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朱棣造反成功後,意外發現一道聖旨,哭著喊:父親你害得我好苦

2024-04-25歷史
明朝有著這樣一位帝王,在政治上他積極削弱各個藩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封狼居胥,打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在外交上他派出鄭和七次下西洋,從而創造出大明萬國來朝的外交神話……這樣一位政治手腕優秀,軍事能力極強而且又極富外交頭腦的帝王就是明成祖朱棣。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相傳這是靖難之役後,當年的建文帝在流亡海外時所作的詩句。正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曾經的叔侄二人是怎麽到了這步田地,這就不得不提到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是由朱棣發起並打著所謂清君側的名號的一場國家內戰,最後朱棣成功將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推下皇位,自己從藩王搖身一變做了皇帝。

民間曾有傳言朱棣在攻入皇宮後發現了一道聖旨,看過之後在百官面前痛哭流涕,並且哭喊著父親朱元璋害的自己和侄子離心離德,最終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這道聖旨上面究竟寫了什麽?為什麽會讓朱棣在百官面前不顧形象,又為什麽怪朱元璋害了自己呢?

災禍的起源

靖難之役若要追根溯源,那麽還要追溯到朱元璋執政期間。朱元璋當年在南方大敗陳友諒,北方推翻前元朝廷,坐穩了皇位後,他便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各個地區,成為了一個個藩王。

這項舉措本來是希望皇子們的骨肉親情能為大明朝建立起一層堅固的屏障,然而歷史的洪流已經證明了一旦進行分封,之後必將引起內亂,這也為之後的靖難埋下了禍亂的種子。

朱元璋去世後,將皇位交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在這期間各個藩王的勢力不斷的擴張,到後來每一位藩王幾乎都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禮的能力。於是朝廷便將削藩作為了第一要務。

建文帝為了達成自己削藩的目的,先後關押了代王、齊王,最後甚至逼死了湘王。眼看著下一個馬上就輪到了自己,於是朱棣決定要搶先一步動手,打著要清除皇帝身邊小人的旗號,率先舉起了反旗。

爭鬥的開始

建文帝得知燕王反叛之後大為震驚,於是命長興候耿炳文為大將軍,率兵30萬人駐紮在真定。在戰爭初期,燕軍在各個方面均處於劣勢,但由於朱棣卓越的軍事才能,看出了朝廷兵馬雖然數倍於燕軍,但剛剛北上立足不穩。於是朱棣親率大軍在滹沱河大敗耿炳文,解除了北平將要被合圍的威脅。

建文帝在收到敗報後驚恐萬分,不知道還有哪位將軍可以平定叛亂。後來聽從了黃子澄的意見,讓曹國公之子李景隆接替將軍的位置。可惜這李景隆是個紈絝子弟,他在軍事上沒有任何的才能。

朱棣派自己的長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前往永平府抵禦朝廷援軍,從而避免雙線作戰。朱高熾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囑托,堅守數月,最後成功保衛了北平。

李景隆曾在包圍北平之時數次攻入張掖門,但是都因為自己害怕有埋伏,從而不敢進入北平,錯失了良機。後來朱棣帶大軍返回北平後,接連打敗朝廷軍,李景隆被打的丟盔棄甲,只能帶領剩余的部隊朝南方逃竄。

建文四年,燕軍越過長江,直接逼近南京城。在這個緊要關頭,建文帝派出使臣請求劃江而治,沒想到朱棣根本不同意。不久之後,燕軍包圍南京城,李景隆等人為了自己活命,直接開城投降。

燕軍進城之後,建文帝意識到萬事休矣,之後讓身邊的宦官們點起一把火,將皇宮化為一片火海。而後世間就再也沒有建文帝的下落了,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有人說他偷渡到了日本,還有人說他早就在火海中化為了灰燼。

隨著皇宮的大火熄滅之後,燕王朱棣正式登基稱帝,從此之後大明朝正式進入全新的歷史篇章。

奇怪的聖旨

相傳朱棣在稱帝之前曾在被燒成廢墟的皇宮中發現了一道聖旨,聖旨是建文帝頒布的,裏面的大致內容是「燕王此時雖然已經造反了,但是朕相信他一定是被周圍的小人所蒙蔽了,總有一天他一定會回心轉意,卿等萬萬不可傷害燕王,不能讓朕背負傷害叔叔的罪名。」

朱棣此時回想起當年剛剛造反之時,曾有數次自己深陷危險之中,但是敵軍都沒有傷害自己的性命,想到這裏朱棣不禁痛哭失聲,責怪父親朱元璋為什麽要把皇位讓給自己的侄子,從而導致叔侄之間現在鬧到了這步田地。

雖然這道聖旨的故事是人們口口相傳的,真實性存在很大的疑惑,但是根據【明通鑒】的記載,建文帝曾在耿炳文出發討伐燕王之前曾數次借用古人的話囑咐他,骨肉同門相殘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無論如何你們也不能傷害燕王,絕對不能讓朕背負殺害自己親叔叔的罪名。

在一些野史中,曾記載著有這麽一件事。有一次會戰中朱棣親率大軍進行沖鋒,士兵們一看朱棣近在咫尺,馬上就要奔襲而來,但由於建文帝可不傷害燕王的旨意,眾士兵全都面面相覷,不敢還手,從而導致了這場戰鬥的失敗。

從這兩處歷史的記載上看,或許這道旨意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是真的,那麽燕王能如此順利的攻入南京,看來與這道聖旨一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結語

無論這道聖旨是否存在,建文帝都為自己的心軟付出了代價,從而落得一個流亡或身死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正史中記載建文帝是由於皇宮的起火燒死的,而野史中,相傳皇宮起火後,建文帝透過皇宮地下的地道成功逃出生天,最後亡命江湖。

也有很多的史學家認為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也許就是為了找尋建文帝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