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伯承兒子叫「劉太行」,鄧小平對卓琳說:咱們的孩子叫鄧太行吧

2024-01-26歷史

劉伯承兒子叫「劉太行」,鄧小平對卓琳說:咱們的孩子叫鄧太行吧

解放戰爭次年,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成功實施黃河強渡,徹底沖破了蔣介石設定的黃河防線,為我軍戰略進攻揭開了序幕。

在這場戰役的勝利之後,劉、鄧二人帶領部隊跨越隴海鐵路,越過淮河,開創了大別山根據地,猶如一把鋒利的鋼刀深刺在敵人的核心區域。

晉冀魯豫野戰軍後來更名為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然而無論其官方稱謂如何變化,人們仍然習慣稱呼他們為「劉鄧大軍」。

劉、鄧二人的合作始於1938年抗日戰爭,當時他們同在八路軍一二九師,一個擔任師長,另一個擔任政委。

多年的默契配合讓兩人之間建立起深厚的默契,戰地記者李普曾生動描繪了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劉鄧就是劉鄧,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隔閡。」

一二九師在太行山地區堅守,劉伯承的兒子劉太行因此得名。相應地,鄧小平的兒子一直被俗稱為「胖胖」,直到兩歲都沒有正式的名字。

有一天,劉伯承的夫人卓琳對他說:「孩子都兩歲了,不能總沒有個正式名字吧。」於是,他們決定將鄧小平的兒子命名為「鄧太行」。

劉伯承在鄧小平家做客時聽到這個決定,忍不住大笑出聲。鄧小平也覺得這樣不太妥當,於是對劉伯承說:「師長,你兒子占了我兒子的名字,你得給我們胖胖取個正式的名字!」

這時,劉伯承笑著婉言謝絕:「這事是政委的職責,與我這位師長無關!」鄧小平接著說:「大家都知道劉鄧是一家的,你就給他起個名字吧!」

於是,劉伯承拿起毛筆,在小石桌上書寫下「樸實方正」四個字,然後對夫婦倆說:「看這孩子長得樸實方正,就叫樸方好了。」這樣,鄧小平的長子終於有了名字,取名鄧樸方。

眾所周知,劉伯承和鄧小平都是四川人,且皆屬龍。劉伯承生於1892年,比鄧小平整整大了一輪,當劉伯承參與反對袁世凱的護國戰爭時,鄧小平只有十二歲。

鄧小平十六歲遠赴法蘭西求學時,劉伯承早已聲名遠播,成為川中的一位傑出將領。兩人後來先後前往莫斯科深造,鄧小平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思想,而劉伯承則選擇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系統學習軍事理論。

直至1931年,這兩位四川同鄉在中央蘇區首次碰面,後來一同共事一段時間,並參與了長征和遵義會議。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第四、第三十一等軍合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劉伯承擔任師長,政委由張浩擔任。

1937年11月,在太原失守後,八路軍一二九師在正太路上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次年1月,鄧小平接替張浩,成為一二九師的政委,開始了與劉伯承長達十多年的密切合作。

在劉鄧的共同領導下,一二九師臨危受命,東渡黃河,勇進太行,最終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安營紮寨,在那裏建立了太行根據地,與日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早年,劉伯承在戰鬥中受傷,加之比鄧小平年長十多歲,因此鄧小平常常囑咐師部工作人員,師長身體狀況欠佳,小事可直接找他解決,而遇到大事則應當尋求師長的決策。

在百團大戰緊張時期,一天,一二九師部的工作人員張香山前來向參謀長報告工作,目睹了一場感人的情景。

鄧政委和劉師長站在墻邊研究地圖,鑒於劉師長視力有限,鄧政委舉著蠟燭隨著他的目光移動,每當劉師長指向某地,鄧政委則念出該地的名稱。

劉鄧二人如同親兄弟一般,相互關心照顧。鄧小平極為關註劉伯承的健康,而劉伯承也格外在意鄧小平的平安。

有一年,鄧小平要穿越日寇掃蕩區前往太嶽、中條山一帶進行工作檢查。

臨別之際,劉伯承陪同他一程又一程,最終難以割舍,多次囑咐參謀長李達務必及時通報鄧小平經過的幾個地點,並強調保障鄧政委的安全,當天就要向師部匯報接送情況。

劉伯承每天都親自到值班室了解鄧小平的狀況,有一天得知鄧小平將穿越白晉線時,內心無比焦慮。

因為白晉線是當時日寇嚴密防守的區域,因此他安排兩名值班人員先去休息,而他獨自留在值班室等待鄧小平的訊息。直到接到電報確認鄧小平已平安抵達太嶽,他才松了一口氣。

兩人在生活中相互關心,在工作中更是互相信任。在共同組織的多次戰役中,很多命令都是兩人共同簽署的,甚至有人曾認為「劉鄧」是一個人的名字。

周恩來同誌總結指出,劉鄧二人在工作上一個「舉輕若重」,另一個「舉重若輕」。

在制定戰略決策時,必須具備像鄧小平同誌那樣的膽識和氣魄,以迅速做出決斷並增強信心。而在決策後確定具體戰術時,又需要在細節上謹慎小心,保持「舉輕若重」的態度,以免出現疏漏導致錯誤的發生。

正是由於劉伯承和鄧小平這兩位領導者擁有互補的工作方式,才能夠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裏默契合作。一個擔任師長,另一個擔任政委,共同領導著「劉鄧大軍」經歷了百團大戰、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解放大西南等戰役,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顯赫的戰功。

到了1950年,中國大地終於結束了百年戰火,這對在戰火中經歷考驗的革命戰友也分道揚鑣。劉伯承前往南京籌辦軍事學院,而鄧小平則留在西南負責建設,各自在不同崗位上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然而,他們的子女都在戰爭年代誕生,童年充滿了硝煙和戰火,未能享受在父母身邊成長的幸福。

劉伯承的長子於1939年春天出生。當時正值抗日戰爭關鍵時刻,劉伯承忙於前線指揮。收到妻子汪榮華來信,得知在一二九師部生下了兒子。太行山上作戰的劉伯承望著高山,決定給兒子取名劉太行,寓意他將來像太行山一樣崇高堅韌。

當時根據地的條件十分困難。汪榮華生下孩子後沒有奶水,幸好遇到一位從河南逃難而來的大娘願意哺乳。劉太行只能依賴這位大娘的奶水和一些野菜糊糊勉強維持生計。

饑寒交迫、頻繁腹瀉,使得小太行的身體一直處於糟糕的狀態。在戰爭和疾病的夾擊下,許多人的生命岌岌可危,更何況太行還只是個需依賴乳汁的嬰兒。

因此,隨著百團大戰的爆發,劉伯承在痛苦中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將自己的兒子交托給正在路過太行前往延安參加會議的老戰友徐向前照顧,以確保兒子的安全。

就這樣,年僅一歲的劉太行從此遠離了父母,長時間生活在朱德和康克清的陪伴下。在康克清的照料下,他在一年的時間裏慢慢康復,然後被送進延安的保育院。

因此,劉太行後來一直稱朱德和康克清為「朱爸爸」和「康媽媽」。當劉伯承有空時前往延安看望他,逗弄著他,試圖讓他叫自己一聲爸爸。劉太行眨著一雙天真的大眼睛問:「我有朱爸爸,還有一個劉伯承爸爸,你是誰呀?」

孩子不認識親生父母,對劉伯承來說,這必定是一次內心的巨大沖擊。然而,在戰爭年代,為了防止更多的家庭因此而破碎,他只能堅定地赴前線參與戰鬥。在那個時代,生存下來已經是不易,更不用說能在親生父母的身邊長大了。

鄧小平與劉伯承共同在前線指揮,他的大女兒鄧林生於1941年,那正是華北抗日戰爭最為艱難的時刻。

鄧林誕生在涉縣赤岸村的一二九師司令部,然而她的降生正值部隊行軍,因此在出生第七天,她就被母親卓琳交托給一個鄉下的親人撫養,卓琳則毅然跟隨部隊行軍,沒有回頭地離開了。

直到1943年,卓琳才回到鄉下將鄧林接回延安。這時的鄧林已經骨瘦如柴,顯得非常可憐。而更讓卓琳心痛的是,鄧林並不願意跟隨她回去,一直眼巴巴地望著那位鄉下的幹媽哭泣。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沒有親生母親陪伴,生下孩子卻無法與之共度時光,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場難言的別離之苦。

鄧小平的長子在八路軍總部的麻田村降生,但由於來不及取名,便以小名「胖胖」被送到村裏的一戶鄉親家庭寄養。

一年後,胖胖才被接回赤岸村的一二九師司令部,這時他已近兩歲卻依然未有正式的大名。

有一天,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司令部院子裏閑聊,卓琳提及孩子尚未有大名。鄧小平思索片刻,提議將胖胖命名為「太行」,寓意深遠。

然而,劉伯承的兒子也叫太行,重名有些不妥。為此,鄧小平建議劉伯承為胖胖取個獨特的名字。

劉伯承拿起毛筆,在小石桌上書寫下「樸實方正」四個字,然後叫過胖胖,輕撫他的頭說:「這孩子樸實方正,就叫樸方吧。」 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個名字很好。

鄧小平總共有五個子女,其中三個生於太行,都曾寄養在當地百姓家。提到太行人民,鄧小平深情地說:「太行老區的人民撫養了我們全家!」

劉伯承對這片土地也懷有深厚感情,曾情深款款地表達:「四川開縣是我的故鄉,河北涉縣是我的第二故鄉,涉縣養育了一二九師,也養育了我。」

劉鄧大軍與太行根據地人民心心相印。軍民關系如魚水般親密,正是因為劉鄧率領的人民子弟兵將老百姓視為親人,因此在那段困苦的歲月裏,盡管當地群眾自身生活艱辛,仍然將軍隊的士兵視為自家孩子一般呵護。

在鄧小平率領部隊駐紮襄垣縣時,有一位名叫米通全的老人,由於癱瘓在床,無法自理。為了不成為家人的負擔,他多次嘗試自殺,但都被他人及時救回。

得知此事後,鄧小平親自前往老人家,坐在他的炕上,猶如老友一般,鼓勵他堅持下去:「眼下日寇侵華,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我們八路軍就是為了幫助像您這樣的窮苦百姓的。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等到我們取得勝利的那一天呀!」

隨後,他還派人送去饃和菜給米通全,幾天後老人實在過意不去,攔住警衛員,堅決不收下,讓他把吃的帶回去。

當晚,鄧小平再次親自探訪老人,老人感慨地對他說:「你們八路軍連群眾的一口水都不喝,我怎麽能天天吃你們的東西呢?」

鄧小平回應道:「我們吃的用的也是從群眾中得來的嘛,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您現在加強營養說不定能康復,還能為抗戰出一份力呢!」

隨後,鄧小平派遣軍隊醫生前去為老人治療,老人的健康逐漸好轉,不再有尋短見的念頭。老人的兒子米義精對八路軍深感謝意,精心挑選了最優質的羊毛,為八路軍的首領親手織了大三元羊毛襪子。

米義精將這些羊毛襪子送到八路軍司令部時,鄧小平等首領一開始拒絕接受,最終卻因為無法拒絕他的好意而接收了這份禮物。在部隊轉移時,他們又將一個橡皮枕頭和一個小鐵箱送給了米義精父子。然而,米家父子堅決不接受這份禮物。

鄧小平再次說:「軍民同家,家人間不必太見外。我們收下了你的毛襪子,你們也應該接受這份禮物。相互贈送禮物,情誼深厚!」

劉鄧二人共同奮鬥十三年,盡管年齡相差較大,性格和興趣也有所不同。然而,在戰爭年代,兩人都以「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甚至將部隊駐地太行山作為自己長子的名字。

劉伯承的大女兒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遭到敵方特務殺害,兇手一直未被找到,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這些中國開國將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為人民謀幸福的事業,卻無法顧及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正是因為有了這一輩的忘我犧牲和奉獻,我們才能享受如今和平安寧的盛世,安享幸福和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