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7年宋慶齡收到鄧小平緊急面談的邀請,當即決定:推掉所有事情

2023-12-16歷史

1977年8月24日,對宋慶齡而言,這是與平常無異的一天。

她收拾妥當,準備去赴與廖夢醒的約會,突然她收到鄧小平臨時見面的邀請。她立刻敏銳地捕捉到,鄧小平此番找她,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是耽誤不得的。

宋慶齡即刻推掉所有的見面,專門在家等待著與鄧小平見面。相識相知幾十年,宋慶齡實在了解這位老友......

圖|鄧小平與宋慶齡

鄧小平與宋慶齡:革命中初見

眾所周知,宋慶齡與共產黨領袖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都是相交多年的知己。實際上,她與鄧小平也相識多年,有著真摯、深刻的革命情誼。

鄧小平比宋慶齡小11歲,雖有年齡之差,但二人都生在那個山河動蕩、烽火連天的歲月,並且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革命,努力實作挽救民族危亡的誌向。

宋慶齡毅然嫁給「國父」孫中山,並在婚後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參與到革命活動中來,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繼承其遺誌,繼續投身革命,而且在蔣介石、汪精衛等人背信棄義、公然叛變革命後,宋慶齡嚴厲譴責他們,即使蔣介石是她的妹夫,她也以家國為重,與國民黨反動派決然割裂。

在之後的抗日戰爭中,宋慶齡又默默支持抗日事業,想發設法幫助共產黨,在當時的危險形勢下,很多共產黨人能順利轉移至延安,宋慶齡都出了很多力。

解放戰爭時期亦如是,宋慶齡積極領導中國福利基金會,全力支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為解放區捐助了大批物資,在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的戰鬥中,身在上海的宋慶齡就做了很多工作。

圖|孫中山宋慶齡夫婦

而鄧小平就與劉伯承、陳毅等人一同指揮渡江戰役,參與解放南京、上海等地的戰鬥。在之前的戰鬥歲月中,鄧小平雖未與宋慶齡見面,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前進方向,為了革命事業奮戰。

鄧小平出生時,國人正身處民族危難中,無數的仁人誌士為挽救民族進行著艱苦頑強的抗爭,鄧小平的遠大誌向也生於此時。他去國外勤工儉學,回國後,又積極參與鬥爭,在很多戰役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要知道,鄧小平本來不叫鄧小平,他本名叫鄧希賢,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形勢突變,很多共產黨人的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脅,鄧小平就是在那段時間改了自己的名字,在武漢的中央機關擔任秘書,以掩護身份。

圖|鄧小平(右一)

在那風聲鶴唳的時期,宋慶齡公開發表聲明,譴責蔣介石的惡劣行徑:

「余決不擔任任何黨務,余非叛徒,亦非騎墻,且與南京政府關系也。」

面對蔣介石、汪精衛的拉攏,宋慶齡嚴詞拒絕,她不屑於這種背信棄義的人為伍。宋慶齡的正義行為,讓廣大共產黨無比敬佩,當然,也讓鄧小平敬佩。

只是那時二人並未有相見機會,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當時正好發生一件事,將二人聯結起來。

圖|宋慶齡

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一個營進駐上海林森中路,一位連長指著武康大樓對面的寬敞房子,讓剛進城的解放軍戰士們夜宿在此,眾人打算敲門進去,卻得到門房的拒絕:「這裏不能住。」

帶兵的排長就問:「連長命令我們住在這裏,為什麽不能住?」說罷,那位排長就表示要這裏的住戶盡快把房子騰空,門房不同意,雙方就起了沖突。

就在大家爭執不下時,一位夫人走下樓梯,淡然自若地說道:「我是宋慶齡,這裏是我的公館,你們部隊不能住。要住,請陳司令打電話給我。」

這位排長這才意識到犯了大錯,事後,陳毅、鄧小平一同前往宋慶齡的住處,向宋慶齡親自道歉,並派士兵在宋慶齡的住宅周邊警衛,保護她的安全。

此後,共產黨人還給宋慶齡送了一批生活物資,保障她的生活,這也讓宋慶齡感受到鄧小平、陳毅等人的誠意。而這件「小事」,也促成了鄧小平與宋慶齡的初次見面。

建國後,宋慶齡當選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將精力投入到祖國事業中;而鄧小平也先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等職務。

如果說,以前他們是在不同戰場上共同戰鬥,如今他們就是在同樣的時代舞台上並肩作戰。

鄧小平、宋慶齡相互關心,相互支持,鄧小平還會帶著自己的家人前往宋慶齡在北京的住處做客,每次都相談甚歡,革命情誼也隨著時光更叠變得愈發深厚。

圖|鄧小平

宋慶齡:推掉所有事情,專門等候鄧小平

1977年8月24日,這對宋慶齡來說,是與平常無異的一天,她約老友廖夢醒見面。出發之前,宋慶齡突然收到鄧小平的邀請,鄧小平提出緊急面談。

宋慶齡立刻捕捉到,這不僅是一場平常的會面,鄧小平如此緊急地要求見她,定然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考慮到此,宋慶齡即刻推掉與廖夢醒的約定,不僅如此,她要求不再安排任何事,只專心等候著與鄧小平相見。

這是全新的歷史時期,已經73歲的鄧小平肉眼可見地消瘦了許多,不過身板依舊硬朗,眼神訴說著他剛毅堅定的意誌,不論何時何地,他將始終保持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真摯之心。

幽靜的後海北洞46號是宋慶齡的家,她熱情歡迎鄧小平的到來,老友相見,自是感慨良多。簡單的許久過後,這兩位惦記著祖國和人民的革命老人很快將話題轉到一個關鍵的事情上:當下的局勢,未來的發展。

圖|宋慶齡

鄧小平認為:中國未來要想有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加緊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他向宋慶齡說明自己的想法,在建設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緊迫性上,鄧小平與宋慶齡意見達成一致。

要知道,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是一個創造性的想法,至少此前未有人提出這一設想,而一個新的想法在誕生之初總是不可避免地被質疑、被保留,很多人對這一想法並沒有明確的態度,因為無人知道它最後會帶來怎樣的結果,而宋慶齡的態度是:堅決支持鄧小平。

祖國統一大業無疑是重中之重,鄧小平特意強調:要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宋慶齡對此極為贊同。

宋慶齡的身份比較特殊,她不僅是共產黨人的老朋友,還是「國父」孫中山的妻子,而且與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親情連結,她的影響力毋庸置疑。

鄧小平富有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宋慶齡不遺余力地給予他支持,利用自己在台灣省、以及美國的影響力,呼籲許多國民黨老人、愛國誌士,為祖國統一大業做貢獻。

圖|鄧小平

1979年的國慶日,宋慶齡公開發表紀念文章,發出呼籲:

「在舉國歡慶祖國偉大節日的時刻,我不能不想念台灣的骨肉同胞......我們熱切希望台灣同胞能同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來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為台灣早日回歸祖國,共同發展四個現代化的建國大業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她不僅積極支持鄧小平作出的正確政策,而且會就祖國統一大業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她的貢獻毋庸置疑。

圖|宋慶齡

在宋慶齡的朋友圈子裏,流傳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宋慶齡在家中招待客人時,總是會做一道菜,是用雞血和豆腐制作而成的酸辣湯,美味可口,深受客人們的喜愛。

她總是笑著對來家中的客人介紹:「這碗湯裏,雞血是紅的,豆腐是白的,這是國共合作湯。」如果是外國客人,她就用英文介紹,大家總是會被宋慶齡幽默的話語給逗笑,同時記住的還有她的玩笑話裏的真摯心願。

在宋慶齡的奔走呼籲、和盡全力的呼喚之下,很快聚集一支促進國共第三次合作、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重要力量。

或許,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擂台,鄧小平與宋慶齡是共同並肩作戰的戰友,當宋慶齡為祖國統一事業而努力時,鄧小平也在為此殫精極慮。

圖|宋慶齡

蔣經國是鄧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時的同學,二人有過同窗之誼。那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鄧小平、蔣經國都是意氣風發的熱血少年,他們共同的誌向就是救國救民。

鄧小平赴莫斯科讀書前,有過在法國勤工儉學的經歷,蔣經國對此很有興趣,就時常和鄧小平聊天,聽他的故事,在莫斯科期間,二人交往密切,莫斯科河畔見證了他們的同學情誼。只是多年後,二人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為早日實作「祖國統一」,鄧小平積極聯系這位老同學蔣經國,1980年鄧小平會見日本國策研究會代表常任理事矢次一夫一行,就拜托他給蔣經國帶話:「請你對蔣經國先生講,我們都是過七十歲的人了。他剛過七十,比我小幾歲。在我們這一代解決這個問題,歷史會給我們講些好話,為後代做點好事。」

鄧小平一直在爭取著,誠懇地希望老同學之間能相互合作,遺憾的是,蔣經國於1988年離世,這不免讓鄧小平惋惜,讓像宋慶齡這樣為祖國事業不斷努力的人遺憾。

當然,這些都無法掩蓋鄧小平、宋慶齡為祖國、為人民所付出的努力,而他們,也一直在並肩同行,相互鼓勵支持對方。

圖|鄧小平

1979年3月,鄧小平、宋慶齡一起出席波士頓交響樂團在北京的演出,演出由大師小澤征爾指揮,鄧小平宋慶齡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在休息間隙,鄧小平、宋慶齡還一起會見樂團的各位工作人員,與他們親切握手,同時祝賀他們演出成功。

在很多個活動中,乃至國際舞台上,人們都能看到鄧小平、宋慶齡這對老友共同出現的身影,人們也為他們的革命情誼所感動。

進入到八十年代後,宋慶齡、鄧小平漸生白發,歲月在他們身上也留下痕跡,1980年,鄧小平76歲,宋慶齡已經87歲,兩位老人都祖國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這一年,鄧小平提出新的想法: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換言之,領導人可以辭去要職,卸下重擔,安度晚年。

圖|鄧小平(左一)、宋慶齡(右三)

鄧小平這一提議提出沒多久,宋慶齡就在給中共中央的建議信中,言辭懇切地要求辭去領導職務,為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改革做出示範。

她曾表示:「任何一個愛國的革命者,必須在關鍵性的歷史使命中,充當促進派,只有這一條道路好走,毫無選擇余地。」所以,她支持鄧小平的正確決策,本質上也是愛國愛民。

鄧小平也為這一制度改革充當示範,他帶頭退休,先後辭去自己身上的很多職務,到1989年11月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他辭去最後擔任的中央軍委主席,卸下一身重擔,從此將希望交予後人。

圖|鄧小平(右一)

鄧小平:宋慶齡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1981年,由於身患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宋慶齡的身體情況不容樂觀,鄧小平親自去看望她,關心她的身體情況,鄧小平作出指示:宋慶齡享受國家元首待遇。

宋慶齡躺在病床上,身體日漸式微,此時她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加入共產黨。早在1957年,宋慶齡就曾向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提出這一請求,只不過當時大家看來,宋慶齡身份特殊,留在黨外對革命的意義更為重要,宋慶齡本人也認可這一觀點,因此便沒有執意入黨。

可這始終是她放在心上的一個願望。當自知大限將至,宋慶齡的這一心願便更加強烈。

作為多年好友的王光美來看她,問臥於病榻的宋慶齡:「不知您現在是否還有這一想法?」宋慶齡極力支撐著自己虛弱的身體,不斷點頭,表達自己強烈的入黨遺願。

王光美第一時間前往中南海,見到鄧小平,向他告知宋慶齡的心願。鄧小平即刻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此事,會上眾人一致決定,接受宋慶齡女士為正式黨員。

圖|宋慶齡

1981年5月16日,鄧小平親自來看望宋慶齡,祝賀她終於如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宋慶齡得知此訊息,強撐著病體,向鄧小平點頭微笑。

鄧小平叮囑她,要安心養病,國家一定會好好照料她,他說:「您如有不測,我們會妥善安排。」一句溫暖的話語讓宋慶齡放下心來。

不僅如此,經鄧小平建議,1981年5月,宋慶來還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這是對她一生卓越貢獻的贊許。

老友們都無比期盼著她能走下病床,但遺憾的是,在鄧小平探望宋慶齡不到半個月後,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逝世,從此離開了她熱愛的、也熱愛的她的親朋好友們。

在她的追悼會上,多年好友鄧小平致悼詞:

「她跟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前進,從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和黨的領袖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同誌,很早以前就把她當做自己的親密戰友、同誌和可敬的無產階級先鋒。」

(悼詞節選)

圖|鄧小平為宋慶齡基金會成立題詞

值得一提的是,鄧小平一生確實擔任過許多黨和國家要職,他後來都一一辭去,退休在家。但他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辭去的一個職務就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名譽主席。

1982年,為紀念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繼承和發揚她的未竟事業,鄧小平倡導成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這是一個兼具群眾團體和公益慈善機構雙重內容的組織機構,為公益慈善事業、兒童、婦女提供了很多幫助,是繼承了宋慶齡的遺誌。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一屆名譽主席就是鄧小平,鄧小平將自己的稿酬捐給基金會,至他離世時,鄧小平都沒有辭掉這個職務。

這也成為鄧小平、宋慶齡多年情誼的一個見證!1987年4月,會見印度客人時,鄧小平再度提起老友,他說:「宋慶齡是一個了不起的人。」