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0年,2名偵察兵誤判敵情,本以為是一般敵人,不料是日軍精銳

2024-04-28歷史

1940年7月27日傍晚,位於薊縣盤山根據地的白草窪,正發生著一場激烈的戰鬥,交戰的兩股勢力,勢均力敵,各自都不退讓,大有魚死網破的氣勢。

「兄弟們!都給我沖啊!就算是以命換命,也不能讓這幫小日本給逃了!」,只見炮火橫飛的戰場上,一個身穿八路軍軍裝的士兵,突然從掩身的大石頭後,站了起來,高聲喊道。

他的這一句話,宛若巨石瞬間被扔進大海,掀起了劇烈的風浪,一瞬間,所有的八路軍戰士,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大喊著「沖啊」,高舉著手榴彈,向日軍所在的方向沖了過去。

從橫屍遍布的戰場便可以看出來,這場戰鬥打得格外慘烈,交戰的雙方,此時皆已到了崩潰的邊緣。

然而,與慌亂中一直向後方退去的日軍,截然相反的是,即使已經到了身體最後的防線,八路軍戰士們依舊咬著牙,強撐著身子,誓死也要完成戰鬥。

「大家聽我說!現在,日軍已經潰敗了,剩下的那十幾個日軍,一直躲在山溝裏不敢出來,他們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我也知道,兄弟們手頭也沒有子彈了,但是,咱們還有手榴彈,手榴彈照樣能把那些小日本炸回老家!」見日軍一直躲著沒有動靜,覺得不能再接著耗下去的那名八路軍戰士,再次動員起來。

接著,他就用自身行動,做起了示範。只見他將自己與周圍戰士,身上剩余的手榴彈都捆在了一起,隨手拿起了身邊放置手榴彈的籃筐,將一捆手榴彈都放了進去,並用繩子緊緊地拴在了籃筐內,為了以防萬一,他還徹底地檢查了一遍,是否牢固。

見沒有遺漏後,便擡起了頭,貓著腰站了起來,快速地移到了洞口附近,猛地掄起胳膊,將那裝滿手榴彈的籃筐扔了進去。

「砰」的一聲巨響,山洞中傳來慘叫聲,就這樣,那名戰士直接將藏身山洞的日軍消滅掉了。

然而,身後突然傳來了槍聲,這時八路軍戰士才發現,有幾名被他們遺漏的日軍,正在石頭堆的掩護下,向他們射擊。

有了那名戰士的示範,其他的八路軍戰士,當即就反應了過來,照著那名戰士的樣子,做了手榴彈籃,向石頭堆紛紛扔了過去。一連串的手榴彈,那幾名日軍即使有通天的本事,一時之間也無法脫身逃竄,隨著手榴彈接二連三的爆炸聲停歇,幾名日軍也死了大半,只剩下兩人,也受了重傷,不願被俘虜的他們,隨後便刨腹自盡。

到此,這場持續了14個多小時,令我軍損失慘重的戰鬥,終於結束了。

那麽,問題來了,為何這場戰鬥整整打了14個小時,這隊日軍究竟是何來頭,為何他們面臨絕境之時,寧願自盡,也無一人投降呢?

事實上,在白草窪交戰的雙方軍隊,都大有來頭。前面所提到的那名勇為人先的八路軍戰士,正是令冀東戰區日軍聞風喪膽的包森,而日軍的這支隊伍,更是聞名海內外,是從一戰開始便被稱為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的「武島騎兵中隊」。

一、日軍貴族騎兵中隊

據日本對外宣稱所說,日軍中實力最為突出的便是騎兵了,而武島騎兵中隊的士兵更是從一戰時就開始培養,除此之外,武島騎兵中隊的士兵,不僅實力作戰經驗豐富,實力驚人,就連知識儲備都是極為豐厚的,他們個個出身貴族,從小接受的便是貴族教育。

作為日軍中實力最為雄厚的騎兵部隊,這支武島中隊,在每一場著名的侵略戰爭中都會出現,「918」事變、江橋戰役乃至南京大屠殺,他們都參與了其中。

可以這麽說,這支所謂的貴族騎兵中隊,每個人的身上早就沾滿了鮮血,欠下了累累惡債。

但是,即使是這樣戰績顯赫的部隊,在強大的熱武器面前,依舊難逃被取代,不斷的革新,不斷地削減,直到白草窪一戰前,能夠這支精英部隊留下來的,無疑是有著他人難以企及的優勢。

毫不誇張地說,這支全是精銳的日本關東軍部隊,從南到北,經歷過上百場大大小小的戰役,甚至被日軍奉為了「常勝軍」,在中國大半個版圖上肆意屠殺的他們,更是成為了大多數日本士兵的偶像。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隊長武島須田,盡管實質軍職不高,可帶領著手下「屢立奇功」的他,憑借著絕對的聲望,在日軍中即使佐一級的軍官與其會面時,也要給其回禮。

然而,白草窪一戰,他的對手卻沒有給他再次「立功」,樹立「聲望」的機會。這一次,那些精英徹底輸給了八路軍戰士。

此次與武島騎兵中隊交手的我方戰士,也並非等閑之輩,他們盡數都是驍勇善戰的老戰士。

從1938年的冀東大暴動開始,他們紛紛加入冀東抗日聯軍,參與了多場戰役,接連攻克十余座城池,之後的他們,更是經歷了十萬抗日聯軍的土崩瓦解,以剩余的不到一萬人的兵力抵抗日軍。

這些戰士,每個都與死神交過手,經歷過各種慘烈的戰鬥。

而他們的指揮官包森,更是憑借著自身出色的指揮能力,被中央點名要求留下來,在冀東繼續戰鬥。

二、用兵如神的包森

1911年出生於陜西的包森,是個標標準準的熱血陜西漢子,從幼時讀書起,他便立下大誌,誓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局面。

與同齡人相比,更為幸運的是,盡管家中子女眾多,包森的父母卻將眼光放得很是久遠,寧願自己縮衣節食,也要供家裏的孩子念書。因此,在家裏有六個兄弟姐妹的情況下,排行第三的包森,還是能夠讀私塾,看書籍。

尤其是【三國演義】、【孫子兵法】這種介紹用兵之道的書籍,深得年幼的包森喜歡。當時的他,為了能夠將自己挑選的兵書,仔仔細細理解透徹,不惜將他認為很是重要的地方,親自動手謄抄,還會在旁邊附上自己的見解。

久而久之,在這些書籍的影響之下,包森的內心悄然種下了參軍的種子,他心裏很是清楚,在當時中國落後的困苦背景下,只憑借那些華而不實的文章來警醒世人,是完全沒有實際效果的,只有拿起槍支,操起武器,才能有底氣去贏。

這樣一個熱血青年,自從內心有了方向後,便開始熱衷於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去,特別是李大釗先生的追思會,內心憤恨的他,直接在眾人面前,展開了一場即興演說,他的每一句都在向眾人傳達,如今,國人應站起來反對國內軍閥的階級壓迫,國人當自強。

他的這一場鼓舞人心的演講,徹底使他有了人氣,成為當時不少青年學生擁護和支持的物件。

1931年,「918事變」的發生,更是給了包森當頭一棒,他徹徹底底地意識到了國民政府的不作為,當即他就發動了任何他能發動的關系,組織學生示威遊行。但是,老蔣似乎聽不到群眾的呼聲,面對日軍的肆意侵略,依舊堅持不反抗的政策。

遊行並沒有帶來想要的效果,而帶頭的包森,也因「鼓舞人心」,被學校開除了學籍,被迫無奈之下回到了家鄉。

此時的包森,每天都活在極其煎熬之中,他想要改變中國這個局面,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包森並沒有放棄,他一直在尋找辦法。回到家鄉的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四處聯系革命同誌。

終於,在1932年,思想與共產理念碰撞出火花的包森,找到了組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之後的包森,更是憑借著自己對用兵之道的深刻領悟,在一次次戰鬥中,多次化險為夷,打下了一場又一場令人拍手叫好的漂亮仗。

這一場白草窪之戰,盛名在外的包森與武島中隊的較量,兩個頂尖的軍事人才,硬生生將這場伏擊戰,打成了一場對公遭遇戰,在二戰歷史上,留下了一場令世人稱贊的精彩戰役。

為何說是伏擊戰呢?因為,白草窪兩人的交手,皆在兩人的意料之外。

三、意外的交戰

前文提到,包森被中央要求留在冀東接著指揮作戰,當時的包森,已經憑借著自己的指揮才能坐到了冀東軍分區副司令。

在白草窪一戰發生前,率軍來到盤山的包森,意在全力開辟盤山根據地。當時的他需率部與12團碰面,所以便決定暫住在盤山的一個村莊裏,等待12團。

在軍隊駐紮之前,按照慣例,包森習慣性地派偵察兵,到附近觀察地形,尋找最適合宿營的位置。

於是,他便找來了兩名自己很是信任的偵察兵,吩咐道「你倆等會兒先行進村,觀察一下地形,再看一下有沒有敵軍……」

被交代任務的兩名偵察兵,年齡相差很大,老的那個叫楊澤,士兵們都喊他老楊,小的叫高大章。接到任務的兩人,沒有任何耽擱,帶著兩個水袋,就悄悄地出發了。一切進行地都很是順利,兩人很快就排除了任何不利的因素,接著就動身,以最快的速度回去復命。

誰知,就在兩人準備進山找到大部隊時,聽力異於常人的高大章,突然拉住了身旁的老楊,警惕地找個地方躲了起來,「有人來了!」

「怎麽了?」突然被拉住的老楊,很是不解,但同時也警惕了起來。

「有馬蹄聲……人還不少……應該是鬼子吧……」,只見高大章,猛地紮身,趴在地上聽了起來。

「別聽了!別聽了!快看!人都到身前了!」突然,老楊打斷了高大章的話,指著不遠處,出現的一隊騎兵。

兩人一時之間也不敢亂動,只是謹慎地躲在石頭後面觀察著,想要搞清楚這部日軍究竟想要幹什麽,但是,那隊日軍一直在原地徘徊、調整,沒有什麽動作。

無奈之下,兩人只好一直待在原地,等日軍有新的動靜。過了沒多久,日軍動身了,心急的高大章想要跟上去,搞清楚日軍想幹什麽。卻被旁邊的老楊伸手攔住了,「別動!他們應該是要去剛才咱倆看的那個村子,別跟了,回去報信!」

等到不遠處的部隊走遠了些,兩人便快速起身,趕回去給包森報信。

正如老楊所想,以為附近沒有八路軍,自己的行蹤非常保密的日軍,果然在那個村子停了下來,進行整頓。

與此同時,老楊和高大章兩人已經趕回了大部隊,當時的兩人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搞得部隊的戰士們很是不解,紛紛調侃兩人是不是遇著鬼了,跑這麽急。

「還真遇著鬼了!山下有一隊日軍!」,撂下這句話後,老楊也沒再多說一個字,就飛奔去找包森匯報了。

「報,報,報告……山,山下,山下有……」誰知老楊一時之間竟喘不上來氣,更不要說一句完整的話了。

「有什麽,你也得先把氣兒給我捋順了再說!」被勾起好奇心的包森,也只能幹著急。

老楊只好站在原地深吸了幾口氣,大力拍了拍自己胸口,等了一會兒,才再次開口,「報告,包司令,山下有隊日本騎兵,就在石佛村附近,大概有七十多人。」

一聽,只有七十多人,包森就興奮了起來,想著現在手下的人數是對方的五倍之多,再加上這些兵都是自己親自調教出來的,把這隊騎兵拿下,簡直易如反掌。

當即,包森就下了命令,集合部隊,在白草窪一處設伏,殲滅敵軍。

在白草窪設伏,也是白草窪所在的那條小路,是騎兵想要進山的必經之路,在此處設防,還可以借助白草窪地形復雜的優勢。

然而,誰知那隊騎兵出現後,原本有著必勝決心的包森,內心的勝算卻動搖了幾分,他沒想到,這一次遇到的竟是早就聽說過的武島騎兵中隊。

盡管如此,用兵如神的包森在這場與武島中隊的較量中,還是成功取得勝利。

而這場「白草窪之戰」,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仍被不少國內記者提到,並將包森率領的遊擊隊稱為二戰時的神話。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草窪那一戰,剛開始時,有一個日本士兵被武島派去報信,請大部隊支援,幸運地逃過了那場惡戰。

直到1991年的一個夏天,那名死裏逃生的日本士兵,再次來到了冀東,而這一次他竟是專程來祭拜包森的,他不僅帶來了花圈以表敬畏,還題寫了一副對聯 「驚弓之鳥,漏網之魚。不死之人,拜謁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