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9年皮定均去蘭州軍區,過程太慢,周恩來:這是定了很久的事

2024-01-22歷史

69年皮定均去蘭州軍區,過程太慢,周恩來:這是定了很久的事

1955年,解放軍啟用了軍銜制度,其中皮定均被授予少將軍銜。隨著檔送出到毛主席的辦公桌上,毛主席仔細審閱後在上面批示:「皮定均立下了功勛,晉升為少將。」

到了1969年,皮定均受命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在他臨走之際,周圍的人沒有察覺到任何先兆,即便是他的夫人張烽也感到十分詫異:「你難道一點都不知情嗎?」

對於夫人的質問,皮定均只是微笑著,並未回答。顯然,他是知情的……

張烽:「這事你事先不知道嗎?」1969年10月28日,在福州,皮定均正準備入睡時,突然接到了周恩來總理的來電。

在電話那端,周恩來總理的語氣顯得有些異樣。在宣布了皮定均前往蘭州軍區擔任司令員的命令後,掛斷電話前,他說了一句:「這件事情早就安排好了!」

次日清晨,皮定均親自將仍在福建省革命委員會工作的妻子張烽接回家,向她詳細講述了前往蘭州工作的決定。張烽聽後感到十分驚訝,便詢問:「怎麽回事?這事你真的一點都不知情嗎?」

對於夫人張烽的疑問,皮定均沒有明確回應,只是微笑了一下,沒有再多做解釋。

接到命令後,皮定均毫不耽擱,立即登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透過飛機窗戶,皮定均看到了一排排熟悉的建築物,以及遼闊的東海。這是他在福建度過的第17個年頭,對於福建的山川和風物,皮定均心生深情。

這次的離別,讓皮定均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加沈重。想到毛主席、周總理對他的信任,皮定均下定決心,一定要在西北做好防務,讓毛主席放心,讓周總理放心,讓全國人民放心!

在簡報中,皮定均得知了珍寶島戰役後,中蘇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引發了對新中國北部邊境防務的加強需求。面對這一客觀情況,劉伯承元帥向毛主席建議,認為需要一位具備戰略眼光、能夠勝任大任的大將來鎮守祖國的大西北。因此,劉伯承建議由皮定均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毛主席對此建議表示認可,但當時的復雜情況導致命令未能及時下達。

然而,這一提名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各方立場不同,一些人態度不明確,還有反對聲音。在一段時間的沈默後,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最終決定讓皮定均出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將國家利益置於首位。

對於這一進展,皮定均也略知一二。盡管遭遇了變數,有些人在其中阻撓,但皮定均並未過多在意,以一笑置之。他關心的是毛主席、周總理以及全國人民對他的信任。既然他得到了他們的信任並被選擇,那麽他就必須對得起這份信任,為人民守好祖國大西北的門戶。

在皮定均離開福州的第二天,命令才下達。這一任命的獨特之處在於,辦公室同誌將任命命令交給了皮定均的夫人張烽,由她代為轉達。張烽回憶說:「先走人後下命令,這樣的情況實屬罕見,對於皮定均來說也是生平首次經歷。」

這種做法雖然特殊,但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也是可以理解的。鑒於大西北防務的緊要性,按照毛主席早期的決定,皮定均早就應該上任。若非形勢緊急,總是為他人著想的周恩來總理也不會連夜致電皮定均,並要求他第二天即刻離開福州。

抵達北京後,受到參謀總長黃永勝的邀請,皮定均前往東北參觀人防設施和工事。在親眼目睹了珍寶島硝煙後,他回到北京。

返京後不久,皮定均接到通知:周恩來總理欲與他會面。在談話中,周恩來總理向皮定均闡述了大西北對祖國的重要性,並囑咐他務必把那裏的防務搞好。

走出周恩來總理的辦公室後,皮定均陷入對談話內容的回憶。他深感自己肩負重任,國家已將陜甘寧青四省的安全交托於他手中,這份責任確實沈甸甸的。

11月23日,第二天,皮定均乘坐飛機飛往大西北。

西北的冬日,刺骨的寒風呼嘯。在西安,皮定均剛伸出頭,便感受到西北高原獨特的氣候。他來不及欣賞西安古都的美景,首先檢查了西安的防空設施。

數小時後,他轉向蘭州,開始守衛祖國大西北的門戶。在蘭州軍區的日子裏,皮定均時刻記著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交托,將西北的防務建設成堅不可摧的屏障。

毛主席和周總理都看重皮定均。回顧當年的中原突圍戰,皮定均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給毛主席和周恩來留下深刻印象。

周恩來曾贊揚:「中原突圍打得很出色。」回溯至1944年,中央決定在太行軍區第七軍分區第3團和第六軍分區第35團基礎上,組建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由皮定均擔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委,集中力量開創豫西根據地。

初建時,這支包含13個連隊的軍隊人數約為1500人。它由各個部隊精選出的頂尖人才和最先進的武器組成,部隊中的營級以上幹部以及一些連級幹部都是經歷過艱苦的長征的老紅軍戰士。即使是普通戰士,也必須具備高度的思想覺悟和強健的身體條件。

同時,這支軍隊還裝備了優秀的武器和裝備。可以說,這支軍隊是經過精心培養的。僅在成立的一個月內,這支軍隊的規模就迅速擴大到了5000多人,士氣高昂,實力雄厚。

抗日戰爭勝利後,部隊向南移動,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與新四軍第五師在桐柏山區會合。不久後,這支軍隊被重新編制為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1旅,總兵力達到7000人,被稱為「皮旅」。

1946年6月,蔣介石無視國共雙方簽署的【漢口協定】,下令軍隊滲透中原解放區,將中原軍區的6萬余人包圍在離宣化店不遠的一條狹長地帶,試圖一舉消滅他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共中央多次派代表與國民黨進行談判,提議撤出中原解放區,並將軍隊移至其他解放區。然而,蔣介石執意采取孤立行動,將圍困中原軍區的兵力增加到10個整編師,總人數超過30萬。

到了6月底,蔣介石認為被包圍的中原軍區的6萬人已經無法逃脫,因此制定了一個計劃,在7月1日開始的兩天內徹底殲滅這6萬人。

中原軍區接到蔣介石的計劃後,決定采取突圍行動,並向中央做了詳細匯報。具體計劃如下:

為迷惑敵人,皮定均率領一縱一旅向東行進,制造主力東進的假象,以分散敵人註意力。與此同時,中原解放軍主力分為南北兩路,向西突圍。北路由李先念、鄭位三、王震等率領中原局、中原軍區直屬隊和二縱隊主力組成,南路則由王樹聲率領一縱隊(缺第一旅)。張體學率鄂東軍區部隊深入大別山腹地,牽制敵人兵力。黃林率領河南軍區部隊在平漢路西側協助北路主力進行突圍。王海山則率領二縱隊十五旅大部份隨一縱隊行動。羅厚福指揮江漢軍區部隊,留下一小部份武裝堅守原地,其余部隊進入襄河以西地區。

中央收到匯報後復電:「同意立即實施突圍,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猶豫。生存是第一要務,勝利是最終目標。」

收到任務後,皮定均在連夜內布置了行動計劃,要求第一、第二兩個團向東、東南、東北方向轉移,制造與敵決戰的姿態,以引誘敵軍。

兩天後,在西余集、潑阪河、白雀園等地,皮旅與國民黨軍展開了激烈戰鬥。10個小時後,皮定均成功將大部份部隊調至白雀園以南集結,只留下少量部隊在前沿陣地奮勇阻擊。

在經歷了激烈的三天阻擊戰後,皮定均果斷地下令將前沿部隊全部收回,隨後巧妙地插入敵人背後,迷惑敵軍,使其誤以為我軍正朝南突圍。然而,在關鍵時刻,部隊卻突然改向東方,巧妙地穿越國民黨設定的潢川、麻城公路封鎖線。隨即,敵軍緊追不舍,而皮旅則以「不怕苦,不畏死」的精神與敵軍周旋。

戰局迅速發展,7月1日,皮旅成功攻占了松子關,10日又奮力奪取了青風嶺。不久後,皮旅再次巧妙地擺脫了敵人的包圍。15日,我軍奮勇攻克官亭鎮,18日順利透過定遠,最終抵達國民黨重兵據守的池河鎮。在成功擊潰敵軍五路大軍後,全旅5000名戰士於19日在盱眙附近的三界與淮南大隊成功匯合。

這場經歷了24天,行程達2000裏的戰役,歷經數十次大小戰鬥,最終使皮旅勝利進入蘇皖解放區,成為著名的中原突圍戰。

回顧突圍後的情景,皮定均感慨萬分:「我站在路旁,看著一隊隊戰士有條不紊地前進,心中湧上一股難以言表的深情。他們的軍帽多已破爛不堪,長發如蓬草般垂落,有的用大樹葉遮擋強烈的陽光;衣衫破舊,有的沒有袖子,有的下擺缺失,長褲也變成了短褲。他們用從衣服上撕下的布片包裹著腳,就像兩個巨大的布錘子,沾滿了血漬和泥汙;深陷的眼窩中,眼珠布滿了血絲,面孔黑瘦。然而,正是這群人創造了驚人的奇跡!他們是真正經歷千錘百煉的鋼鐵戰士。」

在中原突圍戰中,毛主席在與皮定均的談話中提到:「敢於沖鋒陷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這才是革命精神的真諦。如果畏懼艱辛與死亡,革命就無法取得任何成就,就需要有類似你們中原突圍那種拼命的奮鬥精神。」從毛主席的言辭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原突圍的英勇精神表示肯定。

毛主席對皮旅的貢獻給予了贊賞,在到達華中地區後,皮旅積極參與保衛華中根據地首府淮陰的戰鬥。面對國民黨整編74師,由張靈甫師長率領的強大對手,皮旅的先頭團與對方展開激烈的交戰。

當皮旅的先頭團抵達淮陰外圍時,情況緊急,張靈甫的先頭團已渡過運河,占領了渡口並奪取了橋頭堡。在激烈的戰鬥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皮旅堅決死守,拒絕屈服。

然而,隨後張靈甫改變戰略,透過結合部的楔入,成功占領了淮陰東關。9月19日,皮旅只能不得已地從淮陰撤退。在接下來的漣水保衛戰中,皮定均發現附近有一座古塔,他提議在塔上架設重機槍,以壓制敵人。這一創新的戰術思維展現了皮旅的智謀和機智。

在塔上的重機槍火力的有力支援下,成功將國民黨74師趕出了漣水城,為漣水保衛戰贏得了關鍵勝利。

不久後,張靈甫重新策劃了軍隊的布陣,最終成功占領了漣水。在奪取勝利之際,張靈甫特意來到古塔下,留影以紀念那挺重機槍和其主人皮定均,這兩者曾讓他付出巨大代價。

然而,張靈甫並不知道,在皮定均的心中,他的74師已經成為必須鏟除的目標。

1947年1月,皮定均被調往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擔任副司令兼參謀長,而縱隊的司令員則是「王老虎」王必成。

這位「王老虎」與張靈甫在戰場上交手多次,勝負未分。他積蓄了一股怨氣,渴望找到機會來制服張靈甫和他麾下的74師。

到了4月,華野和國民黨的龐大兵團在蒙陰一帶激戰。王必成和皮定均率領部隊,在40萬敵軍的包圍中隱藏,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直到5月12日,六縱在敵後240多裏的位置,接到華野司令部的命令,要求在14日夜間占領垛莊,切斷敵軍退路,完成戰役合圍,為主力軍消滅貪功冒進的74師提供掩護。

接到指令後,皮定均異常興奮,立即率領六縱先頭師開始緊急行軍。在14日淩晨,他們成功占領了垛莊,位於孟良崮附近,切斷了國民黨74師的後路。

國民黨74師在失去垛莊後,派遣一個團下山與六縱展開激戰,試圖奪回垛莊。在皮定均的指揮下,六縱與敵軍激戰,成功挫敗了敵人奪取垛莊的企圖。這次戰鬥使得74師的軍心大亂,不得不向南京大本營發出緊急求援的明信片。

懷著昔日的誓言,皮定均和王必成一致要求參與對孟良崮的圍攻,徹底消滅國民黨74師,並活捉敵軍頭目張靈甫。

在分析後,皮定均於16日下午選擇了最佳的進攻路線,並指揮縱隊的特務團直撲孟良崮74師的老巢,將敵軍逼上絕路。這場戰鬥不僅攻破了國民黨74師的指揮所,還成功擊斃了張靈甫,實作了當初所立下的誓言。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皮定均榮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軍長兼政治委員。

1950年,韓戰爆發,為了捍衛家國,中央決定由彭德懷擔任誌願軍司令員,率領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在這一時期,皮定均多次代表第24軍向中央軍委請求參與入朝戰役。

1952年2月,為了讓部隊更熟悉韓戰的情況,以便輪換前期入朝的部隊,中央軍委指示華東軍區組織軍、師級的領導幹部,前往北韓參觀戰場,而皮定均也是其中的一員。

皮定均充分利用此機會,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了北韓戰場上的各種情況,為未來第24軍參戰提供了寶貴學習資料。

八月,第24軍在上海松江地區集結,準備進入北韓。九月,該軍奉命北上,抵達北韓戰略關鍵區域元山一帶,負責防守海岸線。

隨著上甘嶺戰役的結束,為響應「停戰談判」,誌司下令皮定均率領第24軍,突破敵機和炮火的封鎖,向上甘嶺地區進軍,接替第15軍負責一線陣地鐵原、金化和平康之間的「鐵三角」地區的防禦任務。

在防守過程中,美軍自信擁有空中和炮火的巨大優勢,在陣地上大搖大擺,甚至三五成群地唱歌跳舞,對中國人民誌願軍構成公然挑釁。

對此,皮定均視察前沿陣地後,對防守部隊表示:「我們決不能讓敵人在我們頭上囂張,必須打消他們的傲氣!」

因此,皮定均親自組織了寒槍寒炮的行動。期間,神槍手張桃芳在32天內使用436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北韓戰場上寒槍擊敵的最高記錄。因此,她榮獲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特等功,並被授予「二級狙擊英雄」的榮譽稱號。同時,她還獲得了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頒發的「一級國旗勛章」。

後來,誌願軍中展開選拔戰鬥機飛行員的過程,初選中有198名戰士來自第24軍。然而,在最終名單中,僅有張桃芳成功入選,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殲擊戰鬥機飛行員。

在為期5個月的冷槍冷炮戰中,第24軍在陣地防禦中表現卓越,冷槍擊斃敵人超過1萬人,冷炮亦擊斃敵人逾4000人,收獲豐碩的戰果。

當攻占上甘嶺597.9高地前沿的馬鞍山任務陷入僵局時,由於敵方嚴密封鎖,部隊陷入長時間的攻堅階段。面對此局面,皮定均親自前往前沿,深入研究戰地情勢,並決定采用挖掘坑道偷襲的策略,以摧毀敵人據點。

在夜幕的掩護下,戰士們秘密挖掘坑道,成功將其延伸至敵陣地前沿,突然展開襲擊,迅速殲滅了據點內的敵軍,成功奪取了馬鞍山陣地。敵人在失敗後懷恨不滿,先後進行了13次反擊。然而,在我誌願軍的堅守下,敵人的攻擊未能奏效,付出了140多人的傷亡後,被迫撤退。這也使得上甘嶺成為他們永遠的「傷心嶺」。

對於在上甘嶺陣地上的激烈爭奪,皮定均曾表示:

「我們占領的這片陣地,是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鑄就的榮耀之地,是兄弟部隊浴血奮戰的英雄之地,現在由我們守護。保衛這片土地,就是捍衛祖國的大門。我們的陣地是敵人永遠無法沖破的堅固防線,是埋葬敵人的墳墓!」

1953年夏季,為了挫敗美軍和南韓李承晚集團破壞談判的計劃,彭德懷下令展開夏季反擊戰,以打擊李承晚偽軍為主要目標。

在夏季反攻戰進行期間,彭德懷忽然召見了皮定均,向他通報了軍委的決定,指定他為福建軍區副司令員,協助司令員葉飛粉碎蔣介石計劃的襲擊福建沿海地區的陰謀。第24軍的指揮權轉交給了張震將軍。

接到命令後,皮定均認為張震剛到任,對北韓戰場和24軍的情況還不熟悉,因此自願提出協助張震指揮作戰。直到金城戰役打響,皮定均才返回國內,趕赴福建軍區。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施軍銜制度。在軍銜評定中,皮定均初步被評定為華東地區的少將。名單送出軍委後,毛主席親自批示在皮定均的名字下方:「皮有功,少晉中」。因此,皮定均獲得了中將軍銜。

1969年,蘭州軍區迎來了一項重大任命,皮定均被委任為司令員,隨即踏上了前往蘭州的職務之路。然而,1973年12月,毛主席作出了一項重要的決定,決定調動軍區司令員的職務。這次決定導致了皮定均與韓先楚的職務交換,使他再次回到東南沿海前線,擔任福州軍區的司令員一職。

時至1976年7月,在福建南部地區,福州軍區組織了一次規模宏大的海、陸、空三軍聯合抗登陸作戰演習。與此同時,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皮定均的病情略有好轉。盡管如此,他依然在長子皮國宏的陪同下,親自前往演習現場進行視察。

正值7月7日中午,福州的天空被濃厚的雲層覆蓋。然而,盡管天氣不佳,皮定均心懷演習的牽掛,不顧天氣惡劣,勇敢登上了一架米-8飛機,飛往東山島三軍演習現場進行視察。然而,飛機起飛不久後,在漳浦的竈山附近遭遇撞毀事故,導致皮定均和機上所有人員不幸遇難。這一悲劇發生在皮定均年僅62歲之際。

皮定均將軍的突然離世對黨和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7月13日,福州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人們齊聚一堂悼念這位傑出的將軍。在追悼會上,毛主席深感失去了一位親密的將領,內心充滿悲痛之情,親自送上了對他老人家的最後一份花圈。

2006年,福州三山陵園為了紀念皮定均將軍而興建了一座紀念園。

在雄偉的巖石上,刻劃著皮定均將軍像的側面,分別鐫刻著李先念所題的「智勇兼優、光明磊落」以及徐向前元帥所銘刻的「多謀善斷、英勇虎將」兩則題詞,同時還有張愛萍上將表達的對皮定均的深切懷念,這一系列的題詞生動展示了皮定均中將一生中所創下的不朽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