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2年,誌願軍炮兵在八公裏外,將炮彈打進美軍坦克座艙

2024-07-25歷史

1952年7月的一個夜晚,五名誌願軍戰士在驛谷川畔快速移動,他們的任務是護送兩名炮兵偵察員到達指定地點。在完成護送任務後,炮兵偵察排長劉建華和通訊兵李寶江開始了他們的偵察工作。黎明時分,劉建華在座標紙上標記出了22個美軍碉堡的位置,李寶江隨即將座標傳給了八公裏外的炮兵陣地。很快,一發發炮彈疾速而來,將美軍碉堡一一摧毀。

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炮擊進行到一半時,報話機突然失靈了。面對這一困境,劉建華和李寶江會如何應對?他們能否完成摧毀所有碉堡的任務?更令人驚訝的是,當他們偵察到兩輛美軍坦克時,竟然成功將炮彈精準地打進了坦克座艙!這一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誌願軍初期的火力劣勢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誌願軍奉命入朝,投入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然而,誌願軍初期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與美軍相比可謂是"螳臂當車"。誌願軍全軍僅有284門火炮,且多為在國內戰爭中繳獲的舊式武器,型號雜亂,口徑小,射程近,威力也不足。這些火炮大多需要依靠騾馬拉動或人力擡運,機動性和效率都很低。

更為棘手的是,誌願軍沒有制空權,整個北韓戰場的天空都被美軍所掌控。美軍的飛機肆無忌憚地在誌願軍頭頂盤旋轟炸,給誌願軍帶來了巨大的傷亡。由於沒有高射炮等防空武器,誌願軍的補給線經常遭到美軍的轟炸,汽車損失嚴重,致使前線將士們常常缺糧少彈,餓著肚子在嚴寒中戰鬥。

在韓戰初期的四次戰役中,誌願軍雖然以"鋼少氣多"的革命精神取得了勝利,但也為火力不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第二次戰役中,在東線長津湖地區,由於天氣寒冷,地形復雜,誌願軍的火炮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就連迫擊炮也因為低溫而打不響。戰士們只能依靠手榴彈和炸藥包等冷兵器與敵人近身肉搏,在零下45度的極寒中浴血奮戰。倘若當時誌願軍能有一些大口徑重炮的支援,或許傷亡就不會那麽慘重了。

第四次戰役中,在砥平裏地區,6000多名敵軍利用坦克和火炮築起了堅固的環形防線,誌願軍數個團發起猛攻,卻屢攻不下,根本原因就在於火力懸殊。如果誌願軍也有足夠的重炮,定能以最小代價拿下砥平裏,避免更多傷亡。

總的來說,在韓戰初期,誌願軍在武器裝備上處於明顯的劣勢,火炮數量少,型號舊,沒有制空權,補給線時常被切斷,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誌願軍的作戰能力。面對美軍的現代化武器,僅憑著"人海戰術"和頑強意誌是遠遠不夠的。誌願軍急需新式火炮等重武器來扭轉戰場上的被動局面,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軍事援助。

二、蘇聯武器的到來扭轉局勢

1951年初,北韓戰場上的形勢開始發生變化。隨著中蘇兩國的緊密合作,大量先進的蘇聯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地運抵北韓前線,極大地提升了誌願軍的作戰能力。其中,蘇聯火炮的到來尤為關鍵,它們填補了誌願軍火力上的空白,為扭轉戰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五次戰役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時,誌願軍炮兵部隊的規模已經從最初的9個團猛增至19個團,其中包括13個榴彈炮團、2個火箭炮團和4個防坦克殲擊炮團,各型火炮的總數也達到了500多門。誌願軍戰士們第一次見到了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它們的威力之大令人嘆為觀止。此外,57毫米和76.2毫米的加農炮、M-13型132毫米火箭炮等先進武器也大批裝備部隊。誌願軍的炮兵戰士們如獲至寶,他們迫不及待地學習新裝備的效能,掌握操作要領,很快就形成了一支能征善戰的炮兵力量。

在第五次戰役中,誌願軍炮兵發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他們與步兵密切配合,初步掌握了現代化的步炮協同作戰方法。當步兵發起進攻時,炮兵便用密集的火力網壓制敵人,為步兵的沖鋒開辟通路;當敵人發起反擊時,炮兵又用準確的射擊毀傷敵人的有生力量,為步兵撤退護航。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炮聲隆隆,誌願軍戰士們士氣大振。僅在第五次戰役中,誌願軍炮兵就消耗了第一次戰役的16倍彈藥,殲滅了大量敵人,為全殲"聯合國軍"第八集團軍第24師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後,誌願軍炮兵的作戰能力不斷提高,在戰場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到1953年夏季反攻階段,面對敵軍4個師、縱深7-9公裏的防禦陣地,誌願軍炮兵能夠對22公裏的正面實施有效的火力打擊,全面支援步兵作戰。在上甘嶺戰役等重大戰役中,炮兵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給敵人以沈重打擊。

與此同時,誌願軍炮兵的射擊精度也大幅提升。他們在實戰中快速學習,很快掌握了各種校射方法,不斷積累經驗,使得炮彈落點愈發精準。據統計,1952年誌願軍炮兵的射擊精度已達到了80%以上,躋身世界先進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蘇聯先進武器的引進和使用。

總的來說,韓戰中期,隨著蘇聯武器尤其是先進火炮的大規模援助,誌願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新式火炮填補了誌願軍在火力上的空白,使其能夠與美軍展開有效的炮兵對抗。誌願軍炮兵不斷學習先進戰術,提高射擊水平,成為戰場上一支令敵人生畏的力量。正是有了強大火力的支撐,誌願軍才能在後續作戰中取得一系列輝煌戰果,為最終實作停戰談判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炮兵偵察員的神奇表現

1952年7月,北韓戰場,驛谷川畔。夜色中,五名誌願軍戰士正在快速行軍,他們肩負著一項特殊的任務:護送兩名炮兵偵察員深入敵後,偵察美軍陣地。這兩名偵察員就是炮兵偵察排長劉建華和通訊兵李寶江。

經過幾個小時的跋涉,劉建華和李寶江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老禿山陣地左前方的346.6高地。偵察兵完成了護送任務,悄悄撤離,剩下的就要看劉建華和李寶江的了。天剛蒙蒙亮,劉建華就開始在座標紙上忙碌起來。他手中的軍用作戰地圖和射擊校正記錄表,是炮兵作戰的關鍵。地圖上1公分代表500米,每條粗線代表100米,每條細線代表20米,所有的地形和高度資訊一目了然。劉建華仔細觀察敵情,很快在座標紙上畫出了22個圈,標出了美軍碉堡的位置。李寶江接到座標後,立即用暗語向後方炮兵陣地報告。不一會兒,八公裏外的榴彈炮就開始了猛烈射擊,炮彈呼嘯而至,在美軍陣地上開出一個個火紅的焰花。劉建華和李寶江興奮得簡直要跳起來,他們親眼見證了誌願軍炮兵的威力,這是以前難以想象的場景。

然而,意外突然發生了。由於長時間工作,通訊器材出現了故障,報話機時斷時續,最後徹底罷工了。沒有了座標資訊,後方炮兵無法繼續射擊,眼看就要功虧一簣。劉建華和李寶江面面相覷,一籌莫展。但他們很快冷靜下來,決定先撤回團指揮部,更換器材後再次出擊。畢竟,老禿山的碉堡群還有一半沒有摧毀,他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回到指揮部後,劉建華和李寶江遇到了一個小插曲。原來另一組炮兵偵察員也在等待出擊,雙方為了能夠繼續執行任務而爭論起來。劉建華和李寶江堅持要完成未盡的使命,最後得到了團長的首肯。第二天淩晨,他們再次來到老禿山陣地,繼續為炮兵報送目標。隨著一聲聲炮響,剩余的碉堡被一一摧毀,美軍陣地上硝煙彌漫,屍體橫陳。

就在最後三個碉堡被摧毀時,陣地上突然出現了兩輛美軍坦克,似乎是來收屍的。劉建華眼睛一亮,飛快地將坦克的座標報了回去。僅僅片刻之後,八公裏外一發炮彈呼嘯而至,徑直命中了坦克的座艙。隨著一聲巨響,坦克被炸成了兩截,變成一堆廢鐵。美軍坦克兵做夢也沒想到,誌願軍的炮火竟能如此精準。

透過這次戰鬥,劉建華和李寶江完成了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他們深入敵後,冒著生命危險,為誌願軍炮兵提供了寶貴的情報,確保了火力的精確打擊。正是無數像他們一樣普普通通的誌願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氣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據美軍戰後統計,在北韓戰場上,62%的美軍傷亡都是由炮火造成的,其中相當一部份要歸功於像劉建華、李寶江這樣默默無聞的炮兵偵察英雄。

四、八公裏外的精準打擊

1952年7月,北韓戰場上,誌願軍炮兵取得了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戰果。當時,誌願軍炮兵偵察排長劉建華和通訊兵李寶江深入敵後,在老禿山陣地左前方的346.6高地上,成功偵察到了22個美軍碉堡的位置。他們迅速將座標報告給八公裏外的炮兵陣地,隨後,一發發炮彈呼嘯而至,將美軍碉堡一一摧毀。

就在誌願軍炮兵摧毀大部份碉堡之後,意外發生了。劉建華和李寶江的通訊器材突然出現故障,報話機時斷時續,最後徹底罷工。情急之下,他們決定先撤回團指揮部更換器材。當他們再次返回老禿山陣地時,又偵察到了兩輛正在搜尋屍體的美軍坦克。劉建華當機立斷,迅速將坦克的座標報了回去。

八公裏外的誌願軍炮兵陣地接到座標後,立即展開射擊。僅僅片刻之後,一發炮彈呼嘯而至,徑直命中了美軍坦克的座艙。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坦克被炸成了兩截,化為一堆廢鐵。美軍坦克兵做夢也沒想到,遠在八公裏外的誌願軍炮兵,竟然能將炮彈精準地送入坦克座艙。

這一戰例充分展示了誌願軍炮兵的過人技藝。在當時的條件下,八公裏的射程已經算是遠端打擊了。而且,坦克體積相對較小,移動速度又快,想要精確命中談何容易。但誌願軍炮兵做到了,他們以超乎尋常的精準度,將美軍坦克打成了篩子。這其中,既有先進武器裝備的功勞,也有官兵們過硬技術的貢獻。

事實上,這樣的戰例在北韓戰場上並不罕見。隨著蘇聯先進火炮的大量援助,以及誌願軍炮兵自身不斷摸索實踐,他們的作戰能力得到了長足進步。在戰場上,誌願軍炮兵能夠透過測繪、計算,在幾十公裏外實施精確打擊,取得令人驚嘆的戰果。一次次成功的遠端狙擊,極大地打擊了敵軍的士氣,提升了我軍的威懾力。

這種精準打擊能力的提升,得益於多方面因素的結合。首先,誌願軍裝備了大量先進的蘇聯火炮,這為遠端精確射擊提供了物質基礎。其次,炮兵官兵在實戰中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戰法,使得射擊精度不斷提高。再次,偵察員與炮兵的默契配合,確保了情報資訊的及時傳遞和目標座標的精確報送。最後,誌願軍將領重視炮兵建設,廣泛開展練兵活動,大大提升了全軍的炮兵水平。

八公裏外精準命中坦克座艙的戰例,生動詮釋了韓戰後期,誌願軍炮兵所取得的巨大進步。他們從最初的火力單薄,發展到能夠實施遠端精確打擊,成為戰場上一支令敵人膽寒的力量。據美軍戰後統計,在北韓戰場上,62%的美軍傷亡都是由炮火造成的。這個數碼,充分說明了誌願軍炮兵的重要作用。正是憑借著強大的炮兵火力,誌願軍才能與武器裝備先進的"聯合國軍"抗衡,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