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1年彭德懷返鄉,華國鋒的一句話耐人尋味:還是彭總當年看得遠!

2024-02-27歷史

1961年彭老總返鄉調查,華國鋒熱情接待,並說:還是彭老總眼光長遠。

時任湖南湘潭地委書記的華國鋒,在接待彭老總之時聊到了湘潭的實際發展狀況。 他的一句發自肺腑的話語,讓彭老總也陷入了深思。

此次回到家鄉實地調研,彭老總會有哪些收獲?華國鋒說出的那句話究竟是什麽?

1959年10月21日,毛主席專程把居住在吳家花園的彭德懷彭老總找來中南海, 與他進行了一場深入的交談。周總理、朱老總、鄧公等領導幹部,也都在場。

這批一起從革命年代闖過來的老同誌們,即使已經身居高位,仍然懷抱著謙遜平糊的態度,各自為新中國貢獻著力量。

在談話中,毛主席提到了上個月彭老總給他寫來的一封信,並且對這封信中的內容加以大力肯定。

彭老總認為,自己應該保持學習的態度和勁頭,要多看書,多參與生產勞動,在書本和勞動實踐當中提升自己。

這是相當正確的觀念,因為領導幹部的工作不能脫離實際,而只有在勞動實踐中,他們才能看到實際情況,也才能做出行之有效、適合落地的決策。

在這個時候,彭老總或許就已經產生了深入基層,實地調研,總結生產情況的想法。 兩年後,也就是1961年9月,他又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

信中說,他想到農村基層做調查工作,了解全國各地不同農村的生產情況,也了解農民在實際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紙上談兵,沒有辦法看到全貌,只有實地深入,才能獲得最真實的認知。

如果中央能夠同意他的提議,那他想從自己的家鄉開始做起,先回湖南,用三個月的時間熟悉農民和農業,也適應這份工作。

如果工作開展良好,那麽到了明年春天,他就能去山西太行一帶,把自己的調研範圍擴大。

彭老總是個閑不住的人,過去在戰爭年代,他永遠不會允許自己卸下肩上的重擔,也始終把責任和使命牢記在心頭。

如今,他也不可能庸庸碌碌,偏安一隅,總還想為國家建設做一些貢獻。

毛主席了解他的想法,也同意了他的請求。別說三個月,就算是去半年,中央也完全允許。

10月25日的晚上,彭老總上交了他用心制作的調查工作綱領,並且還向中共中央辦公廳提了個要求,希望組織上能為自己配備一個工作秘書。

在他的設想中,到達農村之後,他會記錄許多重點工作,也會檢視不計其數的工作檔。他需要一位助手來幫著做資訊篩選,整合所有的檔資料。

這個工作量並不小,他自己是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的。

第二天,金石就接到了這個任務。他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相信自己能夠完成工作。作為秘書,彭老總讓他記什麽,怎麽記,他就老老實實的照做。

10月30日,彭老總便正式啟程,離開北京,奔赴湖南。

其實在三年前,彭老總也曾回過一趟家鄉,那是他闊別家鄉30多年之後的首次回歸,當時的場景讓他記憶猶新。

他召開了幹部和勞動者的座談會,了解農村基層的勞動結構和勞動資源的分布情況, 讓領導幹部匯報了管理工作的各項要點,也認真傾聽了勞動者們的心聲。

走到學校和敬老院時,他感覺自己真正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當中。和湘潭的父老鄉親待在一起時,彭老總臉上的笑容總是親切而真摯。

他會握著鄉親們的手,和大家閑話家常,絲毫不覺得厭煩。他會親自上手摸一摸大家的棉衣被蓋,觀察大家的生活質素。 他會拍著勞動人民的肩膀,鼓勵大家勉力拼搏。

不到兩天的時間裏,他感受到了鄉親們最淳樸的熱情。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返鄉調研,彭老總又會有哪些收獲呢?

1961年,華國鋒接待彭老總,誇彭老總當年看得遠,這句話意味深長。 作為地委書記,他有著哪些見解?

由於華國鋒在湖南湘潭開展工作,所以沒有在彭老總抵達湖南的第一時間,見到這位赫赫有名的老將。

當天,彭老總先是到達了長沙,並且聽長沙的市委書記簡單介紹了一些當地的基本情況,也對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做出了大致的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他十分敬重的老革命,時任全國高等法院院長的謝覺哉也正住在長沙。聽聞老友返鄉,他也主動提出前來探望的要求。

彭老總心有顧慮,謝覺哉卻坦坦蕩蕩,無所畏懼。老同誌們相見的機會,本來就一天比一天更少,如今好不容易聚在一處,又豈有不見之理。

故人重逢,總是免不了追憶殘忍的歲月。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第二天,彭老總從長沙來到湘潭,走到了他的家鄉。

湘潭的地委書記是還沒有被調去中央工作的華國鋒,他熱情接待了遠道而歸的彭總,並且把自己了解的關於湘潭的情況如實相告。

他是毛主席眼裏的「老實人」,從來不會弄虛作假,所以在談到現階段湘潭的基本情況時, 總是能夠以客觀的視角,理智的分析優缺點,講出的每一個觀點都有理有據。

見到縣裏的幹部對工作如此認真負責,彭老總心中也更加踏實。在兩人的談話過程中,華國鋒還說了一句十分耐人尋味的話。

他有感而發:「從這幾年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還是彭總當年看得長遠。」

聽到這話,彭老總沒有馬上回應,而是陷入了深思。現在,他的心思完全被農村建設工作所占據。

他們一起吃了午飯,而後,華國鋒又安排石潭區委的工作人員向彭老總匯報工作, 並且對其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保證彭總的安全,盡量解決他的生活問題。

在此後的工作過程中,他也盡量保持著與彭老總的溝通。得知中央即將召開重要工作會議,他還專程前往告知。

在他的配合之下,彭老總的農村調研工作也得以順利地展開。

12月14日,彭德懷動身前往鶴嶺大隊展開調查,還與當地的老百姓發生了一段溫情的對話。 他剛剛到達大隊時,鄉親們並沒有第一時間認出他來。

他行色匆匆,挨家挨戶的敲門走訪,在每一家停留的時間都不算太長。畢竟工作時間有限,他在了解完相應的問題之後,必須馬上趕到下一戶人家。

不過,還是有人在盯著他的臉看了許久之後,終於認清了他到底是誰。

老鄉感到非常愧疚,為了國家和人民而征戰大半生的彭大元帥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卻沒能及時認出。 他一個勁兒地道歉,發自內心地表達歉疚,唯恐傷了元帥的心。

對於這些細節,彭老總倒是並不在意。他擺了擺手,非常和藹地告訴老鄉,來到這田間地頭,自己也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不是什麽大元帥。

後來走到烏石的金星大隊,他又發現這裏存在著可以全國推廣的生產經驗。

大隊黨支部的幹部與黨員同誌,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骨幹。他們不僅能夠著眼於生產勞動,還能著眼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切實為大家解決吃飯和住房等實際問題。

平時遇到大事,幹部們也會盡量征求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以民主為原則,充分考慮大眾的態度和感情,使工作決策更符合群眾的期待。

在這些幹部的帶動之下,勞動者們都擁有相當強烈的積極性,幹起活兒來熱火朝天,談起日常生活也是眉開眼笑。

這一正向且良性的工作模式,在彭老總看來,值得在縣委乃至全國大力推廣。

說到底,人民群眾才是創造勞動價值的主力軍。無論何時何地,人民群眾都應該被看到,被尊重,被傾聽。

花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他走訪了湘潭的三個區,見了無數的幹部和勞動人民,也觀察了很多生產方法與模式,最後整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報告。

他提供的實地調研材料,也為黨和國家規劃農村生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資訊支撐。

在調研過程中,華國鋒還做了什麽讓他印象深刻的事情?華國鋒還開展了哪些讓彭老總十分掛心的工作?

1961年12月,華國鋒到湘潭姜畬視察工作,並且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

過去,糧食的分配標準以人頭為原則。一個家庭的人口數量較多,分得的基本口糧就較多。但他認為,這樣的分配方式不能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所以他決定取消基本的口糧分配,把勞動人口的具體勞動價值納入到分配標準當中。 簡言之,誰更賣力,誰幹的活兒更多,誰產出的價值更多,誰就能分到更多糧食。

在多勞多得的基礎之上,老百姓們當然更有動力,因為每付出一點勞動,他們都能看到切實的回報。

當然,對於一些家庭情況較為特殊的困難戶,他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和照顧,沒有用簡單粗暴的辦法否定之前的所有建設成果。

姜畬是他的改革試點區域,如果他的工作方法在這裏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那麽這一方法就能在更大範圍內推廣。

彭老總得知此事,第一時間趕到姜畬,與華國鋒展開了關於實際工作的深入交談,了解了他的基本看法和規劃。

對於農村工作和農業建設,華國鋒這個地委書記著實盡職盡責,看法和想法也非常獨到。

除了湘潭原生的生產情況之外,嶽陽縣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也引起了他的興趣。

和彭老總一樣,他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也擅長透過實地調研總結經驗,發現問題。

1962年的冬天,他來到湖南嶽陽的毛田,見到了這裏的廣袤良田,也在縣委書記的介紹之下,看到了各家各戶門前掛著的臘肉。

區委書記告訴他,其實在解放之前,毛田的土地就是一片荒地,四萬多畝的耕地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殘破的村莊零零星星的分布在期間,完全沒有現在這樣熱鬧紅火的模樣。

不過在建國之後,區委的領導幹部們便緊抓著生產這條線不放,帶領勞動人民一起修建水渠,建設農業水利設施,把荒地變成了良田,還透過農業技術改造,穩定了農田的產量。

除了糧食作物之外,這裏的經濟作物生長也十分繁盛。

他們曾經嘗試種過油茶,但是由於氣候問題,這一嘗試最終沒能成功。但區委的幹部們也不氣餒,反而組織大家到國營林場取經,跟著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起學習。

靠著學到的本事,鄉親們不僅成功種植油茶,還嘗試種植了梨園,讓此處的經濟價值得到顯著的增長。

修水渠,搞水利,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改善環境,植樹造林,保持學習和創新…… 透過開展群眾存取和座談會議,華國鋒基本把此處的情況都摸索了出來。

他相當興奮的向省委推薦了這一情況,又在第二年再次組織實地調研,並且發表文章,宣傳正向的生產建設案例。

在工作報告中,他能夠不偏不倚地指出農業生產遇到的問題,也能夠相當客觀地肯定值得借鑒的成果。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從實地調研和工作中得來。

認認真真地履職,腳踏實地地奉獻,求真求實地匯報,公正務實地開展工作,這一直都是他最值得學習的品質。

他和彭老總的性格大不相同,但兩人在工作過程中的狀態卻極為相似。

他們都非常重視基層調研,也都堅持走進群眾,透過與群眾的交流來發現亮點和問題,全面了解基本情況。

華國鋒的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語,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的智慧。

我們偉大的祖國,正是因為擁有一群腳踏實地的幹部,才能在風風雨雨中屹立不倒,如今才能釋放新時代的大國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