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帶走了多少軍隊?說出來讓人難以置信

2024-01-15歷史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帶走了多少軍隊?說出來讓人難以置信

1949年三大戰役結束後,蔣介石深知形勢已不利,便攜帶大量的黃金儲備撤往了台灣。

在前往台灣的途中,他內心仍抱著這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的想法,相信總有一天他會率領國民黨反攻大陸。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的撤退成為了他一生中的終結,從此再也無法踏足大陸。

與此同時,蔣介石匆忙撤退的時候,他攜帶的財產和軍隊的數量也成為一個引人矚目的焦點。究竟他帶走了多少黃金和珠寶?在國民黨走投無路的時刻,他們還剩下多少戰鬥力呢?

國民黨的撤退

1946年,國共兩黨剛剛透過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然而,蔣介石在協定簽署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放棄了協定,無視社會各界的反對,公然對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發動了進攻。

解放戰爭由此爆發。

當時的蔣介石充滿野心,國民黨擁有美國提供的最先進武器和廣闊的領土,兵力更是我軍的數倍,他有什麽理由失敗呢?

然而,蔣介石卻忽視了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民心。

由於國民政府的腐敗統治,國民黨早已在民眾心中失去威信。而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走進群眾,從中汲取力量,再回到群眾中。

因此,只要是與中國共產黨有過接觸的普通民眾,無不贊譽有加。相反,國民黨軍隊不僅失去了民眾的信任,而且內部矛盾深重,各自為政。

或許,這樣的結局早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自從張靈甫率領國民黨軍隊參與孟良崮戰役以來,國民黨內部的矛盾開始顯露。

張靈甫因貪圖功勞,急欲在蔣介石面前取得垂青,於是貿然率領軍隊深入我軍腹地,卻不料陷入我軍的包圍圈。

面對我軍強有力的圍攻,張靈甫在危急時刻只得向附近的軍隊發出求援訊號。值得註意的是,他指揮的整編74師是國民黨的一支精銳部隊,對於蔣介石而言具有重要地位,因此蔣介石絕不會坐視這支部隊被困而不理會。

原本最近的李天霞部隊只需一天時間即可趕至孟良崮,解救被圍困的整編74師。然而,由於李天霞和張靈甫不對付,他對張靈甫的求援並未予以重視,而是交給手下的一名團長去執行任務。

結果這個訊息傳遞下去,居然只派遣了一支通訊部隊前去完成這個重要任務。

像困獸一般的張靈甫原以為援軍已經趕到,於是急忙召集部隊開始進攻,最終導致慘重的損失,整編74師失去了反抗的機會。

張靈甫更是在這場戰役中直接戰死,給國民黨的軍事實力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蔣介石對此感到極度憤怒,當即進行了一系列官員的調查處理。然而,國民黨當時已經陷入「病入膏肓」的狀態,這次戰役只是問題的初露端倪,僅僅調查處理一些官員無法解決國民黨內部的深層次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們原有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如果說這場戰鬥只是個序幕,那麽1948年對解放軍來說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戰局發生了驚人的逆轉,連蔣介石都為之震驚。

從1947年下半年開始,解放軍轉入了戰略進攻模式,戰場逐漸從中國共產黨掌控的解放區向國民黨統治區推進。

遼沈戰役是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標誌著解放軍數量首次超過國民黨,也是國民黨迅速衰退的關鍵時刻。

在軍民齊心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軍很快扭轉了戰局。

盡管蔣介石在軍事上能力有限,但經過半輩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他清楚地意識到國民黨正以不可阻擋的勢頭走向衰落,或許在這時,他已經開始考慮撤退的可能性。

特別是在1948年年底的淮海戰役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內部爆發了是否遷都的激烈爭論。

一些人認為此時尚未到山窮水盡的時刻,不必遷都;另一些人則認為,趁國民黨形勢逐漸下滑之際,應選擇更有利的地點,以圖後路。

在爭論激烈時,蔣介石一怒之下做出了決定,確定了兩個遷都方案,一個是廣州,另一個是重慶。

同時,除了公開的人員調動外,蔣介石還開始將這些年來國民黨積累的財產進行轉移。

蔣介石原本計劃在廣州守住天險,阻止我軍過江,同時代總統李宗仁派出人員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談,提出了「劃江而治」的請求。

毛主席清楚地認識到,這只是國民黨的拖延戰術。何況,中國的領土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怎麽可能劃江治理呢?因此,毛主席等人立即拒絕了國民黨的和談請求,並繼續發動了進攻。

令蔣介石沒有預料到的是,原以為堅不可摧的天險竟然如此脆弱,甚至連半年的時間都未能堅持,被我軍以強大的力量突破,失去了長江的庇護。國民黨已經走投無路,蔣介石只好再次帶著國民黨的核心人物逃到了重慶。

這一次,蔣介石精心策劃,認為守衛重慶這個大後方門戶,只要有充足的物資和通往大後方的運輸線,反攻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敗軍之將,喪失了民心,如何能夠重新挽回局勢呢?

因此,國民黨再次采用之前的手段,一邊聲稱不會撤退,決心與我軍浴血奮戰到底,卻在暗中進行物資的轉運活動。

但如果重慶失守,他們又能夠去哪裏呢?

蔣介石曾經深思熟慮這個問題,當時他有三個選擇:一是撤往西南地區,那裏地勢復雜,易守難攻,是理想的據守之地;第二是海南島,因為當時我軍海軍實力較弱,占領海峽能夠最大程度地隔離我解放軍;第三是台灣島,原因和海南島相似。

最終,在學者張其昀的建議下,蔣介石決定率領軍隊撤往台灣地區。因為相比海南島,台灣地區物產更為豐富,地勢廣闊,適宜農耕,最關鍵的是,海上交通更為發達。

蔣介石曾與妻子宋美齡前往台灣島「視察」,發現那裏物產豐富,工業基礎較為完善,他認為這是最適合撤退的地方。

因此,蔣介石開始將軍隊和大量黃金物資運往台灣。

整個撤退歷時數月,大量印制的金圓券導致國內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而此時的蔣介石已是風雨飄搖,只顧個人積累財富,如何還能關心那些飽受困苦的民眾呢?

在如此困境中,蔣介石費盡心思將物資和兵力運往台灣,企圖保留自身實力,期望有朝一日能反攻大陸。但究竟他帶走了多少兵力?又攜帶了多少財產呢?

當時人們只知道,蔣介石離開大陸時,國民黨已經是岌岌可危,兵力遠不如前。曾數倍於中國共產黨的國民黨士兵,在撤退時和解放軍相比,更是黯然失色。

盡管國民黨曾不遺余力從各地招募新兵,但由於蔣介石早已失去民眾支持,抓來的新兵要麽偷偷逃跑,要麽借機投向解放軍。那些留下的部隊因未接受系統軍事訓練,根本無法擁有足夠的作戰力。

然而,雖然國民黨經過漫長戰鬥仍保留了數十萬的兵力,雖然相較我軍的500多萬兵力顯得渺小,但在當時的嚴峻形勢下,仍屬不易。除去隨國民黨撤退的60多萬軍隊,加上各級軍官和家屬,總計也有100多萬人。這顯示國民黨撤往台灣經歷了相當復雜的過程。

當時國民黨的形勢已經十分危急,不少駐守各地的國軍將領紛紛選擇起義,即便傅作義也投向了共產黨。

那麽為何還有60多萬軍隊選擇跟隨蔣介石「撤退」台灣呢?這些士兵又有何圖謀呢?

實際上,這些將士並非真心願意跟隨蔣介石去台灣,其中大多數是被迫無奈之下,有些是被抓壯丁進入軍隊的,還有一些本想離去卻未能脫身,只得被迫隨同前往台灣。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蔣介石在當時明顯失去了人心,撤至台灣後,他仍不甘心地試圖在當地招兵買馬,希望擴充自己的部隊。

然而,台灣的地方有限,盡管他們招募了大量兵馬,卻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甚至對他的財政產生了嚴重影響。

至於蔣介石在離開時帶走了多少黃金,這更是一個難以計數的數碼。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盡管黃金不同於糧草,但對於蔣介石來說,它也是一個重要的支持。從1948年開始,蔣介石就已經開始將財產轉移到台灣地區。

在執政這麽多年後,蔣介石搜刮了大量的財富,僅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有800萬兩黃金被轉移到了台灣,除了黃金外,還有大量外匯和文物被送到了台北。

在那段時間裏,台灣的港口異常繁忙,大量裝載黃金的箱子被送到口岸。甚至連台灣民眾的生活也被國民黨的行動打亂。

而大陸民眾的生活更是艱難,蔣介石瘋狂搜刮黃金,導致許多家庭擁有的黃金成了災難。大量的錢幣被印刷,為蔣介石最後的搜刮做準備。

這段時期,嚴重的通貨膨脹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天貶值的貨幣幾乎變得毫無價值,以至於後來一袋紙幣才能換到一塊麪包。

因此,民眾不願交出手中的黃金,國民黨在大陸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盡管國民黨從未宣布撤退台灣,但戰場的失敗和經濟的崩潰使許多人感到恐慌,甚至有些人開始向解放區轉移。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民黨不得不匆忙撤往台灣。

1949年12月,隨著蔣介石途經廣州,正式飛往台灣,這場漫長的解放戰爭終於告一段落。

然而,此後兩岸關系陷入了冰點,甚至中斷了聯系。

小小的台灣島在那個無奈的時代承受了多少思念,有多少人被迫流亡台灣,如今隨著祖國的強大,統一已成大勢所趨,相信曾流亡台灣的同胞們終將回到故土。

台灣一直都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