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主席路過徐海東住處,司機說關掉發動機,減小噪音別打擾他休息

2024-04-27歷史

1960年1月初,毛主席到廣州主持編審【毛澤東選集】工作。

他的住所在廣州市沙河鎮雞頸坑附近,每次毛主席乘車去外面工作時,總會經過徐海東將軍的家。

徐海東將軍的家門前有一個陡坡,每當毛主席的車輛駛過這道陡坡時,毛主席總是會提醒司機。

「你把汽車熄火,讓車順著下坡滑下去。」

在下坡路段熄火,汽車隨著慣性往下滑,這是件相當危險的事,尤其車上還坐著毛主席。

但是司機對毛主席的這個「奇怪」的指示卻並沒有任何異議。

到下坡路段時,他總是會緊握著方向盤,小心翼翼地控制汽車向下滑行,等到車輛滑行一段距離後,才重新打火啟動。

為什麽在經過徐海東門前時毛主席堅持要汽車熄火?這樣做的原因又和徐海東將軍有什麽關系?

鄰居

徐海東是中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農紅軍將領。 在1955年授銜時,徐海東在十名大將中位列第二,僅次於粟裕將軍。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多次負傷和艱苦的革命環境,徐海東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因病結束了一線工作。

可即使這樣,當時根據地簡陋的醫療環境,也始終沒能根治好徐海東的舊傷。

因為身體一直告恙,徐海東甚至缺席了整個解放戰爭。

然而即使這樣,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徐海東仍能位列大將第二,這足以證明他在早期革命裏所做的突出貢獻,以及中央軍委對他的高度信任。

縱觀徐海東的整個軍事生涯,他曾9次負傷,全身上下遍布有十幾處傷口。其中有幾處關鍵位置,看得令人心驚膽顫,連徐海東自己都笑說。

「我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活下來,那真的是‘閻王爺都不敢收’啊。」

新中國成立之後,徐海東的身體有所好轉,但無法持續工作,病情偶有反復。

1960年,徐海東到廣州工作,主編紅二十五軍戰史。該年底,毛主席也來到廣州歡度春節,就住在徐海東的旁邊。

因為徐海東身體不好,每次早上到文史館工作,或是出去走訪調查路過徐海東家門前時, 毛主席總是提醒司機盡量減小噪音,不要打擾徐海東休息。

對於毛主席來說,徐海東信仰堅定,能力突出,一直以來都是他十分信任的愛將。

徐海東第一次因病不得不退離一線時,為防他心裏有負擔,毛主席還特意給他發去了一封電報。

電報內容也很簡短:「 安心養病,天塌不管。」

短短八個字,足可以見領袖對於徐海東的信任與支持。

北伐

徐海東,原名元清,1900年出生在湖北省黃陡徐家村。

徐海東家世代都是燒窯的工人,到了徐海東這一代,他的父親自然也帶他走上了這條路。

不過,小時候的徐海東並不懂掌握一門手藝就能吃飯的道理,比起待在窯窟裏,他更喜歡跟村子裏的玩伴一起去林子裏打鳥。

隨著年齡的增長,徐海東的玩伴越來越少。徐家村不是個富裕的地方,等到村裏的孩子稍大一些之後,他們不是給地主家做長工,就是去到鎮上學門手藝,開始掙錢養家。

這個時候,已經漸漸懂事的徐海東明白了生活的無奈,也對封建地主階級的剝削產生了無比的痛恨。

1919年,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失敗的訊息傳回國內,這個訊息就像一個火星,迅速點燃了國內積壓了多年的怒火。

北京多個大學的學生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痛斥北洋政府的軟弱無能。

隨著革命思潮迅速傳播至全國,遠在湖北黃陡的徐海東也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克思思想。

1921年,徐海東參加革命,1925年,徐海東加入中國共產黨。

徐海東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之後,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啟,徐海東被編入國民革命軍,任第四軍三十四團排長。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這支部隊主要是由共產黨員組成。除了徐海東之外,中國共產黨後來多位將領皆出自於此,比如葉挺,林彪、粟裕等人。

1926年5月,革命軍第四軍打到了湖北省鹹寧市,並在汀泗橋與吳佩孚的北洋軍進行了一場的血戰。

革命軍第四軍

在汀泗橋戰役中,徐海東首次嶄露頭角。汀泗橋位於鹹寧城南方,走過汀泗橋便是汀泗橋鎮。

汀泗橋鎮是拱衛鹹寧最重要的堡壘,因此奪下汀泗橋,攻占汀泗橋鎮,是整個鹹寧戰役的關鍵所在。

為了抵擋革命軍一路向北的攻勢,更為了保住自己的大本營武漢,吳佩孚集中了三萬多的兵力,死守在汀泗橋一線,誓要保住鹹寧城。

而奉命拿下汀泗橋的革命軍,則只有第四軍的兩個師和葉挺的獨立團,兵力不到兩萬人。

吳佩孚

兵力上的劣勢,再加之敵人事先在汀泗橋周邊修建的一系列防禦工事,使得革命軍的壓力驟增。

而且一旦革命軍和敵人陷入僵持,那麽等到孫傳芳的部隊趕到湖北,與吳佩孚的大軍左右合圍,那麽北伐革命將有傾覆之威。

時不我待,分秒必爭 。革命軍前線指揮部很快就做好彈頭署,決心以一個團的兵力對著汀泗橋正面進行強攻,主力部隊則趁機迂回到側翼進行突襲。而擔任正面強攻的任務,就落在了徐海東所在的三十四團頭上。

26日晚,趁著敵人深夜疲憊的契機,革命軍對著汀泗橋的敵軍陣地就猛沖猛打了過去。

戰鬥中,徐海東手持一挺機槍,一邊朝敵人掃射,一邊指示戰士們弄出最大的動靜,佯裝成主力部隊進行攻擊。

炮火猛烈,喊殺震天,汀泗橋的守軍被如此陣勢一時間打得暈頭轉向。

他們果然上當,判斷這是革命軍的主力,並連忙指揮所報告,要求增派援兵。

當大批北洋軍從汀泗橋鎮趕來增援時,徐海東所在的團頓時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了給主力部隊爭取時間,三十四團戰士們迎面頂著各種槍炮組成的密集火力網,繼續朝汀泗橋防禦陣地進行突擊。

激戰中,由於位置突出,徐海東身中數槍。被擊倒在地後,徐海東仍堅持著爬到一座石頭後邊,用機槍掩護戰友沖鋒。

徐海東的英勇頑強鼓舞了身後的戰友,三十四團爆發出了高昂的士氣,一時間竟將數倍於己的敵人壓制在陣地中不能動彈。

幾個小時後,葉挺獨立團從側翼突襲,成功包抄了汀泗橋守軍的後路。

前後夾擊之下,北洋軍士氣大跌,很快就被消滅殆盡。拿下汀泗橋之後,革命軍一鼓作氣,又繼續攻占了汀泗橋鎮,並掃清了鹹寧城的外圍陣地。

汀泗橋戰役結束後,徐海東因傷勢過重,不得已被擡回後方休息。

雖然暫時離開了前線,但在昨晚的戰役中,徐海東英勇的戰鬥姿態已經聞名於革命軍。而像汀泗橋戰役這樣的激烈的戰鬥,在未來徐海東還將經歷許多。

「泥腿子」將軍

第一次北伐戰爭自1926年5月開始,到1927年3月,革命軍已經連續攻占了武漢、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北洋軍閥中的吳佩孚、孫傳芳等部幾乎被革命軍打垮,可就在革命軍節節勝利的時候, 受到帝國主義支持的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悍然發動反革命政變。

1927年之後,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轉入低潮,徐海東在黨組織的保護下,躲過了大屠殺,從武漢返回了家鄉。

回到家鄉之後,徐海東和黃陡地區其余的共產黨員轉入地下活動,領導農民自衛隊打擊封建地主武裝。

1927年底, 徐海東參與領導了黃麻起義 ,起義失敗後,徐海東又繼續轉入地下堅持鬥爭。

1930年,徐海東被中央任命為鄂東暴動西南總指揮。同年10月,徐海東率領赤衛隊加入中央紅軍,徐海東被任命為紅四軍獨立師師長。

土地革命前期,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較量又被稱為是「黃埔內戰」。

中共方面出身黃埔的將領有徐向前、陳賡、林彪、羅瑞卿等,至於國民黨那邊則就更多了。

除了黃埔之外,共產黨的多數將領都是從舊軍閥出身,然後投身革命。或者有些幹脆就是窮苦人民出身,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就跟著共產黨出來鬧革命。

這樣的人被國民黨那些人蔑稱為「泥腿子將軍,」而徐海東,就是「泥腿子將軍」的典型代表。

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但徐海東初上戰場,便在革命軍中打出赫赫威名。在紅軍時期,徐海東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徹底的發揮。

在戰場上,不僅敵人對徐海東十分忌憚,就連紅軍的其他將領都覺得徐海東是個軍事天才。

在發展鄂豫皖根據地的時候,徐海東讓國民黨許多學院裏出來的將軍師長,充分地理解了什麽叫指揮的藝術。

徐海東作戰勇猛,風格大膽,經常會以一支出其不意的奇兵去突擊敵軍的薄弱之處,從而形成全域戰場的勝勢。

與徐海東同在鄂豫皖根據地的另一名紅軍將領王學禮,曾這樣評價徐海東。

「他沒有在學校系統地學習過軍事指揮,但是他對戰場局勢的把握是一種天然的、敏銳性的直覺。因為不拘泥於理論,他的指揮風格大膽,似乎全憑直覺部署,但往往又能切中要害。作為他的對手,我想是比較頭疼的,因為他從來不按套路出牌。」

友誼

在徐海東一生經歷的無數戰役中,最令他難忘的恐怕就屬1935年11月的直羅鎮戰役。

1935年11月初,徐海東被黨中央任命為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剛剛上任,紅十五軍團很快就接到了一個命令: 協同中央紅軍,擊潰陜北的國民黨軍隊。

1935年11月,中央紅軍在吳起鎮進行短暫休息後,又一路跋涉來到了陜北,與紅十五軍團勝利會師。可是容不得紅軍有片刻的喘息之機,國民黨軍隊便尾隨將至。

為了擊潰國民黨軍,鞏固陜甘寧根據地,中央紅軍令紅十五軍團前出誘敵,待國民黨兵力分散之後再一舉將其消滅。

當紅十五軍團與國民黨軍隊交上火後,徐海東便命令部下丟棄掉一部份武器裝備和物資,造成潰退的假象。

彼時的紅十五軍團剛剛走完長征,還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槍炮彈藥等物資都處於極度缺乏的狀態。

因此參謀長劉誌丹,對徐海東的命令提出了質疑。

「軍團長,您的命令我能理解,但我們眼下物資本就缺乏,再丟掉一部份武器,難道要讓我們的戰士拿燒火棍去打仗嗎?」

劉誌丹

徐海東聽到參謀長的意見,便說道: 「敵人也知道我們剛剛走完長征,因此我們這時候丟掉武器才會讓他們深信不疑。如果我們佯裝敗退,而敵人又不上鉤,難道你要讓中央紅軍在後面喝西北風嗎?」

劉誌丹急道: 「軍團長,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現在我們的彈藥得不到補充,平均每個戰士的子彈不足十發,機槍手也就一兩個基數,實在是賠不起啊。這樣,我親內建隊去吸引敵人,保證把他們帶入預定伏擊圈。」

此時,紅十五軍團的戰士還在與敵人纏鬥,徐海東大手一揮,說: 「不行,那樣的話我們的戰士勢必要遭受到重大損失。只要有人在,幾條破槍算什麽?打垮了國民黨軍,我們要什麽沒有?執行命令吧。」

軍令如山,劉誌丹即使心痛至極,但也只能依令行事。

當國民黨軍隊看到紅十五軍團開始撤退,甚至連陣地上的武器都「來不及」帶走時,他們頓時覺得紅軍已是強弩之末,此時前方的部隊早已不是紅軍,而是唾手可得的軍功。

其實,國民黨軍不是沒有懷疑過紅軍的撤退是否是誘敵深入。

據戰後紅軍繳獲的國民黨軍檔上的命令來看,國民黨軍109師師長牛元峰是有過懷疑的。

可是徐海東在陣地上丟掉了大約一個團的武器彈藥,這又讓牛元峰「心動不已」,如果他真能一戰消滅紅軍,那麽便可再上一步,成為軍長,甚至是司令。

當貪功冒進的國民黨109師。急速追擊紅十五軍團至直羅鎮之時,中央紅軍終於抓住有利戰機,將其團團包圍。

隨後,徐海東又被命令在直羅鎮前方構築防線,阻擊國民黨後續部隊。

前有追兵,後有被圍之敵,一不小心,紅十五軍團就將陷入腹背受敵之境。

此時,徐海東再度展現了他的用兵之道,眼看國民黨援軍將至,徐海東並沒有構築陣線被動的挨打,而是主動出擊。

11月23日夜晚,徐海東率領紅十五軍團一部,來到了直羅鎮東南部一座矮山旁邊,國民黨前鋒部隊正在前方休憩。

到了後半夜,紅軍悄悄地摸了上去,解決掉敵人哨兵之後,紅軍突然發起進攻。

有的戰士沒有槍,就用菜刀、鐵鍬甚至扁擔與敵人戰鬥,在擊倒敵人之後,便將地上的武器撿起,再度與敵人廝殺。

戰鬥一直持續到淩晨,國民黨軍的一個營被消滅大半,少部份逃兵趁著夜色逃了回去。

眼見天快亮,徐海東下令部隊停止追擊,迅速撤回。再度回身去打109師,而國民黨援軍經此一役後,誤以為前方還有埋伏,更加小心翼翼地行動,前進速度大大放緩。

直到24日上午,直羅鎮被圍的109師全軍覆沒,師長牛元峰自殺。

直羅鎮一役,紅軍全殲一個師, 打碎了國民黨軍企圖將長征之後的紅軍一舉消滅的幻想

毛主席高興的稱贊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這場勝利為黨中央將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礎,無異於一次「奠基儀式」。

戰後,毛主席見到了在戰鬥中負傷的徐海東。見到毛主席,徐海東掙紮著要從擔架上起來給毛主席敬禮,可又被毛主席給按下。

毛主席握住徐海東的手,說: 「你們這一仗打得好喲,我們剛剛結束長征,可敵人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而你徐海東,打贏了直羅鎮戰役,為我們贏得了寶貴的休整時間,實在是了不起啊。」

聽到毛主席的誇贊,徐海東十分激動,他想要說些什麽,可傷勢嚴重又說不出話來,只能艱難地躺在擔架上,用手給毛主席敬了個軍禮。

這次會面之後,徐海東很快又匆忙奔赴抗日前線。後面十數年時間裏,徐海東因為戰爭和傷病的原因,始終沒能與毛主席再次見面。

可即使不在身邊,毛主席的心裏依舊惦記著他,直到1969年中共九大召開,毛主席還特意與坐在輪椅上的徐海東握了握手。

1970年,徐海東因傷病過重,不幸逝世。

毛主席得知訊息後,老淚縱橫,悲傷地說: 「徐海東同誌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現在,我又失去了一位老戰友。」

一句老戰友,道出了毛主席與徐海東堅定的革命友誼。

兩人雖然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不長,但兩人對於共產主義的信仰,對於中國革命的忠誠,就像一根絲線,將遠隔萬裏的兩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即使幾十年後,這跟絲線還是為我們所感動。因為這根由信仰和鮮血編織的絲線,既是徐海東將軍一生的寫照,也是我們難以忘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