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王耀武透過空中、地面偵察相互校正,發現:湘、桂、粵的日軍頻繁調動。從日軍的大後方往前線一路看過去:武漢到長沙的水陸運輸太忙活人了;湘潭到株洲的裝甲車和坦克部隊都在往一起紮堆兒;
桂林到邵陽的步兵,騎兵縱隊像潮水一樣往北移動;往來長沙、衡陽、邵陽的公路上,滿載士兵、裝備、物資的車輛、騾馬喧囂絡繹。
這是要嘎哈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軍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大動幹戈。王耀武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這時,突擊隊又在湘桂鐵路祁陽縣抓了一名活的日軍騎兵大尉,問他幹啥來了?騎兵大尉說:他來偵察中國軍隊的兵力部署和交通狀況。
王耀武經過頭腦風暴判斷:日軍有各兵種聯動,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計劃。
情報上報後,軍令部對王耀武的分析相當認可,而且指出日軍的目標就是芷江機場。
陸軍總司令部何應欽親自當總指揮,馬上調兵遣將,他特意授權王耀武準備迎敵。
王耀武老師的補課班(將校班)立即宣布停課,所有教職員工,學生馬上返回部隊。
同時把第四方面軍的總部往前移,放在安江,全面指揮作戰。
即將跟王耀武交鋒的是日軍第20軍司令官阪西一良中將。
日軍能做到臨時配屬指揮機構,第20軍本來在東北,是為了備戰蘇聯裝備的部隊而生的,在東北時候只是一個空殼機構,(現在嫡系部隊,比如王耀武的第四方面軍剛從蘇聯裝備換裝了美式裝備),
日軍第20軍到了衡陽後,才配齊大量部隊,岡村寧次帳下的日軍第11軍下屬的第116師團、第68師團,現在都是20軍的麾下主力。
阪西一良接到作戰任務立即做好戰前準備。日軍用的地圖是五萬分之一比例尺的。這就是差距無處不在——中國軍隊裏營級以上級別主官才能用上這麽高級地圖,而日軍班長以上就人手一份。
五萬分之一比例尺地圖已經非常詳盡,非常精確了,但阪西仍覺得這還不夠,為了校正地圖,他特意派出密探,穿越兩軍來回實地偵察。
這些密探可不是一般的日本特務,他們必須有商業地位,而且要在邵陽地區有一定社會基礎,才不引人懷疑,而且要有能力根據作戰任務,搜集兵要地誌資料。
現在承平天下已久,這種各領域的精選客戶還在,比如海工領域,你想過那個曾經跟你擦肩而過的優雅人士,可能不是在看你,他在看風景……
日軍透過偵察詳細修正了地圖中的錯誤。連一處小樹叢,一間小廟、一座小橋、都有標註清晰,方便辨識、以方便順利透過,或者安排戰鬥。
駐邵陽的116師團情報隊,還收買漢奸,運送雜物,實地貿易等,詳細收集第四方面軍的各種資料。
3月末,日軍情報隊發現:邵陽西面的中國守軍主陣地一帶,大量村子都「空室清野」,老百姓全進山了,日軍判斷:王耀武的第四方面軍已經發現了日軍有戰鬥意圖。
日軍的戰前準備還在穩步進行中。3月30日,岡村寧次飛到衡陽,視察第20軍的戰鬥準備情況。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對面中國軍隊該修整完畢,換裝美械,呈一片上升勢頭
但是日軍卻在走下坡路(這時候的日軍已經不能跟抗戰初期相提並論了)。第20軍的幾個新編獨立混成旅團,竟然武器不足——士兵用的竟然是湘桂會戰中繳獲的漢陽造,好一點的還拿著中正式步槍,而且太多人都是十七八歲的少年兵,是剛從日本國內招來的,新鮮出爐,毫無作戰經驗,熱氣騰騰的新兵。
即便第116師團這樣的主力精銳,因在「一號作戰」中傷亡和疾病,導致大量減員,有的步兵中隊僅剩下100人——這條件其實雙方都一樣,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日本精銳50萬,把中國軍隊也打成這個戰損水平,誰還不是補充新兵呢。
岡村寧次看到:雖然補充了大量新兵,但運輸經常被中美航空隊炸斷,大陸交通線根本就是擺設,騾馬運輸,路上自己就吃掉一半,前線日軍部隊要自己到附近鄉村「籌集必需品」。比如,打砸村長,屠村成了主要工作比如:搶糧、搶油,搶鹽、搶生豬、搶菜,強買強賣,搶雞鴨,去河裏打魚,搶女人,這忙活的,成了部隊的主業。
有些人居然還經商,比如跟我們新4軍(江南全境私下裏統稱四爺),四爺的邊區幣比日戰區,和國統區的法幣保值多了,煙酒糧茶齊全,做生意的日本士兵開資就去兌換邊區幣,大部份時候做買賣的兵(日本軍需官一類),日本商店給四爺交稅(江浙出現過保稅區類別的區域),有時候來收稅的是四爺繳獲的,日軍汽艇!
在岡村寧次下巴從地上撿起來之前,他看出來在如此光景下,新兵訓練只能處於半停頓狀態。
日軍主力向來以火力強盛著稱。可是第116師團的野炮兵聯隊,吃老本已經吃到要吐,各式各樣的火炮,型號五花八門,連日俄戰爭用過的老山炮都舍不得扔掉,硬是一門長相正經的野炮都看不著。
岡村寧次視察後浮想聯翩,他深刻地意識到,中日戰局已經到了危急時刻。
陪同視察的阪西一良是個樂觀的人,這位日軍將軍和橫山勇的性格很像(原11兵團司令,已經被調回國),就是愛挑刺兒,在上級和上級機關之間裏挑外撅,有時還會破馬張飛的大罵想到的任何人。那一刻,這兩人身上那種得意和孤芳自賞真是絕了,別說出將入相,就是讓他們登基,升仙,都怕耽誤繼續爽下去。
孤傲和愛挑剔都要有資本支撐才行。桀驁不馴橫山勇連日軍大本營的命令都不聽,說打就打,說撤就不管所有上級阻攔都擋不住,跑的超級囂張有理,沒人能管。可人家就是各種能打勝仗。
阪西一良的肚子裏也有幾句春秋,論經驗論實力不輸於橫山勇,在侵華初期,他就跟著土肥混,做大佐聯隊長,完全是靠戰功拼上來的。
再說了,讓岡村寧次看著丟人的獨立混成旅團不是參戰部隊,打仗的都是類似第116師團那樣的野戰部隊,阪西一良相信自己會比橫山勇做得更出彩。
4月5日,阪西一良下達了進攻芷江的作戰命令。第116師團長菱田元四郎中將,在一個小隊的護送下返回邵陽。夜黑風高,突然遭到遊擊隊的襲擊,打死打傷警衛小隊多少人沒工夫算,反正只有少數人護著菱田逃回邵陽。
這個意外,就像三國演義裏,突然被一陣勁風吹斷了大營前的旗桿,這絕對是兇兆。
只是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不幹不行,所有人就當不知道,裝13必須裝滿100分。
阪西一良和橫山勇在戰術安排上都差不多,都是 「反天爐戰法」的招法——加厚兩翼,突出中間,南北中三面同時進兵,其中第116師團在中路承擔進攻重點。
4月11日,日軍第116師團,飯島挺進隊一馬當先秘密西進。他們要在會戰開始之前,搶占雪峰山隘口,造成混亂,為日軍後續部隊順利進山創造條件。
挺進隊有400人,都是特意選的精兵,所有人都自己挑擡裝備,包括重機槍、彈藥、步兵炮、糧秣,不帶任何行李、馬匹。
因戰術需要,日軍各部隊投入作戰的時間不一,但都攜帶了充足的彈藥,沿途強拉民夫運送。但是日軍帶的軍糧不多,糧食全靠搶劫。這看出來阪西和橫山勇一樣,都不顧及後方聯絡線的安全,一心要速推芷江。
日軍要急取芷江,就極力避免攻堅戰,讓他們喜出望外的是,沿途根本不需要攻堅,守軍很少,而且一接火就退。
阪西就這麽一路衡陽推到邵陽,他走進第116師團指揮所內親自指揮。
根據前方戰報他認為,整個戰局如會跟預想的那樣發展。
抗戰時期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湘西會戰(也叫雪峰山戰役)已經全面拉開大幕。
阪西一良很樂觀,他的前任橫山勇能打勝仗,那些在長衡會戰中的輝煌戰績看來都沒那麽難,他已經看見了勛章在向他招手。
但是,剛開始那些輕微抵抗只是障眼法,在雪峰山核心區域,王耀武已經開始大範圍調兵。
前線槍聲一響,王耀武就在高級幕僚會議上確定:把方面軍總部設在安江,由方面軍參謀長邱維達率領大部份幕僚把前線指揮所設在辰溪,直接指揮戰役。
邱維達是著名的儒將,也是第74軍自己培養出來智囊級別人物,邱維達帶兵打仗一馬當先,學習也是極好的,他這兩年在陸軍大學頭懸梁錐刺股的奮發讀書,學習中每每聽到昔日戰友,部下,血染沙場都心痛不已。
陸軍大學以擅長培養高級幕僚出名,凡優秀畢業生,都在戰術謀劃上有過人之處,這一點在趙子立、余程萬等人身上看以管中窺豹。
正面戰場的形式瞬息萬變,險象環生,越來越深入,所有人都明白了提高軍事素養的重要性,王耀武對部下報考陸軍大學一直鼎力相助,不管他們還回不回來,都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
陸軍大學分兩種學制:3年制的正則班和2年制的特別班。
正規班面向全社會和軍內年輕軍官招生,特別班只招資深將官報考。邱維達就是特別班學生。
特別班很特別,學員都是實戰經驗的資深軍官,所以針對性非常強,教官也都是扛鼎級戰術專家。學員們要上課時重溫戰場上各種戰術原則,還要根據情境,做計劃,寫命令,進行各種沙盤作業,有時還要到野外上現地戰術課,進行戰鬥模擬。
邱維達苦讀兩年在戰術思維和指揮能力上都有突破的可能,以前王耀武為了不讓他太儒雅,他整天罵罵咧咧,但是邱維達主意正,愛聽就聽,不愛聽就直接忽視,不過兩人均真誠認可對方,只是王耀武升的實在太快了,坐電梯都追不上……現在,王耀武大手一揮,將指揮大權交給他,就是要給他突破的機會。
這樣的老大和小弟,不知道誰家小黃車有賣,真是特別羨慕這種緣分,這種福氣。
無論邱維達還是王耀武都分析過:日軍會繼續 「反天爐戰法」以重兵在兩翼迂回,然後從中央突破。雖然薛嶽老師傅的「天爐戰法」在長衡失效,以慘敗重傷,大潰逃收場。
但這不意味著「後退決戰」與「爭取外線」的戰術不對,是50萬日軍精銳下,不知變通,配合拉垮才如此難堪。
萬法不離其宗,就像趙子立評價的:以薛嶽為首的指揮層的最大失誤,在於沒去延長縱深度,而且集中兵力時機總是慢半拍,或者幹脆跟不上節奏,假如能克服這兩點,把握戰機不犯錯,穩紮穩打,甚至可能取勝。
在過去的會戰中,中方的後退決戰地都是城池,但這一次王耀武透擇雪峰山區,在決策層看來,這麽出人意料,從地形上就看起來更科學。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
邱維達打了形象的比方:人生於大地之上,就像螞蟻生於丘阜之間,地形稍有不便,就難以運動。軍隊也同樣,遇到地勢險阻,會限制其行動,變得束手束腳,因此善於用兵之人,一定要先搞清楚地形的利害,「宜於戰則戰,不宜戰則守」。如果不掌握地形的妙,強行作戰,很難取勝。
只是一說到天爐戰法就會想起薛嶽,對戰略層面的格局研判,有些人總會化繁為簡,讓人易於領會,才更有說服力,和執行可能性。
所以薛嶽雖是抗戰名將,但是在長衡四次大戰中,經常被蔣校長罵到誰也不理誰,真心心疼他倆兩秒鐘。
好了說回雪峰山,這裏山巒重疊,道路崎嶇,地勢險惡,且山脈南北走向,山勢越往西,越險越高。正是古代兵學家孫武所說的「死地」。
因此從戰爭後期演變來看,日軍研究三國演義想出來的一些戰略戰術上在理論和實際上都犯了錯誤:在戰略層面犯了冒進錯誤,戰術上犯了攻堅錯誤(這是後話)
邱維達召集了作戰人員和美軍顧問共同研究後,決定用攻勢防禦戰術——作戰分為兩期,第一期為守,第二期為攻
先守後攻,防守時,以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為目的,一旦進攻就按照殲滅日軍為目標,全部或大部份消滅有生力量。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