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趙匡胤是「仁主」、朱元璋是「暴君」?換個立場看,可能完全相反

2024-04-25歷史
對於同一個帝王,如果從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來評價,會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比如趙匡胤,在士大夫眼中,他就是「仁主」;但如果在普通老百姓看來,這人就是個完完全全的暴君。朱元璋則完全相反,在士大夫看來,他殺人如麻,是個如假包換的「暴君」;但在老百姓眼裏,他則是一位千年難遇的好皇帝。
趙匡胤幾乎善待了所有人,唯獨漏掉了老百姓
趙匡胤的仁義之名,大半來自「杯酒釋兵權」。與歷代開國皇帝大肆屠殺功臣的普遍操作不同,趙匡胤與他的功勛們達成了這樣的交易:你們放棄兵權,我承諾給你們世代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除此之外,趙匡胤與他的弟弟趙廣義制訂了一系列的規定,善待社會精英(尤其是文人)、優待各級官員(尤其是文官)。
比如,傳下不得殺害大臣及言事官的祖訓,這在歷朝歷代是獨一份;
大幅提高科舉名額,平均每年的進士錄取人數是唐代時的數倍,讓更多的讀書人得到飛黃騰達的機會;
與唐朝不同,宋代的文人一旦考取進士,立馬可以被安排一官半職,從此捧著金飯碗;
宋朝還規定宗室人員不得參與科舉,把機會全部讓給社會人士;
更牛的是,宋代的「官戶」不僅可以免交賦稅、免服勞役,中高級幹部甚至享有「任子」的權力,即子孫可以直接做官;朝廷大員在退休時,還可以「致仕恩澤」,即有權火線提拔幾個親信;
趙匡胤還設立了「公使庫」,類似於驛站,不過只招待(並且是免費)路過的官員、士大夫
......
所以,這樣的皇帝,在掌握了社會話語權的文人眼中,能不是「仁主」嗎?不過在老百姓眼裏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任何時代,社會的總資源都是有限的,宋朝給予各級官員、士大夫的如此豐厚的優待,意味著要有人為此買單;此外,由於常年向北方的政權交保護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那會是誰來買單?打皇室的主意是不可能地,只有占據王朝人口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了:
其他的朝代,在建立之初總會推行不同程度的均田制、減免賦稅,以盡快讓民間休養生息。但兩宋時期,從來都對土地兼並視而不見,任其發展;
兩宋的稅負,在封建時代稱得上登峰造極,主要的兩稅(夏秋兩季征收的田賦和資產稅)比唐代多了6倍,此外還有人頭稅,家裏人口越多,就得交更多的錢,因此南方一些地方甚至盛行殺嬰的習俗;
出錢之外,還得出力。宋代老百姓要從事的勞役主要包括押運官物、督征賦稅、抓捕盜賊、在衙門打雜等,當然都是義務勞動。前兩項尤為殘酷-事情如果辦砸了,辦事的老百姓得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直至坐牢。
因此,兩宋期間,一共發生了400多場農民起義......不是這些人閑著沒事幹,面對橫征暴斂實在是熬不下去了。
朱元璋對官員苛刻、大肆屠殺功臣,但他是少見的善待百姓的皇帝
朱元璋則是另一個極端,他是歷朝歷代中,發自內心的善待老百姓的皇帝。
在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基於他對民間疾苦的了解,立即著手開展了以減輕農民負擔、解放勞動力為目的的一系列執政措施:
為了打擊土地兼並嚴重、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問題,朱元璋徒富民、抑豪強,派使者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丈量土地、清查戶口,讓耕者有其田,並且頒布了眾多刺激墾荒的政策;
在各地大興水利,輕徭薄賦、鼓勵生產;除了糧食之外,還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實作民間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抗風險能力;
厲行節儉、愛惜民力,絕不鋪張浪費、驕奢淫逸。同時還大規模解放奴婢。此外,朱元璋深知天災人禍給普通百姓帶來的巨大痛苦,常常對受災農民給予免稅的待遇,甚至直接由政府救濟。
在朱元璋統治期間,很正做到了以民為先,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生活逐漸穩定復蘇,這一時期,史稱「洪武之治」。
但對於官員,朱元璋則是另一幅模樣。他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為了懲治貪官,他在1392年頒布了一條規定:貪汙六十兩以上的,一律梟首示眾、剝皮楦草。也就是把貪官汙吏活生生地剝下皮,其後在人皮中填滿亂草,接下來再完整的縫合起來、還原成人型,然後掛在各級官衙內外「示眾」,讓每天上下班的官員天天看著、以儆效尤。
出於給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統治環境的考慮,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比如胡惟庸案爆發後,一共殺害了一萬五千多人;不久後另一位功臣李善長等人也因牽連此案全家被殺。最終,這一案件前後被殺的幾十家王公貴族,共三萬多人。不久後,名將藍玉也因罪名被殺,並順藤摸瓜進行了大規模的株連、清洗,據說受此案牽連而死的高官超過2.5萬人。除此之外,其他的開國功臣也很難得以善終。
二人完全相反的為政方式,無關乎善惡、只源於迥異的創業經歷
對於趙匡胤、朱元璋二位帝王的行為,不能簡單的用好、壞來解釋。二人對官員、百姓幾乎完全相反的方式,只是源於他們不同的出身,以及獲取政權的不同形式。
趙匡胤建立宋朝,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出身武將世家的趙匡胤因功逐漸備受重用,最後甚至成了托孤大臣;由於兵權在手,其後他在陳橋驛黃袍加身,過程整體而言是比較順利、和平的。奪位後,無論對文官還是武將,他都采取了寬容的處理方式,讓利於這些身處統治階級內的人員,以穩定人心、鞏固政權。對於老百姓,他則繼續沿用了五代時普遍的傾軋模式。
其實這也容易理解:五代十國時的政權更叠,都是源於武將奪權,沒有一起是農民起義造成的。趙匡胤並沒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感悟,或者說,在他的眼中,「水」就是武將、士大夫。
而出身社會底層的朱元璋,則是自下而上的奪取政權。出身貧苦、父母雙亡、剃發為僧、四處乞討,幼時的朱元璋歷經了人間最悲慘的劫難。其後他參加農民起義軍,以自己的努力與卓越天分,創造了從乞丐到皇帝的華麗轉變。這樣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對於民間疾苦了如指掌,對於百姓所憂所喜心知肚明;而對於貪官汙吏、橫征暴斂,他則深惡痛絕,並且深知由此帶給政權和社會的危害;同時,為了避免在自己死後功臣亂政,他采取了極端的屠殺行為。
因此,大明建立後,朱元璋走向了與趙匡胤完全相反的執政路線。
那麽,二人誰是仁君、誰是暴君,那要看由誰來評價,也要看史書是誰編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