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探覓古都開封「城摞城」

2024-01-19歷史

圖為開封大梁門城樓,城樓下的古馬道遺址展示出古開封城墻的疊壓關系。劉鵬 攝

「開封城,城摞城;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幾層」,這是早年流傳於古都河南開封的一句民謠。古稱啟封、大梁、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的開封,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多年來的考古過程中,當地陸續發現了城下疊壓著唐宋明清多個時期的城垣建築,以及墻摞墻、橋摞橋、路摞路、馬道摞馬道的奇特現象。「城摞城」的出現,當地亦被學界稱為古今重疊型城市。

近日,記者走訪古都開封註意到,城墻遺址、古馬道遺址、州橋及汴河遺址等地,均從不同方面體現了開封「城摞城」現象。那麽,開封「城摞城」奇觀因何而來?據了解,開封地處黃河「豆腐腰」最脆弱位置,千百年來曾多次被黃河水淹沒毀城,但高大堅固的城墻、佛塔等高層建築從未被完全摧毀,這也為開封城一次次原址重建提供了可能,也造就了千年未變的北宋東京城中軸線以及「城摞城」奇觀。

圖為開封古馬道遺址清代城墻遺跡以及黃河淤泥層,可以看出城墻包磚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規格不同,厚重的淤泥將地表擡高,原本城墻被毀,清代城墻又在原址之上疊壓修建,融為一體。劉鵬 攝

圖為古馬道遺址特寫。馬道作為古城墻上城樓的坡道,在重建之後又整體疊壓,證明重建的城墻與城樓的位置關系不變,而「城摞城」現象的特點在於不僅城墻疊壓,城門更是摞著城門。城門位置的不變,也證明了古城雖然屢淹屢建,但主要出城街道位置依舊未變。劉鵬 攝

圖為開封古馬道遺址博物館展示的「第一層馬道」。劉鵬 攝

圖為開封古馬道遺址磚瓦堆積,及城墻在明代洪水中倒塌,磚瓦之下還有遇難者遺骸,歷經兵災水災,城墻在廢墟之上復建。考古發掘工作不僅出土了文物保護遺跡,更是讓這段被遺忘的歷史生動再現。劉鵬 攝

圖為開封州橋及汴河遺址,汴河故道河堤北岸宋金時期的灰坑遺跡,以及明代水井遺跡。當地使用白線區分不同歷史時期成因不同的地層。劉鵬 攝

圖為開封州橋遺址之上道路遺跡剖面。南北向的州橋橋體自宋代至明清,為開封南北中軸線主幹道,在地層上的剖面清晰展示出層層路土的疊壓情況。劉鵬 攝

圖為州橋遺址明代河道河底淤泥疊壓地層展示。右為州橋遺址明代雁翅以及排水槽部份與宋代石壁疊壓,清晰再現了明代汴河河道的淤塞,以及明代重修州橋與宋代河岸石壁的關系。劉鵬 攝

圖為汴河故道探方剖面,從一層層凹下的地層線中可以看出汴河河床逐漸被淤塞擡高的過程。該探方剖面完整清晰再現了自唐宋時期至現代開封的地層變化,以及開封屢遭洪水淹沒後形成「城摞城」現象的實證。劉鵬 攝

圖為州橋遺址探方。主體為明代州橋磚石橋面,於明代洪水後深埋地下。橋面正位於開封市中山路之下,疊壓數百年之久。劉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