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註】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洛川會議召開之時,1937年8月25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釋出命令,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前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以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
總政治部改為第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以紅軍第1軍團、第15軍團及第74師合編為第115師,林彪為師長,聶榮臻為副師長,周子昆為參謀長,羅榮桓為政訓處主任,肖華為副主任;以紅二方面軍第28軍、獨立第1、2師、赤水警衛營前總直之一部等合編為第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周士第為參謀長,關向應為政訓處主任,甘泗淇為副主任;以紅四方面軍第29,30軍,陜甘寧獨立第1、2.3.4團等改編為第129師,劉伯承為師長,徐向前為副師長,參謀長倪誌亮,政訓處主任張浩,副主任宋任窮。
紅軍改編後,陸續開赴抗日前線。其中,8月31日,第115師經陜西韓城縣渡河,向恒山山脈南段挺進,進入平型關一帶。9月3日,第120師主力出發過河,直指雁門關地區。9月15日,八路軍總部渡過黃河,進駐五台地區。9月30日,第129師主力過河。至此,八路軍主力走上了抗日前線。
一、晉察冀根據地
晉察冀地區位於恒山、五台山、燕山的連線地帶,周圍是平綏、同蒲、正太、平漢4條鐵路線,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毛澤東曾有讓紅軍全部在恒山山脈建立遊擊根據地的設想,後因山西戰局變化,毛澤東對第120,129師分別指定晉西北和呂梁山為活動地區。但對第115師,仍規定「以自覺的被動姿勢,即時進入恒山山脈南段活動"。
9月24日,八路軍第115師主力正準備平型關大戰之際,毛澤東進步指示:「山西地方黨目前應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脈之遊擊戰爭,而重點於五台山脈。"9月26日、第115師在平型關殲滅日軍1000余人,取得大捷的時候,毛澤東指示:「向恒山山脈及其東西、北三方突擊,展開敵人側後遊擊戰爭的計劃,暫時尚無執行的條件,要待敵人更深入、後方更空虛時才能執行。"
10月23日,第115師主力離開五台山南下,副師長聶榮臻率師獨立團、騎兵營、教導隊、總部特務團兩個連,343旅及第120師359旅工作團部份人員2000余人(一說3000余人,一說1700余人)留守五台山。11月13日,聶榮臻公布了成立晉察冀軍區的命令,聶榮臻為司令員兼政委,唐延傑為參謀長,舒同為政治部主任。接著,中共晉察冀省委成立,黃敬任書記。軍區成立不久,粉碎了日軍的「八路圍攻」,殲敵1000余人,初步站穩腳跟。
與此同時,冀中的局面發生了變化:紅軍團長孟慶山組織遊擊隊之際,東北軍第53軍691團在中共地下黨員呂正操的率領下,拒絕南下,10月14日,在小樵改編為「人民自衛軍". 12月,呂正操率部開赴平漢路西整訓。冀中遊擊隊改編為「河北遊擊軍」,孟慶山為司令。後冀中軍民粉碎日軍的春季「掃蕩」,開辟了廣大的平原抗日根據地。
1938年1月10日,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在阜平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以聶榮臻、宋劭文、胡仁奎等9人為委員,邊區政府後得到國民政府的批準。4月,中共晉察冀省委和冀中省委分別召開第一次黨代表大會。
1938年6月,八路軍鄧華、宋時輪縱隊挺進冀東,中共冀熱邊特委領導舉行冀東人民抗日大起義,組織了10余萬人的抗日聯軍,可惜在撤退過程中未能鞏固起義成果。後李運昌等再進冀東,堅持遊擊戰爭。平北地區也在中共的經營下建立了抗日根據地。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迅速發展,使日軍寢食難安。1938年9月與「中攻武漢」、「南攻廣州」同時,5萬余日軍以阜平為中心,展開25路圍攻。晉察冀軍民在第120師等幫助下,斃傷日軍少將常岡寬治以下5000余人。冀中地區則大力改造平原地形,一面破壞公路,一面將鄉村道路改成只能走大車、不能走汽車坦克的道溝,使平原地區也有了適合遊擊戰的地理條件。
到1938年10月,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已發展到2個政治主任公署、3個專署、72個抗日縣政府,1200萬人口。10月5日,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主席團特別致電聶榮臻等,要求「長久保持晉察冀邊區是最進步的模範的抗日根據地,作為將來反攻日寇最好的前進陣地"。
晉察冀在發展的過程中,連日本方面也承認:「中共掌握農民大眾的方法極為巧妙,已在華北各地施行。此點,日本望塵莫及。"因而從1939年1月開始,日軍連續組織「肅正作戰」,對此,中共中央組織第120師主力進入晉察冀聯合作戰(此前第120師359旅已在1938年5月進入晉察冀)。
首先在冀中,1939年2月2日,第120師在曹家莊殲敵150余人,接著在大曹村、齊會、陳莊等戰鬥中,分別殲敵300余人、700余人和1200余人,穩定了冀中局勢。在平西,八路軍在上下鶴山、上下細腰澗、大龍華、寺家莊、馮溝等地也取得一連串的勝利。
1939年11月,晉察冀軍區1分區、3分區部隊和第120師在雁宿崖、黃土嶺地區痛殲以獨立混成第2旅團為主力的日軍,並擊能日軍阿部規秀中將等高級將領。為此,日本【朝日新聞】連續3天的通欄標題都是【名將之花雕謝在太行山上】,說「自從皇軍成立以來,中將級將官的犧牲,是沒有這樣例子的"。
在與日軍進行戰鬥的同時, 1939年6月,國民黨張蔭梧部制造了"深縣慘案」,冀中軍民和第120師消滅了其主力。後閻錫山派白誌沂、楊澄源、金憲章等繼續活動,被第120師和晉察冀部隊趕走。1940年後,朱懷冰、石友三等連續挑釁,受到晉察冀和第129師部隊反擊。
在戰鬥中,晉察冀邊區成長壯大了:1940年底,已有晉察冀(北嶽)、冀中、冀熱察3個戰略區,90余個縣政府和1500萬人口。
二、晉冀魯豫根據地
第129師主要是以原紅四方面軍為基礎編成的,其385旅旅直、770團、師直屬炮兵、工兵、特務各營均留陜北保衛中共中央。在毛澤東1937年9月17日的指示中,第129師應進入呂梁山脈活動。10月25日,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在給毛澤東的報告中,提出以正太路以南、同蒲以東、平漢以西、黃河以北為晉冀魯豫軍區 ,當時並未言明由第129師負責。
11月13日,毛澤東提出,"劉師應以師部及陳旅位於太行山脈地區,多打幾個小勝仗。劉師之另一團應交總部或林師指揮,位於介休、靈石以東,汾河東岸,與西岸之陳旅配合夾擊沿汾河南下之敵,多打小勝仗",這就基本明確了第129師的活動地域。
第129師主力來到晉冀豫交界地區之前,此地的抗日遊擊戰已廣泛開展:在晉東南,薄一波率山西青年抗日決死隊第1縱隊到達沁縣,戎子和率決死3縱隊到曲沃;冀西,第129師的先遣隊到達這裏。
楊秀峰也組織冀西遊擊隊;豫北也大量成立了中共黨組織。第129師抵達後,連續在七直村等地打擊日軍,壯大了聲威。1937年10月,中共晉冀豫省委成立。接著,第129師進行戰略展開,扶持各地遊擊隊的成立和發展。這引起日軍的註意,不久,日軍即在1937年12月發動「六路圍攻」,劉伯承令陳賡率第772團在內線作戰,第769團、汪乃貴支隊、秦基偉、賴際發支隊在外線配合,結果日軍捕捉不到我主力,無功而返。1938年初,第129師又在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連連伏擊日軍、斃敵2000余人。1938年4月,晉冀豫軍區成立。
晉冀豫抗日根據地迅猛發展的時候,中共中央的抗日遊擊戰戰略也有了發展,1938年4月21日,毛澤東等致電劉伯承、徐向前、鄧小平等第129師領導,指出:「根據抗戰以來的經驗,在目前全國堅持抗戰與正面深入群眾工作兩個條件之下,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廣大的發展抗日遊擊戰爭,堅持平原地區的遊擊戰,也是可能的。」「黨與八路軍部隊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應堅決采取盡量廣泛發展遊擊戰的方針,盡量發動最廣大的群眾走上公開的武裝鬥爭。"與晉東南毗鄰的冀南立即成為他們的目標。
抗戰爆發後,冀南就成立了直南臨時特委,組織發動各地的遊擊戰爭。1937年11月,第129師先遣隊到達邢台、沙河、磁縣、邯鄲帶。後第129師騎兵團東進贊皇。12月,第129師挺進支隊到達冀南。 1938年1月,第129師東進縱隊由386旅副旅長陳再道任司令員等率領進入冀南平原。3月,第129師政治部副主任率騎兵團到達冀南,27日,成立冀南軍區,宋任窮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冀魯豫邊區省委隨即成立,後改為中共冀南區黨委。
1938年5月,第129師副師長徐向前等再率主力一部到達冀南南宮,迅速開啟局面。
1938年7月,鄧小平來到冀南,根據地建設的腳步加快。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楊秀峰、宋任窮為正副主任。12月,劉伯承親率386旅主力、先遣支隊3大隊進入冀南,至此,129師主力盡展於河北平原。日軍隨即在1939年1月到3月間發起11路圍攻,我軍在香城固等地連挫敵軍,取得勝利。
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形成和鞏固,使八路軍從山西山地漸向東面擴充套件戰略空間的態勢日益明顯,冀魯豫地區又成為發展的目標抗戰爆發後,中共直南臨時特委即著手發動民眾,在各地組織遊擊組織, 1937年11月,中共領導的河北民軍第4支隊成立。
1938年5,6月間,根據毛澤東關於平原遊擊戰的指示,陳再道、王新亭、楊得誌等率八路軍東進縱隊、第115師一部進入英南和冀魯豫地區.8月,他們發起彰南戰役,消滅偽軍郭青部。接著,在湯陰消滅偽軍扈全祿部。
在安陽、內黃、湯陰建立了民主政權。年底,第115師一部主力在楊得誌、崔田民的率領下,進入冀魯豫,與當地的黃河支隊合編為冀魯豫支隊,下轄4個大隊。1939年5月,他們挺進魯西南,建立了民主政權。1940年4月,冀魯豫邊區黨委和軍區成立,王從吾為書記,黃敬為司令員,崔田民為政治委員。
三、晉綏根據地
晉西北根據地的開辟是毛澤東早在1937年9月17日的指示中就明確的,他說:「我二方面軍(按:指第120師)應集結於太原以北之忻縣待命,準備在取得閻之同意下,轉至晉西北管涔山等地區活動。」之所以要取得閻錫山的同意,是因為當時此地集中了閻錫山的大量部隊,如趙承緩騎1軍、何柱國騎2軍、王靖國11軍、楊愛源19軍、郭宗汾33軍和傅作義35軍等,中共公開活動頗受限制。
中共乃透過「犧牲救國同盟會」和續範亭為主任的「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廣泛發動群眾,組織共、農、青、婦等群眾抗日團體和武裝自衛隊。太原失陷後,第120師和「總動員委員會」中的共產黨員、進步人士更加積極地在敵後展開,到1937,年底,晉西北根據地初步建立。
1938年2月下旬,日軍第26,109師團和偽軍李守信部份5路向晉西北發動進攻,閻錫山部一觸即潰,到3月2日,日軍連占寧武、神池、五寨等7座縣城,並在靈石、大武一帶大肆燒殺,企圖壓迫第120師西渡黃河。3月6日,毛澤東急電,要求集中主力,攻敵一路,鞏固晉西北。賀龍、關向應、肖克等決定以358,359旅4個團,先攻苛嵐、五寨之敵。8日,第120師將苛嵐之敵包圍,10日,日軍撤退。到31日,第120師相繼收復7座縣城。戰鬥中,共消滅日偽軍1500余人。
4月10日,毛澤東特別電賀此次勝利。之後,第120師從8000余人發展到25000余人。
在這以後,第120師以晉西北為立足點,向抗日前線四處擴充套件第714團、警備6團、獨立1團、獨立2團、獨立第6支隊等組成了新358旅。宋時輪支隊由雁北出發,到達河北宛平後,與鄧華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後深入冀東,堅持在冀熱遼邊區。
大青山地區是第120師發展的另一重要戰略區。5月14日,毛澤東致電朱德、彭德懷、賀龍等,指出:「在平綏路以北沿大青山脈建立遊擊根據地甚關重要,請你們迅即考慮此事。」6月下旬,大青山支隊正式組成,由358旅政治委員李井泉任支隊司令員,姚喆任參謀長,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
9月,該支隊越過平綏路,與楊植霖領導的蒙漢抗日遊擊隊會合,襲陶林,克烏蘭花鎮,在蜈蚣壩殲敵80余人。當年12月,日偽軍六七千來犯,被我軍在馬場梁、大溝、得勝溝等地不斷襲擊而撤退,歷時3個月,大青山支隊即開辟了綏南、綏中、綏中3塊遊擊根據地。
第120師部份主力,在賀龍等率領下,從晉西北出發,於1939年1月抵達河北河間。4戰4捷,在齊會、陳莊大敗日軍,鞏固了冀中,部隊從6000余人發展到20000余人。
第120師主力離開晉西北後,留守晉西北的新358旅、山西新軍決死4縱隊、工衛旅和"總動員委員會」的各支遊擊隊共同協作,粉碎了日軍1939年3月發動的圍攻。當年12月,閻錫山不滿中共力量的發展,發動「晉西事變」,新軍決死2縱隊和晉西支隊突圍轉移至晉西北,閻錫山令其在晉西北的部隊進攻。
中共乃成立「晉西北擁閻抗日討逆總指揮部」,以續範亭為總指揮,果斷反攻,將閻軍擊退到晉西南。接著,成立了晉西北軍政委員會。1940年2月,賀龍率主力回師晉西北,擊潰閻錫山余部,勸說馬占山、高雙成等部結束邊區,晉西北更形鞏固。
四、山東根據地
隨即粉碎日軍在2至4月、6至7月發動的大"掃蕩"。第115師在五台分兵後,主力實際上分成了3大部份:獨立團等開辟了晉察冀根據地;344旅(徐海東)作為八路軍總部的機動力量;師部率343旅前往晉西南開辟根據地。
1937年11月,日軍對晉察冀發動圍攻,344旅奉命支援,在小寨、溫塘等地殲敵數百。1938年2月,344旅和第129師向正太路出擊,一部參加了著名的長樂村戰鬥。1939年7月6日,344旅進行了著名的町店戰鬥,殲滅日軍500余人。
之後,344旅分為兩部發展,一部由黃克誠率領,一部由楊得誌、崔田民帶到冀魯豫,發展為冀魯豫支隊。在這期間,344旅擴編為八路軍第2縱隊,左權為司令員(後為楊得誌),黃克誠為政治委員,下屬各部隊整編為344、新1、新2、新3旅。1940年4月,黃克誠率344旅和其他部隊與楊得誌會合,建立冀魯豫軍區和軍政委員會,黃任軍區司令和軍政委員會書記。1940年5月,黃克誠率主力向豫皖蘇邊境挺進,6月20日,與新四軍第6支隊彭雪楓會師於新興集。
其後,黃克誠離開344旅(該部主力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第10旅),將集中在蘇皖地區的中共武裝力量整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10月,與陳毅、粟裕所部會師於東台白駒鎮。
按毛澤東和八路軍總部的意見,第115師師部和343旅本來應在晉西南之呂梁山脈地區建立根據地。但由於閻錫山的阻撓,未能實作。這時,山東的抗日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給第115師帶來了新機遇。
山東自韓復榘被蔣介石處決後,形勢混亂。中國共產黨經積極準備,發動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如:寧津慶雲起義、天福山起義、黑鐵山起義、牛頭鎮起義、濰縣昌邑起義、徂徠山起義、夏張鎮起義、沛縣滕縣峰縣起義、湖西起義,等等。透過各地的武裝鬥爭,山東中共領導下的武裝發展到4萬余人,1938年底,整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為總指揮,黎玉為政委。
早在1938年1月,中共中央曾指示山東方面:創立基幹遊擊隊;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實行抗日統一戰線;對土匪采取正確政策;對舊政權的人員,只要他們抗日,就應合作;日軍只能占領山東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暫無法全部占領,堅持遊擊戰是可能的;遊擊隊受敵壓迫時,應采取有進有退、流動遊擊的辦法;準備長期艱苦鬥爭。
1938年7月,第115師343旅685團組成的第5支隊和第129師工兵連組成津浦支隊進軍冀魯邊。9月,肖華率343旅旅部百余人到達樂陵,成立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到第二年,發展到20000余人。1938年10月,343旅685團奉命進軍山東,12月到達湖西,與當地武裝合編為蘇魯豫支隊。
1938年11月,毛澤東指示八路軍前總指揮部,要求第115師在晉西南的主力全部向山東進軍,12月,羅榮桓、陳光等率部開拔,1939年3月,抵達山東。在鄆城、樊壩、梁山等地重挫日軍,開啟了局面。
對山東出現的抗日新局面,日軍極為震動。1939年6月,日軍對魯中發動進攻。山東縱隊在五井、孫祖、北郝大家、苗山、泰山、劉家井子等地連挫日軍。1940年3月,第115師在魯南白度,殲敵800余人,並粉碎日偽軍對抱犢山區的進攻。至1940年9月,山東縱隊發展到5個旅、2個支隊,5萬余人;1940年10月,第115師編成了7個教導旅,7萬余人。山東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戰略支點。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註】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