購買了一塊 18. 75 英畝的土地,一躍變成一個中等土地持有者 ,實作了社會地位的提升。

14 世紀末 ,在北方杜倫修院的佩廷頓 莊園也出 現過類似的情況 ,即雇工利用積攢的收入支付租金 ,成為領主自營地的承租 人。

因此 ,即使在高薪金時代 ,獲得土地也依然是雇工保障生計並試圖提升經濟社會地位的基本選擇。

( 二)雇工參與公共事務

收入增加之後 ,雇工還積極參與公共活動 ,以尋找自己在所屬村莊共同體中的「存在感」。

每年的 6 月份 ,不少地方會舉行各式各樣的酒會 ,如「 教堂酒會 」 , 名為喝酒娛樂 ,其實是為本堂區 (的建設和維護募捐 ,並有加強共同體身份認同之目的 。

有證據表明 ,雇工是該活 動的重要參與者。

實際上 ,每年節假日的慶祝活動均帶有公共生活的性 質 ,其中當然少不了雇工的身影 ,這也是世人 詬病 他們熱衷休閑的重要依據 。

此外 ,有些雇工還加入了精英人士主持的兄弟會 或公會 借此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

該公會在當地先後建成小禮拜堂和救濟院 ,甚至參與討論地方事務 ,聲望甚高 ,其入會費達到 3 先令 4 便士 ,按照當時的平均薪金率 ,大約相當於雇工 2 周的收入。

除此之外 ,雇工還對國家稅收有所貢獻 。

在 1377 年 、1379 年和 1380— 1381 年的三次人頭稅 征收中 ,成年雇工繳納全額 12 便士 ,未成 年雇工( 年滿 15 歲或 16 歲) 則多以半額繳納。

到了 1522 年軍事調查金 ) 和 1524 年 、1525 年世俗協助金) 征收之時, 雇工已經是一個具備完全資格的按薪金納稅群體了 ,他們的動產往往被評估 為 1 鎊 、2 鎊或者更多 。

據多位學者的研究 ,具有納稅資格的雇工在英格蘭 東南各郡人口中的比例可達到 40% , 甚至更高 。

這既顯示出雇工對稅收的 貢獻不會太小 ,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中世紀晚期英格蘭薪金勞動市場的規 模之大。

結語

綜上所述 ,面對高薪金 ,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雇工不僅追求收入的最大 化 ,而且追求更高的消費標準 。

他們既不懶惰 ,也不是「 揮霍者」。

從某種 程度上而言 ,所謂的現代「 勞動倫理 」 在中世紀並非沒有任何蹤跡可尋, 現代閑暇觀念也並非在「新教倫理 」 的影響下才產生的。

既然如此 ,傳統敘事模式又是如何產生並大行其道的呢?

如果我們追 溯其起源就可以發現 ,它的出現絕非孤立的學術現象 ,而有著深刻的思想和社會基礎 。

在中世紀社會的三大階層( 戰士 、教士和勞動者) 中 , 勞動者處於最底層 。

社會上層人士 眼中 ,勞動者懶惰 、貪婪 ,勞動積極性不高 、效率低下 ,喜歡弄虛作假 ,需要時刻有人監督( 監工的手裏總是拿著 棍子)。

黑死病暴發之後 ,雇工對收入最大化的追求導致雇主的生產成本增加 ,而雇工對高消費標準的追求則沖擊著原有的社會秩序 。

社會精英發現在生產領域已經 無利可圖 ,他們對底層力量的增強更是感到恐慌 。

可想而知 ,正如中世紀晚期整個歐洲流行的做法 ,英格蘭社會精英的直接反應只能是 進行壓制 ,雇主的抱怨 、法官的判決和議會的請願 無不證實了這一 點。

當時的文學作品也充斥著對勞動者固有的偏見 。

在威廉 · 朗蘭德 筆下的主人翁皮雅絲看來 ,雖然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但現實中有許多逃避勞動的懶漢 、乞丐 ,他們總是 「 抱著酒罐 子站在地頭」

當受到責備時 ,他們就謊稱自己身體有恙 、無法幹活 ,一副 好吃懶做 、偷奸耍滑的模樣。

然而 ,事實上 ,這些所謂的懶漢 、乞丐有許多只是正在尋找更好報酬和飯食的普通雇工 。大約同時代的約翰 · 高爾 批評雇工索要高薪金並消費奢侈品 、拒絕遵守原有的工作紀 律 ,並將這些行為比喻為「 拒絕被駕馭的牲畜還想要吃最好的草料 ,佩戴珠寶挽具」。

進入都鐸時代 (1485— 1603 年) 後 ,嚴重的流民問題令政府十分頭疼 。

當時的 主流觀點 認為 ,流民和乞丐的產生 不是因為這些人無法自立 ,而是因為他們 好逸惡勞 、 自願流浪 ,故此 ,暴力懲罰是治理流民和乞丐 的主要方式。

到了 17 世紀之後 ,上述觀點非但沒有改變 ,反而有變本加厲之勢 。

在當時的重商主義評論家看來 ,雇工信仰的是 「 目標消費 」 也就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而不是 有意增加收入

他們熱 衷享樂 、厭惡勞動 ,「如果能一周工作四天絕不工作五天」 , 因此 ,給予雇工 高薪金只會滋生懶惰 、陰謀和混亂。

最終 ,來自雇主 、立法者 、布道者 、道德觀察家 的言論成為後世學者研 究中世紀及近代早期雇工勞動心理的主要憑據 。

很明顯 ,許多現代研究者也接受了時人的觀點 ,在沒有經過證據甄別的情況下 ,做出了值得商榷的經驗式判斷 。

無疑 ,這種敘事模式源於一種「 從上往下看 」 精英話語體系 , 在其中 ,雇工是 「 失語 」 的 ,因為並沒有記錄他們思想的資料得以保存。

然而 ,幸運的是 ,無數文獻的字裏行間記載了 他們的實際行為 ,這些比語言更有力的行為使我們有可能對前人的觀點做出辨別和修正 ,從而呈現與之完 全不同的圖景 。

參考文獻

1.杜文·科頓:【中世紀早期英格蘭的軍事力量】,世界歷史出版社,2009年版。

2.約翰·加德納:【英國歷史與經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