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唐為何下不徹底鏟除安史叛軍余孽,以至留下藩鎮割據的痼疾?

2024-05-01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邂逅芳曦

編輯|t

引言

大唐王朝由盛及衰的標誌性事件,無疑是發生在天寶14年的「安史之亂」,雖然叛亂最終被平定,但8年的烽火硝煙還是耗盡了唐王朝的元氣。

很多人驕傲於大唐盛世的輝煌,對於突如其來的變故唏噓不已,更是對唐朝軍隊沒能宜將勝勇追窮寇而感到惋惜。

是的,正是戰亂後,國家未能徹底的消滅叛軍余孽, 從而助長了藩鎮割據的氣焰,也因此為大唐的最終覆滅埋下了禍根!

(安史之亂)

一、「安史之亂」禍害天下,節度使制實乃根源

眾所周知,唐王朝毀於藩鎮割據,那這就必須要從「節度使」這一官職說起 ,節度使一職創立於唐朝睿宗時期。

唐朝初年奉行對外擴張的政策,同時又要應對突厥、高麗等國家的反撲,於是國家便在邊境要塞處設立大都督,實行兵屯一體的「府兵」制度,此大都督即為節度使的前身。

(唐睿宗李旦)

【資治通鑒】上記載了薛訥在公元710年,被唐睿宗封為幽州經略節度大使的經過,也就是從這一年,「節度使」一詞開始正式見諸於歷史,薛訥也是節度使第一人。

節度使一職為的就是保衛邊疆,所以到唐玄宗時期,全國也僅僅只有九個節度使,分布在東北、北西、西南等要緊的方向。「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就身兼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後來史思明也身居範陽節度使的高位。

(九鎮節度使和一鎮經略使)

節度使一職不僅僅只是一個軍職,但由於其統轄地區過大, 往往多達數州,久而久之便肩負了更多的職能。

「安史之亂」以前的節度使,實際上早就權力很大了,成了同時擁有土地、人口、軍隊和財政統轄權的一方諸侯。

由於唐朝與生俱來的的胡漢雜糅的特性,很多節度使都是胡人出身,而且唐朝中樞又缺乏合理的軍事配制,這便造成了掌握在節度使手中軍隊就有48.6萬人之巨, 要知道唐朝的總兵力不過才57.4萬人,藩鎮兵力竟占到了80%。

(藩鎮兵力遠勝中央)

朝廷對於藩鎮,特別是擁兵自重的安祿山等人控制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這樣一來,安、史二人發動叛亂後, 唐朝軍隊的兵敗如山倒就不足為奇了

二、國家實力大打折扣,懷柔招降即為「上策」

「安史之亂「爆發後,東、西兩都,洛陽和長安相繼失守,玄宗皇帝都跑到了四川避難,全國上下皆是一片雕零景象,唐朝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全都跌落至了谷底。

(長安、洛陽相繼失守)

面對這樣的局勢,李隆基的繼任者唐肅宗和唐代宗,只能采取更為穩妥的綏靖政策,史思明在短暫歸降後,便被封為了歸義王兼範陽節度使,當然,史思明很快又降而復叛了, 其實這在當時,就已經證明了懷柔的政策是有很大缺陷的。

很可惜,唐王朝能想到方法都想過了,但以當時唐朝的國家實力,確實是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士兵們鬥誌渙散、糧草短缺,還損失了張巡、李嗣業、封常青、高仙芝、哥舒翰等多位名將,懷柔政策也確實是不得以而為之了。

(高仙芝)

所以,與其說「安史之亂」是被武力平定的,還不如說是被唐朝的招降戰術擊垮的,而這些投降了的安、史舊部們,非但沒有受到懲戒,反而全都被封為了節度使, 其地位絲毫不遜於那些平叛有功的唐朝將領。

這樣做的後果是嚴重的,先不說傷透了那些出生入死的唐將人心,引發「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越發的泛濫了。

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唐王朝的統治力急劇下降,周圍國家也都在作壁上觀,目睹著這個不可一世的天朝神話被無情的打破, 唐朝的面子丟盡了卻又無能為力。

(安史之亂路線圖)

三、藩鎮割據尾大不掉,惡性迴圈唐朝滅亡

唐朝無法剿滅安、史余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局勢的變化。

為了盡早的平定戰亂,唐朝不惜倚重回紇人的力量,長安、洛陽表面上被收復,實際上就是回紇人的一次大劫掠,更增加了人民的苦難。

回紇在北方的瘋狂舉動,給了西部吐蕃人以觸動,他們也趁火打劫、大舉入侵,兵力枯竭的唐朝又根本武力抵抗,進而牽制了討伐安、史的一部份精力。

其結果是唐朝軍隊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境地,既無法全力剿滅「安史之亂」,也丟掉了原有的河西走廊、隴右之地, 從此唐朝也喪失對西域的影響力。

(吐蕃、回紇對唐的侵占)

戰亂平息後,一方面有大量的降將需要安置;一方面吐蕃、回紇等國的勢力又不斷進逼,使得唐王朝不得不繼續采取安撫的政策。

早在唐肅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大唐節度使就已經增加了京畿、關內、河南等17鎮,戰亂結束後,又相繼增至77個, 而這其中的大多數都是來自「安史之亂」中的降將。

如安祿山麾下的田乘嗣任魏博節度使,史朝義部將李懷仙任盧龍節度使,安祿山部下李寶臣為鎮冀節度使等等。

(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圖)

節度使數量的不斷增加,代表著藩鎮規模在不斷擴大,並且節度使鎮守的區域也不再局限於唐朝的邊境地區,這一時期已經遍布中原、江南了。 這也就預示著,唐朝中央政府的勢力範圍在急劇的縮小。

失去了有效的控制能力,節度使們開始擁兵自重,他們不僅不聽中央號令,而且在自己的藩鎮內大搞家族繼承,或者由部下自行推舉「留後」,完全無需朝廷的任免,朱滔、朱泚等人公然的稱王、稱帝,甚至還一度攻占了長安,把唐德宗嚇跑了。

到了唐末,節度使藩鎮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朝廷又不得不倚重沙陀人李克用的勢力去平衡,其受封的職位同樣是河東節度使這樣的職位。

(李克用)

直至「黃巢起義」天下大亂,李克用、朱溫、楊行密等各路藩鎮大行其道 ,藩鎮割據局面達到頂峰,終於使得唐王朝走向了滅亡。

結語

「安史之亂」雖然只持續了8年,但卻意義深遠,他不僅終結了唐王朝的盛世華章,還是唐朝藩鎮割據時代的開始。

由於唐朝軍隊配制的不合理,造成了藩鎮兵力強於中央的現狀,以至於朝廷無力徹底平叛叛亂,只能加以招安,這樣一來又造成了大量藩鎮的誕生。

藩鎮力量不斷增強,中央統治力不斷下降, 此消彼長、惡性迴圈,必然導致唐朝政治、軍事、經濟、民生等各領域的全面崩潰,唐朝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戰爭)

參考資料:

【國史論衡】---鄺士元

【國史十六講】---樊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