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女權領袖何香凝,孤身營救丈夫廖仲愷,罵的陳炯明擡不起頭

2024-07-22歷史

在風起雲湧的革命時代,最早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革命,且能夠跨越國民黨與共產黨兩個時代,將革命與參戰貫穿生命始終的革命女傑,只有何香凝一人。

她是資歷最深的革命女傑,周恩來視其為摯友,鄧穎超見面都會親切地稱呼她為「媽媽」。

她這一人,讓天下豪傑盡失顏色。

追求自由的「叛逆」少女

1878年6月27日,何香凝出生於中國香港。

那個時期,纏足的封建習氣仍舊肆虐。何香凝7歲的時候,母親要為她纏足。

何香凝很憤怒,她從小就愛聽太平天國女兵的故事。在她的心裏,女子就應該像故事裏的女兵一樣,上能騎馬打仗,下能出謀劃策。被纏了足,她連走都走不動,還怎麽征戰沙場。

雖然年幼的她抵不過父母的力氣,雙腳在哭鬧聲中被裹上一層層布條。但是到了晚上,她就立馬拿出剪刀,將布條通通剪碎。

被發現後,父母立即將剪刀沒收,但是何香凝總有辦法再弄到新剪刀。剪了又綁,綁了又剪,面對她堅定的神情,父母只得放任,讓她的雙腳自由地成長。

在當時繁華的上流社會中,許多女子沈迷於打牌穿戴,一心只想著日後嫁個良人。但是何香凝不同,她比任何人都要癡迷於知識。父親不送她去私塾,她就天天軟磨硬泡。看著哥哥們可以讀書,她十分不開心:「憑什麽哥哥可以讀書,我就不行。」

沒有老師,她就自己去書館買書,時不時還請教兄長。父親有感她對讀書的執著,終於同意送她讀書。

真正步入學堂學習後,她才正式接觸到許多資產階級維新派大力宣傳的,關於婦女解放的知識。

她從小就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不對勁,讀書,放足,本就是女子應有的權利,可她認為的理所應當卻往往被世人當做「叛逆」。正是學習了婦女解放的新知識,她才終於明白,男女平等。從此,點燃一腔豪情的何香凝,積極投身於革命事業和婦女解放事業,成為當時的女權領袖。

夫妻共同奮鬥投身革命

因為放足,何香凝的婚事成了家裏的難題。

雖然她並不在意,但是父母卻為此日日焦愁。

就在這個時候,歸國華僑廖仲愷正好準備按照父親的遺囑尋找配偶。廖仲愷的父親廖竹賓在舊金山,僑居多年,深深感受到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建習俗的譏諷,對旅美華僑的歧視,打心裏覺得小腳習俗是國家的恥辱。

所以他去世前留下遺囑,要求廖仲愷娶個不纏足的女子。

不過當時19世紀末,中國的婦女大多綁腳,而不纏足的大家閨秀更是難以找到。

一位是不纏足的心有山河,熱愛學習的名門閨秀,一位是思想開放,想找不纏足女子結親的華僑青年。兩人,可謂是天賜的姻緣。

1897年,兩人在廣州舉行婚禮。

婚後兩人誌趣相投,互為知己。何香凝喜歡讀書,汲取新知識,廖仲愷便想方設法搜羅各種書刊給她閱讀,教她外語,教導她疑難問題;廖仲愷想留洋學習知識來尋求救國方案,何香凝就變賣嫁妝支持,並隨他奔赴海外。

留學期間,過去生活於狹小天地的何香凝,深刻意識到國家處於危難之際,從而萌發了一腔愛國熱忱。

拯救危難之中的祖國,興復中華,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成立同盟會。何香凝是最早的一批同盟會成員,她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立誌救國,還將丈夫介紹加入同盟會。

從此,這對夫妻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

孤身營救丈夫廖仲愷

1909年,清朝統治不得人心,反清鬥爭越來越激烈,廖仲愷決定回國,參加危險重重的策反工作。

別離之際,何香凝以一首詩相送,「國仇未復心難死」,為了革命事業,「勸君莫惜頭顱貴」

她深深思念著丈夫,但是更心憂風雨飄搖中的祖國。為國,不惜熱血;為革命,不惜頭顱。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愛國誌士拼命奮鬥來的革命成果。孫中山他們千辛萬苦,不好容易推翻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他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還企圖復辟帝制。

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何香凝跟隨孫中山來到廣州,開始革命新征程。

1922年6月16日淩晨2點多,天空還是一片漆黑,幾點星星點綴。極為寧靜的城中,總統府突然一聲炮響,磚石碎裂,房屋一片黑煙,陳炯明叛變了。

陳炯明秘密逮捕了廖仲愷,因為廖仲愷是財政部次長,擔任理財的工作。他認為抓住了廖仲愷,就揪住了孫中山的錢袋子。

那天得知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的訊息後,何香凝冒著生命危險,急忙趕到,卻沒有看到孫中山夫婦。

她調動所有人脈,全力尋找,終於確定孫中山暫時安全。

之後,疲憊不堪的何香凝又聽到,陳炯明打算槍殺廖仲愷的訊息。

她日夜奔波,尋找拯救丈夫的辦法,卻因為過度的疲勞而生病。當時丈夫危在旦夕,而她卻無能為力,在這重重精神壓力和不眠不休地奔波下,何香凝一度崩潰,痛哭流涕,甚至想過自殺。

但是何香凝,還是那個勇敢頑強,天不怕地不怕的女豪傑。她還是堅強地站起來,為營救丈夫而努力。

經過不懈的努力打聽,她終於知道陳炯明在哪裏。

8月17日,陳炯明在白雲山召開會議,何香凝冒著傾盆大雨,孤身闖進了會場。

陳炯明短暫震驚後,大聲怒喝,揚言要對付她。

何香凝瞪著他,怒極而笑:「我何香凝連死都不怕,還會怕這個。」

陳炯明怕事情鬧大,立即假惺惺地問候:「看嫂夫人這淋的一身的雨,還是先去喝杯熱茶,去去寒,再換件衣服吧!」

何香凝心裏知曉他的打算,怒吼道:「衣服濕了怕什麽,我今天做好了流血的準備。」

她又接著說:「好你個陳炯明,你扣押廖仲愷,不就是記恨他之前一直為孫中山先生革命籌款。」

她死盯著陳炯明,痛斥道:「你也不想想,當初你管理的軍隊缺錢,戰士們鬧起了饑荒,都快要被解散了,要不是廖仲愷幫忙,為你補缺口,你現在哪還有這官當,你現在倒好,恩將仇報!」

說完她還罵了聲「白眼狼」。

陳炯明被這一番話說得擡不起頭,旁邊的人也都低下頭默默不說話。

何香凝接著厲聲道:「我既然上了山,就沒打算全身而退。現在你給個準話,廖仲愷,你到底是要殺還是要放。你若殺了他,那就把我一起殺了,你若放,現在就讓他跟我回家。」

這一番話擲地有聲,陳炯明臉一陣紅一陣白,最後還是咬牙下令,放了廖仲愷。

這場博弈,歷時62天,何香凝孤軍奮戰,終於還是成功營救出了丈夫廖仲愷。

為抗日大罵蔣介石

1925年,這是何香凝人生中最悲傷的時候,所有的傷心之事都齊聚而來。

3月11日,孫中山臨終前,氣息奄奄地把愛妻托付給她。她親眼見證了那個帶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前輩的離世。

8月20日,就在廣州的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口,突然一聲槍響,何香凝突然看見廖仲愷的胸口湧出鮮血,那鮮艷的紅色刺痛了她的眼睛。

廖仲愷當場去世,而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殘忍的一幕。

何香凝擦幹淚水,勇敢地站了起來。她與丈夫都渴望看到河清海晏,人民和平安好的一天。她強忍悲痛,繼續為革命事業奮鬥,不曾有一絲動搖。

1935年7月,國民黨軍官何應欽簽訂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拱手讓華北大部份主權,這一訊息一經傳播,何香凝怒不可遏。

她曾經與孫中山一起為救國而奮鬥,今天卻有國民黨出賣了祖國山河,這怎麽能不令她痛心憤恨。

何香凝知道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後,收拾一條老舊裙子給蔣介石寄過去,裙子上面還題了一首詩怒罵他「枉自稱男兒」,說他不抵抗日軍的事情是「萬世同羞恥」。

8月,何香凝聯合宋慶齡等愛國人士,聯合在中國共產黨發表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上面簽字,他們呼籲號召全國人民都站起來,放下仇恨,放下利益爭端,共同抗日。

1941年1月,蔣介石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何香凝立即與柳亞子、宋慶齡等愛國人士一起寫信給國民黨中央與蔣介石,在信件裏怒斥他的反共罪行,痛斥他不顧國家安危,為一己私利殘殺祖國同胞。

接著何香凝又與宋慶齡等人打電話給蔣介石,盯著他,催促他停止反共,聯合抗日。

何香凝與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勝利後,作為國民黨元首的何香凝,與李濟深一起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響應號召在報紙上面發表聲明,表示願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她這次實施國共和平演變,讓許多國軍跟著放下武器,為國家的和平作出貢獻。

作為資歷最深的革命女傑,她不僅在女權思想上,在婦女解放運動中為廣大女性作出貢獻,更是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為國家和平作出巨大的努力。

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後來,她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擔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是副國級領導人之一。

她的前半生,為革命,堅強奮鬥,從不妥協。後半生,投身祖國和平建設事業,兢兢業業。

何香凝,不愧為女中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